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惊孟>第93章 寻找

  “大人,都问过了,走失的孩童共有五名,三四岁大,有两个是城外西村、东村百姓的孩子,近日大人们都在忙秋收,孩子不见了一天才来报官,还有三个是在城里丢的,昨夜上街赏月的人多,一会就不见了。”

  严辞镜对罗生说:“江陵城门刚开不久何将军就派人守着了,若是早就出城,天大地大,想找人难上加难,若是没走,还在城里,何将军如今大肆搜查,总能找出线索。”

  罗生道:“牙子不可能带着五个孩子在城中露面。”

  严辞镜冷道:“事情已经败露,牙子为了尽快出城,必定会舍弃五个孩子,若是孩子哭闹不止……”

  堂上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唯有堂外丢了孩子的百姓高声哭嚎。

  这时,同在堂上的段乘空踹翻了大娘,大怒:“你到底把孩子藏到哪里去了?”

  大娘顶着头乱发在地上匍匐,“大人!冤枉!孩子走失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指着段乘风,“你不能空口冤枉人!”

  段乘空肩上的苍鹰对着大娘嘶叫,段乘空拍拍苍鹰的爪,道:“我昨夜见你时,你正拿着花灯诱骗孩童。”

  大婶大哭:“我见他可爱!想逗逗罢了,这也有错么?”

  “要不是心里有鬼,我喊住你时,你跑什么?”

  “你背着把剑,凶神恶煞地吼我,我不怕么?你不追我,我又怎么会跑?”

  语方知旁听,迷糊得很:“师父!你确定她是牙子?”

  严辞镜也怀疑,为何段乘空认为一定是这花衣大婶偷了孩子?听段乘空描述,不过是看见她拿花灯哄逗小孩,怎么就成了诱骗?

  那大婶抹着泪,指着段乘空:“你要是看见我抱了孩子就跑,那我无话可说,可我没有!”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段乘空身上,段乘空气得脸红:“肯定跟她有关!我不可能认错她!她化成灰我也认得,那个什么罗大人!你也认得!你自己说!”

  罗生?严辞镜朝罗生看去。

  罗生苦笑着点点头:“下官是有点印象,似乎是下官几十年前,曾随前前知府大人破过一起拐卖儿童案,当时就捉过她一回,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叫蝇婆……”

  严辞镜不解:“本朝律法规定拐卖儿童乃是杀头的大罪,为何她能脱身?”

  蝇婆尖声喊道:“因为我是无辜的!所以我才被放了出来!”又指着段乘空,“你不能因为早年的事就刻意冤枉我!”

  段乘空不为所动,认定此时与蝇婆有关,蝇婆不认,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再也没了任何进展,严辞镜唤人把蝇婆暂时关起来。

  人一走,堂里只剩下令人窒息的死寂。

  语方知最先开口:“师父,你真的确定是她?”

  段乘空抄起惊堂木就往语方知身上砸,语方知一闪,惊堂木卡进了身后的墙里。

  “孽徒!连你也不信我!”

  语方知挥散粉尘,躲在严辞镜身后,道:“若真是她,她不肯认罪就问不出孩子的下落,若不是她,来回审问浪费时间,孩子凶多吉少。”

  对此,段乘空还是坚持:“一定是她!”

  连罗生都劝他了:“没准是段大侠看走眼了……”

  段乘空一听这话就生气了,脸色阴沉:“罗大人,你当年跟在孟大人身边处理过当年的贩卖小儿案,见过当年的惨象,怎么还能说出这种话?”

  “罗大人,”严辞镜出声制止,“拿江陵城地图来。”

  在等地图的工夫,何潜回来了,丧气的脸表示目前一无所获。

  段乘空看见何潜就像是看见了救命稻草,抓着他问:“何兄!他们都不信我,你说说,你觉得是不是蝇婆干的?”

  何潜点头:“蝇婆出现在江陵城肯定不是偶然!她有问题!”

  段乘空冷傲地哼了一声。

  语方知劝道:“当务之急是找到孩子。”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严重性,但对着江陵城地图,还是很没有头绪。

  严辞镜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二十号傍晚之后,城西和城东丢失的两个孩子,就再也没人见过,若真是被拐走了,此时再追已经晚了。”

  何潜摇头:“不能放弃找人。”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严辞镜道,“假若城内外的孩子,都是被同一批人拐走,牙子在城外带走两个孩子后,再在昨晚中秋夜,摸黑带走了三名孩子,要怎么把五个孩子带出去?”

  何潜恍然大悟:“出城必是通过能藏身的东西,将孩子带出,再连着城外藏好的两个孩子离开。”

  严辞镜点头:“是,所以城外的孩子,很可能还没被带走。”

  可城外地方也大,该怎么找?

  语方知细细想着:“城外人来人往,带着孩子难保不会被有心人注意到,所以孩子抢了就要立刻藏起来,西村东村地方不大,但藏人的地窖、老屋、树林、矮山,到处都是。”

  听到这里何潜已经坐不住了,吩咐底下人去搜。

  “还有城内被拐的三个孩子呢?”何潜道,“我已经派人搜过城中的酒肆和客栈了,贴出告示,一有孩子和牙子的踪迹,就会有人来报。”

  严辞镜点头:“搜城动静大,牙子不敢轻举妄动,必定是藏在某处伺机出逃,保命要紧,牙子会尽快赶在傍晚城门关闭前脱身,在这之前,一定要找到孩子。”

  何潜仿着严辞镜的思路:“城中孩子丢失的地点,都集中在主街附近,此处地窖私宅和库房颇多,我立刻带人去找。”

  语方知也说:“主街商铺多多少少跟语家沾边,我立刻派人去问,没准有人知道什么。”

  严辞镜点头:“提供线索者,赏!”

  官兵出动,在城内大肆找人,弄得人心惶惶。

  “怕什么?又不是你我干的!”

  “声势大些又怎么样?孩子的命要紧!”

  “我得赶紧去学舍看看孩子!”

  城内外的百姓都不约而同地配合官府的搜查行动,见到什么可疑的人也积极检举,但随着日头倾斜,还是没能找到丝毫有用的信息。

  但不久后,岳钧山带人在城外矮山背阴的一处山洞里,找到了被关在鸡笼里的两个孩子。

  这一发现,证实严辞镜对于牙子的猜测,在城内外偷孩子的,是同一批人,而这些人,连同三个不见踪迹的孩子,一定还在城里!

  作者有话说:

  第一个认出严辞镜就是严惊平的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