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武林侧写>第23章

  马蹄虽慢,终究到家门。

  夏长安阔别十年后,终于回到家门,还是没变。还是朱红色的大门,只是,似乎班驳了些,大门前还是无论冬夏都坦露胸膛要晒太阳的十三叔。

  长安夏家还是长安夏家,只是自己再也不是十年前那个初闯江湖豪情万丈,除了拼命其他都不放在眼里的夏长安了。

  这时秋风冷,秋雨也终于不再徘徊,落了下来,秋雨在夏长安来到家门时落了下来。

  这时秋风虽冷,秋雨正寒。台阶上却仍躺着一人,胸膛大敞,似乎这秋风秋雨都不能移动他分毫。

  夏长安快步走过去,激动道:“十三叔。”那人并不理睬,仍是双眼瞧向那天空,秋雨落到他眼中,也不能令他有丝毫改变。那人口中喃喃道:“老天,老天……太阳,太阳……”“十三叔。”夏长安仍恭敬道。

  那人并未应声,仍是瞧向那天空,眼中忽然滚下两滴水来,也不知是眼泪还是雨,喃喃道:“小小长安夏,新欢代旧颜,美人抱在怀,偷生梦死中……”又念了几遍,仍是这几句。这时忽从大街上走过一小孩,扎着朝天辫,一见他在念“诗”,登时高兴起来,拍手叫道:“你们快过来看呀,‘吓死人’原来还会念诗呀——”说着也学着唱起来:“小小长安夏……”那小孩想是刻意引起别人的注意,每念一句,都把句首的第一个字念得特别重。

  夏长安摇摇头,目中含泪离去:十年了,十三叔还是这样……夏长安沿着大道朝大厅走去,心里不由纳闷,不知为何,整个夏家竟几乎不见一个人影,往常这个时候,夏家子弟不管刮风下雨都要练功的……夏长安终于走到大厅,一把推开门,就吃了一惊。只见大厅中一张大桌,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琼浆玉液。桌子周围做着将近十人,正是“夏家十老”等人,夏长安似是有点意料不到。虽然已十年未见,虽然桌子上饭菜的热气模糊了每个人的面目,夏长安还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正中间做的就是当今夏家掌门,自己的大伯:夏宋。然后,夏宋左侧做的是二伯,夏家的智囊:夏智抄,右侧是……再望下是……可是惟独没有自己的爹:夏方长。自己回来前已经通知过夏家人的,既然别人都知道,爹自然也应该知道的。夏长安虽然纳闷也没有多问,他见夏家几乎所有的长辈都在这里,一时竟忘了说什么好。

  而夏家十老居然也是愣了一下,还是夏智抄哈哈一笑,道:“贤侄,你终于回来了!”语气之中洋溢着无与伦比的热情,夏长安也一把握住夏智抄双手:“二伯,十年不见,您还是一样矍铄,一点没变,侄儿就仿佛刚刚见过您。”夏智抄一愣,然后哈哈一笑:“不枉二伯疼了你十几年,现在还记挂着我。”

  夏长安跟众位叔叔伯伯寒暄了一番后,终于落座。夏智抄不待夏长安问,即道:“贤侄,你爹日前去华山追捕恶徒,一时未能赶回来。”夏长安道:“是。”

  夏宋道:“贤侄,这十年来可多亏你了,要不是你,夏家哪能有今日的地位。”夏长安正待谦逊一番,夏宋已亲自到了一杯酒:“来,贤侄,大伯今日亲自敬你一杯。”夏长安自是赶忙接过,一饮而尽。夏宋连到三杯,夏长安都是一饮而尽。

  夏长安饮完三杯后,站起身来,伸手入怀,正要掏出“秋月寒”刀谱,忽然脚下打了个趔趄,似是喝醉了,一手扶助桌子,另一只手捏紧眉头,嘶声道:“怎么,你们,霉头……”

  “不错,正是霉头药!”夏智抄笑道。

  “为什么?”夏长安道,“你们……怎么会害我……”

  “不能怪我们,你在江湖上闯下这么大的名声,江湖上都只知你‘长安一夏’,不知我们夏家十老了!”

  “不能怪我们,我们也不容易,我们辛辛苦苦奋斗了几十年,到头来名气居然没你这毛头小子大……”

  “我们也有苦衷……”

  “要怪只能怪你自己……”

  ……

  夏长安觉得头越来越重,神智也似乎开始模糊起来。当他一听到“霉头药”三个字时,就觉得自己体内似乎有种东西碎了,至于是希望还是信心,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夏家十老的面目更加模糊起来,一个个张牙舞爪的,猖狂着自己的威风,似乎要择人而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