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全大周的白月光他喜欢我>第39章 剖白

  温行远第二日一早便遵从皇后娘娘的医嘱从宫中搬回了府中静养。当然,也不是他自己独自回去的,“挂念”老太傅身体的瑾王爷,也一并随着他到了太傅府上。

  顾瑾之一点也不见外的跟着温行远便进了太傅府。虽说他从前也常来,但也不是同此时一般的心情。从前只想着他与温如归是手足情谊,可历经昨天的一番事后,他竟少有的有几分心虚。

  毕竟,按着老太傅的心思,下月便是独孙的婚筵了。日后他便能放心将温家交予孙儿手中,安享晚年了。

  如今他做了这等事,岂不是让这温家绝后了?

  是以在太傅府上只喝了半盏茶的顾瑾之,便觉得座下的椅子有些发烫,觉着老太傅不经意间瞥向他的目光也烫得灼人。他有些不自在的低头抬袖,一口一口啜饮着手中的热茶。一时间,又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想到青州,想到一切迷雾背后的那一双与一切事件都有关的手;想到大周,如今的内忧外患,以及皇兄将他们支使去青州之后这郢都所发生的事;又想到,他与温如归。

  自那一日过后,顾瑾之与温行远的关系就变得有些难以分辨起来。

  按理说,他挑明了自己的心思,对方看样子也是接受了他的一番心意,可是如今太傅府与尚书府两处对于婚礼的准备可正是如火如荼。双方都是这郢都出了名的高门大户,郢都的百姓在得知这双方即将结成姻亲的时候,也多会感叹一句“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这温公子打小便是这郢都出了名的才子,今岁方才当了探花郎,又是面容俊朗如芝兰玉树,时而给人以翩翩君子之感,不只是多少郢都女子的梦中情郎。而这娄三小姐亦是在及笄之年便以性情、才名以及容貌扬名,在此前已有许多世家子弟慕名求娶,皆是被一一拒绝。

  如今偏偏瞧上了温公子,恐怕是早听过对方的名头,心慕已久。

  每每顾瑾之在郢都街中听到这种的说法,都有种微妙的自己见不得光的情绪。

  坐在另一侧同温太傅说着话的温行远似乎察觉到他的心不在焉,原本十分轻缓的说话声骤然提高了几分,惊得顾瑾之连忙放下的杯盏,正好听到温行远同老太傅温声请辞:

  “那祖父,孙儿便告退了。”

  两鬓斑白的老太傅一挥手:“走吧,走吧,别在这儿同我这老人家耗费心思了。既然身体还需静养,那便好好在府中养着,明日我叫人送些药材到你的院子里。”

  温行远闻言俯首作揖:“孙儿多谢祖父关怀。”

  温行远转身便走了,原本就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顾瑾之也连忙起身,就想要追着人离开。

  却被首座上的老太傅给留住:“瑾王爷,可否再留片刻?老臣有一事不明,欲请教于您。”

  顾瑾之从前还未封王建立府邸时,常常往这太傅府来。偶有几次,便会遇见正在同温行远说教的温太傅,见他来了,也从不过分尊敬,有时还会请他过来一同与温行远习读古文。所以算起来,老太傅也算他半个先生。

  或许是因为在太学时的先生都过于放纵他,又或许是听说这位大名鼎鼎的温太傅曾是他父皇为他皇兄请的先生,便下意识地将对方归在了会纵容自己的那一类里。于是乎,在温太傅的教习中不认真的瑾王爷,从前吃过不少来自对方的板子。

  在多次以身试法后,当时顾瑾之才回过神来,这位面容看起来十分温和的老太傅在教习中实际上是个十分严格的老师。

  不会因着他身份尊贵,兄长又曾是自己学生的名头便纵容于他。对待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包括他自己的亲生孙儿。许多时候,一抬拐杖便是一顿打。

  即便是皇兄,也对这位老太傅十分敬重。

  因着这一层关系,顾瑾之对于这位面善的老太傅,一向是秉持着敬畏且能远离便不会接近的心态。如今骤然被这般尊敬的称呼,又想起曾经在这里挨过的板子,身体骤然一僵。

  顾瑾之不太自在的回过身,还是依着学生的身份给老太傅行了一礼。随即又坐到了老太傅下首右侧的位置。心中没底的看向面色仍旧平静的老太傅:“不知太傅有何要事要问询于小子。”

  他革去了身份,只是以学生的身份同老师相处。

  老太傅也没说什么,那双已经有些浑浊的眼睛扫过他,接过身侧服侍的下人递过的茶,挥挥手让人退了下去。热气缭绕间看似不经意的开口问他:“在王爷看来,您同阿远是什么样的情分?”

  顾瑾之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胸腔中的心跳一下子急促起来,他谨慎的回答:“我同阿远年少相识,情分自是要深厚些。若是有一日他身陷险境,我必当竭力相救。”

  ——拼上性命。

  老太傅见他如此说,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将手中的茶放到一侧,神色不虞,却是没再追问下去,而像是骤然失了耐心一般:“下月便是阿远的婚期,府中早已为王爷单独备好了帖子,还望王爷到时能赏脸到这府中。阿远这么些年总是念着王爷这个交心人,还望王爷莫要负了他这一番好意才好。”

  一提到婚筵,顾瑾之面色便有些收不住,不过他也不会将这份气撒给老太傅,只是恭顺的应下了:“本王当日定会到府上,还望太傅不嫌本王叨扰。”

  老太傅听他开口,似乎是察觉到他心中有气似的,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再次回来的温行远给打断了:“祖父,瑾王爷昨日在太医院守了孙儿几个时辰,先前又是舟车劳顿,还请祖父大人不要为难于他。”

  原本面色还算平和的老太傅一见他这副作态,顿时吹胡子瞪眼起来:“你小子可别在这里跟我说得冠冕堂皇,你不就是心疼这臭小子吗?我还能吃了他不成?这对方还没承认呢,你就这么维护着他。若是这臭小子以后再做些荒唐事,你岂不是又白白断送了自己……况且、况且帝王家,又有什么好的呢。”

  丝毫没觉得自己说出口的话有什么问题的老太傅一口气将先前憋的火气都撒了出来,说完时布满皱纹的脸上都出气不顺似的涨得有些红。

  温行远上前走到祖父身后为他顺了顺气,手掌轻轻顺着脊背,温和道:“祖父,我已经不小了。我是心疼您,不必生他的气,也不必为了这件事与我置气。其实您从前就看出了苗头的不是吗?”

  一旁自温行远出现后就傻站着的顾瑾之在电光火石之间,忽然就明白了老太傅的意思,他出乎预料的就面朝上位的老太傅跪了下去。

  坚硬的膝盖磕在石板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老太傅见他这般行径,面色一变,起身就想要去扶他:“你这是做什么?”

  顾瑾之再怎么好说话他也是这大周的王爷,是流着皇家血脉的龙子。纵使他占着半个老师的名头,那也受不得他这样大的礼。

  顾瑾之却纹丝不动,他上半身挺得笔直,即便是这样的姿势,他也有他自己的傲骨。

  “老师。不用否认,您确实担得起小子我一声老师。我知道,您只是担心温如归,您只有这一个孙儿。若是他与我在一起,这温家这一脉的香火就算是断了。不止您担心,我也担心。温如归他从前是这郢都出了名的疏朗公子,若是沾了这样的名头,说不得那些人背后会如何议论他,他这么些年积攒的好名声也就彻底没了。

  “我倒是没什么名声。在这些大臣眼里,我向来是浪荡惯了,男女不忌。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可温如归不一样,他这二十年里,唯一沾上的不好的名声,或许就是同我交情颇深。”

  站在老太傅身后的温行远听他这么说,想要说些什么,顾瑾之却完全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

  “我生来在帝王家。都说生在帝王家,就多是薄情寡义。可您也知道,我从前能为了那一句辱骂去争一口气,日后也能为了温如归这个人去争一口气。我生在顾家,自小享了这锦衣玉食,便不得不担起之后的责任。大义之前,家国为先;家国之后,我必然会把他放在最前方的位置。”

  原本见他下跪还有些愠怒的老太傅听他如此说,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他从前总觉得这孩子是远不如陛下的,因为陛下在他这个年纪是肩上所担的担子,实在是太沉了,就让原本还是少年的陛下异常成熟。可陛下这个胞弟,在年纪一般时所作所为,实在难以入眼。

  如今听他这样一番话,又恍然觉得:或许这血脉里流淌着的,仍旧是与当初的陛下一样的东西。

  温行远听他这样剖白,顿时愣在了原地。

  ——或许他从未想过,就连顾子瑜这样的脾性,也会有这样的顾虑。

  在两人的愣神中,顾瑾之掷地有声的下了结语:

  “若日后我死了,他便能再娶个喜欢的姑娘家,为温家延续香火;可若是我活得好好的,有幸与他到白头,那我便决计不会辜负他。”

  作者有话要说:

  理想化写手,我不想要阿瑾和温温得不到家人的祝福,就不写来自家人的阻拦啦!我爱平平淡淡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