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夔都>第336章 开明

  “皇爷竟如此开明。”崔叙忍不住把心里话吐露了出来。

  “我何时不开明了?”王缙笑问。

  中人闻言把腰一扭,撑身坐起来,独独留个发髻松乱的后脑勺给人,嘴里嘟囔不休:“您待自己亲妹妹的婚事便不开明。”

  “胆儿肥了不少,哪壶不开提哪壶。”王缙掐着崔叙的腰,却不告诉他旨意已下,过两日寿春县主便会抬入永城侯府中,而是转移矛盾道,“扶芳还待字闺中呢,当心我把她许给你。”

  “不要,皇爷不准拿这事玩笑。”崔叙侧回身来警告他,“扶芳的婚事要听凭她自己的心意,谁都不许插手。”

  “好吧——”王缙奸计得逞,把人揽进怀里柔言蜜语地哄个没完,翻来覆去都是懊恼的“我又惹明礼不快了”,却从不悔改。

  崔叙并不会拿乔太久,他一面大方地开皇爷玩笑,一面小心地拿捏着分寸,给予对方足够的刺激与新鲜感,又不至于真的伤了面子。中人这方面的功力可谓是炉火纯青,而皇帝更是惯会给自己找台阶下。

  “最近宫里倒是热闹得很。”王缙将票签压在镇纸下,又拿起另一份条陈来看,“一个个的都开始读列女传了。尤其女秀才们不读女四书,反倒为孝安皇后能否入本朝列女传争论不休。”

  崔叙闻言一激灵,敏感得仿佛生怕皇帝看不出这背后是他的主意。他抿了抿嘴道:“……这也不尽然是坏事罢。”

  王缙揣着明白装糊涂,无比配合他:“这自然是好事。依我看,孝安皇后堪为后妃表率,理应名列其中。”说着,又在崔叙满怀希冀的目光中全身而退:“不过这些事我就不便出面了,免得坏了大伙兴致,让她们自己争个对错高下去吧。”

  “就知道皇爷嘴里没一句准话。”崔叙埋怨道。

  王缙话锋又一转:“能请动永和宫那位出山,看来阿姮也是颇下了一番苦功了,哪日书成,予我一本拿去给阁臣们瞧瞧。”

  崔叙闻言大喜过望,连连点头应下此事。

  自万寿圣节回宫以后,崔叙便与皇帝同起同卧。他不是在榻上承宠,就是在案前核对府库账目,以及代为批红。皇爷有时也抱着他去别处寻欢,譬如西苑湖边的小亭,譬如宫后苑假山后的楼阁——可惜崔叙总能想起那年那日与郭弘安偷情的影子。

  兴许是小别胜新婚,皇帝将他看得很严,几乎不能容忍他自行离开甘泉宫半步。这无须皇帝亲自开口,中人也会揣摩着他的心思小心行事,在他因公事外出时,也乖乖地守在甘泉宫中。

  故而直到冬至过后,崔叙才有功夫打听孔结绿的下落。

  原来九月初秦尚宫怀疴不愈,惠贵妃特许这位女官中最为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居家休养,并派去御医朝夕往视,旬日回报病情进展。然而尚宫一职空缺不得,便在杨贤妃的荐举下,由御前女官孔结绿暂代尚宫行事。

  不知是天赋使然还是多年人脉积淀,尚宫局各项事务平稳过渡,日常运转井然有序。惠贵妃与杨贤妃私下议定,待秦尚宫正式乞休以后,还是荐举孔结绿主持六尚事务。

  唯有孔结绿自己知晓,那段日子里皇帝兼顾内廷外朝,直到万寿圣节前后,才不得不交由她独立主持。

  崔叙并不关心她如何高升,开门见山地质问她为何不遵守两年前的约定,继而从她口中得知:御药房自那以后皆是对症取药,不再接收外人进献的滋补丹药。而那位名叫葛襄的传奉官和他的土方也再没有出现过,连其人是否存在也成了一段江湖传说。

  这话也得了前来请平安脉的戴归桡的佐证。但他也不敢一口咬定,会不会有同僚改良了土方暗中为皇爷供药。

  戴归桡还向崔叙坦白,他虽冠了御医名头入直御药房,却还是脱不开传奉官的身份所限,依旧专为帝王内宠诊脉罢了。

  自崔叙离宫以后,他便被同僚排挤去整理旧书典籍,偶尔为教坊司里的苦命人看诊罢了。那日对着崔叙一番陈情,半是为了自己暗无前路的仕途,半是捕风捉影,兼望诊而知。

  崔叙并未深究,而是命他在御药房中帮自己盯着那些形迹可疑的医官。

  至于皇爷吃的那些神乎其神的补益丹药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房事中助兴的秘药又是否真的存在,崔叙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却又不敢当面向皇帝求证。几回旁敲侧击也都被皇帝滴水不漏地挡回了,而皇帝也再没有当着他的面服用过。

  崔叙并不相信皇爷已然“改过自新”,若那丹药确有奇效,能消抵疲乏,永葆活力,恐怕也无法轻易戒去。既然找不到来源,他便想截断呈送御前的渠道。崔叙选择用最笨的办法,镇日守在皇帝身边,打算亲眼确认他不再接触任何来路不明的丹药。

  淳庆八年以来,在自称“旧疾未愈”的皇帝不断推脱之下,外朝内廷经历过几回仪制简化,需要天子亲临的典礼已经被缩减到极致,连逢三六九的视朝传统也被一步步拖延废弃,成了因事而设的朝会集议。

  正好从今年起诸王入京贺生,皇帝也没让他们闲着,年末一系列祭陵任务摊派到了他们头上,他自己倒好窝在夔宫里躲懒,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养膘。但内阁廷议与召见臣属是不能请宗室勋戚们代劳的,皇帝不得不亲自出面。这也是他与外界接触的少数机会之一。

  在崔叙的死缠烂打之下,皇帝竟也应允他在内阁廷议时列席其间,但却不是他想到的那些方式。

  崔叙一心想着会不会有弄臣以禀报公事为名向皇帝献药求荣,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已然逾越了奴仆的本分,近乎于擅房专宠,甚至“悍妒”到不容许皇帝私下接触他人。以至于皇帝每日除却政务,便是与崔叙腻在一块嬉乐,二人亲厚得好似回到了刚入宫的那段日子。

  好在甘泉宫内外隔绝,一直以来知晓崔叙动向的人便无多少,至多是听闻皇帝好妖童,又极易喜新厌旧罢了。这不,又换成了一位不知谁人进献的新宠。

  外臣之中,也仅有几位阁臣洞悉内情而已。

  他们大多是看着皇帝从藩王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对他与这位王府时期便跟随在侧的内侍之间的纠葛心知肚明,并不会贸然插手帝王家事。相反,他们往往会欣然接受皇帝提出的交易,譬如先前以鹤庆侯的爵位换取他在各项庶务上的让步或支持。

  再有便是,较之前两年,眼下多了几分人气的皇帝似乎更好打交道一些。

  于是在十一月初九这日,神龙殿正堂中再度架起一座十二扇曲屏。

  ----

  一点日常,一点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