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糙汉家的小娇夫>第27章 

  屋外雨势忽大忽小, 可却一点儿也影响不了程宴平的心情。

  许是昨儿晚上被赵吼欺负狠了,方才赵吼来叫他起床吃早饭的时候,他冲着他发了一通邪火。

  赵吼倒也不生气, 弯腰将围着腿边乱跑的小黄狗抱到了程宴平的枕边。

  小黄狗伸出粉嫩的小舌头舔了舔程宴平的脸, 程宴平猛地想起自己养了一只狗, 责任心使然便就起来了, 不过起来之前还跟小狗玩了好大一会儿。

  等洗漱完之后,面疙瘩都有些凉了。

  程宴平家的厨房里什么都没有,只得让赵吼回家去拿两个干净的大碗来, 一个做为小狗的食盆,一个作为喝水盆。

  “怎么去了这么久, 你看我家赵大黄都饿坏了。”

  小黄狗还小, 程宴平不敢喂它吃面疙瘩,将碗里的疙瘩汤尽数倒进了碗里, 小黄狗估计饿坏了,一头钻进大碗里,哼哧哼哧的吃了起来。

  赵大黄?

  谁家给狗起名还带姓的?偏他聪明, 不用自己的姓名,偏用他的。

  “这狗可不是我养的!要姓也得姓程!”

  程宴平满足的吃了一口面疙瘩, 闻言白了他一眼。

  “我问你,赵大黄是不是你抱回来的?”

  赵吼点头。

  程宴平嫣然一笑, 一双眼睛里透着狡黠的光,似是一只得逞的小狐狸般。

  “我曾经在一本叫做《大渝异志》的书上看到过,说有些动物会把睁眼看到的第一个人当做它的父母,赵大黄现在虽是我养着的,可到底是你抱回来的,算起来你也是他的亲爹, 自然该跟着你姓。”

  说着又摸了摸吃的正欢的赵大黄。

  “嗷呜......”

  赵大黄非常给脸的叫了一声。

  程宴平睨了赵吼一眼:看吧,这都是天意非人力可改,连赵大黄都同意了呢。

  瞧着他眼里的小得意,赵吼气的牙根痒痒,低头便亲了过去。

  欺负他读书少,诓他呢吧!

  他虽不大识字,可却不是傻子,那书名和书上所说他也不知是否真有其事,可他却知道赵大黄睁眼第一个看到的肯定是何大夫家的那只大黄狗,再不济第一个看到的那也是何常明。

  真要冠姓,那也该姓何,真要叫爹,那也得去叫何常明。

  一吻结束,程宴平只觉胸腔里的空气都被抽走了,他红着脸,喘息着道:“不要脸,当真赵大黄的面,你也敢欺负我。”

  赵吼自觉扳回了一成,嘴角噙笑。

  一切阴谋诡计,胡言乱语在绝对的实力的面前那都不值一提。

  程宴平可不敢再说话了,闷头吃着早饭。

  待吃完后,走远了些,才指着赵吼道:“赵大黄,咬他!”

  赵大黄非常的听话,虽巴掌大小小的一只,可气势却十足,冲着赵吼龇牙叫了起来。

  “汪呜...汪呜......”

  赵吼大手一伸就将小黄狗给抓住了,然后一步一步朝着程宴平走了过去。

  程宴平自知躲不过去了,只求饶道:“大不了等回头我再多养一只起名叫程小黄好了。”

  赵吼原本就长的的高大健硕,往人跟前一站,无形中就有一股压力。

  程宴平见他不说话,只以为他还在生气呢,于是拽着他的手轻轻晃了晃,撒娇似的软声求道:“赵家哥哥,你就不要生我气了,好不好?”

  赵吼只是想要逗他来着,可看着眼前之人那双湿漉漉的眼睛,四肢百骸里的热忽的就烧了起来,他伸手揽住了程宴平的腰,把人往怀里一带,哑声道:“你喊我什么?”

  从师傅,到赵吼,再到赵家哥哥。

  算得进步神速了。

  看来离夫君这个称呼也不远了。

  男人的眼神炙热,程宴平被他困在滚烫的怀抱里,身体似是被传染了似的,也滚烫了起来,他伸手勾住了赵吼的脖子,然后踮脚在他的唇上亲了一下。

  虽只是蜻蜓点水,可赵吼心里却乐开了花。

  “就叫它赵大黄,好不好?”

  赵吼点了点头。

  答应之后才反应过来,可后悔已经晚了,因为程宴平高兴的又亲了他一下。

  赵吼觉得,随他姓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随他去吧。

  等将来他们成了亲,那就是一家人了。

  跟谁姓都是一样的。

  “哎呦!”

  镇长刚一进门就见程宴平主动的亲了一下赵吼,吓的他当时就懵了,说好的读书人面皮薄呢?这简直就颠覆了他的认知,他缓了好大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听到门口有声音传来,程宴平忙从赵吼怀里逃了出来,羞的直往赵吼身后藏。

  好事被打扰,赵吼面色一沉。

  “你怎么又回来了?”

  又?

  镇长气的瞪圆了眼睛,他刚才分明去的是赵吼家,这会是来找程宴平的,怎的就是“又”了?

  “我是来找宴平商量正事的,闲杂人等回避!”

  赵吼立在原地跟个木头桩子似的,一副打算就在这生根发芽的样子。

  两人大眼瞪小眼,互不相让。

  程宴平一阵头疼,只得出来劝和,他先是请镇长坐下,又倒了茶,“张叔,有何大事需得你这样大雨天匆匆的赶来?”

  镇长喝了口茶,心情果然好了许多。

  安抚完镇长,程宴平又去劝赵吼。

  赵吼暗自生着闷气,他一大早的就给他去做早饭,还巴巴的送了来,不光没得个笑脸,还挨了一顿骂,可怜他现在还不如镇长这个老不修了,来了这么久别说茶了,连口水都没有。

  程宴平拽着他的衣袖,轻轻的晃了晃,又用只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喊了一声。

  “赵家哥哥......”

  声音甜腻,尾音柔软。

  赵吼立在原地没动。

  程宴平小声道:“你是主,他是客,哪里有主人跟客人置气的道理!”

  主客有别,亲疏有差。

  主?

  那是变相说他们是一家的意思了!

  赵吼心满意足的回自己家去了。

  心里头美滋滋的,一路上扬起的嘴角都没落下过。

  这头镇长见两人只耳语了几句,赵吼就咧嘴离开了,那高兴的样子,只恨不得嘴角都裂到耳根处了。

  待屋子里只剩两人的时候,镇长收起了玩笑之色。

  “宴平啊,虽说你才来的咱们龙门镇,可我瞧得出你是真的喜欢这里,有件事我是一定要求你答应的。”

  说着他起了身,对着程宴平就是长揖到底。

  这可把程宴平吓坏了,他忙托着镇长的手将人扶了起来,“您是镇长,又是长辈,我哪里能受你这样的大礼,张叔您有话便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绝不推辞。”

  他这话说的肯定,颇有几分义薄云天的侠气。

  镇长拍了拍他的手,满怀欣慰道:“咱们镇子虽不大,可你也瞧见了,孩子却是不少,自打去年教书先生回乡养老后,一直就没合适的人,我也托人去外头请了,可要不是要价太高,要不就是嫌咱们龙门镇偏远不肯来,一来二去孩子们的学业便也耽搁下来了。所以......”

  程宴平抿着唇没有说话。

  镇长生怕他不答应,“依着从前的规矩,私塾里的一切支出都是镇上各家凑的,银钱方面自是不会亏待你的。”

  程宴平拧眉沉思着。

  镇长急的连眼圈都红了,就差要给程宴平下跪了。

  “张叔,您不嫌弃我罪臣的身份,还肯收留我让我可以在龙门镇落脚,此等大恩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哪里就扯上银钱了。读书能让人明理,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就算分文不要,我也愿意。”

  自打来到了龙门镇,他虽跟在赵吼身边学着怎么适应这里的生活,可是他体弱大约天生不适合劳作,现下除了会烧火外,连基本的烧饭做菜还没学会呢。

  偶尔他也会觉得与龙门镇之间有着巨大的缝隙,他拼命的想要融入进来,可却不得其法。

  现在好了,他可以做教书先生,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只是......”

  镇长高兴的心情在听到这句“可是”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僵住了。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是我能办到的我都应了。”

  程宴平笑道:“张叔,您别紧张,这差事我应了下了,至于要求不是对你提的,等明儿雨停了,你让家里有意让孩子入学的人家都到何大夫门前的那颗大槐树下集合,我有话要说。”

  得了肯定的答复,镇长的一颗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笑着道:“你放心吧。”说完就急急的去了,说是要挨个通知去了。

  看着冒着大雨离开的背影,程宴平笑的格外的温柔。

  有这样的镇长是龙门镇人的福气。

  ......

  程宴平在家里和赵大黄玩了一会儿,抬头望了几次后,见赵吼一直没来,瞅着雨似乎小了些,便撑了把伞去了隔壁。

  谁知刚出门就遇上了。

  赵吼身上穿着蓑衣,手里拿着渔网正准备出去呢。

  程宴平又想起先前赵吼说过,大雨天的时候在涵洞口的位置张了网,半天就能有许多鱼呢。

  “这是去捉鱼吗?我也要去!”

  赵吼见他一脸兴奋,也不忍拒绝,脱下了身上的蓑衣给他穿上。

  “只是下个网而已。”

  程宴平瞧一切都觉得新鲜,自然是要跟着去的,两人一起出了镇子,小苍湖下的沟渠里果然水都漫了出来,赵吼找了个合适的位置下了网。

  这回的网跟先前的不同,网口大,越往后越小,远看像是拖了个长长的尾巴。

  网口的两侧有两个木桩,木桩的一头削尖了。

  赵吼直接下了水,将木桩固定在了沟渠的两侧,又伸手将一侧的渔网压至沟渠的底下。

  做好这一切之后,只见水流自渔网里穿过,翻起了一团团水花。

  “这就好了?”

  赵吼点头,上了岸之后两人便回去了。

  ......

  一下午程宴平满心里都想着的都是渔网,问了赵吼不下五次,眼瞅着天色快黑了,赵吼拿了一个大竹篮交给了程宴平拎着。

  这会子雨已经停了,可是路面却格外的泥泞湿滑。

  程宴平走的小心翼翼,可脚下还是不时打滑。赵吼走近了些,不着痕迹的将他的手握住。

  男人的手大而有力,掌心里有些微的汗。

  程宴平挣扎了几下,低声道:“会被人看见的。”

  赵吼却不松手。

  “看见就看见,我们又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

  两人手牵着手出了镇子。

  等到了先前下网的沟渠处,从外头看来倒也瞧不出来到底有没有网着鱼,程宴平伸长了脖子看赵吼起网。

  “会不会一条鱼都没网到啊?”

  话音刚落,就见赵吼将木桩拔了上来,然后网口一收,一个使力就将渔网给拉出了水面。

  “哇,好多呀!”

  渔网一上岸,就可以看到里面有许多银白的光,大鱼小鱼还有螃蟹和龙虾。

  程宴平小脸涨的通红,“赵吼,你看,好多鱼啊!”他一边喊着一边往竹篮里捡,这种快乐是他从前没有体会过的。

  仿佛捡的那些不是鱼,而是金元宝似的。

  赵吼兜着网底,让程宴平扶着竹篮,然后将网兜里的鱼尽数倒了进去,跟着又换了个位置,重新下了网。

  “明儿一早来起,比这还多!”

  程宴平看着半篮子的鱼虾,“我们今晚吃鱼吧!”

  赵吼接过篮子,点头道:“晚上给你做个杂鱼锅。”

  “好!”

  乡间的田埂很窄,两人不便并行,只能一前一后走着,等到了稍微宽敞些的大路,程宴平就下意识的去牵赵吼的手。

  温软的手钻进他手掌心里,赵吼觉得这一刻心都被填满了。

  身旁的人絮絮的说这话,偶尔会笑上两声。

  一切都那么的美好。

  他似乎爱上了这里,隔了两年多的时间,他终于瞧出了龙门镇的可爱之处。

  回到家后,赵吼先煮了饭,让程宴平烧火的空档,便去外面清理鱼虾。

  中间停火的时候,程宴平跑到了赵吼的身边,“赵吼,这是什么鱼啊?”

  他指的那条是鱼,约莫两指粗,两指多长,身体泛着黄色。

  赵吼解释道:“这是汪丫鱼,鱼肉格外的鲜嫩。”

  程宴平又问了很多问题,赵吼都一一答了,非但没觉得这些问题烦人,反而觉得程宴平的声音好听极了,跟百灵鸟儿似的,偶尔听到怪处,还会发出一些“啊”“哦”这样的怪声。

  总之,怎么看怎么可爱。

  夜色悄然降临。

  杂鱼锅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锅底以豆腐和大白菜为底,上头铺满了各类的鱼虾,有汪丫鱼,有白参条,有黑鱼,鲫鱼等等,满满的一大锅。

  底下的炭盆里留着猩红的炭火,上头的铜锅里汩汩的冒着热气。

  赵吼给他夹了一条汪丫鱼。

  “吃这个,刺少!”

  程宴平高兴的吃了起来,鱼肉果然细嫩,蘸上点汤汁,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赵吼,我想去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赵吼停了筷子。

  “好啊!”

  程宴平纳罕,“你就不好奇一个月有多少银钱?”

  赵吼正吃的满头大汗。

  “我又不是养不起你,问那个做什么?而且教书育人乃是好事,我支持你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宴宴:论哄老攻我可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