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长安渡>第57章

  那人叫李廷延,是一个郡王的嫡子,虽然是皇家人但是已经是远的没边的那种,这次借皇子大婚回来参加婚礼也是为了能在皇城露面,这郡王名李浚,是和当今皇帝李顾同一辈的,但是压根就没有和皇帝打过照面,就当初李顾登基时远远地跪拜一次。

  李浚是骂骂咧咧来的,这个儿子太不省心了,希望对方是个普通人家还好解决,但是一进来李浚就死心了,来皇城之前特地花了大价钱了解情况,知道那些人是不能得罪的,而面前这人不仅不能得罪还要讨好,李浚已经看到自己被皇帝厌弃的样子,虽然现在也打不上眼,但好歹是个郡王,每年还有点皇家俸禄,万一……

  “阿英”姜宁快步进来,“怎么回事?阿英你没事吧!”

  “沐夫人,老夫教子无方,扰了小公子还请见谅”李浚先一步道歉,清风凑到姜宁耳边道出其身份。

  所以姜宁侧身不受他的礼,“郡王客气了”虽不受礼,可是连一个封号都没有的郡王姜宁也是不放在眼里的。

  “父王,是他们动的手”李廷延指着褚平,怒吼道。

  这个倒霉儿子,李浚心里骂道,脸上却不显“沐夫人,小儿无状,扰了小公子,可是再怎么说我们也是皇室中人,怎么能被一个下人冲撞”意思就是想要处置褚平了?

  “下人!郡王这是说什么?姑父派他来我身边就是为了保护我安全,若这都做不到还不如回去重造”沐旒英眉头微蹙,这些人当真是捡着软和的欺负。

  皇帝的人,李浚暗自叫苦,自己儿子的品行自己清楚,看来这事只能这样了,“我并无指责这位侍卫的意思,小公子你看这天色已经很晚了,不如就各自回去了么!”

  想要揭过,沐旒英倒是没什么就是觉得这种人真是太丢姑父的脸了,看看姜宁,姜宁点点头,只是还没有说什么,曹总管就端着拂尘进来了,“陛下口谕”

  在场的人都连忙跪下,“李郡王封号,浚,”听到这李浚又喜又愁,喜的是皇上终于给自己封号了,愁的是就用自己的名字作封号是多么不走心啊!

  曹总管将李浚的表情收在眼底,继续道,“陛下还说,郡王世子在皇城底下都这么目无法纪,在封地又该如何猖狂,所以就收回郡王世子继承王位的权力”

  “不”李廷延就要冲上来,被李浚带来的人阻止,像皇室中人一般有两条路一是继承家业承继父亲的封号要么就是自己拼出来得皇帝青眼另外封王。

  李廷延自身能力不强就只能继承父亲的位置,可是皇帝收了他的权力他就只能在兄弟继位后当个普通人,由此他是恨极了沐旒英。

  当然皇帝怎么可能可沐旒英整一个潜在的危险因子存在,曹总管继续说,“虽然收了世子的权力,但是陛下还给世子指了一条路,若是能改正错误,为民办事,也可收回成命”

  曹总管拱拱手,对李廷延说道“听闻世子幼时也是一个聪慧之人,若是能参加会考闯出一番名堂也是可喜可贺”

  “我不是世子,不用叫我世子”李廷延瞪着沐旒英,“我自然会闯出一番名堂,比那些躲在大树底下乘凉的好哪去”说完,甩开仆从出去了。

  躲大树底下乘凉的沐旒英:……

 

  、长安渡第三十章

 

 

  李浚父子并未等到皇子大婚就告病离开皇城,但是沐旒英却有些心塞,自己真的是躲在大树底下吗?好像是的!好难受!

  “阿英,怎么还不高兴”今天下午青娘看沐旒英还是很低沉,就去请了姜宁“是我们连累了你”

  “啊!没有”沐旒英摇头,家人怎么会连累自己,反而是自己一直享受着父亲哥哥带来的荣誉。

  “因为你父亲和大哥掌握兵权,二哥又是一方刺史,所有人都盯着我们希望我们出错然后将我们拉下来,所以你没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必须藏拙,是委屈了你”姜宁摸摸沐旒英的头发,这个孩子除了经常生病以外哪里都好,其才能也不亚于那些状元探花,却不能真正的展现自己。

  “才没有,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和老师一样游山玩水,等我大些了,娘亲,我可不可以出去走走啊?”沐旒英希冀的看着姜宁。

  “好,你打算什么时候出门?”姜宁自然希望沐旒英出去走走,增长些见识。

  沐旒英沉吟一番“阿烨弱冠之后”

  “四皇子弱冠礼在夏天,后面只剩半年时间,是不是有点赶”姜宁舍不得儿子路上匆匆忙忙“要不要明年出门?”

  “娘亲,我就在附近走走”沐旒英伸出手比比。

  “不如你去你舅舅家,你从未去过,刚好玩到明年你外婆生日之后回来!”姜宁出了个好主意“你看你外婆,舅舅和舅妈每年都给你寄东西来,你还没去拜访过,不如就去一趟,而且江南花好水好!”

  “可是,一年也太久了吧!”

  姜宁摇摇头,“不久,你外婆念叨你好久了,他们巴不得你多玩些日子呢!”

  “那好吧!”沐旒英也不难受了,反而对下半年江南之行期待的很。

  转眼就是两位皇子大婚之日,因为是同一天大婚所以举行婚礼的地方就定在宫里,婚房则是两位皇子出宫前住的宫殿。

  天还没有亮,羽林卫就将主要路段用清水洗干净,路两边的住户都纷纷挂上彩带和红灯笼换上新衣等队伍路过这里好接喜糖喜钱。

  这会天才放亮,羽林卫已经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好一是为了保护安全也是维持秩序。

  两位皇子妃都是小官员的女儿在选为皇子妃之后她们家人的官职稍稍提了点,虽能上朝议事了也是站在最后面的那种,所以她们的家也是窄的很。

  聘礼在屋子里放不下,只能放在院子里塞得满满当当,来回走动的侍女都要侧着身子才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