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夔都>第73章 选妃

  “崔奉御,你怎么来啦?”

  今天是冬月二十九,宜订婚,诸亲王、郡王世子选妃的大日子。刚刚解除禁足的益王世子重新拾掇出了个人样,循常服制,戴翼善冠,穿赤色盘领窄袖袍,前后及两肩各绣金织蟠龙团纹,并玉带皮靴。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么打扮起来,人也显得容光焕发,一扫往日阴霾。

  然而,王恂还是一早便在书房中坐立难安,为躲不掉的选妃无谓地焦虑着。忽听底下人说崔奉御来了,也不听长史规劝,撇下一众侍从,只身一人踏过未及扫清的雪径,跑到府门前四处张望。

  不远处,一顶小轿盛着少许清晨的碎雪,从巷口慢悠悠地晃进来,后头还随着一队扈从。排场看起来不算很大,但放在棠棣坊这样遍地亲王、郡王世子的地界,已是首屈一指的派头了。

  益王府向街上开门,正门面阔五间,左右各角门一扇,红墙绿瓦,庄严气派。但也远逊于封地益王府的规模,只能说是一座袖珍版的王府。

  崔叙兜袖揣着手炉,待侍者掀起门帘,才慢条斯理地起身,扶着轿夫的胳膊款步出来,正迎上世子急切的目光。

  “崔奉御快救救我吧,回去跟我堂兄说,我还小,不急着娶媳妇。”世子凑上前挽崔叙的胳膊,把人拽到了自己这边。

  崔叙先是感到眼前一亮,益王世子着常服、弁冠,乃至于冕服的机会不少,但一向远离政事的中人从未见过他这般模样,稍愣后报以一笑。也纵容他一路上变着花样地求爷爷告奶奶,却没有分予半分同情的目光与安慰。

  王恂禁足的这段日子里,与崔叙有着密切的书信往来,关系其实日渐亲近。世子因此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也不好当场发作。

  二人相携着步入正殿堂屋中,崔叙一直走到宝座、屏风前才回过身,安坐于左侧添置的太师椅上,王恂则在左右近侍的催促下坐到右边。

  其后便是升座受礼,王府长史司选妃使者、王府官等一众官员拜见后,仆从们在太师椅前又设两座屏风,中间挂帘帐,待候选女子入殿见礼时,须隔着薄纱视人。

  饶是王恂神经再大条,此刻也该明白了,崔叙就是皇帝选定的为他择配的天使。他后半生的幸福,当下都掌握在这个人手上了。

  怪不得自己说什么崔叙都不肯理自己,这不是叫他为难嘛,好在刚刚没有耍浑。王恂在夔都这些年,过得那叫一个孤独寂寥。只胡昶这一位亲近的老师,还被他气跑了,只崔叙这一位亲近的友人,还差点把人给……总之不能再有闪失。

  不过有崔叙来替他把关也好。宗室婚娶,历来是留京世子们的一道大坎,要把一位自己不认识、父母不认识,甚至皇帝也不认识的女人明媒正娶地迎进家门,做一辈子的妻子——宗室和离已十分艰难,更别说守制、袭封以后休妻。

  王恂此前就听说过多例,因为不愿贿赂经办此事的中官,而被恶意选出丑女、妒妇,甚至身患隐疾的女子作世子妃的人伦惨案。

  他看向身畔端坐的中人,幸福感油然而生。适才将目光投向帘外,兴奋又忐忑地等候着。

  这回的世子选妃办得极为隆重,在京的亲王、郡王世子上至二十五的老光棍,下至十二三的未成年,都要一次性婚配完成,不足婚龄的也要先订下婚约,待成年后成礼。

  估计是王缙实在烦了过一阵就来一回的请赐婚潮,和满眼抓瞎地甄别地方官员各怀鬼胎推举出的各色人选,不如一次性了结,还方便甩锅。

  这次选妃的流程与规模都与五年时选美差不多,因而这锅自然甩给了内廷目前代为主事的杨婕妤和协理的三人。而那三人才被选出来册封一年多,就要从考生变考官,去采选其他人了,也算是一次重大进步。

  崔叙此前已在皇帝那拿到了详细的名单与档案,并按照王缙的要求筛选过几遍。第一,不能是江西人,第二,其三代亲族不能曾在建昌府任官,或曾与宗室结姻,第三,八字相合,第四……最后,要世子本人也喜欢。

  选到后面,崔叙看多了女子画像,看得都有些分不出谁是谁了,好像天下女子都是一般的鹅蛋脸、杏仁眼、柳叶眉、樱桃唇……还曾把红药唤作扶芳,皇爷听说以后,嘲笑他心口不一,他也辩驳不来,吃个闷亏。

  顺道一提,扶芳在御前女官孔结绿的提点下,打算准备宫中的内试,考女秀才,入学堂读书。

  总之,经过崔叙的精挑细选,堂下等候的这几位,基本都符合前面的要求,至于最后一项,就让世子自己来吧……

  结果——

  千算万算,没有料到王恂竟是个选择困难症。他对好几位女子都很满意,在崔叙的一再催促下,仍始终在三人中犹豫不决,只好请崔奉御再帮他参谋参谋。

  崔叙早已腻烦了这件事,就说:“那就一个做正妃,两个做次妃。”

  “谁做正妃好呢?”王恂誓要纠结到底了。

  崔叙不动声色地掏出一文钱,在益王世子本人的见证下,将正妃的人选簸了出来。

  是淮安赣榆县教谕汪成端之女汪满珠。

  王恂倒也很满意地接受了这一结果,将订婚信物交到长史手中,由他代为转递。

  崔叙见王恂欣喜异常,不似对成婚有天大的抵触,便想往日许是怕被搪塞一位没有眼缘的妻子,才把不愿成家挂在嘴边。又或者真是小孩儿心性,一贯的喜新厌旧,有了老婆忘了老师。

  至于崔叙随口提到的选一陪二这样的安排,只适用于天子娶妇,譬如皇帝娶一后二嫔——本应是二妃的,因皇帝同老娘娘闹别扭,才委屈了两位妃妾。所以对于亲王世子是断然不能有的。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崔叙出主意说,差人给那两人家讲好,落选后数月再寻个好日子抬进府中就是。

  或许等到娶了汪满珠以后,新婚夫妇蜜里调油,益王世子又会忘记另外两位娘子了。总之,虽略有波折,崔叙还是圆满地完成了皇爷交代的差事,可以回宫领赏了。

  ----

  让我来快乐地叨叨:

  (无大纲)目前在写的进度终于推到外朝事件了,差不多是决定写舞弊案的时候想好的,之前的铺垫……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铺垫,崔叙视角全是战争迷雾,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内廷事件继后人选就后台加载了,之后要写出来,估计还得再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