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长安醉,乱世皇妃>第一百九十九章 成都

  一望无际的空阔原野上,绿草茵茵,蓝天白云细风……

  一双人,一双马。一前一后,时而并行,年长的少年一身黑衣,墨发披散下来,阳光照射在他的发根上,微微泛着茶褐色,线条硬朗的面容中荡漾出温柔的笑容,宛如清晨和煦的一阵柔光,年幼的少年一身白衣,发丝如墨,肤色净白,少年眼里的笑赤诚天真,待到年幼的少年落后了下来,年长的少年回头冲他一笑,“弟弟,弟弟,快点啊。”

  “文玉哥哥,等等我。”

  “文玉哥哥。”

  “文玉哥哥。”

  …………

  “弟弟,你答应我,好吗?”

  “不行,父王说了,那都是几千年前的习俗了,我们族人已经没有这个传统了,文玉哥哥,放了我吧。”

  ……

  霎然间,那一张温柔的脸变得狰狞起来,长臂袭来,忽如一阵狂风暴雨,排山倒海般狂扫而过,身上被压了千斤万斤的重石,他唿吸不过来了。

  “文玉哥哥。”

  梦再也不美了,美好终究有被破碎的一日。

  萱城惊醒。

  突的一下直起身子,脸上汗如雨下,煞然惨白,枕边一片湿润。

  他的身体在苏醒。

  在反抗……

  不要,萱城祈祷,苻融,你不要醒过来,你的哥哥他、、他真的对你。

  萱城似乎已将感知到了,苻坚对他的弟弟真的产生了一种异于兄弟之情之外的东西,也许那是正当的,也许那是被禁忌的。

  梦中那少年的反抗,姚苌在篝火旁说的那一番话,都令萱城震恐不已。

  苻坚入长安,一心学习儒家,一心实行汉化,他不可能不知道原始部落中的那一套早就被摈弃了,可为何他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忤逆行事,甘愿背弃人伦去和自己的弟弟……萱城不敢想。

  太恐怖了。

  姚苌知道陇南氐族里的那个传统,那么,他一定知道苻坚的一些东西,他也一定知道苻坚和他弟弟之间的某些事。

  萱城有些后怕,苻坚为何把姚苌塞到他身边来,他在暗示什么?

  半夜惊醒,萱城再也无法入眠了,姚苌说的那句话终于应验了。

  一语成谶。

  萱城恨死姚苌了,无法入睡,最坏的结果就是第二天的清晨,当所有人都起来了,唯独萱城一人还在懒床,天亮了,又是新的一天了,阳光照进来的时刻,萱城两个眼皮打架,他再也无法硬撑着了。

  “阳平公睡懒觉,都中午了还不起。”某个声音在耳边如蚊子般嗡嗡作响。

  “阳平公好羞愧啊,起床咯。”

  “阳平公。”

  “阳平公,张育打进来了。”一声惊唿,萱城倏然睁开眼皮,一颗脑袋闯入视线中,外国人?新疆人?

  非也,这是姚苌那个混蛋。

  “姚苌,我要杀了你。”萱城咬牙。

  姚苌笑嘻嘻的立在一旁,“阳平公,您不会的,天下人都知道你谦谦君子,美名远扬,对待下属如同亲人,赶紧起床吧,你可是说了今日午时要抵达益州的,可此时我们还在梓潼。”

  这么一说,萱城瞬间慌乱,糟了,本来是打算要今日午时时分抵达益州治所成都的,可……

  都怪姚苌,都怪那个梦。

  萱城在心中怨恨姚苌,你口中的那个阳平公他当然是谦谦君子的好人了,可我不是,你再骚扰我,休怪我翻脸无情。

  然而,他说出口的话却很是违心,“多谢你呀,还这么忠心耿耿的来叫我起床,你不知道上级休息下属不能来打扰的嘛。”

  姚苌道,“是裴太守,他让你去观摩梓潼的水师,我想这样一耽误今日大半时间就过去了,若不能及时叫醒你,那我们真的推迟一天到达了。”

  萱城挤出一丝干笑,“你真是忠心啊。”

  “多谢阳平公夸奖。”

  “那走吧,还愣着作甚?”姚苌眼睁睁的看着萱城起床穿衣,一时愣住,萱城一层一层的把衣裳穿好,瞥见姚苌盯着自己发怔的目光,胸腔内憋了一处火。

  他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古人睡觉是和衣而躺,所以姚苌注视的只是自己身上的衣服,并非泄了春色,如此一想,倒即刻释怀。

  二人急步出了房间,裴元略正一身戎装英气凛凛的在恭候着,轩眉朗目。

  “裴太守,你有心了,还这么早早候着我。”

  “不早了,阳平公,请跟属下移步水师驻训处。”

  萱城第一句话就被碰了一下,惹的姚苌在背后捂嘴偷笑,慕容永器宇轩昂的跟在一侧,不发一言。

  陵江水师驻训地离太守府约莫两三公里的距离,数人拍马疾行,不出片刻便到了江边。

  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江河湖海的灵气,此处山川俊秀,一道宽约百米的河流纵横而过,川海滔滔不绝本应奔涌而前,然而在这陵江上却异常平静,河流夹与两山之间蜿蜒,往下流不足千里处拐出了一道弯来,再往下游便模模煳煳不清了,江边上浮着一叶一叶的庞大船只,乍眼之下,不下千艘,那不是普通的商船,也并非寻常百姓家的乌篷,更非寻山玩水的画舫,而是用于军事作战上的舰船,船舰的甲板上一排一排的戎装兵士风姿凛然,迎面投来目光。

  “这便是你在此训练的两万水师?”

  “正是。”

  阵阵细风吹来,萱城忽觉内心格外畅快,身子飘飘然,衣裳裙摆被卷起,仿佛生了翅膀一般,不由感慨,“有此开端,大秦兴亦。”

  裴元略的眉目笼罩在山间雾气的阴影里,此刻看不清他的面容,可萱城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他的雄心壮志。

  姚苌亦是感叹,“陛下有此雄心,何愁家国不平,四海不一。”

  萱城斥他,“说他做什么,我让你看水师,你就这么想迎合皇兄吗?别说些没用的。”

  姚苌受了气,即刻闷下脸去不语。

  倒不是萱城故意找茬,只是历史上姚苌此人颇有心机,在苻坚面前总是说好听的,总是劝苻坚南下伐晋,可这乱世时代,伐谁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何况大秦此刻的内部危机重重,即便姚苌跟着他一起南下,看似忠心耿耿,可萱城终究不能释怀那些历史上的悲痛瞬间。

  “走,我们下去瞧瞧。”

  裴元略领着他们一步一步的下了山路,待近了那江面之时,一阵海涛拍案而来,凉飕飕的风迎面袭击,额边细发遮眼,萱城抬手拢了拢,继而下了山路,站在江面的对岸上翘望。

  “啊,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陵江水师全军,参见阳平公。”一瞬间,江面上千艘战舰上的士兵齐刷刷的跪地朝拜。

  萱城心中一凛,眼含珠光,微微抬了抬手,“大家都起身吧。”

  “裴太守,你的这支水师真是我大秦的一致劲旅啊,我替皇兄谢过太守。”

  “这是裴某分内之事,陛下命属下练兵,才是深谋远虑。”

  十年磨一剑,百年练就强军。

  无论是古代亦或是现代,只有国家军事实力强大了,才能捍卫国土,守卫万民。

  战舰缓缓移来。

  “阳平公,请。”

  萱城登上船舰,缓缓移步开来,一下一下坚实的声音响在江面上,更扎进萱城心中。

  举目远望,雾气弥漫在山川之间,周围四处被高山围挡,行程了一个天然屏障,裴元略在各山上分派百余名士兵组成哨卫,陵江水师就刚好被完整的裹在其中,方圆百里之外不见人烟,如此隐秘,实乃练兵的最佳驻地。

  萱城看望了甲板上的兵士,并一一同他们交谈,听从了士兵们的内心想法,他一点一滴的记下。

  回到太守府,已经逼近申时,萱城不做停留辞别了裴元略,同姚苌、慕容永继续南下。

  梓潼的南面便是德阳郡,德阳地形地貌平阔无垠,三人加快行程,到了夜幕上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出了德阳郡的南面小县茂县,离益州愈发的近了。

  萱城问身边的慕容永,“张育此刻还在蜀郡吗?”

  “没有,由于没有晋朝的接应,此刻他已经退守到了巴獠。”

  萱城道,“如此一来,若是我们首先同他谈判便要东进巴獠。”转念一想,苻坚已经把自己南下蜀郡的消息传下去了,若是此刻转身入巴,那蜀郡太守可就空等一场了,蜀地百姓的期盼也便没了。

  纵然从德阳入巴獠是一个捷径,萱城思量了半响,还是决定不改道,继续入蜀郡。

  三人不由的加快的行程,到了晚上约莫亥时的时辰,三人终于抵达蜀郡。

  大秦立国之后,苻氏各项典章制度都延续秦汉,秦朝一统天下后把全国划分了三十六郡县,以郡令县,汉朝武帝时期时期,又在郡的上面设立了十三州,虽然州郡并行,实际平等,然而州在政治层面上来还是辖郡县。

  大秦在蜀地设立了蜀郡太守,治所在成都,益州刺史形同虚设。

  但是因此期间跟晋朝不断的战争,蜀地被划分而至,时而是大秦所有,时而是晋朝所有,期间风云变幻,萱城一时也理不清楚。同时司马氏的晋朝也在蜀地设立了益州刺史,如此一来,蜀郡当真成为了一地二治,只是两个政权互不干扰,各行其是,可实际来讲,大秦拥有的蜀地国土比晋朝少。

  此前萱城同苻坚巡游之际便来过成都,只是那一次由于成都进驻的是晋朝的政权,匆匆而过,大好风光都被他们遗忘在耳后。

  这是萱城第一次进入成都,无论是现代还是在前秦。

  他向往的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