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穿越重生>投喂大理寺少卿日常>第32章 土豆与干辣椒   全蟹宴已过去了几日……

  全蟹宴已过去了几日, 崔四仍旧念念不忘,一群人中属他吃得最多。

  阿莓不得吃蟹要领,还伤了舌头, 这两日都不能好好吃饭了,向沈鱼诉苦, “那劳什子硬壳的味道是很好,吃起来也太麻烦了些。”

  崔四挺着身路过,“自己愚笨不要怪螃蟹。”

  阿莓眼风一扫,“我看你像只螃蟹,讨打!”

  吵吵嚷嚷, 沈鱼懒得理他们,坐在门前欣赏人间烟火。

  年轻妇人牵着小童,背上还背了一个;行路人至茶棚,点上一碗咸茶;红胡子胡人摆了个摊,围了一大圈人,把他当个西洋画看, 就是没人买东西。

  崔四龇牙咧嘴地出来, “阿莓下手越来越狠了!”

  沈鱼瞥了他一眼,胳膊腿还是完整的,“谁让你总是惹她, 活该!”

  “闲不住嘛!”

  沈鱼望向街上, 又路过两个胡子卷曲的金发胡人,“怎么近日盛京多了这么多胡人?”

  崔四坐下来,看向沈鱼, “一年一度的互市节马上就要开始了,怎么您不知道吗?”

  “何谓互市节?”这还真是沈鱼的知识盲区。

  崔四给她解释,大齐自与北方游牧国家互通有无后, 胡市商人为了多赚钱,便想法子与大齐官员商议,搞了这么个互市节出来。

  昆仑来此一趟并不便利,有个统一的时间也好让有好货的胡人不至于白跑一趟。

  互市节当日盛京的胡人会更多,香料,皮货,宝石,美酒,甚至马匹,各种各样没在大齐出现过的东西都有。

  是以还滋生出一帮以此为生的“淘宝人”,“淘宝人”以低价买到那些还未被及时发现的宝物,待胡人走了,再拿出来卖,这一进一出所获银钱不菲。所谓一年开一次张,一开张吃一年便是如此了,与后市古董店差不多。

  “晚间是最热闹的。”

  互市节既为互市,大齐的商人也是少不了的,丝绸茶叶,木雕竹编。每年这群胡人走的时候都要拉上几大车的东西。

  手艺人卯足了劲崭露头角,胡人买东西给的价格都略高,而且若是自己的东西被买走,那便是名扬外邦了呀。

  这般热闹,沈鱼自然是要去凑的。她也想发现些宝贝,当个淘宝人,万一运气好,她这分店不就能开起来了。

  互市节在九月中旬,要连开三日,此时的天气不冷也不是很热,大家都很愿意上街。

  胡市空前的盛景,满目望去皆是金发高鼻梁的异族人。沈鱼是暮时时分去的。

  她独自一人,跟屁虫阿莓破天荒没跟着她。其实每次来胡市,阿莓都不会跟来,兴许是跨不过那道槛,抑或是不想见到被贩卖的同族。

  人多的地方,乱子就多,这不,偷儿也出来寻摸肥羊了。只是这偷儿运气似乎不大好,还未触碰到沈鱼的钱袋,手腕便被人抓住了。

  “哎呦,疼……”偷儿声声喊着疼。

  江砚白五指把住了他的脉门,眼神犀利,“光天化日,偷人钱财。”

  偷儿知道遇上个硬茬,卖起可怜来,“这位郎君,小人实在是有苦处呀……”说的话无非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老娘还生了重病。

  沈鱼听着无语极了,能不能换套新说辞?

  任凭那偷儿说破天来,江砚白还是将人交给了巡街的武侯。

  沈鱼拱手向他道谢,“多谢江少卿。从前到不知江少卿会武?”看他方才擒人的手法,需懂些内家功夫才能将人制住,沈鱼又回忆起上次在万家,江砚白带这她瞬间就移到了屋外,只不过当时她太紧张没有注意。

  江砚白随口道,“微末的防身功夫罢了。”

  两人走到个茶棚坐下,江砚白又问,“沈娘子逛了许久,可有寻摸到宝贝?”

  沈鱼捶了捶微酸的腿,“还未曾,这淘宝人也不是那么好做呀!”

  江砚白让小二上了两碗清茶,将其中一碗往沈鱼处推了推,“润润嗓子。”

  茶摊多是给行脚路人备的,碗中只有些许茶叶末子,放上些许咸盐,最是解渴。

  沈鱼咕咚咕咚地都喝了,用袖口擦了擦唇边茶渍,眉眼一弯,露出个满意的笑来。

  “江少卿也来寻宝吗?”

  江砚白端起茶碗那,浅浅啜了一口,柔声道,“来寻你。”

  江砚白还欠黎辞舟一顿饭,难得公务处理完了早些下了衙,去沈记想找沈鱼商量下,却没见到人,问了崔四才知她是来了胡市。

  “江少卿寻我何事?”沈鱼仔细回想,每日的饭菜都送了,自己也都遵纪守法没犯事呀!

  江砚白拢了拢袖口,“我欠人一顿饭,想在沈记宴客。他口味刁钻,想吃些从前不曾见过的,听说前几日沈娘子做了个全蟹宴,不知在下有没有这个口福?”

  他语气寻常,但沈鱼为什么感觉有些阴阳怪气呢,“螃蟹不都做好给你送去了吗?”

  是啊,他是一个人吃的螃蟹,没有美酒,更没有……

  江砚白盯着她,“沈娘子是不愿做吗?”

  沈鱼挑眉一笑,“也不是,只是江少卿要宴请之人是黎大人吧?他吃过了,便不算不曾见过的了。”

  “他与你说过了?”

  沈鱼点头,黎辞舟这人呀,话痨属性明显,有些事就是在肚里藏不住,前日去沈记吃饭,拉着沈鱼便道江砚白还欠他一顿饭,界时要沈鱼好好准备。

  江砚白低头沉吟,“看来还是公务不够多。”大理寺的档案录似乎需要整理了……

  沈鱼可不知道无意中给黎辞舟拉了一拨仇恨。胡市中人熙熙攘攘,穿着各异之人在不同的摊位上驻足,这当中沈鱼注意到了一个胡人摊位前几乎没有什么人。

  那胡人不似旁边的,只拉了一辆板车,板车上有许多麻布袋子,有人来问他便展开麻布袋子让人看里头的东西,大多数人看了一眼便摇头走开了。

  又有人走过,那胡人展开麻布袋,来人略看了一眼便移开了视线,胡人满脸失望,收起麻袋时里头的东西不甚滚落出来了一个。

  沈鱼眼尖,大致看到了是一个有些圆滚的物体,土黄色。她眼睛亮了亮,倏地站起来想那胡人跑去。

  沈鱼兴冲冲地跑过去,等那胡人展开麻布袋,果然,是土豆!

  她伸手去拿,胡人也不拦她,土豆上还带着些泥,沈鱼的眼里掩不住兴奋,“这个怎么卖?”

  胡人的大齐官话不太好,“三文钱一斤。”

  沈鱼没听懂,不知怎么想的带着羊肉串味地问了一句,“多少钱?”

  那胡人愣了愣,似乎诧异于沈鱼的奇怪语调,伸出三根手指来。

  “沈娘子这语调,是哪国话?”江砚白一脸疑惑问她。

  又丢人了!

  沈鱼尴尬笑笑,“随口说的,江少卿别介意。”

  沈鱼接着问那胡人,“这样的东西,你有多少我全要了。”

  那胡人指了指板车,又指了指其中一袋,打了个手势。沈鱼一脸懵,早知道这样该和阿莓多学几句胡语的。

  江砚白上前一步,又问了那胡人一遍,开口却是胡语。

  沈鱼眼睛亮起来,“你会胡语?”

  江砚白微笑,“家父与鸿胪寺卿从前是好友,学过一些。”

  不愧是状元郎,学霸就是十项全能,会武功,会外语。有了江砚白这个翻译官,总算知道那胡人在说些什么了。

  “他说除了那一袋,其他全部是这东西,你要是想买全部,可以便宜。”

  沈鱼指着那一袋东西,“那里面是什么,我能看看吗?”

  那胡人只是不会说官话,听懂还是没问题的,闻言点了点头,又叽里咕噜地对江砚白说了几句胡语。

  “他说袋子里的东西不多,可以看看。”

  最后一个麻袋里的东西更令沈鱼欣喜,一袋子红红的干辣椒,辣椒被晒干了还是有着浓重的呛人的味道。

  “咳,咳……”

  沈鱼笑弯了眉眼,若非场合不合适,沈鱼定要拉着那胡人的手,说上一句,感谢你对大齐美食的贡献!

  这胡人不懂辣椒的存放,只知道干货比鲜货能储存的更久,虽晒干了但没有干透,来大齐的路上坏了好多,如今也只剩这一袋子。

  沈鱼才不介意多少,买到就是赚到,脑中已经想象到了辣子鸡丁,辣椒酢,红油辣椒,辣椒酱……

  胡人非常高兴有人能接手这棘手货,他见沈鱼是个识货的便与她多聊了几句。

  胡人名叫扎西,家乡遍地都是种辣椒的,今年丰收反而在当地滞销,这才想拿到大齐来卖。本来打算卖新鲜辣椒,可新鲜的没几日就会变质,干辣椒虽然卖相差了点,也别有一番风味。

  扎西还道,他家乡不止这么一种辣椒,沈鱼听他的描述大约可以猜到是灯笼椒。她也好想念青红灯笼椒啊!可这东西从外邦运来明显不现实。

  还得靠种子,沈鱼认真琢磨起了种辣椒的可行性,大齐的气候也不知能不能种得活,可惜她没学过农桑,不然在这物资匮乏的地方,多几样新鲜食材财源还不滚滚来?

  土豆是好养活的,干放着都能发出芽来,这么多土豆,这个冬天是不用愁了,土豆炖排骨,酸辣土豆丝,干煸土豆片,薯片薯条,能做的东西可多呢!

  胡人交易大多是不收银票的,他们拿了钱就又去买大齐的东西了,所以喜欢现银。沈鱼没带那么多现银,便借了笔墨写了个条子让人去沈记取。

  江砚白在一旁瞧着,拿笔姿势稳当了点,只是字还是不那么尽如人意,但也有好处——不易模仿。

  沈鱼也是凭着这一点才敢写字条,她这一笔字十分有独特性,崔四一看就知道。

  扎西服务很到位,让仆从把板车推到了沈记。

  扎西往沈记去,沈鱼并不同行,难得热闹,自然要游尽兴才是。

  江砚白一直在她身旁,沈鱼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江少卿,此次宴请黎大人,我保证让他痛哭流涕。”

  黎辞舟没架子,与沈鱼也算好友,她便起了点作怪的心思,想来他也不会介意。

  江砚白挑了挑眉,“嗯?”

  看黎辞舟痛哭流涕吗?听起来好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