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一品宝妻>第88章 救驾

  知道裴远去了江州, 没几日太子妃陈玉罗过来看望小碗。

  小碗请她在暖阁里喝茶,两人闲聊了几句, 她瞧着玉罗眉头微蹙,似乎有几分心事。

  “是东宫发生什么事了吗?”

  此时玉罗身为东宫新妇,高梳云髻插满珠翠,身上亦是穿着上好的宫缎, 打扮雍容富贵, 比起从前愈发显得沉稳而高贵。莫小碗担心她在东宫不顺,又担心是不是太子对她不好。

  “太子对你……”

  玉罗笑了笑道:“他对我很好,虽然皇后娘娘替他安排了良娣美人, 但他很少去那边。”

  听她这么说, 小碗放了心,看她的笑容便知道太子一定是宠爱她的, 想着他们有小时候的情分,玉罗又这么美丽,太子怎么舍得不宠她呢。

  “东宫最近的确出了点事情。”玉罗提起这件事,眉头再次蹙了起来,“陛下月前开始犯病,江州出乱后病情越发严重。如今义兄才走没几天,晋王手下的便将朝中几个文官关进了大牢。”

  莫小碗吃了一惊。

  “那几个文官都是东宫这边的。如今陛下不理政事,晋王十分强势, 义兄不在京城,没人治的住他。”

  莫小碗听了这话吓了一跳,她之前听裴远说过晋王在朝中势力很大, 没想到竟然这么猖狂。

  “那太子……有法子吗?”玉罗是她姐妹,到如今她自然想帮她的,但是裴远不在这里,她也只能言语上关心几句,自己做不了什么。

  玉罗摇头,轻叹了一声:“恐怕没法子。刑部和兵部都是晋王的人,那几个给抓进去的人,若是没有陛下帮忙恐怕出不来。只是如今陛下不理朝政,东宫很是无助。”

  莫小碗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倘若晋王真的如狼似虎,将东宫之位夺了,那玉罗以后怎么办?她想想都替她担心。

  “别担心,陛下不会不管的,过阵子会好的。”她不懂得朝政,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言语间宽慰她几句。

  送玉罗出去之后,她心情也沉甸甸的。

  原先京城人总觉得她相公裴远气势汹汹如狼似虎,如今他不在了,这京城朝廷就乱了起来。可见,当初若不是他在京城压着,这朝廷里头恐怕早就动荡不堪了。

  夜里,她躺在床上,但心中却很不安宁,仿佛听到外头很多人在走动一般。

  这是半夜呢!

  她蓦地从梦中惊醒,只听到门外有人在窃窃私语,听着像是春兰和玉兰的声音。往常这个时候她们也该休息了,怎会还在门首说话呢。

  “春兰?”她叫了一声,便见春兰掌着灯进来,身上穿戴的十分齐整,玉兰跟在她的身后,两人脸色都谨慎而奇怪。

  门外的脚步声越发明显,她拧眉,意识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她将狐裘大氅裹住自己,披着一头乌黑秀发起身问道:“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事?”

  春兰勉强笑道:“夫人睡吧,外头没事,平静的很。”

  这丫头伺候她这些时候,她那强颜欢笑的脸色她怎么会看不出来?

  “你倒是还学会撒谎了!你不说,我自己去看。”

  半夜出事,必定不是好事。小碗知道屋子周围有锦衣卫层层把守,莫非是这大晚上的进贼了?但是一想也不会,锦衣卫指挥使的府邸,那是什么样的贼才有这包天的胆子?

  “咚咚咚!”外头有人捶门的声音,虽然小碗住的院子距离大门很有些距离,但是在这寂静的夜晚,这声音分外的鲜明。

  捶门声十分霸道而无礼,这大半夜的,敢这样捶锦衣卫指挥使府门的人,自然非同小可。

  “我去看看!”莫小碗要往外走,春兰和玉兰急忙将她拦住:“夫人,不行啊,不能出去啊,外头很危险!”

  小碗一怔,认真看了两个丫头的脸,冷着脸斥道:“那你们还不说实话?”

  春兰没法子,只得说:“追风大人说了,今晚外头有兵马走动,让我们半夜都守着夫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夫人出了这院子。”

  “那外头的脚步声?”她竖起耳朵。

  春兰道:“是追风和晴空大人在调遣锦衣卫。”

  小碗心中一跳,那捶门之声,响了一会,便嘎然而止。

  “是谁在捶门?”她问。

  春兰和玉兰面面相觑,两人都不知道。但是锦衣卫不准她们出院子,必定是为了她们好,她们也不敢冒险出去。

  小碗在屋里走了两回,心里着实太疑惑,到了门外廊下,隐约看到屋顶上黑影在窜动,她知道那是锦衣卫,并不害怕。

  “叫追风过来说话!”她叫了一声,便听到有人应了一声,应当是去禀告追风了。

  不一会儿,追风果然过来了,向她行礼。

  “谁在捶门?”女子目光灼灼的盯着他,似乎必须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追风知道瞒不住她,禀告道:“是晋王殿下的卫队,说要请夫人去晋王府喝茶。”

  莫小碗双眼微瞪,半夜三更,晋王请她去王府喝茶?

  喝茶是假,掳人是真!

  她是裴远的妻子,又怀着裴远的孩子,倘若抓了她,即便裴远不站他那边,也一样受他挟持。这晋王还真是狼子野心。

  “他现在走了?”

  追风道:“夫人放心,这裴府大人在走之前已经交代好了,由我们锦衣卫保护,便是晋王带了军队过来,也未必打得开。”

  这个时候,晋王自然不可能派军队过来,派王府卫兵过来已经是十分看重莫小碗这边了。

  小碗竖着耳朵听,的确没了动静,大约是他们打不过锦衣卫,已经知难而退了。

  她抚了抚心口,松了一口气,幸亏裴远早已安排,不然今儿她真不知道睡在哪儿呢。

  她蓦地想起什么:“东宫!”她急忙问追风,“东宫如何?”

  追风道:“今晚晋王发难,我们只负责保卫夫人,片刻不离,没有功夫去管东宫如何了。”

  莫小碗听他这么说,更加震惊。晋王发难了,果然!他既然胆大包天敢来捶锦衣卫指挥使的门,自然是要大干一场。这会儿,恐怕已经集中兵力去攻打东宫了。

  皇帝病重,只要东宫太子一死,其余之人不需要理会,晋王便是下一个皇帝。

  他这发难,就是趁着裴远不在京城,锦衣卫群龙无首,趁火打劫啊。

  莫小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玉罗,“玉罗……她会怎样……”

  隐约的,街面上似乎想起呼喊声、刀剑声、马蹄声,百姓们都吓得关门闭户,不敢作声更不敢探看。

  莫小碗在屋里团团的走来走去,锦衣卫不让她出院子,她也出不去。但她心底着实担心玉罗,如果东宫出事,玉罗也一定会有危险。

  春兰替她热了一杯奶送到她跟前,劝道:“夫人,再担心也没法子,你怀着孩子,喝了奶睡一觉吧。”

  莫小碗坐在榻上,摇头道:“不,我睡不着。”她看了一眼那热奶,推开道:“我也喝不下。”

  春兰发愁,和玉兰两个看了一眼,只得守着夫人,可不能让她有半点闪失,不然大人回来她们可都没法交差。

  且不说小碗心急如焚,这个时候东宫四周已经被军队包围,晋王调动了王府千余兵丁,又调动了左卫营,将东宫团团围住已经在攻打。

  东宫之内对抗的只有东宫卫队,因太子也没想到他突然会发难,来不及调遣亲信的兵马。现在即便是晋王发难的消息传出去,但是京城的城门已经被他封锁,最快的亲信兵马也得明日早晨才能到达京城,到达京城之后还必须攻开城门,那个时候,东宫早已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只要东宫太子一死,就什么都完了。

  东宫明堂之中,太子端坐太师椅上,面色凝重。

  东宫臣僚心急如焚,个个面带焦虑,一个愁道:“殿下,如何是好?这出也出不去,如今城门都被晋王的人守住了,外头的人也进不来啊!”

  另一个道:“方才守卫来报,晋王又增强了攻势,咱们的人马恐怕不够。这一晚上,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太子听到这些话,脸色更为难看。他长这么大,第一次面对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

  晋王曾经带兵打仗征战沙场,但他从未去过危险之地,更不曾动刀杀人。他自小身体文弱,因此只以读书为本,就连骑射都十分平平。

  晋王在军中有威望,所以他今日调动了这些城内兵马。他的东宫卫队勉力支撑着,一旦东宫被破门,那血淋淋的后果可想而知。

  “本宫不信今晚他能赢。”太子一直沉默不语,这时突然冒出了这句话,“本宫相信天道,相信人伦。他大逆不道,必有天收。”

  太子话一出,东宫众人都扼腕,叹道,怎么这个时候了,太子还说出这样天真的话呀!早知道如此,应该早点辞官回老家,还免得牵连九族呢。

  众人一个个唉声叹气,这时门口却走进来一人。

  太子抬头,微微怔了怔:“玉罗?”

  走进来的正是太子妃陈玉罗,她严妆打扮,云鬓高耸,穿着烟霞色的锦袄长裙,披着孔雀羽的绚丽披风,那模样,真像是九天下凡的女神。

  “你怎么来了?”太子疼她,下座走过来拉着她的手,“这前面危险,你在后院好好呆着。”

  虽然此时此刻,整个东宫都很危险,但是他们所在的前殿更靠近晋王全力进攻的大门,后院在东宫最后面,倒还宁静几分。

  到了前堂,只会让人心生恐惧惶惶不安。这样一个弱女子,怎么受得了?

  玉罗拉着太子的手,一起并肩坐到了太师椅上。

  她神色认真的说:“殿下是东宫,我是东宫妃,这个时候,自然应当同殿下同进退。倘若逆贼闯进来,玉罗也同殿下一起面对。”

  太子怔怔看着她,心中动容,这个时候,其他美人之类的恐怕早已钻到被子里躲起来了,而他的玉罗,却勇敢的站了出来,同他站在一起。

  虽然未必能有多大的作用,但是只要她站在他的身侧,他便觉得自己的勇气也增加了很多,觉得他心底也有了巨大的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紧紧握住了玉罗的手,柔声道:“好,本宫同太子妃一起面对。”

  玉罗望着他,微微弯起了唇角,笑的那么甜美,眼底没有一丝畏惧。

  太子也看着她,轻轻的笑了,他的太子妃,心底的力量比那些臣子们还强呢。

  见太子和太子妃并肩高座,东宫臣僚也不敢再长吁短叹,一个女子尚且如此镇定临危不惧,他们哪里有脸在这里抱怨哀叹。

  有侍卫飞奔着来报:“不好了,殿下,大门口要顶不住了!”

  太子大惊,拉着玉罗的手站了起来。

  众人哗然,可是想跑,往哪里跑?这东宫被晋王的人围的跟铁桶似的,他们连个狗洞都钻不出去。

  众人之中不少人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原地团团打转起来。

  其中有人的眼睛悄悄扫到了太子的身上,倘若此刻擒下太子去晋王那边请功,还是有希望活下去的吧。为了活下去,总有些不择手段的。

  玉罗高声道:“众位大人,你们都应该清楚,晋王暴虐,但凡曾经背叛过他的,即便一时放过,他日一样会秋后算账。况且身为叛徒,将来在朝廷在官场果然有立足之地吗?!将来青史之上,也会臭名传扬遗臭万年!

  倒是现在守着太子的各位,都是有功忠心之人,倘若渡过危难,殿下一定不会忘记各位!

  现在与其着急,不如大家想想法子,看看怎样能将时间捱一捱,或许这东宫多守一时,援兵便能早点到来!今日你们保护了太子,将来便是扶龙有功的肱骨,这个时候不立功,还等何时?”

  那方才拿眼瞅太子的人,被太子妃这番话说的面带愧色。众人听了她这话,纷纷道:“太子妃说的有道理,与其在这儿着急,我们不如去将外头多加几道锁,多累几道石头!为了保护殿下,我们拼了!”

  一语落下群臣激愤,便纷纷出殿打算行动。

  太子长叹一口气,紧紧握着玉罗的手,深眸定定望着她,郑重道:“你如此为我,我将来必不负你。”

  玉罗看着他,淡淡一笑。烛光之下,美人耀眼如明珠,足以倾城。

  太子知道,若干年后,即便是他垂垂老矣时,回想起这个夜晚,必定不会忘记今晚她这倾国倾城的笑颜。

  一阵惨烈叫声,隐约听到有人高声大叫:“殿下,太子殿下,宫门守不住了——”

  太子脸色骤然煞白,伸手将玉罗紧紧拥在了怀中。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刀光剑影近在眼前,陈玉罗望着那人影憧憧的暗处,时不时反射出银色的冰冷光芒。

  倘若今日死,她也无憾,有她爱的男人在身边,他说过他不会负她。

  只是这一生未免太短暂了些……到底有几分遗憾。

  太子合眼,摇了摇头,大约是不行了,时也,命也……

  只是不知为何,那喊杀声分明很近,但却一直进不了明堂,人影来去,似乎换了一波人。

  开始处处是凄惨哭叫,后来却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陈玉罗蓦地抓紧了太子的手,惊喜道:“殿下,是锦衣卫!”

  太子惊愕的瞪大了眼睛,定睛看去,果然看到那黑暗中闪现的人影里,似乎有飞鱼服闪闪而过,又见到了绣春刀的银色光影。

  正因为锦衣卫的守护,那些人根本进不来明堂。谁人都知道,锦衣卫指挥使裴远训练出来的这一届锦衣卫乃是历届武力最强的,但凡他们守护的人,从来没有失手的。

  裴远的亲信锦衣卫更是以一敌十,便是千军,但凡有那百十人便足以抵敌。

  瞬间,希望点亮了两人的双眸。只要锦衣卫在,他们便没有那么容易死!

  而且,明堂之前的锦衣卫似乎越来越多,锦衣赫赫,反射着金色的光芒。

  蓦地,一阵欢呼声响起,太子震惊,欢呼声?他没有听错吧?

  无数火把举起,骤然照的明堂之前一片光亮。

  火光之中,一人身着绣金麒麟服,团花曳撒,披着玄色披风,手持绣春刀威风赫赫的出现在东宫众人的眼里。

  他身姿高大挺拔,火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大风鼓起他的披风猎猎作响,这个雪夜,他仿佛战场上立马扬刀的大将军。

  而他的出现,于众人而言,不次于天神降临。

  “大人!”锦衣卫们欢呼起来,“裴大人!”

  他,正是他们的首领,锦衣卫指挥使裴远。

  太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裴远怎么出现在这里?他不是在江州吗?

  从前他发帖请他他不来,而今晚,他却出现在了东宫。

  “将人带上来!”两名锦衣卫,正是他的得力手下逐月和凝雪,以双刀架着一人送到了太子跟前。

  “微臣裴远救驾来迟,请太子殿下恕罪!”

  那双刀之下,架着的正是披头散发双目怒瞪的晋王殿下。

  太子震惊、欢喜,喜极而泣,眼泪真的从眼眶中滚落下来。

  今夜,他在生死之间,经历的太多。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最后救他的人,竟然会是裴远!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打卡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