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糙汉家的小娇夫>第55章 

  元光帝一死,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二皇子赵陵乃是天命所授,人心所向,毫无疑问登基为新帝, 改国号为启成。

  只定都一事, 朝中众臣大多主张回金陵, 毕竟金陵乃是大渝自建朝以来的都城, 可赵陵却力排众议将都城定在了咸阳。

  新帝即位,事情千头万绪,赵陵刚下了朝, 眉间便有了倦色。

  辅一进到内室,就有人从身后抱住了他。

  “别闹!”

  程定延听出他声音里的疲惫, “真是难为你了。”说着便将他按坐在宽椅上替他揉着肩。

  赵陵闭着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阵阵的酸疼舒爽感传来的时候,还是有一两道似有若无的娇哼声从喉间溢了出来。

  “有你陪着我便也不觉得累了。”

  程定延又取了薄荷脑油, 替他按着太阳穴。

  “真的要如此吗?”

  赵陵起身站在他的面前,两人个头相当,目光相交间, 赵陵一改在外人面前的冷峻模样,小鸟依人似的靠在程定延的怀里。

  “古往今来的事总有第一个。从前没有, 不代表以后没有。且你是我认定的人,我的就是你的, 若是你执意不肯接受,那就是心中没我。”

  说罢,眼圈便红了。

  程定延轻声的哄着,“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都听你的。”

  一朝双帝就一朝双帝吧。

  赵陵又想起了早朝的事, 便道:“我打算迁都咸阳,事情已经定下了。”

  程定延愣了一下。

  “谢谢你,阿陵。”

  他知道赵陵这么做是为了他,咸阳离着龙门镇最近,母亲年纪大了,想必来了之后定会跟程宴平一起居住,若是他们去了金陵,再加上国事繁忙,只怕一年也见不着两面了。

  若是在咸阳就不同了,无论是他们去龙门镇,还是程宴平他们来咸阳那都方便。

  赵陵笑着道:“虽说皇亲国戚倒是不少,可是你也知道我与他们并不亲近,在这个世上唯有你了,还有咱们的娘和小弟,一家人在一处才热闹呢。”

  ......

  柳文茵是第四日的午后到的。

  程定延派人来通知程宴平去城门口接人的时候,赵吼才将换下第二套衣裳,新衣裳穿在身上总觉得不舒服,他难得扭捏了起来。

  “宴宴,你说咱娘会不会不喜欢我?”

  程宴平替他抻了抻衣裳下摆,“不会的,我娘是天下最好的娘,为人最和善不过的。”

  赵吼还是有些紧张。

  “那她会不会嫌弃我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觉得我配不上你?”

  程宴平捧着他的脸,咯咯的笑了起来。今日这样忐忑不安的赵吼可真是可爱。

  “放心吧,不会的。只要是我瞧上的,我娘她绝对是不会反对的。况就算她反对那也没用了,我们可是成了亲的。”

  赵吼干笑了两声。

  对,是成了亲的。

  可也没经过父母之命啊。

  赵吼穿着新衣东拉一下西扯一下,百般的不自在,程宴平没办法临出门的时候又让他换回来平日里的旧衣裳,换了衣裳后,赵吼倒是如常了些。

  一行四人站在城门口。

  午后的日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不远处的墙根下有一只体型肥硕的大橘猫睡的正香,偶尔伸展一下躯体,露出毛茸茸的大肚子。

  程宴平指着胖嘟嘟的大橘猫道:“赵吼我有点想家了。”

  离开龙门镇有好些日子了。

  临行前虽将大黄和小黑交给了孙婆婆,又叮嘱让她们帮着照看下家里,还有菜地等等,可到底不放心。

  赵吼将他的手夹在腋下捂着。

  “等见了咱娘,我们就回去,好不好?”

  程宴平甜甜的应了一声,声音里满含着雀跃。

  少倾,远处一辆马车缓缓而来。

  再次见到母亲,程宴平难免又落了泪。

  柳文茵拍着他的背,笑道:“都成了亲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

  程宴平耍赖似的窝在母亲的怀里。

  “孩儿就算活到一百岁,那也是您的儿子。”

  一行人拥着柳文茵回了行宫。

  饭菜一早就备好了,程宴平搀着母亲先入了座,这才开始正式介绍。

  从城门口到行宫这一段路,看着不长,可赵吼愣是紧张的出了一身汗。

  程宴平给他使了好几个眼色让他往前站些,可赵吼因为过度的紧张皆都没看见,他只能往后退了几步,拽了拽赵吼的衣角。

  赵吼一个激灵,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娘!”

  这一声喊的巨响,在场的众人皆都愣住了,短暂的寂静过后就是程定延的大笑声。

  “唉!”

  柳文茵答应的干脆,上前将人扶了起来。

  男人长的人高马大,样貌周正俊朗,虽说黑是黑了些,可瞧着却是个憨厚老实的,一路上又听程宴平一个劲的夸他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会心疼人。

  这会子细瞧起来,自是格外的满意。

  她拉着他的手,轻轻的拍了拍他的手背。

  “好孩子,娘一看你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说着又给了他一块玉佩。

  赵吼不知该接还是不该接,偏头看了程宴平一眼。

  程宴平的唇角抿着笑,“娘给你的你便接着吧。”

  赵吼喜滋滋的收下后,又道了谢。

  “谢谢娘。”

  声若洪钟,远传十里。

  赵吼起身后站到了程宴平的边上,看程定延和赵陵一同跪了下去。

  柳文茵受了二人的礼,又将二人扶了起来,照例给了赵陵一块玉佩。

  “陵儿是我自小看着长大的,如今既成了一家子,为娘的也不能偏心,你跟吼儿一人一块,虽不是什么名贵东西,也算是娘的一点子心意。”

  一大家子吃了一顿团圆饭。

  ......

  接下来的数日,赵陵跟程定延忙着登基和迁都的事,再加上天下初定,各种细枝末节的事多如牛毛,自是没时间陪柳文茵。

  倒是程宴平日日的守在她的身边。

  这一日,闲着无事,程宴平陪着她在行宫的花园里赏雪散步,走着走着他便没了兴致,从前在金陵城里什么样的好园子没见过,如今他只想念他在龙门镇的小院。

  “娘,现在都是腊月了,我想着今年不如去我家过年吧。我跟您说啊,别看我家只是在小镇上,可是我跟赵吼将家里的小院收拾的却也别有一番趣味呢,您要是在这待的着急了,不如我们一同回去吧。”

  柳文茵性情柔和,闻言便道:“吼儿那边?”

  程宴平腰背一挺,面露傲娇之色。

  “我们家我当家呢,他哪里敢有意见,再者我们那虽不甚宽敞,可还能没安置您老人家的地儿吗?”

  柳文茵被他逗乐了。

  程宴平着实是有些想家了,晌午时分才说的,午饭过后就收拾好行囊去跟程定延告辞了。

  程定延正忙得焦头烂额,听说他们要走,愣了许久,兄弟二人见面总是掐架,可真要分开了,到底还是有些舍不得。

  程宴平笑着道:“你跟我大嫂是天生的劳碌命,且在这里受着,等过年的时候,你们一起来龙门镇,到时候咱们一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

  大嫂。

  他终于也有一日叫旁人大嫂的时候了。

  程定延想着左右离过年也没多少日子了,便答应了,亲自送了三人出了城门口。

  ......

  一路车马劳累辛苦,等回到镇子的时候,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六。

  再有几日便要过年了。

  远远的瞧着土坯搭成的城墙,程宴平格外的兴奋,掀开了车帘道:“娘,你看,这就是龙门镇。这里的人对我可好了......”

  说起龙门镇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柳文茵见儿子这一年活的安稳幸福,心中甚是欣慰。

  马车刚进了镇子,就见远处一道影子急速的跑了过来。

  是大黄。

  许是老远就闻到气味了,特意来接的,大黄的尾巴摇着的都快能上天了,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似是在控诉程宴平这个主人一去这么多天都不管它了。

  程宴平跳下马车,摸了摸大黄的脑袋。

  等到了小院,就见镇长双手背在身后走了过来。

  “今儿一大早门口的喜鹊就叫个不停,我就知道你要回来了。”

  镇长的话音刚落,街对面的门也打开了,花花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险些就撞进了他的怀中,好在人刚到近前,就被赵吼给拦住了。

  “干爹,我好想你啊。”

  赵吼抓着她的后衣领,吃味道:“你就不想我了?”

  花花小人精似的笑道:“我自然也是想干爹你的。”等赵吼松了手,她又到程宴平跟前小声道:“可是我还是最想宴平干爹。”

  镇长见了柳文茵气质典雅文静,往那一站就知她不是一般妇人,忙行了礼。

  程宴平挨个介绍了后,又拥着众人进了屋子。



  屋子里依旧干净亮堂跟他离开时一样,他看向镇长,“张叔劳你费心了,等回头我哥来了,让他给你带些好茶叶,好好孝敬孝敬您老人家。”

  镇长摆了摆手。

  “你们今儿刚回来,赶紧拾掇拾掇着吧。还有眼瞅着要过年了,也赶紧置办起来,这一年到头的再忙也不能亏了过年。”

  赵吼应下了,又送了镇长到院门口。

  程宴平将隔壁原先赵吼的屋子收拾了出来给柳文茵住。

  知道程宴平和赵吼回来了,镇子里的人也都过来打声招呼,有送些腊肉的,有送些腊肠的,还有送些腌咸鱼的,不过片刻的功夫,家里便被堆的满满的。

  趁着程宴平收拾的空档,赵吼去了厨房做饭。

  蒸了一碟子腊肉腊肠,还有一道清炒菠菜,并一道白菜炖粉条,和一道糖醋里脊。

  都是些家常菜。

  可程宴平却吃的格外的满足,足足吃了两大碗的饭。

  “娘,赵吼的手艺很好吧,我就爱吃他做的饭,这些日子在外头可苦死我了,过年我要好好在家养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