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第一纨绔>第二百二十八章 

  军中天,孤月高悬。

  景澈出了牢,和站在外面的贾元霸等人对视一人,并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离开,贾元霸他们几人虽然站在外面,里面的对话却大体都听清楚了。

  对于景澈诛杀一国之君的举动并没有什么意见,整个景国人的性命都是他和流清给的,又怎会阻拦他的决定呢!

  只是此举做出后,必被天下人诟病,更会激起北漠人的民愤,战争只会越演越烈,只是谁在乎呢?对于贾元霸他们来说,景国在,他们就在,景国若是破了,那也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这一次就都陪着他们的君主任性一次吧。

  回到了小楼,屋内已经被收拾干净了,应该是慕白进来收拾过来。

  这并不重要,景澈此刻的目光只是集中在那坐在窗前的白衣身上,月光倾洒,更显得那道白衣多了几分落寞和清冷。

  有夜风轻轻的吹了进来,撩起了他几缕青丝,这一副容颜看过了千万遍,早就深刻的刻在骨头上,融在了血液中。

  “回来了?”感觉到了有些响动,百里流清将目光转向门口。

  漆黑的瞳仁里映现了那道邪魅的桃色身影,只是他看不见。

  景澈走过去,朝外面看了一眼,如今已经过了三月,院中的桃花早已凋零,只是依稀还能闻到些冷香。

  感觉被风吹得有些凉意,他将窗户关上了,又半跪在地上,捧起了流清的手掌,想要将他冰冷的手掌给暖热。

  两人都没有说话,时间仿佛就静止在这一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景澈忽然听见百里流清开口,“答应我,平安归来。”

  微仰起脸,能看见他抿紧的薄唇,脸色像是古井一般,心中还是害怕的吧?像是要抚平他的害怕的一般,景澈吻了吻他冰冷的手掌,在他掌心刻下两个字。

  一定。

  得到了他的保证,百里流清唇角才掀起了一丝淡淡的笑意,“君生我亦在,君亡我同往。”

  若非因为抱着一丝希望等待着他醒来的一天,早在十三年前,百里流清就追随他而去了,又怎会痴等熬过这痛苦的十三年。

  这一夜,格外的长,也格外的短,长到两人像是拥尽了永生永世,短到还来不及感受怀中的温暖。

  晨曦微亮,景澈起了身。

  一身玄色的铠甲,百里流清在为他穿衣。

  指节分明的手,白的让人惊心,慢慢在衣服上游走,直到按下最后一颗扣子。

  虽然看不见,流清也知道,此刻的景澈必定是英气逼人,俊美的让万物失色吧。

  七星城大军集结完毕。

  待那两道人影出现的时候,天地为之一静。

  城楼之上,血色的披风飞扬,剑眉星眸的青年身边站着的是那袭静如秋水的白衣。

  脚下传来千万士兵如洪钟的声音。

  “陛下万岁!景国无敌!”

  “陛下万岁!景国无敌!”

  刀剑铿锵,一声盖过一声,如同汹涌的波涛,连绵到远方。

  而城楼之上,景澈抬头看了看远方渐渐升起的金乌,勐地回身抱住了自己身边的白衣,仿佛要将他勒进骨子里。

  所有人都在看着,时间就好像在此刻到了洪荒尽头。

  没有一人发出声音。

  只有那白衣亦是反手将景澈用力的抱紧。

  不知道怎的,贾元霸他们看着这幅场景,鼻子莫名的有些发酸,这个拥抱包含了太多太多,也阔别太久太久了。

  在这苍茫乱世,他们想要的不是功名权利,,只是相守在一起而已。

  是最平凡的祈愿,亦是最困难的磨难。

  松开拥抱,景澈微微眯眼,城门之上,还悬挂着慕少白死不瞑目的人头,他的目光坚硬如铁,随风远远传开,“犯景国者,虽远必诛!”

  “犯我景国者,虽远必诛!”

  百万大军,齐声低吼,震如惊雷,“犯我景国者,虽我必诛!”

  景澈走了,征战也真正的开始了。

  百万大军在阳光下宛如奔腾的洪流,连绵不绝的像前行去。

  刚下了城楼,一声声激昂的笛音似水波在空中荡起。

  景澈勐地抬头向上看,他的流清依旧站在城楼之上,手持着血玉笛,低沉昂然的乐音在他指尖流泻。

  “出发——”翻身上马,一甩鞭,马蹄掀飞,扬起了一片尘土。

  坚毅俊朗的身影渐渐消失成一个原点。

  他知道,他的流清在等他,所以,此次出发绝不会失败。

  “其实这一次,景小子大可不必去的,两人好不容易才相聚,流清那孩子也不知道劝劝他……”大军离去之后,城门口出现了两道苍老的身影。

  对于檀机老人的话,天玑子并没有回答,因为最了解景澈和流清这二人心性的人,恐怕就是他了,纵然此刻相聚实属不易又怎样,流清这十三年的痛苦,景澈岂会忽略?不报仇那就是他永远的心结。

  想要解开,就要报仇。

  所以哪怕是再赌一次生死,景澈也会去的,而流清也会尊重他。

  “天玑子,你可算了此次景国征战命运如何?”

  天玑子摇了摇头,他转头看向那道站在城墙上的孤寂身影,淡淡出声,“景澈他们命运只会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

  干历十三年,景国皇帝带领百万大军御驾亲征,征讨诸国,在大败北漠残兵后,迅速向西莽进发。

  在慕少渊人头悬挂城门外后,在天下一阵热议,多事批判此法太不人道,有伤体面,不过亦有人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想要如何处理旁人也干涉不得。

  继诸国联盟后,景国大帝带领着大军的反杀征讨大战再次掀起了争论。

  这些议论丝毫阻挡不了,景国大军征战的步伐。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西莽亦是陷入了险境。

  各国权贵纷纷在从震惊于逍遥侯没事的消息中醒来,转而投往最大的国家,联成一体,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这十三年间,但凡是打过景国主意的国家都难逃一劫。

  如今有能力暂时抵抗景国攻势的国家只有南陵和东干,他们直接设点在两国交接之处,将所有兵力都迁了过去,可见对景澈慎重。

  不少权贵暗自庆幸,这些年虽然觊觎过七星城,却并没有真正的对其出手,才能在景澈攻无不破的威势之下得一幸免。

  夜沉如水,黄沙漫天。

  一处简陋的军帐中,上官靖琪正在将一卷纱布一圈圈的往景澈的手腕上缠,鲜红的血液不断的从中渗出。

  “陛下,不可再这么拼命,不然这手要是废该怎么办?”最后将纱布打了个结,上官靖琪皱着眉说道。

  “哪那么娇弱,怎么说话也跟着东鹿一样啰里啰嗦起来。”将伤口包扎完毕,景澈毫不在意,“磳——”的一声抽出自己的宝剑擦拭,“贾将军的伤怎样了?”

  “贾叔叔那我才去看过,这几日好好休息,没什么大碍。”



  “那就好。”景澈松了一口气,“辛苦兄弟们了。”

  “陛下干嘛这么说。”上官靖琪将药箱收好,“军师让我告诉你,他已算过,三日后,天狼星动,东宫移位,宜出战。”

  “恩。”景澈眸光转冷,“如今也剩下南陵和东干他们的大军集结在一起,也省的我一个个去找,传令下去,让大家准备好,这几日多休息休息。”

  “知道。”上官靖琪叹了一口气,“你自己也要多注意才是啊!”

  自七星城出来,他们追随景澈已有三年的时间了,攻破十数小国,这些年来,景澈全是一片不要命的打法,根本无人能挡。

  他知道景澈这样都是为了流清,是为了报仇,也是为了早日回去见他……

  “你要好好的,哥哥在七星城才能放心!”

  听见他提起流清,景澈方才还冰冷的脸色顿时温柔一片,将手中的紫邪放下,从怀中摸出了一封信,那信看起来被折合的旧了,显然是看了无数遍的,上官靖琪一眼就能看出,那娟秀的字体是自己哥哥写下的。

  这几年也是苦了景澈,在外征战见不到流清,只能以书信寄去思念。

  景澈这么想念哥哥,想必哥哥也是如此,只是这次不同往常,流清若来陪同出战,只会让景澈分心,这结果是两人都不想看见的。

  “小豆腐,你觉得为君者应该是如何的?”摩擦着手中的书信,景澈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上官靖琪一愣,下意识的回答,“以国民为重,不可意气用事。”

  “还有呢?”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景澈为什么要忽然问这个问题,上官靖琪还是想了想回答,“知人善用,不轻信他人,喜怒不形于色。”

  “恩!”景澈眼中出现一丝赞赏,自嘲笑道,“可不能和我一样啊!”

  “不!”上官靖琪表情认真的说道,“您在我心中是最了不起的皇帝!”

  景澈也没想到上官靖琪会忽然这么认真的对自己说,怔了怔,才道,“真的是长大了。”

  连小豆腐都不是当初的稚嫩少年了,而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东干军中。

  两人身影站在月下,面色皆是凝重。

  “恐怕很快这一切就会告一段落了。”面容略阴柔的年轻帝王轻轻开口。

  上官流胤好奇出声,“宋兄认为结局如何?”

  “我只想要个了结。”宋子陵抬眼,目光消失在深沉的夜色中,还以为当初那惊才绝艳的人真的死了呢,得知他没死的消息,心中的感觉只是奇怪,喜悦?愤怒?悲伤?好像都不是,说不出什么滋味。

  这一战,要么埋葬自己的野心,要么成就自己的伟名。

  “听说,你以前和景澈关系不错?如今怎么就成敌了?”

  “上官流清还是你的弟弟,那又如何就成为你们的敌人了?”宋子陵显然是不想回答他的问题,直接回击道。

  他们并没有什么交情,联合在一起也只是因为政治目的。

  本以为上官流胤并不会回答自己,谁知在沉默了一下后,他却笑了起来,笑的奇异,“因为他本是个不该出生的存在。”

  被帝王疑心的孩子是不该出生的,可是他还是顽强的活了下来,只是得不到任何的亲情。

  眼前浮现了那张绝不会忘记的脸,宋子陵忽然想到很多年前,他将自己逼入绝路,又放自己离开,仅仅只是因为答应了宋帝饶自己一命。

  那样的人,内心应该是渴望亲情的吧?

  想要什么,偏偏得不到什么,真是可笑可叹……

  “其实,我想要的也只是个了结。”上官流胤轻轻出声,“这一仗,是胜是败都不要紧,胜了那就是天注定,败了……”

  宋子陵偏头看他,看他动了动嘴唇,“说明,到了偿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