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穿越重生>嫁了个秀才郎君>第161章

  ▍亲事与入学。

  夏文泽心里熨帖的很, 恍如在寒冬腊月里喝了一壶暖茶,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浸泡了进去。从身到心,暖呼呼的。

  夏文泽伸手将孟一宁一把抱进自己的怀里, 惹得孟一宁惊呼了一声, “你……唔???!!”柔软的嘴唇被堵住, 孟一宁睁大眼,这是干啥??

  夏文泽一双黑眸里含着万千深情,那些情绪丝丝缕缕的缠绕向孟一宁,径直侵入他的心里, 密密麻麻的将其一圈一圈的缠住。

  孟一宁晕乎乎的闭上眼睛。

  等到再次恢复意识,孟一宁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书房的椅子上被这人抱到卧室的床上的, 外面的鸟鸣悦耳,屋里一室安宁, “几点了?”

  夏文泽把床头柜打开,将里面的手机拿了出来,熟练的读道:“十一点三十分。”

  “中午了。”孟一宁从他怀里爬起来,轻揪了下他的头发, “白日宣淫,你学坏了。”

  夏文泽轻笑一声,坐起来帮他将衣服穿好,“是,我学坏了。”

  孟一宁笑出声, 翻了个白眼,“听你语气, 你好像还挺骄傲?”

  夏文泽笑着跟着一起起床, “走吧, 先去吃饭。”

  吃过午饭, 易哥儿便召集了家里不忙的人都聚在前院的院子里,夏文泽在书房里没出来,他还有些账本要看。

  孟一宁则是站在大厅门口,见家里能来的人都来了,便示意他们安静,“今儿个叫你们来也不是别的,这两年我跟你们少爷都忙,家里有些事也没顾及到,正好便就趁眼下有时间,我将该说的都说了。”

  院子里的人全都看向孟一宁。

  孟一宁道:“我看家里有不少已经到了成亲年纪的哥儿小子还有丫头。”

  院子里不少人都有些忐忑,深怕听到不想听的。

  “我今儿个便就说一下这个,到了年纪成亲的,你们若是在自家里相看上中意的人了,自然是皆大欢喜,你家少爷我还会给你们备一份嫁妆跟聘礼,若是看上家外的人了,对方也得卖身进咱家才行,且对方的人品还得过关才行,当然,若是你们表现好,你们的孩子有考上秀才的能力,你们一家人的卖身契我会还给你们。”

  见大家满脸的不敢置信,孟一宁笑道:“村子里的私塾,我会跟族长还有村长他们说,让你们的孩子以及现在到了入学年纪的孩子进去学习,无论是哥儿小子丫头都可以去。好了,事情就这些,易哥儿你跟星哥儿两人来负责家里成亲这些事宜,到时候登记好给我看,可以入学的孩子也一并登记上。”

  说完,孟一宁便转身往自己的小院走,也不去管听到这些消息的家里这些人有多激动跟不敢置信。

  北晋朝是并不禁止奴隶跟仆人入学的,只要他们的主家允许,且哥儿丫头也是可以去私塾认字的,只要家里允许,同时私塾愿意收。

  但是一般的主家是不会让家里的家生子去上什么学的,顶多就是给家里的小子选个同龄的伴读,这个伴读搭着学点东西。

  就更别说考上秀才返还一家的卖身契这种事了。

  上窑村的私塾是没有哥儿丫头去上学的,当然,不是私塾不愿意收,而是家里没钱,再一个就是大家都觉得哥儿丫头都是要嫁人的,学认字有啥用,只要嫁个好人家就行。

  有那钱,莫不如让家里的小子去入学。即使有那开明的家长,也不过就是让家里的丫头哥儿进去认几个字就完事了。

  这其实是这个时代很多乡下人的普遍想法。

  原主会认字,还是因着原主爹的见识,原主娘是没想过这个的。

  孟一宁来自于现世,自然不会有这种愚昧的想法。

  别的地方管不着,但是上窑村,或者说是自己家里,他是希望能上学的都可以去私塾好好学习。

  孟一宁还没走到书房,易哥儿就来说村长过来了。

  “你让村长在前厅等一会儿,我们马上过来。”

  孟一宁进屋去叫夏文泽,“村长过来了。”

  “行。”夏文泽起身拉着他的手,“事情说完了?”

  “说完了。”孟一宁道:“接下来就是你要跟村长说一声了,村里私塾建大一点,具体要怎么建,可以跟族里商量一下。对了,我临时多说了一点,就是我想让家里的孩子都去私塾念书。你把这事也跟村长说一下。”

  孟一宁抬头看他,“是家里所有的孩子,丫头哥儿也包括在内。所以之后找先生就要找那种开明的。”

  有些教书先生脑子是臭石头,又臭又硬,他们只教小子,根本不愿意教丫头哥儿,觉得他们是要嫁人的,学好怎么相夫教子就行,奉行那套无才便是德的迂腐思想。

  “好。”夏文泽点头,“怎么想到这个的?”他倒是没觉得丫头哥儿读书识字有什么不好的。没看那些大家族还专门请女先生教家里的哥儿丫头琴棋书画,管家这些吗?

  也只有乡下地方的人愚昧,才会觉得哥儿丫头不用识字。

  “一来是家里孩子多,小小年纪就跟着大人干活倒是没啥,总不能一辈子这样?我看里面有几个孩子还挺机灵的,就想着让他们学点啥,若是学问好能出人头地不是更好?当然,若是不行,能学点东西到时候帮我们也不错不是吗?家生子总比外面再买回来的更好。”

  他也不是没有私心,甜枣就挂在前面,拿到的自然会无比感激他们,且也算是做了件好事。没拿到的,也不可能埋怨他们,同样会在心里感激他们。

  反正他没损失,不过就是花点银子的事情。

  夏文泽明白他的意思,“我一会儿跟村长说一说这事。”村长肯定不会不同意,相反,可能会巴不得他们跟村子里的私塾有牵扯。

  大厅里,村长听完夏文泽说的话,连迟疑都没有就同意了,“这是好事,至于私塾要咋建,到时候我去跟族里商量一下,眼下村子里的私塾里只有我们夏氏跟孟氏两个族里的孩子了,赵氏那边他们自己在他们族里上,不过要是看见私塾建起来了,那边怕是要过来说这事。”

  有安宁伯在背后撑着,想也知道村子里的私塾请的先生不会是一般人,赵氏不眼红才是怪事。

  “赵氏那边不在村里学堂念书了?”孟一宁跟夏文泽都有点惊讶,他们单知道赵氏跟孟氏夏氏起了龃龉,甚至到了夏氏跟孟氏两氏想要将赵氏赶出上窑村的地步,但他们自以为只是赵氏的一部分人,没想到竟然是整个赵氏?

  “嗨,这还是赵氏那些人闹的。”村长道:“原本我们也没想过这些的,赵氏那边又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再说,三个氏族来这里这么一两百年了,彼此都互有嫁娶,再闹也不会闹到这个样子,我们主要闹的是赵氏族长跟老举人那一些人。后来那边不知道咋想的,让整个赵氏都跟我们夏氏孟氏决裂了,就连有些嫁娶了的,都在闹着和离。”

  村长也是很无奈,这事儿原本就是赵氏那边挑起来的,他们也退让过,结果赵氏那边不依不饶,最后还闹得这般难看。

  孟一宁跟夏文泽对视一眼,两人也没去多问这事儿的起因,这一听就很麻烦,还是让村长他们去烦恼去吧,夏文泽道:“那这事儿到时候还是麻烦四伯跟族里多费心了。”

  “这费啥心,你们这可是为了咱整个上窑村好。”村长这会儿心情好得很。

  “还有一件事也需要四伯你回去跟孟氏和夏氏族里商量一下。”夏文泽道。

  村长:“啥事,你说。”

  夏文泽温声道:“我跟宁儿手里共有四个荫生的名额,我想着我们这边都没有能去朝廷当官的人,便想着将这四个名额给族里,让族里选四个学问好的送去皇城国子监就读。”

  “啥????”村长怀疑自己听错了。

  夏文泽又说了一遍。

  村长这下听明白了,整个人激动得脸都红了,人也跟着站起来在大厅里走了一圈,“你们不用?”

  “我跟宁儿这边不用。”

  村长走了一圈,一双手搓了搓,“四个名额?”

  夏文泽点头,“对。”

  村长激动得声音都有点抖,“这事儿我得回去跟族里商量一下。”那可是去皇城国子监读书啊,这对他们这些乡下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村长这会儿人都有点晕乎乎的。

  “行,村长回去跟孟氏和夏氏两个族里商量一下,选好人了跟我说一声,我这边到时候让人护送他们去皇城。”

  村长道:“那我先回去了,就这些事?”

  孟一宁在一边忍笑。

  夏文泽笑着点头。

  “行,那我回去了。你们忙。”说着村长就快步走了。

  孟一宁笑道:“村长真是一心为了整个村子。”

  夏文泽点头。上窑村的村长历来都是选的正直之人。

  送走了村长,两人又接着去做各自要做的事情。

  夏文泽得趁着这两天将账本看完,从明佑帝里那里拿回来的几本孤本他还差两本没有誊抄完,得赶紧誊抄完给先生那边送去。

  孟一宁则先去看了一眼浸泡的玉米种子,从厨房端了些小零嘴回到书房,便又接着写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他得全都罗列出来,免得到时候给忘记了。

  而村长这边一路带风的到了夏氏族长家,然后让人将孟氏那边的族老跟族长找来。

  四个荫生名额,夏氏跟孟氏肯定是各占两个。

  具体选谁去,大家都得好好商量一下,可不能浪费了这四个珍贵的名额。

  作者有话说:

  晚安~么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