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陛下,臣不配>第42章 君臣情深

  深夜霜水重。

  小和尚虽说平日里胆子颇大, 但这黑呜呜的雪天哪敢随意放人进来,二人在门外推拉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容暮靠着木门晕了过去, 小和尚这才咬咬牙将人搬了进来。

  一面念着阿弥陀佛,人命关天, 一面希望住持明天醒来不会因他的私下行径而罚他少吃三顿饭食。

  清泉寺素来不接外客,即便那些气喘吁吁上山的食客上了香, 也得在天黑前赶下山。

  但眼前男子是个例外。

  小和尚之前和师兄们交谈, 他们总说喜欢躲懒的人不得住持喜欢, 但此刻他却觉得懒散成容暮这样的, 住持也不会不喜。

  果然,第二日, 小和尚带着住持过来, 住持看着榻上还在病气里沉睡的男子, 什么也没说, 就让他好好照顾着。

  这还是第一次有外人能留在清泉寺里入住。

  住持可不是好说话的性子, 虽然出家为佛几十载,但脾气依旧不好,平素他们这群小和尚也很少能见到住持那般微显柔软的目光。

  所以小和尚盼着容暮醒来, 看看这人究竟有何魔力能让住持都软了心。

  但容暮次日醒来后一言不发,整个人就像高热过后烧坏了脑子一般。

  不论他问这过分俊俏的人什么问题, 这人都闭口不言。

  叫什么名字……

  容暮睁着一双好看的琉璃目, 一直看着他不说话。

  问来自何处……

  容暮依旧睁着眼看他, 薄唇轻抿着不说话。

  小和尚以为这人就是个哑巴, 实在问不出话也就作罢了。

  -

  不知道已经被误会成哑巴了,但容暮也不在意。

  他面无表情,闭口不言, 不过是还没从喧闹的官宦生涯里走出来,谁能想到前一日他还是丞相,后一日他在人世间就没有可再公开的身份。

  但都无碍。

  左不过他都给华淮音和宋度留下了万全的退路,即便日后楚御衡当真要去找华淮音的麻烦,宋度手上的那些东西也能护住华淮音的安全。

  思及此,容暮现在才算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当初不论住在丞相府,亦或是住在宫中,虽说楚御衡宽慰他不用忧烦朝政,但他的心都是焦灼着的。

  任谁有一把刀时时垂悬在颅顶,都不会安生地修养。

  可现在容暮就像经过洗礼一般,突然间就放下了好些东西。

  容暮仔细思索,大抵是纵火的那一夜他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想明白了。

  当时他让周管家把玉佩一同放进屋子里烧毁,就是为了让楚御衡相信屋子里那人就是他。

  至于暗三去了哪里,容暮已经给周管家留了一套说辞,若是楚御衡问起就说暗三同他起了争执,他将暗三赶出了府邸,不知去向。

  虽说暗三是奉楚御衡之命刺杀朝堂异心者,但其手段残忍。

  轻则尸骨无存,重则满门血雨。

  只能说暗三时运不济,刚好在他计划火遁之际撞了上来。

  他设计了种种所有,就是为了让楚御衡相信他死在火海里。

  只有死人才能让楚御衡放心下来。

  也只有死后见尸才能让楚御衡相信,那个掌握朝政种种机密的谋臣真正的死了。

  这般想来,容暮也忍不住唏嘘。

  他当初读书识字不过为了扬名立万,却不料最终用于为自己谋了一条死线。

  当夜纵火焚烧了丞相府的屋子后,容暮就顺着小道逃出了丞相府,周老板提前备好的人马就在外头私密接应着,万事俱备,他一路安生地躺在本该用来装蔬果的大箱子里。

  他未去江南同宋度他们相见,反而去往灏京最东面的荒芜山区。

  宏明山又是整个灏京群岭中最高的,也最荒凉的。

  也许当真是世间万物都在助他离开,突如其来的雪的极大,车马来往不过一个多时辰,地上压出的车轮痕迹又被新雪所覆盖。

  可为难之处在于山路陡峭湿滑,他踩脚上去,一路不知被绊倒多少次。

  他一步步地往上爬,像是心灵得到了净化。

  当初下山时尚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如今归来时山野呼啸,骤雪不息。

  虽忆不出当初下山是何等欣喜和意气昂扬,但在书院孤寂苦读的光阴,帮助楚御衡处理朝政的艰难日子,以及后来短短不过两月,也可以称为他前半生最为伤痛的过往,都在他踏过白雪朝着山颠走去的步调里,缓缓褪去了原本鲜活的色彩。

  就像饮了一种极为奇特的汤药,那些细密如尖针,偶而还会刺痛的峥嵘记忆全部消散。

  余下的都是容暮多年不曾有过的松懒。

  怀着这般上佳的心境,归于清泉寺时,容暮虽不曾剃度,却也像浸润在佛光下,轻松安逸。

  以及淡淡的几缕解脱。

  但唯一不在容暮设想内的便是他如今还没有见到庙里的住持。

  而清泉寺的住持必然知晓些什么,否则也不会在当初他下山之际就安排好了,让他去书院读书。

  看着未在暖炉便烤火的小和尚,容暮喝完药后抽出一张纸页,交由小和尚去看。

  “这是什么东西啊?”小和尚嘀咕着,搓了搓手才接过。

  “你还会写字?”

  小和尚惊讶,仔细看去,上面就写着容暮希望去拜见一下住持。

  “唉……我们住持有些脾气,轻易不见人的。”小和尚摆摆手中的纸条和容暮解释,转瞬想一想,又自顾自儿的补了一句,“但住持都让你住在庙里的厢房了,说不准你真能见到住持,这样吧,我闲下来以后就去住持那帮你问问。”

  容暮感激地冲他一笑。

  “不用谢!”小和尚折好纸页,但很快眼睛瞪得圆溜溜讶异,“这么好的一手字,是你这般孱弱的身子写出来的?”

  小和尚原本打算说病秧子,但害怕容暮介怀,就换了一个词。

  容暮颔首,他知自己书墨俱佳,写前还刻意变了变手法。

  但大底还是出众的。

  小和尚爱好不多,唯独就想着读书习字,容暮这字可算写进他心里头了,怎么看怎么顺眼。

  只可惜他不曾见到过灏京传说价值千金的丞相墨宝,此刻他只把容暮当作普通人罢了:“你读过书?”

  容暮点点头。

  尚且读过些许,但可惜好些珍籍只有宫中珍书坊才有,他现在已无可接触的法子了。

  “那你可曾考取功名?”

  容暮点点头,三元及第,走马游灏京。

  看这人读过书,也曾考取过功名,小和尚整个人都似被点亮了一般。

  如果说之前还有稍许疏离淡漠,这会儿他已热情许多:“那这段日子我好好照顾你,你辅我以课业如何?”

  容暮思酌片刻,颔首应下。

  他都回了清泉寺,总不白得了吃住。

  何况,这小和尚也合了容暮的眼缘。

  小和尚大概十岁,看样子一直在山上长大,很淳朴稚气;同他一般,看样子也是打小被住持捡回来养在清泉寺里的。

  其实如他相似境遇的人不算少数,捡回来的弃婴清泉寺收留了,等养大了寺里也不会逼着这些人一定要剃度出家。

  大概在十来岁的时候,寺里就会问上一问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是否要继续留在清泉寺里,若愿意忍下庙里清苦,便剃度出家;但若有旁的打算,寺里也不强求,将人放走。

  想来他当初下山那年也方十岁,当时不过携了简单的一个包裹,就踩着郁郁葱葱的草木而下,去往俗世新世界。

  有谁知再归来时,这期间竟隔了十多载的年岁。

  -

  山上天气冷的厉害。

  午后日头还没散去,浓雾就缭绕在山谷。

  容暮午前答应小和尚教他诗书,以助其来日下山参加科考,中午的时候小和尚就把自己的书带来了。

  数目也不多,不过三五本,但纸页都被翻的发皱,可见小和尚私下里的态度格外认真。

  容暮提前翻阅完了榻上的几册书,揉揉有些发酸的眼角,靠着药枕迷蒙着眼昏昏欲睡。

  冬日暖炉烘着,能懒在榻上小憩,也算快活。

  晚间小和尚来给他送饭。

  小和尚依旧穿着灰扑扑的僧袍,脑袋光溜溜的像个剥了壳的鸡蛋,但眼睛却极为湿红,卷翘的睫毛粘在了一起。

  低落越于言表,容暮不由得留了个心眼。

  快十岁的小和尚将素膳一一取出,随后也不管容暮听不听得懂,趴在桌边吐露了个干净:

  “我钦慕的人死了……”

  方且起身的容暮掸平自己冬袍褶皱的手一停,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去劝。

  他人情世故素来苦手。

  “丞相他住那么大的丞相府,难道就没有仆从晚上看看顾着些吗?!他多好的一个人呀,现在被火给烧没了。”

  小和尚红着眼,容暮却愣然。

  宏明山周围还拥簇了好几座地势矮些的山脉,大道近乎没有,而小道曲折隐蔽,正因如此,宏明山鲜少有人来往,消息传播得也稍微和缓些。

  以致于甚嚣尘上的丞相府走水,一国丞相命丧火海的消息传到宏明山附近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么多时日。

  容暮不曾想过远在山上的庙里也有人这般牵挂他。

  他之前并不曾和小和尚相识,那么一个素无渊源的人都会为他的死而悲切,那宫里的楚御衡呢……

  会伤心,难过,甚至为他留一滴泪吗?

  容暮执碗的手指微紧,蓦然间被自己的想法寒到。

  怎么会突然又想起楚御衡来了。

  自打他火遁以后就不曾再想起过楚御衡,就像这个名字被深深埋在地底深处。

  他从最初的不敢回想,到如今的不屑于回想,更不屑于亲手将楚御衡这个名字挖出来以彰显他多年来的愚钝。

  那个容暮已经死在丞相府的火海里,现在这个不过是世间无牵挂的闲散人士罢了。

  容暮轻谑地笑了一声,喉结一动就咽下了唇腔里的小口冬菇。

  可小和尚还在兀自难过:“我得知消息后给他诵了一个多时辰的佛经渡他。可我听说他孤身一人,并无亲眷,卒、殓、殡、葬、祭,若非帝王下令予以厚葬,那人的身后事都无人可安排去。”

  小和尚还在说,丞相府继续留用,丞相的丧葬大办,帝王亲自吊唁,在场时红目悲拗,君臣情深。

  听到“容暮”的尸骨在丞相府停棺待葬时,帝王亲自吊唁,无人见容暮莫名冷寒。自己丧命楚御衡应该松了一口气才对,毕竟不用脏了楚御衡的手,他就“意外”而亡。

  可楚御衡还会红目悲拗?

  容暮双眸晴冷潺然,或许楚御衡还在做做面子罢了。

  他怎会为自己而哭。

  容暮有些庆幸自己可以当断则断,于他而言,他自己假死,总好过楚御衡翻脸朝他举刀。

  这样也好,他已经镇定自若地安置一切离开了朝堂的浑水。

  果然离开楚御衡,他日日用得都比之前多些。

  当下一小碗米饭,一份冬菇豆腐,一份清汤萝卜燕。

  刚好饱了腹。

  而容暮结束后收拾碗筷的光景里,还在思酌着怎么哄人。

  毕竟他的死讯让小和尚如此难过,而小和尚还真情实感地说明日继续为“容暮”诵经超度。

  携着心口的些许柔和,容暮嘴角轻轻上扬,一副无可奈尔的模样安慰着人:“人各有命,许是他时运到了。”

  小和尚还在努力忍着鼻息不哭,等反应过来榻上人的清浅一句清扬男音,他当即抬起头,像见了鬼一般地看着容暮。

  “你不是个哑巴?”

  干坐着还是太冷了,容暮此刻已经上了榻。

  庙里的被褥不算好,盖在身上硬邦邦的,容暮将褥子往上提了提,盖住有些发寒的胸口后才轻缓言道:“我本就不是个哑巴。”

  “那你之前为何还不说话?”小和尚讷讷。

  容暮看小和尚一脸受伤自己被骗的样子,不免敛下逗弄人的目中兴味,细细解释:“那夜上山风雪大,嗓子着了寒气,一说话就痛得紧。”

  他那嗓子在前几日夜间上山时被寒气伤到了,说话时便嘶哑疼痛,索性他就懒着不说话。

  小和尚毕竟道行浅,容暮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尤其被他这么一打断,小和尚此刻揉揉红肿的眼,好似已经从那人死讯的消息里堪堪走了出来。

  可看在容暮眼底,小和尚还是格外难过的。

  这人在关心他……

  抿了抿唇,容暮叹着气揉捏眉骨和鼻梁,用略带商量的语调地哄人:“你不是想读书么?我略懂一二。”

  “当真?”

  小和尚又惊又疑,转瞬虎着脸不相信:“但是你可以么?”

  多年不曾被质疑过学问的容暮:……

  -

  等盯着容暮喝完药,小和尚就缠着容暮讲书册。

  原本小和尚还不抱太大的希望,但等提出这些年自己的遇难,而眼前清绝男子俱能解疑后,小和尚已经惊得嘴巴合不拢了。

  这人一到庙里就懒洋洋的,怎得一拿到书册就宛若变了一个人。

  少了几许禁欲斯文,但凌利气质外显,还有股子从容不迫的劲儿在。

  烛火烧得快,等只剩下小半截时,小和尚才不舍地阖上了书。

  他素来节俭,今日已经学了许多了,蜡烛攒得却不够多。

  当下小和尚收拾了单薄的几册旧书,看着容暮用了水简单梳洗后重躺回榻上,小和尚这才吹了烛火准备离开。

  关门前,小和尚似乎想起什么,顿下脚步回头朝着黑黝黝的屋子道:“我忘记同你说了,住持让你明早卯时去见他。”

  “多谢。”

  “吱呀”一声屋门拢上,也将山巅雪色阻隔在外。

  庙里的一切都比不得丞相府,更比不得流光溢彩的舒云宫,黑黢黢的屋子还烧着炭,这炭火不抵丞相府来得精贵,不算暖,灼烧时的细碎声响也剧烈些,有些扰人。

  可在容暮瞧来,这里一切都恰到好处。

  他裹在庙里的被褥之中,周身没有一件事务同楚御衡有关联。

  因此容暮少见的心情轻松。

  黝黑一片中,山风呼啸,容暮脑海里还浮现方才小和尚带着书册欢脱着脚步离开的模样。

  其实他也曾拥有选择的余地。

  若他十岁那年选择留在清泉寺剃度出家,或许他就不会一早下山遇见楚御衡,还在往后的日子里把楚御衡当做光,栉风沐雨,朝生暮死也不顾。

  如果重来,他也许会如同小和尚一般——

  每日晨起敲着木鱼,午间挑剔着无味的斋饭,晚间背诵经文的时候还会被严厉的住持责骂不该走神。

  但他应当不会被骂,毕竟他打小就聪明。

  可聪明的他怎么就砸在楚御衡手里……

  容暮无奈苦笑,这些遐想不过虚妄罢了。

  嗔心重,造业多。

  现在的他哪里还能重归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