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穿越重生>清穿之咸鱼董端嫔>第213章

  翌日。

  胤禛小夫妻俩来永寿宫请安敬茶时候, 戈雅这才看到自己这儿媳妇究竟是何模样。

  这乌拉那拉氏长着一张鹅蛋脸,柳叶眼,不说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也是花容月貌,小小年纪就连一举一动都娴雅得体, 妥妥地大家闺秀。

  可见是康熙有心挑选了。

  戈雅在后世时, 就说康熙那么多阿哥中,最省心的后院那就是胤禛的后院, 原因就是乌拉那拉氏将胤禛的个个妻妾都照顾得很好, 所以胤禛后院的妻妾相处异常和谐。

  可见乌拉那拉氏是个十分贤良的贤内, 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跟赫舍里皇后一般,是个面善心黑的主儿。

  现在儿媳妇还小, 戈雅也看不出人的真正秉性来,她也不能将舍里皇后给她带来的阴影转接到自己儿媳妇身上来。

  来日方长, 日后再说吧。

  戈雅受了儿媳妇的茶, 便给了两只手镯她,一副是帝王绿手镯,一副是帝王紫手镯。

  戈雅先将帝绿的手镯套在她的右手:“这只手镯是孝昭皇后特地交代留给胤禛福晋的,如今您嫁过来,便就你给了。”

  乌拉那拉氏看着右手这只种水极好的满绿手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饶是她家世显赫也从未看到过品性如此好的手镯,她下意识想拒绝,可一想到是易逝的孝昭仁皇后所留, 便将话咽了回去。

  毕竟长者赐不可辞, 逝去的长者那更不可以了。

  戈雅又转身将另外一只盒子里面的帝王紫手镯拿出来, 笑着帮她带上左手:“这是我这个做婆婆的给你的敬茶礼。”

  乌拉那拉氏看着手头这两只价值连城的手镯倒吸一口冷气, 甚至在回去的时候, 她感觉自己的手都不会摆动了。

  胤禛看着她这副全身戒备的模样,好笑道:“你如此小心,那这镯子以后且不是好好保管起来?不能带出门?”

  乌拉那拉氏闻言却眼前一亮:“爷说的有道理,妾身回去以后就将手镯放入库内好好保管。”

  胤禛没想到自己只是这么调侃一句而已,自己的福晋还当真了。

  不过看她这副傻乎乎的模样,还挺可爱的。

  ...

  很快又过去了,太子也终于是大婚了。

  这诸君大婚那可是比胤禛这些普通皇子们还要隆重,满京城同庆。

  不过风光快乐都是小辈的,让戈雅与四妃们累得够呛,回去后吃饭时都要睡着了。

  婚礼的第二天,太子就带着太子妃先去赫舍里皇后的牌位面前拜上一拜,这才来永寿宫戈雅与其他嫔妃敬茶。

  “董额娘请安。”太子妃端着茶递到戈雅跟前道。

  太子妃是与乌拉那拉氏一样,是位极其端庄大气女子,只是与乌拉那拉氏相比,太子妃容貌就显得平平。

  太子是个颜控,戈雅也不知道他满不满意自己这位福晋。但见她喊自己董额娘,便明白这应该是太子嘱咐她这么叫的。

  心想,虽然太子因为之前两次立后的风波心态有些改变,但看来是敬重自己的。

  戈雅喝了太子妃的敬茶,就拿出一只和送给乌拉那拉氏一样帝王紫手镯套在太子妃手上道:“这是董额娘送给你敬茶礼,望你能早日为太子开枝散叶。”

  既然太子与胤禛日后都要经常打交道,五福晋也少不了要与太子妃交际。

  之所以给了两个一样的,也是不想对两位儿媳妇厚此薄彼。

  太子妃看着手中的手镯一惊,没想到这位皇贵妃对她出手如此阔绰。

  她忽然想起昨夜太子对她说过,皇阿玛所有嫔妃中,也就皇贵妃对他是真心关切的,所以让她好好敬重皇贵妃,好好善待五弟妹,言语中透露着五弟胤禛日后将会是他的左膀右臂。

  而且她出嫁前就听闻皇贵妃膝下的长公主与太子的感情极其深厚,甚至与同胞姐弟没有任何分别。

  就冲着皇贵妃两个儿女都跟太子感情匪浅,她怎么着她得敬重几分。

  想到这里,她越发恭敬道:“儿媳多谢董额娘。”

  戈雅也没想到太子妃跟让自称儿媳。

  .....

  宫中无皇后,太子妃嫁入毓庆殿理应由她接手宫中的庶务,可宫中还有戈雅这个皇贵妃在,这宫务该不该由太子妃接手?

  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康熙自然表示这当然继续由着戈雅保管,位同副后,里皇后只有半步之遥了,不说皇贵妃与太子妃品级都是超品,戈雅是太子的长辈,于情于理都应该由戈雅继续保管了。

  戈雅却觉得不可。

  虽然太子妃刚进门,会跟太子一样,敬重自己,但时间一长,她堂堂一个太子妃今后一直要在她这个皇贵妃底下讨生活,一点也享受不到太子妃的权利,难免不会心生怨怼,这要是给太子吹吹什么枕头风,那就对她与胤禛不利了。

  戈雅可不敢赌。

  亲婆媳都会因为一些小事心生龃龉,别说她只是一个对太子有几分好的长辈罢了。

  而别的有皇子的嫔妃,为了自己的皇子日后的前途,她们手中掌握的权势自然越多越好,而对于戈雅现在当前的处境来说,则是应该越低调越少。

  戈雅并不贪图这一时的权势,她现在只想胤禛与胤祜不要搬上夺嫡的明面上。

  这日她就来乾清宫找康熙。

  康熙放下手头的折子,惊喜:“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戈雅放下手头食盒道:“臣妾做了冰粉,觉得好吃,就端来给您尝尝。”

  康熙一听又是什么新鲜吃食,就将折子扔到一旁:“那好,朕来尝尝。”

  戈雅将一碗装满了山楂片、花生碎、葡萄干等小料的冰粉端到康熙面前。

  康熙一边拿起勺子,一边道:“这又是你想的?”

  “臣妾平日喜欢吃这些杂七杂八的零嘴,就想着将这些东西混在一块试试,没想到还出奇的好吃。”

  当然不是她想的,这只是现代再普通不过的冰粉吃法罢了,但戈雅是不可能将真相告诉康熙的。

  康熙尝了一口,觉得也不错,冰冰凉凉地适合天热的时候解暑,而且口感十分丰富,混到一道吃便不觉得味道单调了。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与朕商量?”康熙又送进一口道。

  戈雅惊讶道:“您怎么知道?”她表现地有那么明显吗?

  康熙笑而不语,如果戈雅只是单纯想与他分享美味,在自己品尝第一口的时候,她就会眼神亮晶晶望着他,问他味道如何?如果得到他肯定,便会心满意足地与他一起吃了起来。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看着他吃。

  所以说在爱你的人眼里,你的一点微细末节的变化,他都是会留意到的。

  “说吧,是什么事?说出来无论什么是朕都会帮你解决。”康熙打包票道。

  戈雅抿了抿嘴:“也没什么,就是后宫的宫权该不该由太子妃接手一事。”

  康熙疑惑道:“此事朕不是说了由你继续管理着吗?”

  “可是...”戈雅有些为难道。

  康熙打断道:“不用可是了,你是怕太子妃会因此,对你愤恨不平吗?”

  戈雅摇头。

  康熙:“那就好,这太子妃是朕千挑万选给太子选的,自是人品贵重,心胸豁达大度,不会如此因为这点事情而埋怨你这个长辈的。”

  戈雅眼神微闪,没触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那自然能有平和就多平和,但后宫这一亩三分地中,能争夺地不就是这小小宫权吗?

  要是没这野心就不会想做太子妃了。

  想到这里,她组织了一下语言,便道:“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别的皇子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母妃替自己张罗着,太子身边也就太子妃那么一个枕边人......”

  康熙立马打断道:“这不是还有你吗?”他瞧着这次太子大婚,戈雅就办得很好。

  戈雅闻言真想捶死康熙这个直男,她能一样吗?就算关心最多也只能做关心到表面,太子实际上需求,她一个小妈哪里能为太子做到面面俱到?

  “太子妃才是太子那个知根知暖的人,臣妾哪能一样?况且臣妾今后还要管理整个后宫,那更不可能事事顾忌到孩子们了。”

  康熙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理,但戈雅一个长辈被太子妃这个刚进来小辈管着,他又替戈雅觉得委屈。

  “那不行,这样太委屈你了,而且胤祜还小,少不得要你照料。”

  戈雅笑道:“先让太子妃到臣妾身边学习几年怎么管理宫务,几年后胤祜也长大了,臣妾不就刚好就将庶务悉数交由太子妃,到时候自己也好享享清福。”

  她又不是个傻的,胤祜在未长大的情况下,就真的将手头的宫权都交出去,她铺垫那么多,就是为了在此时向康熙提出这个提议。

  康熙也觉得这个折中的办法好,便就同意了,并且当晚就招了太子来,将戈雅所做的种种都告诉了太子。

  太子也没想到董额娘为了他会做出如此大的让步,其实董额娘说得不错,其他兄弟们都有母亲为他们谋划着,只有他,只有皇阿玛操心,关键他也与其他皇子不同。

  其他阿哥还能出宫开府,而他作为诸君,却是不能出宫去的,那他既然一辈子都要宫中生活,那宫中也少不了要有自己势力。

  董额娘此举,简直就是解决成婚后最让他棘手的问题,原来他也是有人为他而谋划的。

  想到这里,他瞬间为自己受到那些风言风语影响疏远了五弟而愧疚。

  看来皇阿玛说得对,他得多远离赫舍里那边的人。

  有这么一瞬间,太子为自己的母族而感到不齿。

  就这样。

  太子妃在每日请安后,都到永寿宫这里学习如何管理宫务。

  戈雅也不是那种装腔作势的人。既然向康熙要太子妃来她这里学习宫务,不可能只交那些表面的伎俩,而是真心实意掏底的教会太子妃。

  总之,当年钮祜禄皇后怎么教她,她就怎么教太子妃。

  太子妃听到自己学到的种种管理方法都是出自孝昭皇后之手,除了惊叹于孝昭皇后的雷霆手段以外,还惊叹皇贵妃与孝昭皇后的感情真好。

  都逝去了几年了,皇贵妃还一直念着她,一提起孝昭皇后眼中都是带着笑的。

  正是如此重情意的人,所以还会如此不恋权吧。

  难怪宫里宫外,人人都称赞皇贵妃。

  而且皇贵妃也并没有将四妃那部分宫权都收回来,为地应该就是让四妃能多几年时间为自己的阿哥们谋划多些钱财。

  这样的人,还真当地起宅心仁厚吧。

  ……

  日往月来,转眼又过了两年。

  乌那希那边传出了好消息,生下了一对龙凤胎,戈雅与康熙高兴不已,立马就派了人护送了不少赏赐到蒙古那边。

  乌拉那拉氏看大姐生下一对儿女那么高兴,就担忧她进门三年了还未有消息,额娘会不会在心里埋怨她?

  她这么一想。

  去永寿宫给戈雅请安的时候就愈发恭敬,在永寿宫的时候,戈雅渴了她立马递了水,要是累了就替她捏肩,事事都亲力亲为。

  让她来永寿宫用膳,也是自己不吃,就伺候着她与胤禛吃饭。

  戈雅高兴自己有了外孙之余,也注意到自己儿媳妇最近变化,就在乌拉那拉氏再夹了菜给她与胤禛时,忍不住道:“你也不要光顾着我跟禛儿了,你也吃吧。”

  说着也夹了一筷樱桃肉给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受宠若惊道:“儿媳谢谢额娘。”

  戈雅含笑道:“都是一家子人,伺候人用膳就交给宫人便是了。”

  她很是不习惯旁人伺候自己用膳,对她来说,只有自己动手,才有进食的那种满足感。

  乌拉那拉氏恭敬道:“额娘体恤儿媳,但是儿媳却不能不尽孝。”

  戈雅怎么感觉她与自己儿媳妇有代沟,根本说不通。

  胤禛知道自己的媳妇有点呆,就将乌拉那拉氏为没能有喜,夜里辗转反侧的事情,悄声告诉了额娘了。

  戈雅这才反应过来是这么一回事,也怪她这些天都只顾着高兴了,忘记这会给儿媳妇带来无形的压力,她劝道:“老五家的啊,你现在才十六岁,这子息之事,你不用太过忧虑,你看大姐不就是二十多岁才有那么一双儿女的吗?”

  乌拉那拉氏闻言地感动地几乎要落泪,这些年已成婚的皇子福晋很多都传出好消息了,就连爷院里的宋氏与李氏都为爷诞下两个格格了,就她还未曾传出过消息。

  但额娘也从未催过她尽快生子,这些年也从未塞人进爷的后院过,所以她这才更加愧疚了,唯一能做也是尽心伺候着额娘。

  戈雅再夹了一筷子菜心到乌拉那拉氏碗中:“你也不用怕我会因此怪罪你,子嗣之事顺其自然就好,额娘并不着急抱孙子,行了,不说这些了,快吃吧,在额娘的永寿宫不用太拘谨,就跟在你自己家就行了。”

  说句实话,胤禛有了女儿以后,她还从自己当奶奶的事实缓过神来呢,所以她真的不着急抱孙子。

  胤禛也夹了一筷子鱼肉到福晋的碗里:“我都说过额娘是不会在怪你的,偏生你还是担心。”

  乌拉那拉氏吸了吸鼻子,努力笑道:“爷教训的是。”

  看着乌拉那拉氏虚心听教的模样,戈雅心下一乐,她算是看出来了,她这个儿媳妇似乎有些天然呆,竟完全没有看出胤禛这是在关心她。

  乌拉那拉氏得到了宽慰,心里也好受了许多,便欢喜地夹起碗中鱼肉放入口中,下一秒,她却一口将鱼肉吐了出来,在婆婆与丈夫面前失礼,她下意识想起身请罪,但刚一起起身,胃里又是一阵呕吐感袭来,她连忙将头扭过去干呕了起来。

  戈雅与胤禛相视一眼,同时露出喜悦的神情。

  不用说,福晋肯定是有喜了。

  果不其然,戈雅传来了太医来瞧。福晋已有一个月的身孕。

  福晋一脸错愕地将手放在肚子上,没想到,孩子那么快就来了。

  胤禛得知自己的福晋终于有喜,也是欢喜得很。

  戈雅在高兴之余也没忘记通知孩子他爷爷。

  而康熙知道儿媳妇有孕后也乐不可支。

  这可能就是胤禛的嫡子啊,那必须是要起来异常重视。

  康熙当即什么能给补品都送到了南熏殿去,戈雅见康熙送了那么多补品自己就不送了,只给好几瓶人参保荣丸给乌拉那拉氏,为人参保荣丸与她送给外人的不一样,是里面的异能液是按照二比一的比例稀释的,足够养胎了。

  戈雅来到南熏殿,嘱咐乌拉那拉氏道:“你以后也不要进那么多补品,平日的饮食也是正常饮食就是了。”

  乌拉那拉氏闻言其实觉得不妥,但又不敢拂了自己婆婆的意思,只能渐渐点头应是。

  戈雅看出她眼中的顾虑,解释道:“你这是头胎,如果补太过了,生产时会容易难产,到时候,这要是只落下什么病根的,那倒是还好,但最坏的......”

  就怕一尸两命,这最坏的结果,戈雅也不说了,说出来晦气。

  “哎,总之,额娘也是担心你生产时会出现什么意外,如果只是养胎的话,你每日吃一粒这药丸便足够了。”

  说着就将一瓶药丸塞到乌拉那拉氏手中。

  乌拉那拉氏看着手里的药丸,也明白这是婆婆所制的养身药丸,一年也就那么十多瓶,便点头感谢道:“多谢额娘为儿媳着想。”

  她真的感谢上天能上她遇到那么好的一个婆婆,平常那些婆婆哪个不是怕自己孙子在孕中时没营养,一个劲让儿媳妇吃多点,完全不顾儿媳妇的身子。

  而额娘话里话外都在为她的身子着想,想到这里,她愈发坚定心中的想法,自己日后定要好好孝顺额娘。

  而就在乌拉那拉氏发现有孕不久后,胤禛院里的李氏也发现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历史上李氏就是胤禛前期的宠妾,戈雅也不知道自己儿子会不会也十分宠爱她,既然她有孕,戈雅也送去一瓶人参保荣丸去。

  但戈雅想了想还是特地将胤禛叫了来,嘱咐让他不要在乌拉那拉氏有孕时,犯糊涂去偏宠李氏,以免让乌拉那拉氏时在孕中忧思过度,会发生什么意外。

  胤禛觉得额娘真是想多了,他已经看惯了自己额娘的盛世美颜,自然也不会觉得李氏这等美人有何特殊的,最多在福晋不方便时,看着她颜色姣好些,就多去了些李氏的院子罢了,他是万万不会做到宠妾灭妻的地步。

  很快就到了两人生产之际。

  两人先后给胤禛生了一个阿哥。

  先生的那一个自然是乌拉那拉氏,她平安诞下了胤禛的嫡长子,六斤多呢,把众人都给高兴坏了。

  满时,康熙就给胤禛的嫡长子取名为弘晖。

  孙子的名字,也跟历史上一模一样,对此戈雅也见怪不怪了。

  但在弘晖的满月宴上,却发生了一件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而为之的事情。

  那李氏在弘晖的大喜日子上发动了。

  戈雅立马就让白芷去查查这件事,发现就是李氏用药故意提前到那日生产的。

  戈雅就立马将查到的一切的交给胤禛,提醒着是个心大的,夫妻同为一体,在这样的大好的日子,出现了妻妾相斗的场面,外头的人难免会让以为胤禛连自己的后院都管不住。

  治家再治国,这家都治不好,别人怎么会相信你有治国的才能?

  胤禛也是因此冷落了李氏一段时间,而戈雅也让康熙不要给李氏生那个阿哥取名,就让胤禛自己取。

  胤禛就将二阿哥取名为弘昐。

  而李氏知道自己的小把戏瞒不过上头的人,就也再也不敢耍什么小心思,往后都安分守己了不少。

  总得来说,胤禛终于一下子两位阿哥,也是一件大喜事。

  但就在这喜气洋洋地氛围中,宫中出现一件丧事,那就是胤禧护送太后去避暑行宫,在回来的路上中暑而亡了。

  而这胤禧就是历史上的胤祚。

  但可能是当时发生地震时,他身上的有不详的名声,康熙就将他的祚字改成了禧字。

  再后面因为乌雅答应暗害懿皇贵妃,康熙又将他交给太后抚养了。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换了名字还是因为由太后抚养的原因,竟然也养大成人了。

  胤禧原本今年是要成婚的了,但今儿却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真是造化弄人啊。

  太后得知胤祜在回去的路途上就死去了,悲痛不已,加上内疚整个人好像是一下子就老了十岁似的。

  但康熙是个孝顺的,就劝太后想开点,胤禧原本就是个不详的,能活到成年完全就是托了太后的福。

  况且这种意外谁也想不想发生的。

  在康熙与嫔妃们轮番劝慰下,太后也逐渐从伤痛中走出来。

  唯一没走出来的就是乌雅答应了,她被禁足与这个堪比冷宫中的院落里,唯一的希望胤禧婚后,皇上能看在孩子的面上,会解除她的禁足接她出来。

  现下她唯一的希望破灭了,这让她怎么能放下?

  从那日之后,她就开始有些疯疯癫癫,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就大喊自己是什么德妃,自己是什么太后。

  但这靠近冷宫的院落里,平日也只有一个送饭的宫人与一个守门的侍卫,他们也懒得理会这疯妇。

  所以对此情况,外头的人无人得知。

  有一日,送饭的人发现送进去的饭菜,有几日没人碰过了。

  送饭的宫人就以为乌雅答应是出了什么事,连忙打开院门,与侍卫跑进探明情况。

  她们两个蜂拥地跑进去后,却没发现门口角落里有一个人影趁机窜了出去。

  作者有话说:

  PS:历史上德妃膝下有个公主就是这样中暑死的。

  还有小可爱们,我好像阳了,如果阳了就不知道接下来几天能不能更新了。

  最后祝各位小可爱们新年快乐呀,2023年大家一起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