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北境望长安>第33章 

  “是怕我不能护你周全吗?”夏亦峥直视他的眼睛, 这般问道。

  “自然不是,我只是在想若是日后再遇见今日这般情况,不求能予你助益, 但至少不会成为你的累赘。”当这人面临危险时, 自己除了先走不让他分心以外竟是别无他法, 这给了林初淮深深的无力感。

  夏亦峥愣了一下,似是没料到会是因为这个, 沉默了一下才说, “长昀, 于我而言你永远都不会是一种负担或是累赘。”

  “若今日你身旁的是司南弦, 你便会轻松很多。”一个优秀的对手总会让人忍不住的想要去同他比较, 他林初淮也不能免俗。

  这与司南弦有什么关系,他家长昀这是又钻了哪门子的牛角尖。

  “不需要他,我也会很轻松。长昀, 司南弦再好我心中也唯你一人。更何况你并不输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你有你的好,不必非得同旁人比较, 没有人会是完美的。”夏亦峥将林初淮的手抓着放到心口,很认真的说道。

  “不过, 若你非要坚持的话也不是不可,但千万不要勉强, 点到为止。”他本欲拒绝但又忽然想起之前长昀被人打晕带走的事,虽说自己会尽全力去保护这人, 但百密总难免会有一疏。习武也算是多了些自保的能力,再不济也可以强身健体。

  最终夏亦峥决定每日午后定半个时辰亲自来教林初淮练些武学基础。他不可能日日都陪在长昀身边,让他学些皮毛也好。

  但事实证明, 他并不是教长昀习武的最佳人选。午后骄阳正烈时分,林初淮在院中扎马步不到半柱香时间,人自己没说受不住,他就先心疼上了,看着长昀有些泛白的脸色,赶忙拉着人进屋生怕把人练的伤着哪了。

  赵虎有次看着没忍住,冲赵龙说道,“我记得咱们当时练这个的时候,将军是说不练满一个时辰不许吃饭的吧,怎么到了夫人这就成这模样了。”

  赵龙看都没看他一眼,丢下一句,“夫人又不是军营里的兵,跟你一个大老粗那能一样吗。再说,你能跟夫人比吗?”

  只留下赵虎一人在风中凌乱。

  比不起,比不起。

  倒是林初淮不满于这种模式,照他这种练法,就是练上一年只怕都难有精进。但可惜,在这件事上那人无论如何都不肯让步。

  对于这事儿,夏亦峥有他自己的坚持,长昀本就不适合练武,硬撑势必伤身。

  林初淮实在是拗不过他便也只能作罢,想着待回京后还是让阿娘来教导比较好。

  淮水复原的速度比他们预计的都要快,半月的时间日夜赶工竟也是完成了任务。

  林初淮去城西看过,虽说不知道先前是什么模样,但至少现下已是重新变为了湖泊。

  找到了原因,也解决了问题,那他们也是时候该回京复命了。

  考虑到路程不短,便也还是乘的马车。入了上京城时已是深夜时分,二人便先回了侯府,待第二日天明的早朝再做回禀。

  这一路舟车劳顿实在是辛苦,夏亦峥夫夫两个回府简单地洗漱沐浴后便都歇下了。

  早晨林初淮醒时,夏亦峥已经穿好了朝服坐在窗边想事,有些出神。

  林初淮有些诧异,这人已经许久不曾出现在朝堂上了。

  皇帝明面上说着是为他的身体考虑,不想他太过操劳便免了他的早朝。但是真正的原因,其实谁都心知肚明,不过就是不想给他插手朝政的机会罢了。

  夏亦峥之前一直顺从,一来是因为他确实是力不从心,这二来便是北境战事未起,朝中之事也轮不到他操心。

  可眼下战乱不日将起,他便不能再一直袖手旁观下去。

  林初淮也让人去取了朝服换上,今日的早朝若无意外,只怕是热闹的很。

  这次夏亦峥没有同林初淮一起坐马车,而是骑了一匹马缓缓的跟在马车旁边。他们到太和殿门前时为时尚早,有不少官员上前与夏亦峥攀谈表达了关心。

  这满朝文武欣赏这位少年将军的人并不在少数。

  夏亦峥一一回应,言行举止很是得宜。林初淮只是在一旁看着,并不插话。

  不多时林相父子便出现在了太和殿门前,夏亦峥冲周围的官员道了声“失陪”后便向岳父走去。

  林楚恒看着这个女婿点了点头,关心了一下他的身体如何,基本的寒暄了一下后便将女婿丢给了大儿子,然后自己拉着小儿子走到了一边。

  “一月不见怎么瘦了这么多,夏亦峥待你不好吗,你跟爹说实话,爹给你撑腰。”林相这时候哪里有半分相爷的模样,简直就是一个为儿子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林初淮心下一暖,向父亲摇了摇头,“不曾,他待我很好。至于消瘦许是因为舟车劳顿所致,爹你不必担忧。”

  见儿子的神情不似作假,林楚恒哪里还能不明白呢,夏亦峥这匹恶狼怕是已经成功地把自家的小白兔给叼回窝里去了。

  “如此便好,你若是有哪里过得不合心意之处,一定要记得告诉爹娘,绝不可以自己忍耐,我林家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孩子,绝不能叫旁人欺负了去。”儿子能过得好,他也就放心了,他对夏亦峥本身并没有什么不满。

  林初淮笑着点头,还没来得及开口,太和殿的大门便向众人敞开,随着御前太监李安那扯着嗓子喊的一句“皇上驾到”,文武百官依序入内行那一跪三叩首的大礼。

  只见萧煜一身明黄,移步大殿上首龙椅之处稳稳的坐下,环视殿下群臣,“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见诸位大臣均是起身站好,李安复又高声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林初淮见无人有事要奏,便出了众臣之列,手持象笏俯身道,“臣,有本启奏。”

  萧煜倒是不知林初淮已经回京,乍一见他还有些意外,但面上却是不露分毫,“讲。”

  “臣已查明江南水患加重的原因,实为冀州百姓围湖造田侵占水域面积,导致湖泊蓄水能力下降,以致青州水患格外严重。”这是实话,即便林初淮不说,想来也瞒不过萧煜。

  “哦,竟是这等原因,林爱卿辛苦了。李安,传朕旨意,冀州百姓私自屯田致江南灾情加重,凡涉事者尽皆流放,冀州刺史管辖无能,官降两级,以儆效尤。”

  “奴才……”李安话还没说完便已被打断。

  林初淮下跪高声道,“微臣斗胆,求陛下开恩。”

  萧煜闻言不悦地眯起了眼情,林初淮此举是在当中驳他的面子,“林爱卿是觉得朕的处罚不公?”

  “微臣不敢,只是微臣还有话要说。”

  这要是换一个人,萧煜指不定就让人拖下去板子伺候了,但这是林歆禾最疼爱的的幼弟,也是天煜未来的肱骨之臣,他才有所退让,“讲。”

  “冀州刺史谢擎已命人将所围之田尽数还湖或可折罪,百姓愚昧无知,不识轻重,还望陛下开恩。”林初淮虽是跪着,但这话说的不卑不亢。

  “好一个愚昧无知,就算朕放过谢擎,那百姓也应当知晓私自屯田可是死罪,朕已是网开一面,林长昀你莫要不识好歹。”萧煜这话已带了三分怒意。

  见此情形,林相出列下拜,“陛下息怒,犬子年幼无知,还望陛下恕罪。”

  “父亲。”林初淮还想再说什么却见林楚恒冲他摇头,眼下的情形已经不适合再进言,惹恼了帝王会很难收场。

  还算林楚恒这老东西识相,萧煜才松了一口气却又听见有人给他添堵。

  “末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是夏亦峥,萧煜勉强压制住怒意,“夏爱卿既觉得不当讲那便不必多说。”

  可夏亦峥却好似没听见一般,“末将以为百姓屯私田的背后是否有因为赋税太重难得温饱,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的原因,末将恳请陛下适当减税,以慰民生。”

  “放肆,你这是在教朕如何为君不成,夏亦峥,你莫要以为朕真的不敢杀你。”萧煜拍案而起,怒意滔天。

  这夫夫二人,当真是好得很。

  但夏亦峥却是半点都不慌,“末将惶恐,末将只是觉得陛下是圣明之君,能明辨是非,更能听得进忠言。”

  言下之意就是,你若治罪于我便是不辨是非,不听良言。

  这土匪逻辑噎的萧煜无处发火,还不等他有什么反应,林初淮就高声道,“微臣附议。”

  见事已至此,知晓再阻拦也而没什么意义了,林楚恒索性也举着象笏道,“臣也附议,陛下圣明。”

  朝中有将近一半的官员,是林楚恒的门生,剩下那一半见林相是这么个态度,也就都跪下,高声道,“臣等附议,陛下圣明。”

  能被满朝文武逼到这份上,萧煜这皇帝做的着实是有些憋屈,但冲着夏亦峥刚刚捧他的那句明君和底下百官口口声声的圣明,他就只能打掉牙齿活血吞。

  萧煜咬了咬牙,好半天才道,“众卿所言甚是有理,赋税一事便交由户部商定,适当减免。冀州刺史谢擎官降一级罚俸一年,涉事百姓多交一月之粮。”

  “陛下圣明,臣替百姓谢陛下隆恩。”夏亦峥率先谢道。

  萧煜现在看着夏亦峥夫夫二人就来气,丢下句,“退朝。”便甩袖离去。

  李安慌慌忙忙地去追,百官还跪了一地,夏亦峥连忙去扶林初淮起身,林景淮也将父亲扶了起来。

  林楚恒看了他们一眼,沉着脸丢下了一句,“随我来。

  作者有话要说:  老夏:岳父竟然说我是恶狼

  某棠: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