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全大周的白月光他喜欢我>第46章 吾心不改

  接亲的队伍在尚书府外形成了一条长龙,见新郎与新娘上了花轿,虽说有些诧异于新娘的剽悍,但也不敢误了吉时,连忙催促着轿夫起轿。不过片刻,红色的长龙又流动起来,迂回了来时的方向。

  而平稳行进的花轿中,未曾露出面容的“新娘”正与新郎面面相觑。

  方才经历了一场心惊肉跳的“上花轿”的温公子面色有些怪异,瞧着身侧的新娘子张了张唇瓣,想要说什么,最终却又及时收口,闭上了嘴。

  盖头遮掩下的人轻轻笑了声,透出几分奇异的愉悦,连头上的盖头也跟着身体压抑不住的有几分发颤:“怎么,温小郎君这是想要始乱终弃?见新娘子这般壮硕的模样,便想要临时反悔?”

  温行远见他连自己的声音都懒得掩饰,只是懒懒散散的半靠在了身后的花轿一侧,就朝他发起难来。便也十分随意的接了他的话:

  “在下这不是此前从未见过这般有气力的的新娘子,故而有些惊奇罢了。”他眉目含笑,不动声色的将话又挑到了另一头:“反倒是‘小姐’您,此番作为实为不妥。若是明日这事传出去,你我便再无什么名声可讲了。”

  他特意咬重了“小姐”两个字,可面前的人却仍是不太在意一般,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坐姿称不上端庄,更谈不上文雅,但却依旧能说得上是赏心悦目。

  花轿外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喧闹声不绝于耳,在太傅府接亲队伍的烘托下,喜庆非常。而在红帘遮掩下的花轿之内,似乎窗外的一切都随着人声隔绝在耳边,只有两人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原本微微倾身的温行远见他无声无息,似乎不欲与他多交谈一般。也颇为无趣的想要退回原地,也失了想要与他逗趣的心思。心中思忖着,顾子瑜这又是从何处寻了事来堵了自己的心。

  他脑海中想着今日之事,又觉得对方的别扭来得没缘由。莫非,还在为着今晨那一个小玩笑气急?

  温行远正想着,却不曾注意到,方才还好好坐在一侧的“新娘”不知何时已经半侧过身,将半边身子都移到了他身后,分明有一张盖头挡在脸上,却仿佛又张了一双眼睛似的,正正将身子对着身前人的后背。

  温行远一时不察,后背便直直的靠在了身后的坚硬的胸膛之上。他一怔,伸出手撑住腿边的空余处想要支起身子,却被掠过耳边的一双手给惊得再次跌坐了回去。

  那双手犹如看得见一般,顺着他的鬓边又折回耳后,将他方才在马上时嫌麻烦别到耳后的几缕额发尾端挑回了颊边。五指轻轻的在他发间梳过,把仍有些凌乱的额发理好,而后轻轻的搭在了他的肩头。他能感觉到对方修长的十指不经意间划过他脸上时轻微的刮蹭感,指腹间带着一层薄薄的茧,扫过肌肤时带来一种不甚明显的痒意,直刺心间。

  在感受到对方的指腹摩挲过自己耳后的那一小块软肉的时候,温行远的身体先于头脑一步微微颤了一下,撑在两侧的五指不自觉的蜷曲,被修剪得十分圆润的指间泛起了一层微微的红。待他反应过来时,身体的反应早已瞒不住身后的人。

  “呵。”低沉的音节在他耳后响起,微微上挑的尾音昭示出声音主人愉悦的心情。

  温行远有些不自在的动了动肩,想要挣脱他并不牢固的钳制,却被身后人骤然握紧了双肩。

  ——“别动。”

  隔着厚重的盖头,红布下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喙的力度,将温行远牢牢箍在了身前。而后,温行远听见他一身很轻很轻的呼唤。

  他眼神一动,也轻轻应了他一声。

  “阿远。”“嗯。”

  这一唤一和后,轿内再次陷入了沉寂。

  其实温行远有很多事可以问,有很多话可以说。比如那位娄三小姐是真的逃婚了吗,比如他为何要走今日这一出,又比如……那日入宫见陛下,两人说了些什么,他又瞒了自己些什么。

  但是在这一刻,他忽地有觉得自己这几日的忧虑来得有些不合时宜。

  他眉间一松,又将方才露出的一丝忧愁藏回了心间,顺着肩头的力道轻轻靠回了身后的胸膛。身后的顾瑾之见他想通了一般,也没有再说话,只是将原本放在他肩头的双手往下一滑,松松的落在了他的腰间。

  一路无话。

  ……

  直到花轿不再颠簸,在静寂了片刻后,帘外传来一道女声:“公子,到了。”

  去时耗费了几个时辰的弯街绕巷在这寂静之中仿佛不过是片刻,接亲的队伍就已经到达了太傅府。而后是花轿落地的颠簸感,温行远这才起身,掀开了轿帘。

  他几步下了轿子,却忽然回身,向着身后的花轿伸出了白皙的右手。

  跟在身后的喜娘瞧见他的动作,想要开口提醒这不合规矩,却陡然想到先前在尚书府时的一幕,又缩着脖子退到了一旁。只眼睁睁的看着一只只露出一点指节其余部分都包裹在红色的喜袍之中的手掀开帘布,而后自然而然地将手搭在了新郎的手上,而后一个借力从轿上跃了下来。

  喜娘一捏手中的红帕子,咬了咬牙,想着太傅府给的那一大笔银子,又默不作声地将头扭向了一边,不再关注两人的举动。总归是眼不见心不烦,只要出钱的主愿意,那她便也只能假作看不见。

  待到两人终于进了府,前方的下人领着两人往早已布置好的前厅走,一路上所见都是亮眼的红,灼人得很。

  如今已是黄昏,按着时辰再过片刻便是早已定好的吉时,府中早已聚满了宾客。温行远大略扫去便看见了不少在朝堂之上德高望重的老大人。祖父年纪大了,从前又是陛下的老师,因此许多大人也愿意卖他一个面子。

  今日是温太傅的独孙成亲,日后这老太傅的人脉必定会交到这个独孙的手中,今日不少大人也派了小辈来,也算是为日后的结交留了一线。

  推杯换盏间,免不了就谈到了家中的小辈。说到这郢都中风头最盛的年轻子弟,又总是越不过这温如归。许多年轻人也是从未见过从前便名冠郢都的温如归,今日便是借此机会来看看,这常常被家中父辈挂在嘴边的温家小子,到底是什么模样。

  这其中也不乏与温行远相熟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儿,却陡然发现从前总跟这温公子形影不离的瑾王爷,却是不曾现身。众人对视一眼,却是不再言语。

  此前从宫中传出来的风言风语,他们这些人可清楚的很。若是宫中所发生的哪一件事是真的,那瑾王爷不来参加这温如归的婚筵似乎就更坐实了这一传言。

  原本他们以为就算如此,也是这瑾王爷与温如归两情相悦。可是如今看来,反倒像是瑾王爷一心念着对方,而温如归却是一副铁石心肠了。

  几杯酒下肚,众人都默契的略过了这个话题,不再纠结于这两人之间的八卦。再怎么说,这瑾王爷的身份也不是能容他们揣度的。

  皇家的事情,即便是世家子弟,在许多时候也不得不三缄其口。

  而另一边,刚进府的温行远二人,却被前来的傧相递上了红绸,交握的双手不得不暂时分开。在分开时,不太正经的“新娘”还依依不舍的捏了捏新郎的手心,而后两者才分开。

  之后,他接过手中的红绸,轻轻握住了一端。他能感受到,温如归握着另一端。

  即便是在盖头的遮掩下,顾瑾之也能够想象对方现在的模样。顺着红绸向前拉扯的力道,顾瑾之一步一步抬脚。最后,在一旁傧相的提醒下跨进了花厅。

  站定。

  手中被换上被点燃的香火,顾瑾之顺着身侧老太傅的声音屈下身,双膝落在蒲团之上,恭恭敬敬的朝着身前一叩首,而后将香火插.进炉中。

  ——吾心不改。

  老太傅的声音随着他这一跪微微发抖,旁人或许听不出来,但顾瑾之五感向来比一半人要敏锐些,对于这些细小的变化也能分辨得一清二楚。

  其实他本不必这样做。温如归其实并不需要他这么去做,温如归向来把这两件事分得很清:温如归与他在无人时,是两心无间;可在朝堂上,在家国前,他先是姓顾,温行远亦先是姓温。

  横亘在他们二人之间的,远远不止这些年岁之间的隔阂。还有一些难以言说的,更深的东西。

  可如今,他确实实实在在的,想要将他这一颗真心,拿给温如归看看。

  ——或许日后会变,但至少今日,他仍旧是爱他的。

  越过似火的红绸布缎,顾瑾之跟随着身前人的步调,一步一步的踏进了前厅。掠过两侧熙熙攘攘却安静异常的宾客,径直走向了最中央的位置。

  太安静了。

  顾瑾之有些不解的蹙眉,掩在红布下的面色有些沉。藏在袖中的五指握紧,却在听到前方传来的话语声时陡然放松。

  “既然今日娄尚书不能前来,那本宫今日便想讨个喜庆。阿远也算是本宫看着长大的孩子,今日阿远成了亲,本宫也想坐坐这上方的位子。”是皇嫂。

  席中无人敢反驳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亲自前来本就是给足了两府面子,如今在这么一说,几乎就是承认了她对这温小公子的偏爱,明明白白告诉众人:温如归惹不得,温家也惹不得。

  而早已认出新娘是谁的温老太傅,更是忙不迭地将人请上了首座,在下人的搀扶下颤巍巍的坐在了另一个位子上。

  吉时已到。

  前方传来双方傧相的的唱和声:“一拜天地——”

  顾瑾之手握红绸,微微弯下腰。

  “二拜高堂——”

  两人转过身,对着首座上的长辈,同时弯下了腰。

  “夫妻对拜——”

  顾瑾之起身,将身体转向左侧的温行远。顺着手中的红绸走近两步。而后,绸缎两边的二人同时弯下了腰,发顶相碰。

  ——两心相通。

  作者有话要说:

  我错啦我错啦,我是鸽子呜呜呜……

  另外成亲乱写的,我就初中历史水平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