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耽美小说>影后有堵墙(GL)>第二百八十九章

  荒野星上, 红薯的收成出乎意料的喜人, 红薯淀粉虽还未成,两道红薯渣菜已经可以载入如常餐单。

  荒野星外, 购入姚氏科技新出互动游戏的观众们期待着游戏界面已兑换待配送的劳动成果,便是还没购入游戏的观众们, 也单纯地为荒野星上的几人得了过冬的粮食而喜悦着。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 收获的日子, 是个好日子。

  只是冯芊芊过得艰难了些,隔壁的于念冰也不太落着好。

  红薯收上来了, 宋时月就……又要出门了。

  虽说宋时月已经用一次次地外出, 一次次地满载而归, 再三验证了她在这荒野星上搞生存的游刃有余,但是……

  于念冰总是舍不得的。

  那些红薯, 便是后头想吃细粮, 慢慢地做红薯淀粉,只要用剩下的红薯渣都做成菜吃下肚, 基本上耗损也不会太大。

  现在已经快十月底, 七百斤的红薯, 加上日日都能捡着六七个的鹅蛋,配上之前陆续寻回来的东西, 便是土豆地里暂时收不上东西来, 大家紧着些应该是能吃到开春,让他们度过接下来这个冬天的了。

  只是,于念冰也知道, 日子也不是只需度过冬天,就算完的。

  纵是营地里的食物多了起来,纵是她再舍不得,始终还是无法让宋时月停下不断搞生存的脚步。

  于念冰也无法再忽视她和宋时月之间的差距,跟上去做个拖慢宋时月脚步的累赘。

  她能做的,只是为宋时月打点好外出的行李,然后在营地里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着宋时月回来……

  能力的差距,于念冰暂时无能为力,但是……她会努力。

  宋时月甚至没等红薯淀粉晒成,在收获了红薯的第二日,就离开了营地。包里带着的,是于念冰特地起了个大早给她煮熟的土豆,鹅蛋,还有整两饭盒的红烧肉烧木耳菜。另外还有一个袋子,装了些生的土豆红薯,塑封的肉干脱水蔬菜,防止她吃完了熟食还没回来,路上可以自己烤了吃。

  给准备的东西要比前两次出去时多些,宋时月猜想可能是之前挖笋那次在外头逗留得太久。不过这些东西,也就是按五日左右的口粮备的,宋时月又忍不住去想,是不是这也算是于念冰的一种……舍不得……

  哎,不能想不能想,这样一想,还怎么好好上路,在外头度过那几日的一人时光。

  两个包里的东西对宋时月来说一点儿不重,只是离开的步子总是沉重得有些艰难。

  宋时月没由来地想起了末世前自己干的那份工作。

  程序员么,加班是常事,到后来九九六都不能算是加班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当正经上班时间来过了。

  那会儿宋时月也年轻,对这行还有很多梦想,还有很多想要实现的东西,竟也不觉得加班多辛苦。

  像宋时月这样孤家寡人的小年轻和成家立业有念头的老人,一个还有冲劲,一个已经佛系,也就这么过过了。倒是那些刚恋爱刚结婚的小年轻,一到正常下班时间就开始唉声叹气,一小时能看时间无数次,死赶活赶地想要把当日的进度条快点拉完好回家……

  当年宋时月一心搞事业,完全体会不到那些人的焦急与郁气。后来末世来了,每天的追求只是活下去一晃就是七年。

  谁能想到呢,死了之后,竟还能有这番奇遇,感受了一把明明家有娇妻,还要被迫上班糊口的无奈。

  好吧……如果出去之后不好好上班糊口的话,家里也是不会有娇妻的。

  其实宋时月也真没什么要在这荒野星上称王称霸,掠尽资源的野性。不过现在营地里的这些粮食,只能说是勉强可以过冬,抗风险的能力还是太低了。

  冬季漫长,春季温度较低,夏季酷热,大雪封山,暴雨不绝,燥热烧山,后面的粮食种植收获不佳逐次减产,禽畜突发疫情,余震损毁现有可持续发展成果……那些糟糕的事情,无论哪一种可能被他们抽中,风险都是现有的物资无法抵抗的。

  至少,他们还需要现有物资的一半,甚至……等同的这么多。

  不过倒也不是要与现有物资样样对应,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就行。

  希望入冬前能达到这个目标,后头就能一起暖乎乎地在营地窝个冬。来年再多努力努力,让营地这边的主粮蔬菜禽畜的可持续发展走上正轨,再到附近去建个备用的营地,就差不多算是在这个荒野星上安顿下来,不用老往远处走,能安心地和大家在一起,种种地养养鸡鸭鹅,等救援了。

  宋时月心里想了许多,不过为了避免给其他人增加不必要的压力,也只是自己想想,然后默默努力。

  附近的地方宋时月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探查了许多,这回她准备再往远了走走,看看能不能跨越地界,寻到些新东西。

  之前于念冰用宋时月在古堡带回来的纸笔,给她画了好多样常见可食用植物的地表图样。宋时月把图纸收进包里之前,花了些功夫把图样都记熟了,这样就不用总是在路上展开比对,耽误脚程。

  不过可惜,没了于念冰,宋时月出去了两回,也只是搞了些笋回来。

  这一次出门,因着要去远些的地方,宋时月的脚程一开始就很快,第一日清晨出门,到日落才渐缓了脚程。不过是一日的功夫,已经差不多走过了这个方向她曾经到过的最远地界。

  只是可能是选的方向又比较一般,宋时月后头又走了两日,竟是除了一只自己受惊撞死在了树上的山鸡和附近的一窝三只的山鸡蛋,一无所获。

  第三日的晚上,宋时月看着死掉的山鸡和旁边的三只山鸡蛋有些犹豫。

  除了这么点东西,也就是在今晚休息的溪水里找到了些蛤蜊。这些东西摸上来费功夫,肉也只有一点点,尝个鲜还行,当口正经东西吃,怕是摸上个一上午也不够大家吃一顿饱的。

  这次出门的所得,也有些太少。

  只是这一路上,宋时月基本上就没怎么停歇,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实打实地走了三天。便是她现在决定明早就往回走,也差不多得再走个两三日才能回去。这还是按原路直行返回,不绕路另看,且减少晚间的休息时间得出的预计。

  离开于念冰,出来个五六日,只得了这么点东西,宋时月真的……不大满意。

  可要是再往前走,这死了的山鸡怕是不一定能放住了……

  宋时月犹豫了又犹豫,最终还是把山鸡拔了毛,洗干净上火做成了烤鸡,尽可能地烤干了一些,然后把那些放不住的零七碎八的鸡杂并两个掰下来的鸡脚,连着鸡头鸡脖子和一把洗鸡的时候顺手从溪里摸上来蛤蜊一起丢进了不锈钢饭盒里,架在了火堆上煮了煮。

  烤干的鸡回头再重新做来吃,口感是要差一些。不过烤一烤耐放,宋时月想着,明天再往前走一天,再无所获,当晚折返,到这里来捞些蛤蜊,就回去了。这鸡,每晚烤一次,也能坚持到回营地。到时候要是太干了,就丢锅里熬汤,熬它个大半天,自然骨上肉脱,软烂下来。

  想着心事的宋时月一边转着烤鸡,一边搅着不锈钢饭盒里的乱炖。

  到鸡干汤成,宋时月从包里摸了一小个密封包出来。

  透明的密封袋里,白乎乎的颗粒,是于念冰给她包上的一小把盐,留给她万一吃完了备好的熟食,烤那些土豆和做蔬菜汤时用的。

  只是,密封袋在宋时月的手中被摩挲了两下,又被她给塞了回去。

  之前藏在腰带里的盐,早就吃完了。这阵子营地里做菜用的是蚝油酱油之类的调味酱料,古堡里带回来的两包盐于念冰都没舍得继续用,只是她出来的时候,于念冰会包一些,让她带着,说总比包些酱料用起来方便。

  其他方面,宋时月还能努力努力,只是这盐,就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弄了。

  当初末世初期,还总能在到处是丧尸和变异动植物的超市,小店,甚至无人的居所翻出些盐来。后头《食经》经传播广为流传,大家就开始有目的地去寻找《食经》中记载的带有咸味儿的变异动植物,再经由各大安全地的研究所研究出了食盐的替代品。虽说那红盐鲜红的颜色实在有些渗人,许多人都叫它血盐,但是吃起来是咸的,没什么变异动植物的怪味儿。在安全区里移植了一批带咸味儿的变异植物,有木系异能者进行催生之后,红盐的价格也稳定了下来,至少后头宋时月也没落到过一口红盐都吃不上的地步。

  现在到处都挺正常,宋时月就没招了。还是于念冰说曾经看到过三种植物的资料,只是其中两种都没见过实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一种是盐肤木,据说叶子就有点儿咸,结出的果子叫五倍子,资料说是酸咸味儿的,现在也是差不多快熟的时候。

  一种是碱蓬,资料说是喜欢长在盐碱地里的一种植物,含有不少的盐分。

  最后一种是冰草,唯一一种宋时月和于念冰见过的含盐植物,本身含有天然的植物盐,还是低钠盐。

  虽说含盐植物里的盐分始终有限,但是总比坐吃山空来得强。任何的东西,只要能达到一定的量,量变引起质变,是迟早的事情。

  三种植物,于念冰都给宋时月画了图,只可惜……宋时月一种都没见着。

  宋时月最终也没舍得用于念冰给她带上的那一小包盐,只凑合着把不锈钢饭盒里煮的一顿乱炖吃了。

  希望……明天会更好吧。

  宋时月睡下前,如此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