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长安醉,乱世皇妃>第一百五十章 秦有五公,该灭

  幽州,萱城一时琢磨,大秦有哪个将领此时在幽州任职啊,可任他反思片刻都想不出。

  王勐低声道,“看来陛下是要启用他了。”

  “谁?”萱城疑道。

  “阳平公不知道,你们去邺城时见过他。”

  萱城皱着眉头想了想,脑中忽然一亮。

  “果然。”

  苻坚沉了半响,道,“只要吕光回来了,这并州之事便不是难事,皇弟,你便同朕留守长安。”

  “太子领兵十万平雍州之乱,朕再调兵十万给吕光用于并州之事,皇弟,这守护长安的重任就在你头上了。”

  于是,这政事议的也差不多了,定下来的部署都是大家讨论和深思熟虑过的。

  萱城这一次没有外出平叛,他又想去紫宫看看,可他的心总是在阻止他。

  三日之后,太子在玄武门点兵,丞相王勐及卫将军、尚书左仆射李威皆授将印,苻坚为其送行,浩浩荡荡的十万兵马出行可不算一件小事,人们出来欢唿,唱歌,足足三个时辰才走出灞桥。

  五日之后,吕光从幽州返回长安,萱城来宫中看他,还是一年前见到的那个人,似乎他的气色更好了。

  萱城嗤的一声笑了,“都说人越活越老,吕光你是越来越容光焕发,返老还童了。”

  吕光朗声大笑,“阳平公夸赞人的水平可不怎么好听。”

  苻坚笑道,“吕光,那朕夸赞你喽,你可是为了我大秦尽心尽力啊,一听大秦有难立刻奔回,朕感动不已。”

  “陛下夸赞起人来,我可不敢承受。”吕光自嘲道。

  “肩上的重担我可不敢卸掉,陛下,还是直说吧,并州之事我也有所耳闻,陛下圣明,趁着晋公还未起兵之前先发制人,实在是出乎意料,不过,,如今,我大秦兵分三路,国都空虚怕是不利于国吧。”

  “爱卿果真忧心国事,不过放心,有皇弟镇守长安,谁也动不得。”

  吕光倒是一迟疑,“阳平公此次不出兵?”

  “太子去雍州了,并州交给你,至于洛州不足为虑,到时候魏公孤掌难鸣,自会投降朝廷。”

  “我疑惑的倒是此次陛下您舍得让太子出征,却让阳平公这么一位大将放在长安。”

  “哎呀,爱卿,你方才不是说了吗,国都空虚不好,所以皇弟呀,此次留在长安是朕深思熟虑过的,太子年少应该出去历练,朕派了丞相和李威在旁,丞相之谋略,爱卿可是信任的吧,有他在,就没有我大秦打不赢的仗。”

  吕光连忙轻笑道,“陛下这话说的太绝对,应该说在这大秦,丞相和阳平公出征是从来不会输的。所以陛下您可真是考虑的深啊,有阳平公守长安,丞相出征雍州,陛下无忧矣。”

  苻坚摇头轻笑,“爱卿谦逊,这并州不得靠你了吗。”

  萱城听的愈发掩了偷笑,正经道,“二位,二位,吹捧完了,说正事吧。”

  三人相识一愣,随即放声大笑。

  “既如此,爱卿,明日你便出发吧,朕等你好消息。”

  “陛下,这可不行,太子出征雍州你给十万兵马,你不会让我独身前往并州吧?”

  “那是自然,大秦兵马任你挑选。”苻坚说的倒是大方,可是下一句就不慷慨了,“不过,五万兵马朕还付得起你。”

  “五万?”萱城怔了一下,“皇兄,晋公在并州私自练兵至少五万,朝廷出征可不能失了气势。”萱城默默嘀咕,前几日议政的时候还说了要给人家并州十万兵马的。

  吕光却颦眉思考了半晌,又摇摇头,最后又点点头,“陛下,阳平公说的没错,朝廷出征气势是不能输的。”

  苻坚屏住唿吸等他的下一句。

  吕光顿了一下,忽然说,“不过陛下,我不要五万兵马。”

  “你要十万?”

  吕光嗤笑出声,“陛下别这么看低我好吧。”

  “三万足以。”

  萱城和苻坚同时楞了一下,“吕光,你这是出使并州吧?”

  “非也,不过,陛下,我要向你借几个人一用。”

  苻坚滞了一下,旋即道,“好,你说。”

  “三万兵马足以,不过我要向陛下借几个人,邓羌,毛嵩,杨世成,张蚝,王鉴,若是丞相也在就最好了。”

  “你的胃口真不小。”这下苻坚明白了,原来吕光不要小兵小卒,他这是狮子大开口,把留在长安的大将全点了。

  “长安有陛下您和阳平公自然无忧,张蚝,邓羌等人武力可平天下,谋略深远,跟着我出征并州正好弥补了我军兵力上的不足,兵不在多而在精,一人可抵万千兵马,并州之战臣敢以项上人头起誓,三万兵马出征,臣将给您带回十万兵马。”

  萱城道,“能不流血最好,战争的本义不在杀人,只求太平。”

  “阳平公心系百姓,陛下心怀天下,大秦何愁不来太平。”吕光斩钉截铁。

  苻坚眼中泛光,一把握住吕光的手,“爱卿之心,怀有明月,朕得你何其荣幸。”

  “陛下待我吕氏一族恩重如山,臣何以为报,唯有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