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耽美小说>沈姑娘追妻攻略>第27章 、天命必争

  刚出炉的桂花糕冒着热乎气,香气淡雅,入口即化,池蘅之前在小厨房偷尝一块儿,觉得好吃才肯端过来。

  竹屋内,素纱帐卷起的竹床,清和身子半倚在床头,长发披肩,乌黑亮丽的秀发如流水绕过胸前,脖颈纤弱,肌肤苍白如雪

  满满的脆弱感,笑起来眼里却有令人感到温暖的光。

  看见池蘅,她身子微微坐直,瞥向对方端着的瓷碟,唇角微翘:“你来得正是时候。”

  一听这话,池小将军噙在唇边的笑意愈深:“就猜到你饿了。”

  她搬了圆木凳坐在床前,兴致勃勃:“本来有十块,进门前喂了大师伯一块,好在你食量小,一碟子够你吃饱。”

  “喂了大师伯一块儿?”清和视线扫过碟内叠放整齐的糕点,见上面确实少了一角,她笑:“大师伯牙齿不好,不喜食甜,以后不用拿给她了。”

  “是么?大师伯牙齿不好吗?”

  没多想,她笑嘻嘻捏了四四方方的桂花糕,眉梢飞扬:“来,尝尝。”

  晓得她内里是再柔软不过的女孩子,清和待她亲昵不少,从善如流就着她的手咬去小口,桂花香味在唇齿泛开,清清甜甜,她眸子一喜。

  池蘅喜欢看她吃东西,像婉婉这样瘦弱的就该多吃。

  怕她噎着,转身沏茶端来。

  见状,清和故意调侃:“我只是病了,又不是手脚伤了。”

  短短一句话说得池蘅小脸泛红,瞧她羞赧不言的模样,沈姑娘心头甜滋滋的。

  她喜欢看阿池害羞的脸庞,比看到迎春花开还要喜欢。

  阿池一脸红,不仅耳朵红,脖颈也跟着红,红得艳丽,又不浓稠过分。

  恰到好处的美。

  这样的美,再过几年,不知能招惹多少男女魂牵梦萦。

  常常是池蘅将人逗得脸红,这次换了她自己,她好生困惑:怎么婉婉不学她的好,净学她的坏?

  她不得其解,隐约觉得哪里变得不一样了。

  婉婉对她的态度比以前更亲近,就像现在,不再拘泥男女之别,肯就着她的手慢条斯理品尝桂花糕。

  她发现了什么?

  池蘅心中一凛。

  怕引起她不必要的猜疑,清和适可而止,精神气肉眼可见地萎靡下来,眼尾生倦,不多时,她蔫蔫道:“头疼。”

  “头疼?”顾不得胡思乱想,池蘅放下碟子:“我去请大师伯。”

  “等等。”

  小将军腿迈得快,眨眼已走出四五步,回眸,满眼惑然。

  对上她充满问询的眼睛,清和无奈:“不用劳烦大师伯,我睡一觉就好。”

  “真的不用吗?”

  “不用。”

  池蘅向来尊重她的意愿,思索稍顷:“好吧,你睡,我去外面守门,有事记得摇晃金铃。”

  她说走就走,望着她离开的背影,清和失笑,侧身面壁,没多会,竟真进入梦乡。

  清风徐徐,坐在门外石阶,池蘅托着下巴陷入思索。

  婉婉应该只是病了,想得到她更多关怀。

  是她草木皆兵,谨慎太过。

  想明白这点,心里顿感畅快:还好,还好婉婉没发现她女扮男装的秘密。

  一道人影慢慢朝她靠近,待离近了,姜煋未语先笑,纯粹气笑的:“你怎么在这,被赶出来了?”

  她走路没声,见了她,池蘅连忙捂脸,怕因为一块桂花糕被大师伯‘秋后算账’。

  没敢看她,脸埋在膝盖,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亮无辜:“婉婉头疼,睡下了。”

  怎么可能真的头疼?

  你这个傻子,又被人打发了!

  姜煋不知该气还是该心疼她:这么个实心眼的,对上城府之深的清和师侄,可不得输得一败涂地?

  转念又想,阿蘅的‘输’,从某种意义来讲,何尝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赢’?

  说到底有个满身心机的姑娘愿为她披荆斩棘、保驾护航,这孩子终究是有福之人。

  一时无话,姜煋负手而立,陪她吹风。

  没多久,池蘅扬起白净的小脸,言语恳切:“大师伯,你牙齿不好,以后甜食尽量还是少吃。”

  “什么?”

  她一脸讶然不似作伪,池蘅察言观色陡然回过味来:

  根本没有什么‘大师伯牙齿不好,不喜甜食一事’,大抵是婉婉不喜她喂旁人小食,故意那样说。

  她眨眨眼,眸光清澈,想笑又不敢当着人的面笑:“没有,大师伯,是我一时糊涂说错话了。”

  说错话?姜煋走过的桥比她走的路还多,脑筋一转哪能不知她有心‘包庇’?

  她眸子微眯,心里一乐:好个清和师侄,吃醋都吃到她头上了。

  两人也是有意思,一个暗里吃醋不说,另一个察觉到了却有心替人遮掩。

  姜神医再次感叹:这若成不了一对,那可实在天理难容。

  她轻拍池蘅肩膀,露出意味不明的笑:“阿蘅,好好干。”

  干什么?

  池蘅眨眨眼,美色缭乱。

  ……

  白昼消亡,星月当空,山风绕着竹屋逡巡而过。

  池蘅抬头看看天色,回过头来,不声不响瞧着窗户纸映出的昏黄烛光。

  瞧了几眼,忍不住催促:“清和姐姐,该睡了。”

  她声音落下没两息,屋内烛光熄灭。

  为避免某位沈姓姑娘夜深不寐,此后七日池蘅都守在窗外提醒她早睡,比琴瑟都要尽职尽责,认真地像看孩子的老妈子,弄得清和哭笑不得。

  看热闹的姜神医对池蘅此举此大为赞赏。

  在她们合力照料下,清和病体好转,寒毒半月没发作。

  天刚亮,东方泛起鱼肚白,小香山一户农家不辞辛苦来到竹屋恳求姜神医出诊。

  姜煋出身【道门】,治病救人,走的是以功德对抗天命的路子。

  平民百姓诚心诚意求到她面前,她断没有拒绝的道理。

  走前不放心,留下足够的药丸,交待清和一日三服,又将日常需注意的琐碎说给池蘅听。

  做好这些,姜煋挥挥衣袖,背着药篓离开。

  少了一个人,竹屋一下变得空旷起来,池蘅初时不习惯,挥刀一个时辰后,失落随着汗水蒸发。

  阳光照耀,她扭头看了眼坐在桃树下独自对弈的少女,温暖的感觉瞬间充盈整颗心脏。

  小将军收刀入鞘,脚步轻快地跑过去:“姐姐,我来陪你手谈罢。”

  两人皆为将门之女,排兵布阵,是打小就要学的。

  一人乃天生的将帅之才,一人深谙人心,心有七窍,黑白棋子在棋盘杀得热热闹闹,最终以池蘅输掉半子作为了结。

  小将军愈挫愈勇,精神焕发,卷起衣袖拉着清和继续:“姐姐,再来一局,这局我肯定好好下。”

  清和手捧香茶,嗔看她:“不再故意让我子了?”

  池蘅为自己愚蠢的举动感到后悔,连忙讨饶:“不敢不敢,怎敢小瞧姐姐?”

  重起的这局,她还是输掉半子。

  “又输了?”

  她瞪圆眼,正襟危坐,一言不发坐在那分析对方棋路,总结失败的原因。

  整整过去半刻钟,她仰起头,笑容满面:“姐姐,再来最后一局。”

  “好。”

  所谓将帅之才,迅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伺机而动,往敌手防守薄弱的领域快准狠地插.进一把刀,掌控节奏,扭转局势,此为基本。

  这一局拿出十二分的心力对待,终是赢回清和半子。

  她喜不自胜:“姐姐,你没让着我吧?”

  输了棋局,清和眼底笑意反而比赢了要真诚,发自肺腑称赞:“阿池很厉害。”

  她不怕阿池厉害。

  相反,她怕她不够厉害。

  两人对弈各有启发,各有长进,半月匆匆而逝,姜神医依旧未归。

  起初池蘅还真情实感地担心大师伯的安危,被清和一语点醒,蓦然醒悟:是了,那可是连天罚降下都能受之不死之人!

  她真不敢想,这世上还有谁能比大师伯更厉害。

  大师伯未归,定是被病人绊住,一时无法脱身。

  她放宽心,每日勤加习武,不习武的时候常爱凑在清和身边陪她解闷,逗她发笑,相处其乐融融。

  五月的小尾巴很快消失在春光的缝隙,六月,雨水充沛,窗外风雨不绝。

  池蘅躺在床榻眼皮又在乱跳,她每次眼皮乱跳几乎都没好事。

  “奇怪……”

  她侧身面对窗外:“怎么近日总有些心神不宁?”

  ……

  小香山东部,天放晴,地面还有些泥泞。

  接连救治五名身染恶疾的病患,姜煋背起药篓行在山间的小路。

  走出几步,身子一僵,双目失神,手指不停掐算。

  她面色倏地沉重,正欲抬腿往竹屋赶,面如土灰的妇人不管不顾地扑倒在她脚下:“求求神医,救救我家儿媳吧!”

  “……”

  妇人家的儿媳难产,肚子里的孩子再生不出来,很快就会一尸两命。

  前路被阻,姜煋眉间浮现一缕愁容,心里升起一层明悟:

  这就要开始了吗?

  她拧眉看向落在枝叶的斑驳光圈,慢慢眯眼,看向挂在苍穹的红日。

  天无二日,帝有二星。

  二星临世,天命必争。

  必争之局面,不争便是死。

  十四年前她与池衍拼着一死为那孩子遮蔽天机,使得【龙门】至今寻不见帝星所在。

  如今轮到阿蘅踏入命运湍急的河流,姜煋心绪激荡,胸腔蓦地升起一股豪气。

  为帝者,何惧尸山白骨?

  若连这点危机都要靠人来救,怎能担得起肩上重任,争一个天命所归?

  阿蘅脚下的路,终究需要她持刀一步步杀出来。

  主意已定,她狠心不理,被妇人带往家中。

  竹屋外,草木招摇,二十四位杀手列阵围困。

  收人钱财与人消灾,此行长途奔波,誓取池三公子项上人头。

  大敌当前,柳琴柳瑟纷纷亮出兵器护在清和左右。

  晨光洒落屋檐,零星花瓣被风吹起,杀机逼近,池蘅下巴微抬,悍然拔刀!

  作者有话要说:  没忍住小修了一下,这样阅读体验会好一些(爱你们,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