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娶林怀真,是宋毓群几辈子的福气。◎

  但事情还真怪不到宋毓群头上。

  还在香港的时候,赵姑娘哭哭啼啼的对林怀真说,他是如何,如何可怜,如何如何早亡?如何如何从姑娘庙里出来找如意郎君?

  那如现在她堂而皇之的回到姑娘庙,那不是白白让其他孤魂野鬼笑话她。

  反正赵姑娘是说什么也不打算回姑娘庙了,她不受那份耻笑。

  总之,赵姑娘死缠烂打是缠上了林怀真,林怀真已经在隔壁的楼上供奉了一只猫鬼,对,赵姑娘也不置可否。

  宋毓群知道陆沐舟是怕极了赵姑娘的。

  他也就顺水推舟,带赵姑娘回来。

  现在看着陆沐舟这脸色,宋毓群我觉得他当时劝林怀真带赵姑娘回来的决定,当真是对极了。

  陆沐舟立在门前,被赵姑娘热情的招呼着,他不知道是进是退,也不敢进,不敢退。

  好好的林怀真家,就这么成了,龙潭虎穴。

  “那什么赵姑娘?这是我带来的礼物,麻烦您帮我转交给林怀真,我就不进去喝茶了,拜拜了您。”陆沐舟放下东西,一溜烟儿就跑了。

  看着那背影,他跑的比个兔子还快。

  林怀真做了许多供奉用的香火,赵姑娘属实,是个奇人。

  就算和那只猫鬼住在一起,也能把猫鬼制的服服帖帖。三天沦为她的掌中玩物。

  林怀真把她制成的香火交给赵姑娘。

  林怀真买了一辆车,和宋毓群一起打算回老家。

  香火供奉给赵姑娘备的足足的,足够她和猫鬼吃上一段时间。

  林怀真和宋毓群收拾好了东西,准备今天回沙河镇一次。

  “要不然我们先把沙河镇的路修一下吧,每次回去走在路上都磕磕绊绊的,还挺不方便的。”林怀真说道,她看向宋毓群。

  宋毓群从来都是林怀真说什么就是什么,他都言听计从的。

  “我去联系施工队。”宋毓群立刻认真说。

  赵姑娘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瞪的滴溜溜的圆,她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来来回回的看。

  然后问了一句:“你们……哎呀!”

  赵姑娘后面的话没说完,就被林怀真指尖一点,说不出话来了。

  “呜呜……呜……”赵姑娘咋咋乎乎,是不是玩不起,都结婚了,宋毓群对林怀真也足够好,偏偏这俩人死活都不亲嘴,也不住一间房里。

  林怀真就知道不捂住赵姑娘的嘴,她那口无遮拦的性子,下一句就是,你们什么时候亲嘴。

  宋毓群动作很快,没一会儿就把回家要用的行李都收拾好了。

  “怎么还带着被子?”林怀真不解。

  “家里的被子都是棉花的,太沉了,你不是喜欢这个鸭绒被,说轻便吗。”宋毓群提了提:“很轻,那这又不费事儿。”

  也就是幸亏宋毓群没有进军保姆行业,不然以他的服务水准,足够然同行都羞愧辞职。

  他照顾其林怀真的衣食住行起来,能把林怀真的一点点小习惯照顾进去。

  前天刚回来,宋毓群就去找陆沐舟学了开车。

  陆沐舟的父母,虽然没跟着去香港,但是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是怎么打通任督二脉,学会炒股挣钱的,还是十分好奇。

  毕竟关于香港的经济战,风起云涌,一着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一开始二老只以为是林怀真在,有个能掐会算的林怀真在背后指引,还不是买什么什么涨。

  但陆沐舟回来以后却说,林怀真有原则,不会用道法敛财。

  那就奇怪了。

  那儿子能占谁的光?

  这件事儿说起来恩也不难调查。

  按照陆先生的权势,问了问前往香港参加经济战的负责人,就知道儿子傍上了另一个大腿——宋毓群。

  虽然知道宋毓群出身沙河镇宋家楼那种小地方。

  但是想想他是林姑娘的丈夫,林姑娘是什么样的奇人哦,她选中的丈夫,怎么可能是普普通通的,村里出来的泥腿子。

  对于陆沐舟结交宋毓群这样的在政府留名,年纪轻轻,将来前途无量的朋友,陆先生和陆夫人,简直不要太高兴。

  听说宋毓群要学车,把陆沐舟从床上拽下来,让他去陪同宋毓群。

  “这一大清早的,他来我就要去教?”陆沐舟很不服气。

  “你也知道已经一大清早了?你都不知道起床吗?”陆先生直接请了家法下来。

  不看人面,还要看家法的面子,陆沐舟只觉得自己身上被家法打过的地方哪哪儿都疼,立刻没有躺着心思了。

  陪宋毓群学完车还不算,说起来这年头进口小轿车不好买,陆沐舟家里就不一样了。

  宋毓群想买,陆沐舟也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林怀真的面子上,帮忙托关系买了一辆。

  过户和上牌照的一系列流程也帮忙安置好。

  陆先生和陆夫人看着陆沐舟上下打点安排新车的样子,说话做事儿,显然比去香港之前沉稳多了。

  看来林怀真夫妻二人,把他家不成器的儿子教导的很成功。

  “也不知道林姑娘和宋先生两个人,将来有了孩子,得是什么样的人中龙凤。”陆夫人感慨道。

  陆先生嘴上严厉,“咱家这个是被你惯坏了的。”

  但其实陆先生对陆沐舟最近的表现还算是满意的,比起之前,只知道招猫逗狗,人前装乖,现在的陆沐舟长进的可不止一星半点儿。

  宋毓群开着车,比起上次,宋毓群买了更多的糖果和点心。

  临近年节,两人还准备过年的新衣。

  宋昭大学早就放假。

  听说哥哥嫂子回来,早早就等在村口。

  宋昭性子腼腆,加上读书多,跟村里的人聊不到一起去,平时看起来人闷闷的,也不爱从院子里出来。

  村里人见他在村口出现,都觉得稀奇。

  还有些老年人就爱热闹,看见宋昭,故意逗他玩儿。

  “这不是老二家的昭昭啊,怎么就你自己在这里啊?”老太太笑眯眯的上前。

  宋昭耐着性子:“等我哥哥嫂嫂。”

  “你哥哥都结婚了,你年纪也不小了,啥时候让奶奶吃上你的喜糖啊?”老奶奶笑起来,露出已经缺了牙的牙床,看上去和气又可爱。

  “奶奶……我还还要上学。”宋昭小声说,听见吃喜糖两个字,他还有些害羞。

  “在学校有没有对象啊?”老奶奶问道。

  宋昭已经说不出话了,他脸色通红。

  “昭昭从小就面皮薄,你就别跟他开玩笑了。”其他婶子过来,替宋昭解围道。

  宋毓群的车,由远及近的开了。

  几个在村口逗着宋昭玩儿的人,远远地就看见了。

  “怎么又有小轿车来了?”婶子捧着针线篓,手里拿着一个小孩儿的鞋,还差几针,就能把鞋上的绣花刺好。

  “咱们村里哪儿来过几次小轿车啊?”

  “你还别说,之前来过一个大吉普,后来不是毓群和他媳妇儿回来的时候,也开了一辆车。”

  “你们总说毓群的那个媳妇儿,我还没见过。”说话的婶子嗑着瓜子,之前都在外面打工,临近年关,这才回乡。

  “我跟你说,毓群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娶了那么好一个媳妇儿。”

  几个婶子婆娘一起开始夸。

  把嗑瓜子的婶子都听愣了。

  “真有那么好?”她是不信的,她在外面也算是见过了不少爱赶时髦的小姑娘,那些小姑娘真好看,虽说是在工厂里打工的,但都不惜钱。

  喜欢什么就拿自己的工资,一股脑买了。

  所谓年轻漂亮,在哪婶子眼里,几乎跟铺张浪费是挂钩的。

  没一会儿时间,那辆远远来的车,已经到了跟前。

  宋毓群把车停稳。

  他不像宋昭那么怕人,见了婶子挨个叫过去。

  看见宋昭了,还问了一句:“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在这里站着,上车。”

  宋昭冻得打哆嗦,他在学校时,学生多,教室里没有这么冷。

  这几天在家里,宋二婶给他的房间烧着炉火,也热腾腾,今天听说宋毓群和林怀真回来,他出门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

  宋毓群让他上车暖和着,自己则拿了伴手礼,发给在村头玩儿的婶子们。

  “毓群啊,你媳妇儿也回来了?怎么不见她下车啊?”见宋毓群把糖果递过来,那婶子急忙把她手里的糖果装进口袋,去接宋毓群的糖。

  “她年纪小,有些怕生。”宋毓群说。

  “哦……”越是说见不着,越让人好奇。

  尤其是村口坐着这么多人,说闲天儿的说闲天儿,做活计的做活计,一个个提起林怀真来都是夸的。

  “是啊,毓群媳妇儿她哪儿都好,就是有点儿怕人。”有奶奶说道。

  说起来她们跟林怀真都没怎么来往过。

  一个是远香近臭,林怀真跟她们距离远,挑不出错处。

  另一个就是林怀真和宋毓群每次回来,出手都是大方的。

  大家拿了人家的好处,总不好再说人家的不是了。

  加上宋二婶总爱在村里说,林怀真怎么怎么厚道,有了林怀真,宋毓群也不傻了,家里也越来越有钱了。

  “能娶林怀真,是宋毓群几辈子的福气。”一开始说这话的人,就是宋二婶。

  她这么说着说着,就好像是说成了真的。

  村里人没道理不喜欢林怀真。

  ◎最新评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