四九小说>古代言情>皇叔每天残废一次>第38章 雾东路上

  秦妗在许姨娘处吃了顿饱饭, 连秦相的份儿也没留下。

  不得不说,这县丞小家出身的许姨娘厨艺实在不错,她没法与之媲美。

  卫岐辛的手艺是标准的宫宴级别, 重在搭配与卖相;而许姨娘则是能把寻常菜肴的味道做到极致, 难怪秦相这几年来到了晚膳时间就往她院子里跑, 比上朝还准时。

  秦妗告辞时, 唇角都是无意识地上扬着。她步子轻快,穿过竹林, 选了条回屋的小径, 悠悠走了上去。

  月色温柔似水,繁星点点,看得人心情舒畅。

  正在此时,墙角两道婢女闲聊的声音传进了秦妗的耳里。

  “翠兰, 你这是要去哪儿呢?”

  “许姨娘又让我去窖里拿坛清酒,说是要做什么莓果酒。”

  “天天就她事儿最多,还真把自己当主子了, 使唤你一点也不客气!”

  “就是,她一个姨娘, 按照规矩只能使两个丫鬟,相爷抬举她, 又把我们给派了过来, 结果她倒不知羞,事事都让叫我们做, 呸——”

  翠兰和另一个婢女正小声咒骂得痛快,忽然余光瞥见一抹绣白人影从树林背后走了出来。她仔细一看,竟是大小姐。

  秦妗的面容掩在树影下,看得不是很分明。

  两个婢女立即住了口, 乖乖行礼。

  秦妗眸光凝淡。以前也有下人背地里抱怨许姨娘,那时她不以为意,只觉得这女人连自己屋里的人都管制不住,实在无能。

  而现在——

  “你们两个,私下议论主子不是,嘴如长舌,心比天高,相府可放不下两尊大神,现在就去领了契拿着月钱走罢。”

  任由两个婢女下跪求饶,她不再多说,转身离去,蹙着眉头,自己都有些疑惑。

  为何刚才心中会生出淡淡的怒气来,还为许姨娘出头?

  后面两日中,许姨娘知道了秦妗为她管教下人的事,十分感激,但不曾流泪。

  秦妗又花了不少时间给胖弟弟亲手做了件墨白的小袄子,秦相都大为欣慰,但这样的程度依旧不够许姨娘落泪。

  末了,秦妗想起前些日子许姨娘的父亲病逝,便与她聊起此事来,虽然许姨娘眼角湿润,但仍然坚强挺住。

  缅怀她的父亲,疼爱她的儿子,为她处罚下人,无论涉及到哪一方,许姨娘的确有着丰沛的感情。

  但,就是不爱哭。

  这简直是和秦妗在作对。

  眼看着时间用尽,已经把浑身解数都使出的秦妗不禁心浮气躁起来。

  连卫岐辛都忧愁起来,专程写了封小信丢入相府。待秦妗拿到一看,果然是在询问进行是否不顺。

  不顺,不顺你倒是来想想法子啊!

  秦妗烦得一把将小信撕得细碎。

  没有等到回信的卫岐辛一脸懵。期限只剩下最后几个时辰,他也想帮帮忙,但这事关相爷的后院女人,一个外男如何插手?

  要是惹得相爷雷霆大怒,岂还会允许爱女和他接触?如此一来,不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卫岐辛在窗边等不到信鸽,很是委屈。

  这厢,秦妗甚至冒出了骂哭许姨娘的念头。

  这应该也算是许姨娘为她哭泣了罢?

  不过这个念头实在荒谬,她生生压了下去。

  许姨娘不曾做错什么,安分守己,体贴温柔,她实在做不出这档子事来。

  对于女人,只要没惹到她的头上来,没碍住她的路,秦妗总存着几分宽容。

  她怅然地立在院中,仰头闭眼感受着今夜秋月的细微光芒,默然等待时间重溯。

  这一次,就算败给坚强的姨娘了罢。

  付出三天的代价。

  虽说对卫岐辛有些抱歉,但玉佩的规定就是这般没有人情味的死物,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只得共进退。

  不理会巫清的劝说,秦妗在院中直直立到了深夜子时,等得浑身冰凉,衣袖也沾上了露水。

  玉佩终于光芒大作,闪烁起来,眨眼的功夫,秦妗睁开眼,听见了雨声。

  她只穿了中衣,赤足坐在窗下,屋外正下着小雨。

  秋雨绵绵,正是三天前夜里的那一场。

  时间果然重溯了回来。这时的许姨娘还不曾与她那样亲近,胖弟弟没有墨白小袄子,秦相也什么也不知道。

  秦妗把玉佩随手一放,自顾自上床盖好被子,窝在里面,裹成一团,只觉得疲惫。

  不过,时间重溯倒也不算完全白费精力。至少现在她更加了解许姨娘的性情和做事风格了,不必像三日前那样一点点做起,小心试探了。

  姑且也能自我安慰一下罢。

  卫岐辛也没睡觉,眼睁睁见自己回了三天前的子夜,那时的他正在挑灯夜读。

  他一怔,倒也没郁闷,索性集中精神,继续翻阅起来。

  “唔,不对,这本已经读完了。”

  这三天中,卫岐辛将将看完了手中的书,如今时间重返,他便又起身在架上拿了下一本看。

  “要是时间重溯个几十天,”他自言自语道:“那温学儒岂不是觉得本王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好家伙,真是个装逼的好办法。

  以此类推,章老怪也会因着他的进步而惊为天人。

  卫岐辛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

  “搬东西都仔细点。”

  九月十八的午后,吴朔盯着来回搬运衣物的车夫吩咐道。

  他看着陆陆续续挪进车厢的东西,撇头对巫清说道:“我还是想不通,主子怎么突然要带许姨娘和小少爷去县上?”

  “说是让小少爷也去祭奠一番许县丞。”

  巫清站在一旁,眉头紧皱:“好端端地,为何要去呢?最近主子的想法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吴朔连忙点点头,表示附议:“而且此次出行还能把相爷说动,主子着实费心了。”

  他们二人站在相府门外小声说着话,府内的下人们也行色匆忙,纷纷整理打点行李。

  “父亲,就去两三天,不打紧的。”

  秦妗拍了拍秦相的手以示安慰:“雾东县风景尤佳,昂哥儿闷在府里也许久了,再说,姨娘多回去和家人聚聚也是好的。”

  听她这样相劝,秦相只得答应:“妗儿,父亲相信你能照看好弟弟和姨娘,你们姑且就当出门散散心罢。”

  秦妗面上绽出一抹舒心的微笑,转身就往许姨娘的院子走去。

  相爷在她身后扬声道:“不过,记得要把府里的大半暗卫都带上,以免生出事端遇上危险。”

  “知道了。”

  秦妗头也没回。

  驱了三辆大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雾东县而去。

  因着车上还有昂哥儿这样小的婴孩,无法纵马疾驰,更别说日月兼程,因此他们走得很慢,原本一日的行程足足延长到了第二日下午。

  秦妗倒不担心。她心里头已经明白,按着许姨娘的性子,能抱着自己的孩子回家进祠堂,去给亡父点香,定是一生都难得的事情。

  如果届时她在一旁倾情相慰的话——

  许姨娘肯定会念起她的好,深受感动。天时地利人和,不信她不哭!

  早在走之前,秦妗也给卫岐辛捎了话,简要说了说这次行动的想法,好让他宽心,认真进学习武。

  但卫岐辛并未放心。不知怎么地,从早上开始,他的眼皮便一直突突跳个不停,心中焦躁不安,似乎正要有什么事情发生。

  他们二人共进退,哪能让秦妗一个人去完成玉佩指示,而他在家中自在?

  听她说要去雾东县,卫岐辛立刻也备马收拾了包袱,待秦妗一行人走远后,带了一小队皇家侍卫,悄悄跟了上去。

  马蹄哒哒,众人行进了官道。这天并非休沐日,商旅也不见行踪,官道两旁皆是枯草山坡,偶尔路过一两个小小的驿站,除此之外便荒无人烟。

  走到一半,昂哥儿忽然哭闹起来,似乎有些晕车,怎么也哄不好。

  不得已,许姨娘只好让秦妗叫停马车,在原地稍作歇息。

  秦妗下了车,倚在树边,眯眼望着远山黛色,拿起水壶一饮,低声唤道:“巫清。”

  巫清连忙从马车旁小跑过来:“主子,怎么了?”

  “这路,”秦妗凝神盯着前方:“你不觉得太过安静了些?”

  就算是冷清,但好歹还在京城附近,怎会没有一丝人影?

  她这样一说,巫清也紧张起来,主仆两人齐齐往前方看去。

  黄沙漫漫,大道的尽头突然出现了一匹高大的骏马,通身黑亮,品相不凡。

  马背上,一名覆了青金面具的墨发男子正悠然牵着缰绳而来。

  约莫百米之外,能看清他那身玄边银裳在风中猎猎翻动,腰间别了柄寒气逼人的利剑。

  秦妗低声吩咐:“快带姨娘她们进山掩护!”

  吴朔早已认出那张眼熟的面具,猛地拔出了大刀:“主子,是照朱楼那位!”

  伴随着吴朔的这道喊声,官道上烟尘滚滚,从男子身后跃出了众多黑衣杀手。

  秦妗将手中的水壶一扔,冷冷笑道:“上次在央山就想杀我,现在果然也跟了上来。”

  以为她那么蠢,会不做准备吗?

  虽说是为了让许姨娘落泪才出城的,但她其实也存了几分心思,想引诱藏在暗地的蛇重新出洞。

  果真,蛇上钩了。

  这下,谁生谁死可就不一定了。

  “敢和仓族的人勾结。”

  秦妗红唇微勾,一面挥手让五六名暗卫护着弱质女流之辈上山,一面接过了巫清递来的鱼骨长剑。

  “那就要做好被抓住以后九族诛灭的准备。”

  话音刚落,她飞身向前,手中剑尖刁钻,直探向扑面而来的几名黑衣杀手。

  暗卫们紧随其后,丝毫不怯。

  官道能通四驾马车,尚且算是宽敞。男子似乎也没有太过在意许姨娘和秦昂两人,手一指,多数的杀手们便只专注于围攻秦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