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武林侧写>第18章

  (一)枫叶红如火,马白人逸尘

  日暮,这时正是深秋,长安城外,一座不太大的山上满是枫树,远望去,就见这漫山遍野都是红的,这时太阳正要望山后落,因此便连这阳光都是红的,似乎天地之间都是红通通一片。在这漫山遍野的红色之间,却有一点白在山间晃动,细看之下,才发现竟然是一人一马。马是白马,人穿白衣,一人一马疾驶在奔向长安城的山道上。

  这时太阳虽然还没下山,可也不过是转眼间事,这白衣人想是有急事,忙着赶路,又似乎是急着回家的浪子,连片刻都不能再等,只是也许他还不知道,这里虽靠近长安城,可是很久以来就是强梁出没之地,等闲之人即便是白天也要结伴而行的。而他却似是毫无所知,又似是无所畏惧。现在的江湖上,穿白衣的人可是不多了。

  枫叶红得像火,经秋风一吹,纷纷飘下,在空中飘扬一段时间后,终归落到黄土上。叶落归根,说的只怕正是这个道理吧,白衣人微喟道。这时又是一阵秋风吹来,送来如火的枫叶,有些红叶沾在马身上,有些则沾到他的白衣上,白衣人伸手接过枫叶,凝视一会,嘴角微微一动,似是笑了一下,喃喃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却不知这‘长安’指的是长安城呢还是我夏长安呢……”

  原来这白衣人是夏长安!原来他就是唯一一个身穿白衣的夏长安!

  夏长安崛起江湖还是十年前的事。十年前,江湖上身穿白衣的侠客还数不胜数,单止长江一带就有“白衣剑客”叶名花、“黑盗白衣侠”韦刃关等有名的侠士以白衣为招牌,甚至连“犬牙观”的普祥真人也是一袭白衣,不过自从夏长安崛起江湖上之后,白色就似乎成了夏长安的专用,就好像黄色是帝王的专用一样。江湖上有句流传很广的歌谣,叫做“一见夏长安,白衣不敢穿”,极言白衣夏长安之出众风度,江湖上“神针门”门主莫挽刀曾说“江湖上只有长安夏家的夏长安能穿出白衣的飘逸,只有他配穿白衣,就好像夏家的‘触头刀’只有在夏长安的手里才能让人意识到刀也是会飘的……”莫挽刀历来以神针之技和刀法称绝江湖,连他都如此说,那自是不假。

  ……

  这样的人只有一个,他就是夏长安,长安夏家的夏长安。

  长安夏家是江湖上最负盛名的七大世家之一,也是七大世家中财势最为雄厚的世家。而夏长安则是长安夏家最杰出的弟子,也是“夏家十老”中排行第七的夏方长的亲子,更是江湖上万千青年子弟学习的榜样,赶超的目标,是多少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梦中情人,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江湖上有句话就叫做“长安一夏,夏一长安”。

  夏长安十八岁时离开夏家闯荡江湖,甫一出手,即改变了江湖人对夏家的看法。此前夏家虽然财势雄厚,俊彦良多,可是一直给人一种积弱不振、胆小怕事的印象。

  夏长安第一次出手,即用家传“秋水凉”刀法斩杀了夏家死敌、江湖人人见人恨,却又人见人怕的“杀人王”孙呛呛——其时他的武功尚不到孙呛呛的一半。当他杀掉孙呛呛后,身上的伤据说达到了八十多处,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完蛋了。

  可是他偏偏又坚强地倔强地活了下去。然后,他继续战斗,用他的夏家神兵“触头刀”。

  仅经此一役,江湖中已初步改变了对夏家的印象:原来,夏家的人也不是好惹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夏长安的名声越来越大,长安夏家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声势甚至已直逼七大世家之首:兰陵金家。

  当此时,夏长安已入江湖十年了。这时的他,已经二十八岁了。

  十年时间弹指过,江湖容颜容易老。

  十年来,夏长安没有回过一次家,不是不想,不是不能,而是不敢。有那么几次,他从夏家那朱红色的大门前走过时,甚至听到了大院内侄子侄女的笑闹之声,看到了在门前晒太阳的十三叔……他想回家,却不敢回家。

  家门一去深入海,从此江湖是陌途。

  不能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