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一品宝妻>第76章 服气

  不几日, 莫小碗梨花坞准备好了打算重新开张了,菜单全都更新了, 第一波客人她自然亲自接待。

  花大娘因为擅长做点心,因此如今在梨花坞中专门负责点心工作,手下带着两三个小厨娘帮忙,她因为有事情忙高兴的合不拢嘴。

  梨花坞这样的好地方, 莫老实也高兴的进来了, 专门负责修缮和打造坞中的木质家具器皿。

  莫奶奶原先最爱养鸡,现在她自告奋勇的去喂园子里的仙鹤,身后两三个小丫鬟跟着帮忙。只是那仙鹤不比鸡群, 招呼几声便都拢过来吃食, 这鹤可傲的很,她招呼半晌也不见那仙鹤近身, 让她好生郁闷。

  莫小碗制作食谱,陈玉罗便帮忙她出谋划策。

  既然是“神仙菜”,那自然要有一股子雅致的仙气。梨花坞中四处院落,除却各院中高大梨树,又各以不同鲜花为题。比如莲雨斋、悦兰亭、菊鹤堂、梅意轩,四处院落及花名莫小碗都保留下来。

  陈玉罗说既然这四个院落既然以花为名,若是在主打菜中制作以花为题的菜式,必定应景, 雅苑吃雅菜,岂不是胜似神仙?

  莫小碗觉得很有道理,便在主打菜中亦是加入了各种花的元素。

  梨花坞开张之日, 刚刚入了八月,些许凉风来袭,已有了金秋的意味。

  梨花坞原本就有些名声,如今推出“神仙菜”,自然吸引了一些食客们的注意,这其中尤其以陈太师异常积极。

  如今这梨花坞既然是自己干儿媳开的,他自然要帮忙推广一番。他是世家贵族中出了名的老饕,身份既高人缘又好,他这大嘴巴往外一说,便有不少达官贵胄纷纷食指大动想要过来尝试一下。

  按照惯例,来梨花坞吃饭需要预约,让莫小碗吃惊的是,第一天预约的人就已经排到一个月之后去了。

  她第一次开饭馆,到底有些心里没底,何况许多菜式是她新研究出来的,虽然自己私下里尝试过几次,但是不知道食客的反应如何,会不会喜欢。

  菊鹤堂中,一个身着绛紫锦袍胡子花白的长者,正是陈太师。他身边坐着三子陈玉常,今年二十出头,在宫中做翰林编纂。他肤白儒雅,面色却有些不以为然的样子,他自恃尝尽天下美食,对于食物尤其严苛,听说父亲和妹妹都说此间主人点心做的好,他今儿便要来瞧瞧,所谓的“神仙菜”究竟能不能名副其实。

  他转头看陈玉罗,见她一脸期盼的样子,不由得微微扬起了唇角,有些嘲讽的说:“我看你也别期望太过,你们小女孩儿就喜欢吃点心,点心做的好并不代表菜式做的好。原先吴典的那些菜式我看不过如是,谅现在这位新东家也未必能翻出朵花来。”

  陈玉罗摇头:“哥哥,我跟你打赌,一定比前面那位好。”

  陈玉常哼了一声:“你若是赢了,我叫你一声姐姐。”

  陈玉罗不由得大乐,拍手道:“这可是你说的!”

  陈太师瞧着两人闹,不由得笑了笑,摇了摇手中的折扇,欣赏着院中美景。菜且不说,这院中风景倒是极好的,假山小亭绿树红花,满园金菊初放姿态各异,又有仙鹤在池中起舞,当真是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他订了这菊鹤堂,就是为了讨个吉利,松鹤延年嘛,好彩头。

  不一会儿,身着青缎的伙计送上来头道菜,只见食盘之中有一盘虾仁豆腐,一盘小菜,一壶菊花酒。

  当陈玉常看到那菜时,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道:“还真是小菜!这不是就是虾仁豆腐吗?这样的菜亏得敢端上来!街边小摊小贩那儿十个铜板就能买一份,何苦花了大银子上这儿来吃?”

  陈玉罗和陈太师都不理会他的嘲讽,低头一闻,都异口同声地道:“好香啊!”

  那诱人的香气直往肚子里钻,陈太师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拿了筷子去夹那豆腐,不想豆腐热,他差点烫着。

  旁边的玉罗急忙送上了瓢羹给父亲,笑道:“爹,你可别烫了嘴了!”

  陈太师捋了捋胡须,不好意思的说:“着实太香了些,平日里吃的虾仁豆腐哪里有这个香气?”

  陈玉常见两个人都说香,忍不住也闻了闻,一股说不出的香味立即钻进了鼻孔,让人口水都开始分泌,忍不住就要立即尝一尝。

  他咂巴了一下嘴巴,但是刚才说出不好听的话,现在又不好表现的那么积极。

  直到陈玉罗催他:“哥哥,你再不吃,可要冷了哦!你要不要尝尝,真是太好吃了!”

  陈玉常这才夹了一块豆腐送入口中,不由得一愣,街边的确有不少卖虾仁豆腐的,但是绝对不可能是这个味道。

  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豆腐,却做得极为柔软嫩滑,散发着豆香、油香、酒香、虾肉的鲜、葱香,竟然还有焦糖香,各种香气味道融合在一块小小的豆腐中,真不次于人间美味。

  他一时呆住了,完全没有想到这么一盘不起眼的虾仁豆腐竟然味道如此丰富,而且火候、味道全部都恰到好处,世界上能将一道豆腐做到如此完美的人,他还真没见过!

  陈太师吃的胡须都沾上了酱汁,陈玉罗也不说话,只是吃,片刻之后,一盘豆腐便见底了。

  陈玉罗指着那碟小菜对父亲道:“爹,你看这小菜也挺特别的。”

  陈玉常仔细一看,不由得微怔,道:“这是玉兰片,只是这玉兰片上又有……是熏鱼子!真有意思!”

  陈玉罗没有吃过,禁不住问:“哥哥,这个有什么讲究?”

  陈玉常道:“这玉兰片和熏鱼子都是江南一带的菜式。京城虽然各家菜式多,但是江南菜却少,只因江南菜难做,那边的菜偏甜,也不容易迎合京城人的口味。要京城人喜欢,就不能太甜。”

  他指着那玉兰片道:“这江南的小菜做起来也十分讲究。这玉兰片,要取最新鲜的冬笋烘片,其形状像玉兰花的花瓣,所以才叫玉兰片,玉兰片可加蜜可加盐,有咸甜二味。若是烘干的火候不对或者冬笋不够新鲜,做出来便不够白,市面上更有昧良心的商贩为了玉兰片好看,拿硫磺去熏,熏出来虽然白,却十分难吃。

  这玉兰片上的熏鱼子,更是麻烦,这熏鱼子色如琥珀,以油重为贵,要想做的既没有异味又足够鲜美,怕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陈玉罗听哥哥这么说,不由得十分高兴:“既然是两道都难得的江南菜,我倒要尝一尝。”

  她说话间,陈太师干咳一声,陈玉罗连忙夹了一块送到父亲的碗中,陈太师入口一尝,不由得赞道:“鲜咸微甜,十分开胃呢!”

  陈玉常自从尝了这新东家的虾仁豆腐,便知道这是个极讲究的东家,厨艺不可同别家相提并论。待得他尝了鱼子玉兰片,果然味道清新之余,也不抢味,注重小菜的开胃之功。

  接着便是菊花酒,方才几人只管试菜,冷落了这菊花酒,现在吃了菜再喝点酒正好。

  菊花初放,入酒正好。

  陈玉常品那菊花酒,只觉得入口清香,花香酒冽,淡淡微甜,仿佛饮了山中甘泉,又入了菊花丛中一般,菊香酒香,恰到好处,意境清远。

  “果然!”他不由得赞道。

  陈玉罗歪着头笑问他:“果然什么?哥哥如今可是服气?”

  陈玉常笑道:“果然无论酒菜,无一不精,这位大厨应当是位饮食大家!又或者是位胸中有丘壑的文人雅士!”

  陈玉罗听了尽力忍住心里的笑,陈太师在一旁笑而不语。她三哥被她拉过来,并不知道是谁开的食肆,要是待会他见到了那位大厨本人,一定吓一跳。

  “你可该叫我姐姐了?”

  陈玉常瞥她一眼:“不急,等后面的菜式来了再说。”

  话音落下,便又有一个伙计端了食盘上来,这才上了三个主菜外加一份主食。

  一瓮金菊梨炒鸡,一盘煨鲜菱,又一碗芋羹,外加一小竹篮装的千层馒头。

  都是时鲜的菜蔬,一送上来已经是菜香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陈玉常看的吞了一口唾沫,平日里府里头大鱼大肉鱼翅鲍肚吃多了,如今看到这般精致鲜香的菜品真是胃口大开。

  陈太师吃着金菊梨炒鸡,十分赞赏,道:“这里头又菊花的香气,又有雪梨的清甜,还有香菇的干香鲜美,做成这么一瓮真是人间至味!”

  陈玉罗喜道:“我喜欢这煨鲜菱,大约是这些时候才出的,鲜嫩极了,真是入口即化呢,好些时候没吃到这么新鲜的口味了!”

  陈玉常这次只吃不说话了,他拿了一个千层馒头,只见馒头雪白,扯开如同有千层一般,心里不由得叹了一句:“讲究!”

  原先吴典开的时候,他也来吃过。可如今这位大厨的品味和手艺,岂是那吴典可以相提并论的?

  菜,虽然都是小菜,却绝对不是小手艺!

  他倒是十分好奇,这位大家到底是何等模样?竟能做出如此讲究的菜肴?

  陈玉罗见她哥不做声,歪头调皮道:“三哥,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了?”

  陈玉常皱眉,十分不情愿的吐出了一个字:“姐。”

  “诶!哈哈……”陈玉罗答应的欢快极了。

  陈玉常提议:“不如请那位先生出来见见?我倒是想请教请教那虾仁豆腐的做法。”能将那么简单的菜做的口味那般丰富,当真是不容易。

  陈玉罗听他说“先生”,捂着嘴巴笑的差点趴到桌面上去了。

  陈玉常疑惑,陈太师高兴道:“请出来便请出来,我也想找她说说话呢!”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