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长安醉,乱世皇妃>第一百九十五章 种下梧桐树

  长安。

  关中平原上,一望无际绿油油的树苗铺张开来,百姓们挽起袖子,拿起铁锹在道路两旁每隔几丈的距离就挖上一个大坑,再把树苗放在坑中掩上土埋了起来,深深的埋了超过地面好几寸的地方。

  辽阔的平野上,一众似是从宫中来的人围在一起,窃窃私语了起来。

  “种上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关中多旱涝,洪水来了还不是把这些树都冲个精光了,到了烈焰夏日,又是洪水又是暴风的,这些梧桐树真能防风抗旱吗?”

  “陛下听那些所谓农学家的建议,要我说啊,这些汉人净是出坏主意,他们可不想陛下在长安长治久安。”

  “呸呸呸,说什么了,你这就是不详的咒语。”

  “你没听说吗,陛下为什么要在这长安城种下梧桐树,外面的人都传遍了,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谁不知道,陛下对那位前燕国的皇子念念不忘的,依我看啊,陛下怕是要召回那个人了,唉,真是个祸害啊。”

  ………

  三人成虎,多人成谣言,更何况,帝王的八卦没有百姓不爱的,这些久在深宫中出来种植梧桐的人更是满腹的好奇心。

  “你们,你们在干嘛呢?不好好劳动,凑在一起嚼什么舌根?”一声斥责传了过来,接着,那人就赶过来,一人屁股上踹了一脚,“嫌活不够是吧,活腻了吗?”

  南岸斥道,“我看正好让陛下把你们都发配出宫,好好在这民间劳作,没看见陛下都亲自动手种树了吗?”

  “不敢了,不敢了。”这一堆人连忙讨饶,在南岸的斥责中赶紧抓起地上的铁锹继续挖坑种树了。

  南岸轻轻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望着远方田野中一个弯着腰的素衣劳作之人,眼睛里满是怜惜,赶紧小跑了过去,等到近了那人,便喊道,“陛下,陛下,让小人来吧。”

  苻坚听了那些汉人农学家的建议,不仅让宫中的皇子们都去关中的乡下帮助百姓劳作,学习田间种植技术,自己更是亲身出宫在长安城外的一片沃野平原上种植梧桐树。

  关中地区虽然富庶,可也是经常受自然灾害侵扰,夏日多暴雨暴风,易形成洪涝,冬日里少雨干旱,土地易发生干裂,如此一来百姓粮食减产,朝廷的赋税自然是收不上来的,国库不丰庶,朝廷做任何事就没了底气。

  苻坚在王勐的建议下,曾经多次取缔了多灾多害地区的赋税,百姓感念朝廷,作了多首民歌表达心中的感怀之情。

  梧桐树高大挺直,生长的极快,不出几年,便能长长参天大树,树干可以用来制作古琴等乐器,树皮可以造纸,也可以制造绳索等,而梧桐的种子还可以用来榨油食用,等到梧桐完全长成的时候,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十里梧桐,美极了。

  长安城,自古就是帝王之都,建康城中有十里牡丹,水绿花红,那这长安城便会有十里梧桐长街。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梧桐,这是一个王朝的祥瑞。

  南岸接过苻坚手中的铁锹,弯腰狠狠的刨坑,苻坚递上来了一颗树苗,南岸楞了一下道,“陛下,你歇着吧,我来就好了,一大早就出宫了,这都傍晚了,定是累极了,快歇会吧。”

  可他还是接了树苗种了下去。

  苻坚也并没有歇息。

  南岸一边种树,一边小声抱怨,“陛下,您还是太仁慈了,那些人出来干个活都堵不住嘴,我看就是在宫中闲的,一个一个的围在一起嚼舌根,依我看就该罚他们天天在这里劳作。他们不懂您,这天下人,谁都不懂您。”

  苻坚轻轻笑笑,“你懂朕不就好了。”

  “他们说什么了?你说来听听?”苻坚忽然就八卦了起来,竟然想要听那些人对自己的议论。

  南岸道,“还是不说罢了,说了净是给人添堵。”

  “我看这天下人啊,就阳平公一个懂您的。”

  “可惜,阳平公还是不愿意答应您,唉,陛下,小人明白您的苦心。”

  苻坚沉声,“答应什么?你明白朕什么?南岸,朕从来都没跟皇弟求过什么,你知道吗?”

  “可是,在洛阳的时候,您不是跟阳平公……”

  “南岸。”苻坚呵斥。

  南岸沉沉的叹息了一声,最终还是没继续说下去了。

  苻坚望着南方的目光,目光里有痴痴的情意。

  他在等,他一直在等。

  ……

  当日晚戌时,萱城和姚苌走出了秦岭南麓,快要逼近梁州了,距离郡守治所约莫一百多里的行程,姚苌建议在此歇脚,萱城坚持继续赶路。

  姚苌不满的抱怨起来,“阳平公真不会心疼人,怪不得这么多年还没娶亲,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你啊,连我都觉得累,我们就在这山中歇脚,好歹也填饱肚子再走吧。”

  萱城道,“你不是说南麓怪兽多嘛,再不赶紧走,小心怪兽把你吃喽,看你还怎么填饱肚子。”

  姚苌以为他会回复自己的第一句话的,却不想他避重就轻,竟然就着自己的玩笑也开起了玩笑。

  “您真不会心疼人。”姚苌又重重的咬道。

  萱城没理他。

  “长安城没姑娘愿意嫁给你。”

  萱城照旧没理会。

  “大秦没姑娘愿意嫁给你。”

  萱城自动屏蔽了他的骚扰。

  “阳平公,我生气了。”

  萱城回头说,“好,你生气吧。”

  姚苌被气晕了。

  这里的山已经很低平了,只有偶尔会出现耸立的几座小山,道路也变的宽了起来,二人骑马而行,行程加快,若是赶在子时达到梁州境内的郡守治所那就最好不过了。

  也许,上天听懂了萱城的祈愿,当日晚子时过三刻,二人抵达梁州府郡。

  梁州府的官员接待了他们,萱城以为这个时刻官府的人都歇息了,却不曾想到还有人子时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心中油然生出感动。

  梁州逼近益州,快马也不过三日的行程,若是益州出了叛乱,那梁州自然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谁还不是废寝忘食的为国操劳。

  萱城与姚苌分房而睡。

  烛台上的火光弱弱的,萱城盯着烛火怎么也睡不下,即使不跟姚苌共处一室,他还是会失眠。

  无缘无故的失眠。

  曾几何时,他跟苻坚一同北上南下,他睡的是何其的舒服。

  萱城抬头,透过薄薄的窗棂,一轮明月高高悬在空中,外面枝叶簌簌哗哗,房门忽然被打开,紧接着一个脑袋探了进来。

  “阳平公,可要我陪你入睡?”姚苌笑嘻嘻的出现在门口。

  萱城一惊。

  对方的脸上流露着邪笑。

  萱城抓起床头的枕头就掷了上去。

  “滚。”

  姚苌却稳稳当当的接住了那个枕头,下一刻就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萱城站起身来,目光里有些不可思议,“你怎么进来的?”

  姚苌把枕头轻轻的放在他的床头,“喏,你瞧,你连房门都不锁的嘛,我就这么走进来的。”

  萱城隐约回忆,也许是真忘记了。

  若不是姚苌闯进来这么一下,自己可能就真的开着房门睡一晚了,又或许是一夜不睡,不管怎样,这两种都不是上策。

  “怎么,阳平公又打算不睡觉?这么干坐着?”

  “要我说,还是太寂寞了吧,要不我去给你找个人来。”

  萱城眨了下眼睛,“什么?”

  姚苌哈哈大笑起来,笑的身体都颤了起来,“阳平公真不懂?”

  不懂,萱城默然否认。

  借着外面泄进来的月光,萱城看清了站在自己面前大笑的人,他非汉人,亦非氐人,他是羌人,自古以来便是胡族。

  鼻梁高挺,眼窝深邃,皮肤泛白,发色倒是跟苻坚的有一点相似,黑中泛着茶棕色,可要是不仔细看是绝对发现不了的,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才能微微泛着异色。

  原来在这个时代,他们都是汉人口中的异族人。

  可若是到了现代,他们就成了外国人,又或者,就是少数民族人。

  少数民族自来出美人。

  鲜卑美人冠绝大江南北。

  这羌人、氐人竟然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种。

  与当代的少数民族苗族羌族白族一样。

  若非亲眼所见,萱城真的信了那些网络流毒,都说历史上的苻坚丑陋,姚苌更是奇丑无比。

  可在自己的眼皮之下,他们竟然个个都是伟岸雅姿,容貌中都带着些汉人没有的奇异血统,这在自己看来,竟然是无比的俊美了。

  想来也是,他们都是西北关陇一带人士,北方人士,身姿自然伟岸,就是如今的新疆人,甘肃人,四川的羌族人,白族人,苗族人,都是个个美人,哪有什么奇丑无比。

  唯一能被网络流毒谣传下来的缘由也许就是他们并非汉人,所以在高贵的汉人眼中,他们就是异族人,就是丑陋,然而如今在中国的多民族融合下,还有谁去评判少数民族人的外貌,还有谁敢说他们丑陋,信息发达的时代,这些少数民族中人正是美人的佼佼者。

  姚苌发现他盯着自己看了许久,笑声逐渐收住了,“真不要我帮你?”

  上一刻还在心中夸赞他们的容貌,下一刻萱城就要掐死这个人。

  “滚吧,我要睡觉。”

  “那我真走了?阳平公,记得锁上房门。”

  话一落地,他真的出去了,临别之际还不忘在房门上轻轻敲了一下,又用眼神示意。

  萱城走过去,轻轻掩上门,从里面反锁了房门。

  直到外面那个声音完全了没了,萱城这才重新回到床上。

  他呆呆的看着地面,不发一言。

  也许,他真的是记忆不好。

  他这具身体,也是一个少数民族之人,他在夸赞苻坚和姚苌之时,代表着已经夸赞了这具身体。

  阳平公美姿容。

  史书中仅仅六字的短暂描写,这便够了。

  晋书是唐朝的房玄龄所编写,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一脉正好出于陇南秦安。

  而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苻坚苻氏一脉,正好就是秦安氐族。

  历史有太多的巧合。

  谁都解释不了巧合,晋书虽然是汉人所编写,却没有对五胡人的代表苻坚的前秦帝国所痛斥,相反的,汉人也承认了前秦的功绩。

  房玄龄的六个字,却是萱城去了解历史上这位美名远扬的前秦亲王的最好证据。

  姿容美丽,那么,心便是好的。

  相由心生,他一定是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