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穿越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第35章 合资

李芳舒最近得到一个消息,晚上,女儿睡熟了。她轻声给丈夫讲了,满是唏嘘:“你说我的二姐命咋那么不好。生了三个儿子,老二长到七八岁出意外没了,老大二十四还没结婚就得病走了。那孩子年纪和我差不了多少,怎么会这样早早的就没了。”

“天灾人祸的,谁能说的清楚。”妻子一提,李芳舒的二姐他知道,是一个颇为精明能干的人,和丈夫这些年也攒了不少家底出来,是个亲戚间有名的能人。只是----子孙缘分浅。王云山心里隐约想起来,上辈子,二姐现在剩下的小儿子,尽管在爹妈的催促下二十一就结了婚,却还没来得及和媳妇有个孩子就和他大哥一样,得了急病死了。

这边,李芳舒一边做着针线活,头也不抬,还在对丈夫说:“好在他们身边还有一儿一女,要不然,我二姐估计都不想活了。”

“那小儿子多大了?”王云山问。

“属蛇的,比我小了两岁,现在也有十八了。”李芳舒说道,“以后他们家就靠这个他了。”

王云山又问:“那大女儿呢?”

“那孩子和前一任丈夫过不下去,离了婚,又被父母远嫁到别处去了,一年才能回一趟娘家。”李芳舒手下动作很快,信手拈来,没有看背面的针就穿到对面了。

王云山唔了声,妻子抬头看他一眼。

“大女儿是个性格泼辣的,常常气的我二姐和二姐夫捶胸顿足的。”

王云山暗自叹了口气,又说:“那有没有说什么时候给老大办丧事,爸妈是不是得过去一趟。”

“快了快了,我妈难受,不去了,他们叫我爸和我哥过去。”李芳舒想到这,“我们要不也去帮帮忙,他们这段日子过得实在是苦,也没个亲戚帮衬。二姐又是打小带着我长大的。”

王云山理了理针线筐的白线:“我就是这个意思,顺路也把爸他们带过去。”

他们和李二姐家隔了个山头,正经爬山过去倒不远,但是要是走大路,骑着自行车得两个小时,王云山岳父年纪大了,不能太劳累。他载着他们,四十分钟就到了。

“那样的话,就得给砖厂请一天假了。”她放下手里的活,紧绷着的眉头放平,沉默片刻,幽幽叹一口气。

“明天过去给厂长说一声就行。”

王云山捏捏女儿睡熟的小脸蛋,两个人说完这话,他提起今天在厂里厂长单独把他留下的时候说的话:“我们老板说,让我好好干,争取也评一个乡镇优秀企业家。”

砖厂的老板因为砖厂给这里带来了经济效益,赶上了政策,乡镇里的领导视察的时候顺手给他们老板评了个乡镇优秀企业家的称号。

这可是无比荣耀的事,李芳舒今天在厂里也听到大家的议论,闻言,嘴角轻扬,蓦然,想起什么,瞧着说这话的丈夫,有些疑惑:“你不是个打工的吗?他咋给你说这样的话?”

这还得多亏王云山有先见之明,在厂子刚办起来的时候帮了老板一把,说起这事,他眉梢也挂着喜气:“他的意思是,让我入股,跟着他一起当老板。”

那厂长是个豪爽豁达之人,再有就是王云山确实有些管理方面的能耐,老板这才愿意让利,给他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

李芳舒先是一喜:“真的!”继而声音多了份迟缓:“入股,那么大的工厂,得多少钱才有那个资格。”

两个人出去打拼半年,才有些盈余,王老爹当时想要修房子,王云山硬按住没有动,眼下这钱,只够他们盖个阔气的院子,可不知道够不够那已经有七八个土窑跟着同时烧砖的工厂,她担心因为钱少入不了股。

这可是个一起挣钱的好机会,李芳舒不想错过,她也没有等王云山说话的意思,赶忙把自己刚刚想到的告诉他:“我再去找我几个姐姐借一些,还有,我那个从小被抱走的妹妹,她们家农田被征收了用作修铁路,应该还能凑出一千块钱。”

王云山看着妻子在房间里来回转圈,笑着说:“你先坐下听我说,我已经和老板说好了,厂里他买的三辆车加上我这个,都算是工厂的资源,我和他一人两辆,我专门管运输,我们只需要把一辆车的钱给他就行。”

砖厂大头就是买车,修窑什么的都是大队队长找人义务弄的,李芳舒不在,她不知道情有可原。

只见她听了这话,脚步霎时顿住,双眼微微睁大,迸射出猛烈的欢喜:“你说真的?”

她还以为,至少得投进去五千往上,这一辆车的钱他们是出的起的,王云山和她在H城忙碌了半年,也带回了将一千五百块钱,再加上他们又不是个懒汉,在回来之前提前做的准备,王云山为工厂打了半年工,赚了八百多,老板买的一辆车两千五,二百块钱他们家咬咬牙,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光说不说,她们办这一场满月宴,就赚回了一百块钱,王云兰和王云菊好像商量好了,一家给了足足五十块钱。

她脚尖轻点,有些轻松的说:“这样一来,我们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工了。”

王云山点头,她回头问:“那老板说了,给我们多少的分成。”

王云山拿指头比了个三,她立马嘴里念叨着算起来:“三成的话,一个人每天打工赚七块钱,有两块一是我们的,那十个人,我们就赚了二十块一。”

李芳舒抱着丈夫的胳膊低声呐喊:“我们一天能挣近一百块钱。”

砖厂这点公开透明,工人们打工赚的钱,和老板相当于是五五开,监管部门严着呢,也没有人耍花招。

这么一来,他们每天躺在炕上,只要保证厂子里每天在制砖,那钱包就会越来越鼓。

她噗嗤一笑,背着手靠近躺在王云山臂弯里的福宝:“我们小宝也得谢谢她爸爸,很快就可以去百货商场买新衣服了。”

王云山含笑不语,李芳舒继续追问:“我是不是可以买连衣裙了?”

妻子目光殷切的看着他,他说:“何止,老婆你还能包圆了。”

李芳舒吃吃的笑,轻手轻脚的坐到了王云山身边,对他说:“好的,王厂长。”

见妻子一脸的高兴,王云山摇头:“不能这么叫,我以后只是砖厂的副厂。”

“好的,王副厂长。”李芳舒叫起来真的是身心愉悦。

“爸知道这事吗?”在她看来,王云山是个大孝子,在做出决定之前肯定告诉了他爸。

王云山没有说,他对着隔壁努努嘴:“爸还不知道呢。”

李芳舒一想也对,依照他公爹的脾气,要是知道王云山把存款折腾进砖厂,在他眼里,还是没有握在手里的实打实的东西重要。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他?”李芳舒问,他们这两天出门去砖厂的时候总把孩子放到老人那屋代为照顾,李芳舒觉得这也瞒不住。

“再过几天,等合同签了再说。”王云山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为免得老头早知道早啰嗦,还是多瞒几日,等瞒不住的时候再说。

“你明天还过去吗?”他问妻子。

“什么话,我肯定过去,以前给砖厂做活自己赚钱就开心,现在能想着多做一点,发的工资越高,我们月底的股利就越高。我恨不得马上天明。”李芳舒躺在炕上,面带微笑,心已经飞到了下面的砖厂。

“你啊你,算起真金白银的事,怎么那么厉害。”王云山揶揄道。李芳舒头偏过,看着他,慢慢的笑了。

“你说,他会不会骗我们?”半梦半醒间,王云山听见妻子这样问,他含糊的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怎么会,不要乱想,写在合同上的事,到时候有书记做担保的,要放到乡镇府备案的。”

李芳舒心安稳了,她想,厂长是外地人,跑了厂子还在,书记还在,实在不行就去乡镇府,总能有个公道。

勿怪她睡前这么怀疑,现在村里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谁不知道他们发了财有了钱,老板要是为了王云山手里的那些钱编了个谎,钱拿了就走人,她还真的担心没地哭去。

她心满意足的睡了过去,被两个人围在中间,早已经睡熟的婴儿睡梦中撅了下嘴,她的父母终于在此时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