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惊孟>第111章 悔

  “你们——”

  何潜话都没说完就被点了穴,动弹不得地瞪着床边的语方知和严辞镜,想问他们想干什么,但又被点了哑穴,只发出了啊啊两声。

  求助的余光往窗外瞟,门口守将的背影成了唯一的希望,但被走上前的严辞镜挡住,只听他说:

  “何将军,是岳副将亲自放我们进来的,你不必担忧,我们只是想问你一些事情。”

  语方知不怀好意,严辞镜神情严肃,何潜心里有了不祥的预感。

  语方知主动帮何潜把被子盖好,趁机嘲讽:“何将军,我师父不是劝你不要跟文官耍滑头吗?”

  严辞镜比较好心,眼神示意语方知收敛一点,随后从袖中拿出一封信,道:“何将军,这是从罗生房里搜出的信件,看你的神色,想必是知道这封信是寄去给京城哪位大人的了。”

  他在语方知搬来的椅子上坐下来,摆了摆宽袖,气定神闲地看着何潜,缓缓道:

  “点哑穴是我的主意,何将军此时开口辩解我也分不清真假,不如何将军静下来听我说说,辨一辨我是否说对了。”

  何潜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那封信的确吸引了他的主意,他看着冷若冰霜的知府,再是倚靠在圈椅旁吹茶的语方知,知道他们是有备而来,索性听一听他们能说出什么。

  “何将军说,在乱葬岗,罗生以弟弟的亡故,求请你不要再追查蝇婆一案,后来又说他以同样的理由,希望你帮他,但你因为顾忌我的性命,拒绝了他。”

  “皆是胡言。”

  严辞镜接过语方知递来的茶盏,没有吹,靠在唇边饮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润泽舌腔,严辞镜舒适地眯起眼,说话时目光又愈发锐利:

  “何将军谎话连篇,可还真的记得自己答应帮罗生,最初是为了什么吗?”

  语方知劝:“何将军别急!你重伤在身,急火攻心冲击穴道,对伤势不利。”

  严辞镜将茶盏放下,“何将军,你跟罗生在乱葬岗达成一致,到偏房中的争执,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

  “若我猜得没错,你早就知道罗生跟当朝宰相魏成有联系。”

  “至于何将军……魏相当年曾做过兵部尚书,掌天下军事,与时为江陵守将的你,多多少少也有会有些联系。”

  若是何潜没被点穴,此刻一定是浑身发抖,但若是哑穴解了,他也依然不能反驳什么。

  他说不了话,只能靠听,靠想。

  他想起守在蝇婆尸体旁,罗生站在他面前,说的那番话。

  罗生并没有跪着,也没有哭求,反而义正言辞:

  “何将军,我杀蝇婆,是奉魏相之命。”

  他愣了两秒,反应过来,罗生口中的魏相,指的是当年送来援北调令的兵部尚书魏成,随后他什么也没有说,退了两步。

  之后的回忆被严辞镜冰冷的声音打破了。

  “我并不明白,为何他搬出魏相便能让你无条件服从。”

  何潜说不了话,便有语方知替他答:

  “严大人说错了,是何将军自以为他跟魏相是互相信任的关系,可是他想岔了,求过情的妹夫还是死了,我们何将军气炸了,所以罗生再次前来求助的时候,何将军定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其实还没有到毫不犹豫的程度,何潜记得当时自己垂着头,一言不发,这幅模样惹恼了罗生。

  “何将军!你要忤逆吗?!”

  何潜内心的犹疑叫这句话扫得荡然无存,他不甘地反问:“忤逆?我只是不愿替你挡下这等伤天害理的事,你就说我忤逆?当初你替魏尚书传信来,我是如何做的,你一清二楚!”

  “我豁出命去守城,只得了一个将军的虚衔,退守江陵十四年!从未入过京,魏相还记得我吗!”

  他记得当时罗生一向温和的脸扭曲成暴戾,道:“魏相日理万机,你该体谅。”

  “你少跟我说体不体谅!我曾多次去信丞相府,从委婉到直接,我就是想离开江陵,就算是调我去南蛮守荒芜边境,也好过荒废在这富庶之城!”

  “可魏相是如何做的,头几年还安抚敷衍,后来干脆就置之不理,我知道军职调动不简单,我等了十几年也没有结果,但保下一个小官也不行吗?”

  多年的壮志难酬和苦受的憋屈,在冰冷的偏房中,对着一个亡命之徒宣泄出来,何潜觉得如释重负的同时,脑袋一片空白,当胸刺来的短匕躲闪不及,眼睁睁看着它没入胸口。

  好长一声叹息,似乎是从他倒下的那一刻,一直叹到了现在,连何潜自己都不知道在叹些什么。

  回想旧事的何潜忘了,自己发不出声音,这声叹息是语方知发出的。

  “何将军,你不愿将真相说出,不就是因为你对魏成,还抱有幻想吗?”

  一道嘶哑厚重的声音响起:“我不信他,还能信谁?”

  语方知喝严辞镜齐齐往床上看去,只见何潜目光呆滞,唇边缓缓流下一道血液,他为了出声辩解,竟是硬生生冲破穴道。

  语方知奔至床边,封住了胸口的穴道,防止他暴毙,严辞镜立即起身往外走,吩咐叫大夫。

  强行冲穴,何潜口中的腥甜味越来越重,一张嘴鲜血就涌了出来,他咽了一口,叫住门边的严辞镜:

  “严大人,你不明白,一纸援北的调令,对我而言,有多重要。”

  严辞镜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将门打开,命人去找唐大夫。

  到了要叫大夫的程度,岳钧山冲进来,扑在床边连喊了三声将军,一声比一声急切。

  何潜疲惫地闭上眼。

  岳钧山一时焦急,厉声质问:“你们对将军做了什么?”

  何潜探到了岳钧山的手,安抚地拍了拍,张了张嘴,声音没有一丝往日的底气,他说:

  “我为一方守将,守什么?妻儿殒命时我在哪?,边境三城被屠时我在哪?江陵遇难时,我又做好什么了?”

  “我是不是都做错了?”

  三人都没想到何潜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怔在原地,后是唐霜提着医箱进门,把碍手碍脚的所有人都赶了出去。

  屋里暖而闷,屋外冷得令人窒息,语方知握了握严辞镜的手,在屋里待了这么久,手还是这么冷。

  手被捂着,严辞镜迟滞地抬头,悄悄将眼底的不忍露给了语方知。

  岳钧山从出门开始,就一直低着头,此时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了,他愤慨道:“严大人没见过,我却是见过锐气最盛时的将军的,当年他亲口对我说,就算是不守国门,守好一方安宁也同样荣光万丈。”

  “直到发妻遇难,我不止一次偶遇将军醉酒后,自责自己连家妻都保护不了、不配为夫的场景。”

  “后来北境遭敌军压境,晔城来的调兵令,终于让将军有了一展鸿志的机会,伴在将军身侧应敌的那段时间,我再一次看到了发妻辞世前,曾经荣光万丈的将军……”

  之后发生的事,严辞镜都猜到了,一身军功换来将军的头衔,退守江陵的安逸日子里,何潜在虚度的光阴中,在一次次求请调往边疆的书信来往中,几乎耗尽希望。

  他需要在刀剑厮杀的光影中,暂时忘却亡故的发妻,捡起初入军营的志气。

  离开了兵府,语方知叫来的车轿候在门口。

  进了避风的车厢,严辞镜的脸色并没有缓和几分。

  他从宽袖中拿出那封信,那封骗过何潜、让他说出真话的信。

  “我知道何将军为什么要帮罗生了。”

  语方知抚开严辞镜脸颊边的碎发,“你心软了?”

  严辞镜轻轻握着语方知的手腕,没有说话。

  语方知把他搂紧怀中:“还记得你要追查蝇婆一案的初衷么?”

  严辞镜点头,因为蝇婆作恶多端,因为要洗刷孟大人身上的污名,因为何将军无辜的妻小。

  他早就心软了,却又随着调查的深入,心中的仇恨更多。

  “魏成该死。”

  语方知道:“蝇婆跟罗生背后的魏成有关,何将军休养的这段时间,足够他想清楚来龙去脉,把对魏成的那点盼望,都消磨透。”

  车马渐渐驶离兵府。

  严辞镜透过车帘,看见阴冷的暮色,还有窗上的水线。

  “下雨了。”严辞镜更用力地握住了语方知的手。

  江陵的冬日不期而至。

  作者有话说:

  晚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