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穿越重生>投喂大理寺少卿日常>第82章 火腿鲜笋汤 岑闲提亲 好大一个修罗场

  岑闲做事颇有些雷厉风行, 才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啤酒花原材料供应的事情。

  他联系了几个巴蜀的商队,向他们打听这野荨麻的事,也是运气不错, 巴蜀之地这些野荨麻漫山遍野都是。入了三月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当地人只当它是野草, 却不想还有这般妙用。

  收来的价格低廉平衡了运输的价钱,也就有赚头了。思闲酒肆第一批清酒前几日已经推出,老酒鬼开始还嫌弃这酒没甚滋味,还是喜欢从前的水酒,水酒喝多了难免嘴里发苦, 此时再来上一杯清酒,竟一扫口中苦味,只留下一股淡淡清香。

  而且这清酒酒味不浓,喝上两大坛子也能站得稳,给酒量不好的人可是带来了福音。为商之人哪个不赴几个酒宴,菜还没开始吃, 酒得先喝, 难免有喝上两盅便晕晕乎乎的,这清酒可帮了大忙了。从前的三杯倒,也能成千杯不醉呢!

  这些都是思闲酒肆的掌柜来告诉沈鱼的, 岑闲太忙, 忙得连个人影都见不到,他们签契的时间都耽搁了。

  沈鱼也不急,说实话她之前只是给岑闲画了一个大饼, 啤酒这生意能不能做起来,全凭着他自己的本事。做成了自然是皆大欢喜,做不成沈鱼也只是损失一个微不足道的方子, 岑家却是要投入大笔的银钱的。

  春日里要忙的事情多着呢,春笋都冒了尖,各种野菜也层出不穷,怎能错过这些个时蔬。

  前世的孤儿院不远处便有一座山,靠山吃山,那时院长婆婆总带着他们去拔春笋,挖野菜。一人一把小镰刀或者小剪刀,几个人合力挎着一大个菜篮子。

  一日能挖上二三十斤,野菜焯水混着猪油渣做野菜团子或者包进饺子,春笋一部分炒咸菜吃,吃不完的就剥壳晒干做笋干吃,春日的东西能吃到冬日。

  这时候的野菜种类要比后世多一些,如今有了钱也不必自己上山采了,坐在屋里便有小娘子大媳妇上门前叫卖。

  沈鱼大多数都收了,这可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现代有钱都买不到的。

  邓氏拮据时也曾上山挖过些,尝过味道知道涩得很,“掌柜收这些做什么?这野菜我做过,不好吃的。”

  说来也是有趣,若和现在这些人说,几百年后的人为了吃一口菜愿意给比肉还多的钱,想来是没有人信的。

  沈鱼不用问都能猜到她所说的做,顶多就是放进白水里煮一煮,再加点咸盐,估计连油星子都不会有,那样做出来的野菜能好吃才怪了。

  “我的做法,自然与您的不同。”

  “炒肉吃吗?”邓氏狐疑,她能想到的最奢侈的方子也就是这样了。

  沈鱼笑起来,“您觉得野菜难吃是因为它的涩味,只要盖住了涩味,怎么都好吃。”

  蒜泥醋水碎花生芫荽末,再淋上一层芝麻香油,若还嫌不够再来上一勺茱萸辣酱,什么涩味苦味都遮了。

  邓氏坐在灶台下在剥笋,“这哪是吃野菜,调料还比主菜多了。”

  沈鱼微笑,这就是邓氏不懂这些富人的心理了,正月里大鱼大肉吃多了,肚子里积了不少油水,开春了也该换换胃口刮刮油水,春日时蔬正好能一举两得。

  沈鱼洗了手,将邓氏剥好的笋切片。

  虽入了春,但眼下的春风还夹杂着丝丝寒意,这时候来碗暖身暖胃的汤再好不过了。

  武川单手拎着只硕大的猪腿,外头一层风干的皮的都快瞧不出它本来面貌了,“掌柜是要做什么新菜?”

  沈鱼让他把猪腿放下,这猪腿称之为火腿更合适,是年前入冬时腌下的,数月过去外头的品相确实不太好看。沈鱼拿小刀刮去了表面的皮,里头暗红的色泽显露了出来,油脂进入肉里的雪花般的纹理那叫一漂亮!

  她闻了闻,香气还算不错,只是时日还是不够久。

  有些肉啊,还得时日越久才越好吃。要不怎么说,老腊肉更有味道呢!

  武川对着这黄不拉基的东西有些嫌弃,看沈鱼动手切肉,质疑了句,“这能好吃吗?”看着和坏了似的。

  沈鱼低头片着火腿,“不信啊?那别吃啊。”

  武川考量了下沈鱼从前做的东西,笑道,“掌柜做的东西,即便是毒药,我也是要尝一尝的。”

  “啧啧,从前不知小武还这般嘴甜。”沈鱼使唤完了劳动力,就让他别在厨房待着占地方,毫不留情地赶他去了外面。

  排骨洗净大火煮开,撇去浮沫,倒入砂锅里,加料酒,葱碎姜片,火腿片,焯水后的春笋片,小火慢炖上半个时辰。

  炖汤不放香料,追求本味,排骨,春笋与火腿的鲜味都进入了汤里,那滋味,叫一个鲜!

  邓氏尝了口汤汁,差点被烫了舌头也没舍得吐,“这汤也太鲜了!是什么汤?”表面看着清淡,也没加别的调料,怎么就这么好喝。

  邓氏哪里知道炖煮后平平无奇的火腿,之前花了多少心思,春笋又有春日第一鲜之美名,火腿鲜味醇厚,春笋鲜味清新,加水一炖精华都到了汤里,自然是极鲜的。

  沈鱼回答,“火腿鲜笋汤,扬州也叫做一啜鲜。”后世还有改良版做法,叫做腌笃鲜的,总之就是一个鲜字。

  沈鱼却对这汤还不大满意,主要是火腿还不够味,从前都是现买的火腿,自己腌制还是头一回,到底欠缺了点经验。和系统兑换了点味精,加了点才算是勉强合格了。

  不得不说味精这东西真的是现代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许多老牌厨师谈味精色变,沈鱼却不那么想,只要不是在比拼厨艺的大赛上,加点味精就能让东西更好吃,为何不偷个懒呢!

  武川喝汤时盯着锅看了很久,怎么也不相信这汤里有那只辨不出本来面目的猪腿。他一边喝汤一边盯着沈鱼看,思索着掌柜难道会什么变废为宝的法术不曾?

  沈鱼被盯的不自在,反瞪了回去,“别看了,我不会法术。”经过这一段日子的相处,沈鱼算是发现了,这武川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大男孩,有什么想法都写在脸上。

  武川心头咯噔一下,还说不会,连他心里想什么都知道。武川不敢再看,低下头,脑中奇怪的想法不断浮现,师兄知道他心上人是个神婆吗?

  有诗言春雨贵如油,倒是一点儿也没错,柳树抽了新的枝条,小草舒展了腰身,天公才舍得下了一场小雨。

  雨不大,才下了一个时辰就停,要不是后院的土地还有些湿意,像是没下过一般。

  这一场春雨过后,沈鱼也把种土豆这事提上日程,这次不同上次,她做足了准备,土地都是沃了肥,贮藏了一冬的土豆们也都摩拳擦掌,誓要来个大丰收。

  土豆丰收就可以做薯条薯片土豆泥,是一大笔收入,等岑闲忙完了,卖啤酒方子又是一大笔收入。

  这么想着,成为小富婆的日子不远了。

  沈鱼突然想起一个严肃的问题,她在这里赚的钱,是不是带不回去啊,仔细换算一下,也有几十万呢。

  问了问系统,果然它是不会让打工人占便宜的。

  沈鱼有些伤心,她偌大的家业啊,一年后就要重新归零了……回去的念头又小小的动摇了一下。

  正动摇之际,外头进来一个妇人,四五十岁的年纪,一张圆脸福气像,丰腴过度的身材是个符合唐朝审美的,发间簪了朵大红绢花,是沈鱼从没见过的打扮。

  妇人满脸喜气,进来便问,“哪一个是沈掌柜?”

  阿蓉给她指了个方向。

  妇人走过来之际,邓氏笑没了眼,这人沈鱼不认识她可认识,是崇安坊远近闻名的一个官媒娘子。

  官媒娘子上来便道,“给小娘子道喜了。”

  沈鱼不明所以,“您是?”难道她的土豆发财大计被人知道了?

  官媒娘子自我介绍道,“老妇人是个官媒娘子,姓黄。”

  “官媒娘子”这四个字一出,桌上众人齐齐变了脸色,其余都笑开了,唯二笑不出来的是沈鱼与武川。

  沈鱼勉强干笑,“不知是哪家郎君托您来说媒?”虽心底有了些猜测还是想求证一下。

  “便是思闲酒肆的少东家,岑郎君。”官媒娘子的脸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花。

  沈鱼:“……”嗯?这是什么情况,她没等来岑闲的契约却等来了提亲?

  岑闲看上我了?不应该啊。

  邓氏的笑僵在了脸上。

  武川木着一张脸,端着碗离开了。

  沈鱼仔细回想了几次与岑闲的相处,皆是客套的谈话,未曾有越矩的旖旎,也不知岑闲看上了她哪一点,难道是会酿啤酒,但这也不至于吧?

  沈鱼想不通,总觉得这岑闲是一时冲动。

  不过好歹是遣了正是的官媒娘子来提亲,沈鱼不好冷着脸将人赶出去,“岑郎君可知我还有两年孝期?”

  官媒娘子笑道,“知道的,小娘子不必担心这一点。不过咱们平民百姓,可不必那么讲究守满三年,二十八个月也就是了。岑少东说了,您若愿意嫁,先定亲等过了孝期再来迎娶。”

  见沈鱼还在犹豫,官媒娘子继续使劲,“岑郎君祖上历代都是经商,家业可不小。他今年才及冠的年纪就将思闲酒肆打理得蒸蒸日上。他家中无妻妾,而且你们都是商家,这门第也相配不是吗?”

  平心而论,岑闲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比江砚白更合适,她与岑闲没有门第的阻碍,嫁过去后想必岑闲也不会将她拘于后宅,她还是可以自在开店。

  如果回不去,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只是……唉,终究还是有缘无分。

  沈鱼沉吟,“眼下离我出孝还有不少时日,婚姻大事,我这心头总有些顾虑。还请黄娘子转告岑少东一声,我想与他当面相商。”

  官媒娘子想想也是,万一这男方中途反悔,她一个小娘子可怎么办。这小娘子能开食楼想必也是个有主见的。黄娘子自觉做了个传话筒,去和岑闲汇报。

  沈鱼思忖着岑闲还是一时冲动的可能性大些,毕竟他俩交情不深,谈上一谈应当能让他打消这个念头。

  送走了黄娘子,同样脸色不好的还有邓氏,虽说这个岑郎君也不错,但她还是更属意江少卿的,她是过来人,看得出来江少卿对掌柜一定是有些情意的,只是怎么就这么不抓紧,反倒让后来者抢了先。

  邓氏试探着问,“掌柜觉得这岑郎君是否为良配?”

  沈鱼笑道,“是个良配,却不是我的良配。”

  邓氏默默记下,觉得江少卿还是有些机会的。

  日暮时分,客人都散尽了,岑闲与江砚白前后脚进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