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代嫁>第012章 再朝

  西北之事再次在朝堂上被提起时,庆清帝正斜斜的靠在龙椅上,冕旒遮挡下的眼睛半眯着,不知道在睨着谁。

  听完一干文武大臣的奏表,庆清帝依旧没有动上一动,整个人像只饱足后犯懒的勐虎。

  其实放着不管是肯定不可能的,如何处理这事,无外乎两种,一个是战,一个是和。

  但无论是战还是和,都需要有人去不是。

  “常爱卿?”庆清帝终是从龙椅上动了一下。

  “臣在。”常不疑出列拜道。

  庆清帝摆了摆手,说道:“前几日你可是请战了?”

  “是皇上。”常不疑应道,心底隐隐有些期待。

  然而庆清帝却没有再理会常不疑,转而又喊了一人:“张爱卿你刚才说西北诸城受瘟疫之苦,不宜再战?”

  “是。”张爱卿出列应道。

  “丞相大人,你怎么看?”庆清帝微微侧目,目光如炬,看着当朝丞相景润。

  “回皇上,”景润手持象牙笏出列,朗声回道:“西北诸城乃是当年圣上出征西北的主战场,皇上登基以来免其赋税,国库拨银兴修水利,祝其恢复。多年以来已经初见成效,然此次瘟疫来的突然,且来时汹汹,若不及时处理恐伤西北诸城根基。到时候皇上若想再见其兴盛恐怕难上加难了。”

  “那丞相大人是同意张爱卿的观点了?”庆清帝问。

  景润摇了摇头,继续道:“皇上,西北诸城虽不宜再战,却也不应当惧战。倘若当真是西北妖族作祟,还需将军上阵,荡平妖族,扬我国威。”

  “那依丞相之见,朕该派何人前去彻查此事呢?”庆清帝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眼睛在丞相景润、常不疑和张大人之见来回游弋。

  景润抬眸,扬手一指,道:“臣以为,公子夜乃不二人选。”

  “夜儿?”庆清帝眉头轻蹙,语气似有怀疑:“夜儿毕竟年少,又无任何经验,此行派他怕是不妥。”

  “皇上多虑了。”景润深深一鞠道:“想皇上当年也不过公子这般年纪,却能于西北战乱中临危不乱,尽显皇家风范,最终平定战乱,凯旋而归。而公子夜乃皇上长子,必然得皇上之风,此行定能够给圣上带来好消息。”

  庆清帝似乎还有顾虑,犹豫着并不做决定。

  “皇上体恤公子,不忍公子外间吃苦。然皇上欲公子成材,此不失为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景润继续劝道:“倘若皇上顾及到公子安危,不妨让建安侯相陪。一来公子夜和建安侯交好,二来公子也曾言,上次外出游历建安侯曾多次出手相助。可见建安侯能力超群,有建安侯相助,公子定能事半功倍。”

  庆清帝搭在龙椅上有一下没一下跳动的手指忽的一顿,紧接着又有一下没一下的敲了起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庆清帝问道。

  朝堂之上片刻沉默之后,几乎成了一边倒的赞同之声。

  庆清帝慢慢的起身,从龙椅上稍稍坐直了些:“既然如此,那朕便封夜儿为督查御史,建安侯督查副史,从旁协助夜儿,明日即前往西北诸城探查瘟疫之事。”

  “儿臣,领旨。”

  “臣,领旨。”

  “皇上,皇上,臣有事启奏。”惊秋忽然站出来对着庆清帝拜道。

  “哦?原来是镇南王的爱子,近来你父亲可好?”庆清帝一挑眉,看着惊秋道。

  此言一处,四下皆寂,众人不由的纷纷低下头,各怀心思。

  惊秋却像是并未注意到四下陡然变化的气氛,心切的回道:“回禀皇上,家父身体近来并无大恙,只是那些陈年旧伤时常反复,搅得家父心力憔悴。劳皇上惦念,臣罪过。”

  “原来如此。”庆清帝像是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又叮嘱了惊秋几句,不疼不痒,听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来。

  谈完了镇南王,惊秋总算是得空,向庆清帝请求道:“皇上,臣请和公子夜一同前去西北诸城调查瘟疫之事。”

  “你也要去?”庆清帝问道,语气倒是没有太大的起伏。

  “是!”惊秋昂首,声音干净清脆,不带一丝犹豫。

  “夜儿的意思呢?”庆清帝没有给惊秋一个明确的答复,反倒是扭头看着轩辕夜询问他的意思。

  轩辕夜自然也不敢带庆清帝做主,只好模煳道:“儿臣全凭父皇做主。”

  庆清帝闻言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好在有冕旒遮挡,倒也没有人发现。

  庆清帝又偏头,把问题抛给了辞冰:“建安侯以为呢?”

  “臣听候皇上旨意。”辞冰低眉道。

  庆清帝在御座之上动了一下,冕旒轻轻摇晃,遮住了庆清帝微变的脸色。

  “只是臣私以为,”像是喘了口长气,辞冰皱着眉头接着道:“镇南王之子惊秋少时有神童之名,此行若能同行,定能事半功倍,早日解救百姓于水火。”

  庆清帝一怔,忽而爆发一阵开怀的朗笑。

  辞冰半低着头,狠狠地瞪了轩辕夜一眼,轩辕夜回以淡淡一笑。

  “看来镇南王之子是声名远播呀,建安侯如此说来,朕倘若是不许,岂不是对不住这深受苦难折磨的百姓了。”庆清帝收敛了笑声,一双漆黑的眸子朝轩辕夜和辞冰看过来,半似玩笑,半似认真的说道:“朕可不想背一个昏君的名啊!”

  “臣谢皇上恩准!”就在别人还在猜测庆清帝这半似玩笑半似认真的话是什么意思时,惊秋已经双膝跪地,高唱谢主隆恩了。

  可真真是坐实了此事,让庆清帝都没有了驳回的机会。

  众臣不禁纷纷偷眼朝这个年少不更事的镇南王之子惊秋看去。

  神童又如何,这急躁冒进,不会揣摩人心的性子在官场上待下去可是要吃大亏的啊。

  好在此刻庆清帝心情不错,没有追究下去:“景爱卿,你说这有神童之名的惊秋跟去,你那有无双之称的儿子心里是不是也有些什么想法啊?”

  这伴月的想法有没有,庆清帝不去问他本人,反倒是问他老子。

  虽说是知子莫若父,可正因为如此,景润才不想说。

  任谁都看得出来,庆清帝是想让伴月和轩辕夜一起去。

  可这里面涉及的圈圈道道多了去了,他虽知道自己儿子的本事,却并不想他现在就去淌这趟混水。再者说,伴月的身体才刚好些……

  景润觉得庆清帝真是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

  “皇上明察,犬子素来木讷,不过是各位看得起,赏了个无双之名,怕是怜惜之意更甚罢。”景润斟酌着回道:“此次前去诸城,路途遥远,犬子素有顽疾,万一不堪旅途颠簸,成事不足,反倒成了公子夜的累赘,那可是罪过了。”

  “景爱卿倒是个知道疼儿子的好父亲。”庆清帝不咸不淡的来了一句,听语气似乎有些愠意。

  景润却依旧是硬着头皮,脑门冒汗,却不得不装傻充愣道:“臣多谢皇上夸奖了。”

  “罢了罢了。”庆清帝有些疲倦的摆摆手,示意此事到此为止:“便依爱卿所言罢。”

  “谢皇上体恤臣下之恩。”景润拜道,起身时偷偷拿袖中的帕子沾了沾额头的汗。

  西北平定之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就在大家以为可以无事退朝的时候,庆清帝忽然停住脚步,看着轩辕夜幽幽道:“夜儿,你刚回来不久便又要你出宫,这来去匆匆,你也该去皇后那里看看她。虽说她并非你生母,可也毕竟是你母亲不是。”

  “儿臣知道了。”轩辕夜点头应下。

  庆清帝负手立着,看着轩辕夜应下却不离开,愣愣的站在原地。

  “父皇可还有什么要叮嘱儿臣的?”轩辕夜问。

  庆清帝张了张口,又看了一眼站在轩辕夜身边的辞冰,犹豫了一下。

  轩辕夜耐心的站在一旁,等着庆清帝的命令。

  片刻后,庆清帝方才说道:“还有夕妃那里,你若无事便带着辞冰过去看看罢。”说完也不等轩辕夜应一声,转身离开。

  轩辕夜一怔,回来那日在亭中四人相见一派其乐融融,他还以为无事了。

  “尚福,夕妃现在住在哪宫?”轩辕夜问。

  “夕妃从住进永清宫后就再没搬出来呢。”尚福说这话时语气里满是不解。

  “这样啊……”轩辕夜侧目望着辞冰:“要不要陪我去看看?”

  想到那日在皇宫偶遇的那个人,辞冰眼神一动,不假思索的说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