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塔格里>第35章

  中秋过后,谢流庭便肉眼可见地忙碌了起来,不仅公务较往常增加许多,有时还要隐蔽前往宫中。桑岚虽不知其中缘由,却能隐约从他身上嗅到一点风雨欲来的气息。

  直到再惯常不过的某一日——

  “太子谢衍,地惟长嫡,位居明两,然常怀异心,数违朕命,专擅权威而鸠聚党羽,纳邪说而杀手足,既伤典礼,亦惊骇视听,难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褫夺太子之位,贬为庶人。”

  一道废太子的诏书立下,使得朝野震颤。

  这道诏书来得毫无预兆,打了所有未通消息的人一个措手不及。

  偏生举证太子私下勾结党羽、派人刺杀七皇子及五公主的事实证据确凿,不仅如此,在探查过程当中太子母家骠骑将军府也被牵涉入内,虽事不及老将军与现任大将军,却查出其叔父串联子侄,借势吞纳敛财、恶意伤民之事。

  且不等太子近臣为其奏书申辩,炆帝旧疾复发、重病卧床的消息又自宫中传来。

  帝王抱病的消息宫中似乎隐瞒了许久,先前尚且能遮掩住,而这一次之所以传出消息,一是确实再也无法掩盖,二则大抵是预感到了某种期限的到来。

  于是桑岚才终于明白了谢流庭那段日子之所以会如此忙碌的原因。

  而在消息传出的次日,帝王便急集了朝中文武重臣前往宫中。

  众人皆心知肚明此举表示着什么,是以一面恭敬地前往,一面则暗自在私底下沟通动作起来。

  帝星将陨,太子之位却悬而未决,是以先前始终潜伏在水面下涌动着的暗流便在一夜之间被摆至台前,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将平静的皇城刹那间打造成为了暗藏杀机的龙潭虎穴。

  炆帝所在的清心殿内,大臣嫔妃跪了满堂,帝王背倚着身后的床靠,虽然面色苍白,但双目仍然炯炯有神,视线所过之处,众人被那其中暗藏的威势所慑,顺从地垂下头来。

  众臣到达已有一柱香的时间,帝王却始终垂着眸不发一眼,似在假寐,又似乎是太过疲惫,叫人见了心里惴惴,不禁暗自揣测起传闻的真实性。

  然而无人敢质疑帝王之举,皆默着声垂首等待着。

  不多时,廊外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一名近侍宫人小跑着,神色惊慌,口中低喊着,道出了一个惊骇众人的消息——

  “二皇子率兵逼宫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们脸色皆在瞬息间发生了剧变。

  许多人方才意识到:此刻众位皇子嫔妃皆汇聚在这清心殿中,却独独二皇子迟迟未到。不仅如此,与二皇子一党的礼部尚书等大臣今日似乎也不见踪影。

  今日所到大多是处于中立或者意属其他皇子的官员,而各王公贵胄皆汇聚于此——

  二皇子此举,打的是一网打尽的注意!

  心有计较的大臣很快反应过来二皇子此举的缘由:太子被废,彧王出挑,若是等帝王立下诏书,那么称帝的皇子绝不可能是自己。

  倒不如趁着炆帝病重,朝廷重臣皆在,众人又毫无准备之时行这逼宫之举,或许能够为自己搏得一条通天之途。

  话虽如此,但炆帝仍在,护驾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地响起。

  “愣着干什么!还不护驾!”

  “禁军呢!禁军哪去了?!”

  “先保护陛下安全!”

  原本寂静的场面一下变得喧闹起来,偌大的清心殿转瞬间就与“清心”二字毫不相关。

  直到又一名宫人疾跑着奔入殿门,神色恐慌地嘶声喊道:“陛下!二皇子已——”

  他话没说完,就被一柄剑穿过了胸膛,血花飞溅,那宫人的身影倒下后,露出其后二皇子谢迎沾着血渍的脸。

  “吵吵嚷嚷地做什么。”

  谢迎抽出插在宫人身体中的那把剑,重新在空气中带起一道血线。赤红的液体沾上他的衣袍,将他浑身的气质染得如同歃血的修罗。

  他的气势虽然可怖,但在场的重臣许多都是曾经与炆帝一同历经腥风血雨建立了今日的王朝的,是以只被慑到了一瞬,反应过来后就想上前阻挡,却被后来不断涌入的诸多兵卫控制并按在原地。

  谢迎缓缓踏进宫中,双目缓缓环视殿中一周后,不紧不慢地将视线落在了倚着床的炆帝身上。

  “父皇。”他微微扬起一个笑,那笑容看上去很恭敬,但是因为其下掩藏着的欲望而显得有些扭曲,“儿臣侍疾来迟了,请父皇恕罪。”

  他这般说着,却并未行礼,反倒一步步踏进,他手上的那柄剑随着他的走动,在地上滴下一连串的血滴。

  有忠心的臣子欲挣脱控制从两侧围拢,挡在炆帝身前。但外臣入宫不得携带兵刃,是以宫中众臣哪怕是武将也并未携带武器。

  而谢迎之所以能这般快速而悄无声息地就闯入帝王宫中,却一无阻拦,想必是通过某种手段收买了禁军。

  武力悬殊。

  “放肆。”

  一道轻若游丝却依旧沉着的声音响起。

  炆帝半掀开眼帘,目光却并未落在谢迎身上。

  谢迎见状,脸色一沉,缓慢地卸下了面上的那副谦恭的面孔,忽地低低笑了起来,“放肆?”

  “父皇,看来您是病糊涂了,事到如今还没搞清楚情况。”

  “现在,可不是您能说放肆的时候。”

  说罢,他轻轻地抬手一挥,门外便立即走进一个举着木质托盘的侍从,那托盘中放置着的明黄色卷轴,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什么。

  谢迎拿起那张卷轴,单手一抖任由它向下拉开,将其中的内容展露在众人面前:“不过若您能在这张退位诏书上印上国玺,您尚且还能待在宫中好好修养,否则么——”

  “就莫怪儿臣不孝了。”

  他话音未尽,殿内的朝臣们便震声怒骂起来,文官尚且收敛一些,脾气暴躁的武将则是直接出口成脏,骂得多难听的都有。

  “诸公。”谢迎笑了笑,并没有如人所料地流露出愤怒的情绪,反倒表现出一切尽在掌握的神色,“何必如此激动?”

  “父皇当日也是逼宫上位,怎么换作我便不行?”

  “再说了,诸位不为自己考虑,也当为自己的家人考虑啊。”

  他话音刚落,在场的朝臣纷纷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有的仅是面露惊疑实则不信,有的则是在反应过来之后恨不得继续指着谢迎的鼻子痛骂。

  “诸位莫要不信,毕竟这皇城中所有能用得上的兵力——包括宫中禁军,如今都听命于我,想请些人去到我的府中喝茶,尚还算得上是轻而易举的。”

  “诸公若想拦我,也要问问你们的家人同不同意啊!”

  谢迎说罢,将手中的卷轴重新撂了托盘,随后轻轻拍了拍手——门外面又再次涌入一群人,不过这一次,他们身上着了禁军特有的着装。

  “禁军当誓死保卫陛下,才是!怎会——”

  在场有老臣发出夹杂着惊怒的质问。

  谢迎对此只混不在意地一笑:“今日过后,这皇位的归属可就要变了,他们不听命于我,又当听命于谁?”

  “你说是么?五弟?”

  谢迎视线一转,看向一直一言不发地挡在在炆帝床前的谢流庭,满是挑衅意味地开口:

  “说起来,平日里你不是最得意吗?太傅总说你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在朝堂上说出的看法又有多令人信服。”谢迎嗤笑一声,“怎么事到如今,却说不出话来了?”

  谢流庭见状,只浅浅掀了掀眼皮,双手交叠在小腹处不疾不徐地向着谢迎偏头一笑:“孤又哪里比得过皇兄?孤只会纸上谈兵,不及皇兄有行动力。”

  他这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和说出的话刺到了谢迎,谢迎表情扭曲了一瞬,又似乎并不想在他面前落了下风,是以强端着笑意,只是那硬扯出的笑容怎么看怎么狰狞。

  但他到底没忘记自己的目的,他重新转头看向自说完那句放肆后便垂眸不知在想些什么的炆帝:“父皇,儿臣知道儿臣往日既不得您看中,亦不是您心中的继位人选,可是事到如今,再看中又有什么办法?您心目中的继承人,现在不仅救不了你,也救不了他自己。”

  “只因为他是您最爱的女人生的孩子。”谢迎一顿,“素日里您便给予了他最多的奖赏与夸赞,这些便罢了……”

  “为何我们从始至终都是他的陪衬!陪衬!”谢迎忽然压低了眉,咬牙低吼道:“他若一直是那副不良于行的病鬼样子,我或许还能隐忍下去慢慢图谋,可他偏偏好了!”

  “——这叫我如何能忍?”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谢迎缓了口气,又恢复了那副状似平静的样子:“父皇,今日这诏书您不签也得——”

  “谢迎。”

  沉默着的帝王终于开口,然而他这一声像是极耗气力,吐完以后声音又重新低了下去。

  “你是不是以为今日这皇位非你莫属?”

  “自然。”

  谢迎一顿,心中隐隐升起一丝怪异,但很快又被他不以为意地抛之脑后。

  “如此。”炆帝长长吁了一口气,“把诏书拿来罢。”

  见居然如此轻易就得到了应允,谢迎心有疑虑的同时更多的是即将成事的欣喜,他摆了摆手,让身边的宫人将诏书呈至炆帝床前。

  “殿下!”

  彧王府中,灼清一路小跑着奔入院门,她素来沉稳的人,极少有急成这番模样的情况,是以桑岚立时放下了手中的书册站起身来。

  “发生了何事?”

  灼清站稳后喘了口气,伸手推开灼华递过来的茶盏,急促道:“二皇子谢迎带兵逼宫了,如今他的亲卫正全城掳掠宫中重臣的家眷,似乎是要以他们为质,而其中一队人马已来至王府门前了。”

  “二皇子此举这般不仁不义,哪怕日后登位也必定给君臣之间留下嫌隙——他莫不是疯了?”一旁的灼华闻声惊叫起来。

  桑岚则是在听说消息之后惊讶一瞬便很快反应过来摇了摇头,他抬手按下灼华示意二人冷静,随即发问:“现下府中情况如何?”

  “有凌释以及彧王殿下留下的影卫守着,那些人尚且进不来府内。”

  灼清顿了顿:“而且,沈小将军也来帮忙了。”

  “沈长星?”

  桑岚微讶,思索一瞬后沉声呼道:“从风、从影!”

  不过霎时间,他的身侧便闻声出现两道人影。

  “你们与灼清灼华在此处候着,保护她们及府中下人的安全,无论发生什么动乱都不要踏出府门半步——切记!”

  他以命令的形式说罢,便提着裙摆旋身向着院门外奔去。

  “殿下!”

  灼清反应过来要去喊他,确实能看见自家主子风一般消失在院门口的背影。

  “凌总管!”

  正与二皇子府兵对峙的凌释闻声回过头去,看见赶来的桑岚不觉微怔,“王妃?”

  “在下不是让——”

  “先不说这个。”桑岚凝眉:“如今情况如何?”

  凌释闻言沉肃了眉眼,望向前方不远处缠斗着的一群人:“王府情况尚好,王爷留下的影卫足够保护王妃无恙,且方才又有骠骑将军家的公子前来相助,王妃可不必担心。”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指其他大臣的家眷呢?”

  “皆被掳至二皇子府中。”

  “可有卫兵前去营救?”

  “这……”凌释迟疑一瞬,“人数众多,请恕殿下无法顾及。”

  也是,毕竟是在皇城中,除非像二皇子这般早有准备,否则也不可能在一时之间调遣出这么多的府兵。

  “我明白了。”

  桑岚点头,紧接着没等凌释阻拦,便飞身向前拦在沈长星身后抬手替他抵挡了一道暗袭。

  “……彧王妃?”

  “沈公子。”

  沈长星只惊讶一瞬,快速道了句“多谢”就重新投入打斗之中。

  两人背身相靠,一边抵挡着想要冲杀上前的人一边分神交谈。

  桑岚抬手用剑柄击晕一人,问:“你怎么会来?”

  “毕竟是武将世家,区区蝼蚁压根没本事把我们抓走,因此我打晕那群想要抓人的人后便赶来了。”沈长星边一个手刀劈在一人后颈,边扬声道。

  ——看起来竟还有些骄傲。

  配合着几个影卫一同放倒了这群府兵,桑岚这才转过身,满脸严肃地看向沈长星,继续刚才的问题:“沈公子应当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我明白。”沈长星被他带得也正色道:“长星此举不代表家族,也无关立场,仅代表长星个人。”

  “——我说过,若王妃有需,我自会插肋相助。”

  沈长星说罢,抬起食指轻轻挠了挠脸颊,视线飘开轻声道:“毕竟我们是朋友嘛……这应该不是我自作多情吧?”

  桑岚见此微微一愣,继而轻轻攥紧了持剑的手:“自然。”

  然而没等他再同沈长星多说什么,身侧的一名黑衣人便上前拱手行了一礼,说道:“殿下,属下凌一,与其他几人一同奉命保护王妃,如今外界形式危急,还请王妃先退回府内,保全自身。”

  眼前之人态度恭敬,从方才的打斗来看,他同其他几人皆武功不俗,桑岚抬眸打量了他几眼,继而抿了抿唇道:“那他呢?”

  像是早就料到桑岚会有此疑问,凌一回答得很快:“王爷自有对策,王妃不必担心。”

  “是么。”桑岚对此不置可否,他摇了摇头:“但我能够保全自己,这里不需要你们——他应当比我更需要人手才是。”

  桑岚潜意识认为这些影卫应当更加在意自己所认定的主人,是以他话说到这,愿以为他们应当先去确认自己主上安全。

  然而——

  “殿下有令,若生异变,我等需誓死保卫王妃殿下。”

  凌一将身子弓得更低,看似谦恭实际上透着执拗。

  “这样么。”

  如今时间紧迫,心知通过劝说的方法断不可行,桑岚沉吟片刻,继而开口:“既然如此,你们便随我来。”

  说罢,他重新迈步向府里走去,不过刚走了两步,便想起什么似的停住脚步侧过身——

  “沈……”桑岚一顿,“长星,你可要随我一起?”

  “啊。”沈长星下意识点头,反应过来后眨了眨眼问道:“去哪?”

  “可是要进宫去找彧王?”

  “不。”

  桑岚摇了摇头:“我相信他。”

  纵使事发突然,以那人的性子,应当也早有准备才是。

  “那是?”

  “回去驾马。”

  桑岚卷翘眼睫下一双碧色眼眸此时状似寒星般闪烁,收敛的气息外泄后,使他周身气质凛然恍若一柄出窍的剑:“去二皇子府。”

  虽说王座之下流血漂橹自古以来便是常态,但那终究是些无辜的人……况且,他能帮那人挣回来的筹码,能多一些便是一些。

  “啪。”

  明黄色的卷轴被掀翻在地,谢迎见状蓦地黑沉下脸来:“父皇这是何意?”

  “谢迎。”威严的帝王似乎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你错了。”

  “……什么?”

  炆帝抬眸看过来的眼神十分平静,却生生让谢迎错愣得后退一步。

  “既然敢做这逼宫之事,又何须用这诏书以正名?”

  “仅有小人之阴私而拘无用之小节者,担不起这天下大任。”

  “谢迎,你还没有做好成为一名君主的准备。”

  炆帝每说一句话,谢迎的面色便难看一分,直到最后一句话落,他才忽地想起:眼前这个如今气若悬丝的帝王,当初行那逼宫之事时,可是在众多亲历者的簇拥之下,亲手取了自己叔父的项上人头的。

  “既如此。”谢迎回过神来之后,攥紧了手中的佩剑,眸中透出几分狠戾,“那么父皇便休怪——”

  “二哥。”

  温润得如同溪水般的嗓音倏地在耳畔响起,而谢迎的身形也随着这道声音的响起动弹不得。

  看着不知何时已来到自己身前的人,谢迎睁大了眼,不可置信道:“谢流庭?”

  却还不等他再说些什么,腕上便猛地一痛,紧接着他便因那剧痛而不受控制地松开了手中握着的剑。

  “哐当。”

  剑身与地面相触发出脆响。

  像是感知到了某种令人恐慌的预兆,谢迎在听到这声响后浑身猛地一颤,随后扬声高喊:“禁军,护驾!快护驾!”

  然而周围听见他呼喊的禁军,却无一人有所动作。

  “你们……”

  谢迎张了张口,心中那一点被他所忽视的不祥预感在此刻骤然涌上心头,如同深水般似要将他溺毙。

  他眼见着——

  “护驾?”

  谢流庭偏了偏头,那双凤眼含笑,笑意却是冷的,他松开攥着谢迎的手,随后退了半步轻轻抚了抚袖口处并不存在的灰尘。

  “是要护驾。”

  谢流庭微微勾唇,笑意温润,眸中的神色却一点点冷了下来,“但不是护你。”

  “禁军自古仅听皇命,又岂容你收买?”

  他话音落下,最初一开始用以看守群臣的禁卫军皆转过身来,调转了目标将刀剑对准了谢迎与其周围的亲兵。

  这下,就算谢迎再蠢,也该明白是如何一回事了。

  “呵、呵呵……”谢迎咬着牙神情阴郁,接着冷声笑了起来:“这都是你计划好的?”

  谢流庭垂眸,掩在袖中的手指轻轻捻了捻:“并非,今日之事确实出乎臣弟所料——不过是此前做了多方打算罢了。”

  “就算这样——那又如何?”谢迎低喝一声。

  “你当真以为孤只有禁军这一支兵卫么?孤的府兵与亲军可不是吃白饭的!”

  谢迎说着,目光略过周围的朝臣,“何况,那些臣子的家眷还在孤的手上,今日,他们就是不想拥立孤也得拥立,大不了,就拼个鱼死网破!”

  “啊……”

  随着谢迎话落,殿门处忽然响起一道清亮的少年的嗓音,音量不大,却莫名地吸引了殿中人的视线。

  而神色姿态自始至终都保持平稳庄重的谢流庭,则在那道声音响起的一瞬间,便略带诧异地猛然抬眸看去——

  殿外发声之人迎着众人的目光缓步踏进,他身上的衣服似乎是因为打斗而沾上了些灰尘,这般却不使他气质显得狼狈,反而衬得他愈发凛冽而夺目。

  桑岚一脸沉静地将手中按着五花大绑着的人往殿中一推,低声开口:“这是二皇子殿下的近卫兵统领罢?”

  “倒是颇有些本事。”他一本正经地开口评价,目光澄澈又无辜:“我和沈小将军为了生擒他,还颇费了一番功夫。”

  谢迎闻言难以置信地转过头,在看见那人的一瞬间,脸色便迅速衰败下来。

  他清晰地意识到——

  最后的退路,亦被斩断了。

  今日之事,已成败局。

  这场看似剑拔弩张的逼宫,最终落幕时给人的感觉却更像是一出闹剧。

  二皇子谢迎被押下待审,其他的大臣也缓慢地从当前的境况下回神。

  一切事情似乎在他到来的时候已至尾声。

  “谢流庭。”桑岚抬眸望向不远处的人,“抱歉,我好像来……”

  “晚了”两个字还未出口,他就被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拥抱紧紧拥住,然而抱着他的人也只是非常克制地抱了一瞬,又很快地离开。

  “看来之前给的教训还不够深刻。”谢流庭垂下的凤眼中情绪晦暗不明,他抬手蹭去桑岚面颊处沾着的一点灰,语调沉沉:“塔塔为何要以身涉险?”

  “这算什么险。”桑岚扬了扬眉,“不要小看我啊。”

  他神色认真又可爱,似乎只是在简单地陈述事实,却让谢流庭几乎快要控制不住自己心头骤然涌起的、想要将人彻底吞吃的情感。

  ——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桑岚出现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彧王妃。”

  旁侧倏然响起一声轻唤。

  桑岚转过头,恭敬应到:“陛下。”

  倚在榻上的帝王看向他,沉沉唤道:“你来。”

  “你们都出去罢,朕欲同彧王妃说几句话。”说罢,炆帝轻轻摆了摆手。

  众臣听令陆续从殿中退出,唯有谢流庭像是预感到什么一般,在殿门前顿住了步伐,停驻了片刻后,才缓缓退出。

  却并没有回头。

  等所有人都退去后,殿中只剩下桑岚与炆帝二人。

  “陛下想同我说什么?”

  望着眼前的炆帝,桑岚心情其实有些复杂。

  对方是促使他来到这片陌生国土、以伪装的身份生活的罪魁祸首,他本应是怨怪的,但对方此时衰弱病态的模样又叫他心中升起一丝不忍。

  “那孩子,很喜欢你。”

  很突兀的一句话,却让桑岚蓦地一顿。

  “朕很确信,你已经成了他的软肋。”炆帝微微抬了抬眼皮,正对上桑岚的看过来的眼,“而一个坚不可摧的帝王,不能拥有软肋。”

  “大晟——如今这个国家,正处于鼎盛之时,正需要一个能够将它托举到更高处的人。而这个人只能是怀策,也只有怀策有这个能力。”

  连续说了这么一段话,炆帝的嗓音已经变得微弱而干哑,但他却微微偏头,拒绝了桑岚递过来的茶盏后继续道来:

  “他是朕最引以为傲的儿子。”

  语罢,就在桑岚以为炆帝想让他离开谢流庭时,对方却说:“他与朕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不同,也要比曾经的朕更勇敢与决绝,或许……某些朕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你或许,可以相信他。”

  彼时的桑岚被炆帝这副交代后事的口吻吓到,没去细想这些话到底有什么含义,直到很久以后终于明白,却又已经太晚。

  “陛下。”桑岚情急之下伸手握住了炆帝的手腕,不自觉地将他当成了自己的长辈,“我唤怀策进来看看您。”

  “或者,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妃子!”桑岚语气急促了些,眼中因为心中升起的某种预感升起了水光。

  “不必了。”炆帝微阖了下眼,过了许久后才轻轻叹了口气,“这许多年来,朕亏欠了他太多,我怕那孩子怨我。”

  “至于他们,吵吵嚷嚷,太叫人烦心。”

  “……你且扶我躺下罢。”

  而当桑岚真的小心翼翼地将炆帝扶着躺下后,靠在枕中的帝王却像是因为方才说的那些话而耗尽了力气,阖着眼许久都没有反应。

  直到桑岚重复唤了他几次以后,才微微掀开眼皮,睁开一条细缝。透过那条缝隙,桑岚却再也看不见初见这位帝王时对方眼中的神采。

  “父皇,怀策他,应当是不怨您的。”桑岚压下喉间泛起的苦意,轻声道:“您一定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父亲。”

  “朕信你。”

  良久,炆帝才应道,他的声音已经变得很低很低,像是一缕即将被残阳化开的云。

  “你走罢,朕累了,该歇歇了。”

  “我听见长怜……在唤我了。”

  桑岚走出殿门的时候,迎面袭来的秋风萧索而凄凉,伴随着轻缓又急切的脚步声响起,他在伫立片刻,便听闻身后的宫殿内传来宫人夹杂着悲恸的高声宣告。

  万里晴空骤然变得沉暗无声,像是在遗憾,又像是在缅怀,为了某位曾经塑造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帝王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