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接过纸张,看了一眼,“防火章程?”

  幸边点点头,说道,“我觉得应该在整体上对防火做一个规定,之前虽有一定的法规和制度,但都比较分散,而如果我们统一做了规定,那对于防火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江行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

  随后,他又仔细的把幸边写的内容看了一遍,在看到最后一条时,他有些疑惑,问幸边,“违反上面这些规定的各项处罚似乎是没写完?”

  幸边解释道,“有些处罚我也把握不准轻重,所以暂时没写,左右这些到时也要再商议。”

  看完防火章程,江行又接着看起了山林起火的相关措施,他问幸边,“这是你接下来要做的吗?”

  “这不是马上要到清明了吗?”幸边笑道,“所以我提前想一下,确定好了也可以早点安排。”

  他又抽出其中一张,“对了,这是我写的山林起火逃生指南,你一定要看一看,总归看了没坏处。”

  江行点点头,问他,“我能把这些带走吗?”

  幸边疑惑,“带走做什么?”

  江行道,“我带回去好好看看。”

  幸边想了想,说道,“要不等明日吧,我就写了这一份,没有备份,等我再写一份再给你吧!”

  江行道,“可以,那明日下值后我在门口等你。”

  幸边一口答应,“好!”

  第二天,幸边刚到都火监,阮靖元就过来了,“大人,您让我写的东西,我已经写好了,请您过目。”

  幸边接过纸张放到桌子上,并道,“这个先放我这里吧,等一下我慢慢看,能麻烦你把其他人也叫来吗?我有事要和你们说。”

  “好的!”阮靖元说完后便立刻去找了其他人,没多久所有人就都过来了。

  幸边坐下后,让其他人也一起坐下,这才道,“是这样的,清明节快要到了,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山林的防火工作做好。这是我写的有关此次清明防火的计划,你们互相传阅一下。”

  昨天他回去之后,又把各项计划重新再写了一份,于是他将之前写好的山林防火计划一份递给了离他最近的邱阅林,另一份递给了阮靖元。

  随后,幸边随手指了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小吏,说道,“你就负责记录一下这次会议的内容吧!”

  小吏名叫毛川,听了幸边的话,他有些不解,“大人,这会议内容如何记录?”

  以往他也在其他地方做事,从未听说还要做会议记录。

  幸边道,“你去拿一些纸笔来,我告诉你。”

  等毛川将纸笔拿来后,幸边将需要记录的内容一一告诉他,因为这里并没有录音笔,写字再快也不一定能把其他人的讲述全部记录下来,所以他让毛川只挑重点记录下来,其他的记不下来也不用勉强。

  邱阅林和阮靖元看完幸边的计划之后,又传给了其他人,等所有人都看的差不多了,幸边问他们,“你们有什么想法?”

  邱阅林道,“大人的计划十分周密,若是按此计划来,何愁防火的工作做不好?”

  其他人也道,“正是如此。”

  幸边道,“那你们对这次清明的防火工作还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都可以说一说,若是有理,那我们便采用。”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不过倒是什么也没说。

  见他们都不说话,幸边鼓励道,“没事,大胆说就是了,说的不好也没关系,都是为了把防火工作做好。”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吏说道,“大人,我有一点想法,不知行不行。”

  幸边赶紧道,“你说说看。”

  小吏道,“我觉得可以在每一片墓地周围先隔出一片防火带,这样的话若是因祭祀起火,也不会轻易扩散到墓地之外。”

  听了他的话,幸边赞赏的点点头,“说的不错!”

  又有一人道,“大人,我也有一些想法。”

  幸边看向他,笑道,“你说。”

  那人道,“我觉得不仅仅是祭祀,清明时节还有许多人踏青,在野外宴饮,因此,我们也需要在一些园林或者各处安排人进行巡逻,防患于未然。”

  幸边觉得有些事果然不能光自己想,大家一起出主意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有些方面他自己也可能想不到。

  就这样,讨论了一上午的时间,才确定了最终方案。

  众人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会议,都感觉有些新奇,同时他们也觉得很有成就感,毕竟若是这次防火做的好,那也有他们一份功劳。

  结束讨论后,其他人都纷纷离开,毛川将写好的会议记录交给幸边,忐忑的等着幸边的评价。

  幸边见毛川写的虽有些急,但丝毫不乱,该记的点也没有漏记,夸赞到,“写的不错!”

  毛川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都是大人教的好。”

  幸边点点头,说道,“那你先去吃饭吧!”

  毛川问他,“大人您不去吗?”

  幸边道,“我一会儿再去。”

  “那我先去了?”

  幸边点点头,等毛川走后,他又将东西整理了一番,这才去了食堂。

  下午,给其他人安排了事情后,幸边拿起之前众人提交的东西看了起来。

  因为京府是这里的都城,规模更大不说,还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所以幸边特意把京府和其他地方区分开,分别让两个人去管理。

  他先看的邱阅林写的那份,但由于他之前已经对京府的防火进行了大力改进,所以邱阅林并没有提出太多新的东西,只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补充。

  不过幸边也不是很失望,他让其他人写这个,一是想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二是也观察一下他们的秉性,三是第一天来的时候确实想不到给他们安排什么事情。

  看完邱阅林的,幸边又拿起了阮靖元那份,阮靖元的这份倒是写的可以,看得出他也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幸边根据他所知道的,简单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写在另一张纸上,打算让阮靖元拿回去再重新修改一下。

  接下来,幸边又把其他人的都看了,他们之中,倒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建议。

  他决定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开会把这些问题都讨论一下。

  忙完了一天的事情,眼看又到下值的时间了,幸边连忙出了门,昨天和江行约好了今天见面,他可不能让人久等。

  不过等他出了大门口的时候,江行的马车已经等在那里了,幸边几步跑到马车前,问江行,“你什么时候来的?等很久了吗?”

  江行道,“没有,我也刚到,走吧,上马车。”

  幸边随江行上了马车,等在马车上坐下来后,他把重新抄录的防火章程、山林防火措施和山林起火逃生指南递给江行,“我今天上午和都火监的其他人又开会讨论了一下,这次的山林防火措施比昨日又增加了一些内容。”

  江行道,“那我回去之后再看。”

  “好,”幸边道,“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问题我就把这个章程和山林防火措施和常大人汇报了。”

  江行点点头,“那我今天晚上看完,明天早上告诉你结果。”

  幸边点点头,“对了,你说等我汇报以后,会不会很久才批复下来?因为这山林防火工作要提早进行,我担心花费时间太久的话,清明节就过去了。”

  “不会,”江行道,“防火章程可能需要的时间久一些,但这个山林防火措施应该很快就可以确定。”

  如果真耽误了时间,那他就要好好催一催了。

  听了江行的话,幸边放心了,他刚来,对这里的办公效率确实不大清楚。

  谈完正事,江行问幸边,“你清明节有什么打算吗?”

  这里的清明节总共要放七天假,所以除了祭祀祖先,大多数人还会和家人、友人一起出去踏青,游玩一番。

  幸边想了想,“没什么打算吧?除了要回老家祭祖,还有安排防火的事情,其他就没什么事了。”

  江行道,“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踏青?”

  幸边犹豫了一下,“去哪里啊?”

  江行问他,“你有想去的地方吗?”

  幸边摇摇头,“我对这些地方也不太熟悉,所以倒没什么想去的地方。”

  江行道,“要不要去月溪池?等清明的时候,这里也差不多开放了,到时里面也会十分热闹。”

  幸边不知道月溪池是什么地方,不过他倒没问,万一这是个很有名的地方,他一问不就露馅了吗?

  既然江行说要去这里,那想来这里应该不错的,于是他说道,“好。”

  把幸边送回家后,江行也回了王府,因为昨天已经看过了防火章程,所以他只是大致扫了一眼,发现基本没改变什么内容后,就将这章程放到了一边。

  他转而开始看起了山林防火措施,和昨天看的那份相比,果然增加了一些内容,不过他看着倒是没什么问题。

  于是第二天和幸边再见到幸边的时候,便将自己的想法直接告知了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