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总裁豪门>四合院:一大爷有子>第405章 孩子

李红旗夫妇的大闺女才不到周岁,不说西北环境不比四九城,大人都尚不能很快适应,何况一小人儿。

另外他们初去西北,要忙的很多,也怕不能很好的照顾好孩子,于是这孩子要不要一同带去便有了争论。

李红旗夫妇不想带孩子过去一同受苦,可放四九城又能放谁家?孩子最亲近的姑姑,也就是李红旗的亲妹妹家?

不说对方到底已是出嫁女,这次因为李叔牵扯,她那婆家已经小有怨怼,再带个孩子估计也是不愿的。

然后能考虑的也就希希爸这边。老丈人王军现在独居汉子,带一个小娃娃肯定是不方便的。

易家这边,易家宝了解情况后,也没让王梅忧愁太久。和家人商量后,好心帮了这个忙。

“小宝啊,这…姨这还真是麻烦你们一家了,这钱你也别客气拿着,等我们去西北稳定后,也会想办法把孩子接过去的…”

火车站,易家宝跟着老丈人和媳妇过来送行,临行前,王梅再次千恩万谢,而后塞过来一沓厚度不薄的钱票。

里面抚养费有,更多也是感谢费。

这次李叔出事,上面虽还是有扣了李家的一笔不动产,但这些年王梅当街道办主任还是有不少积蓄的。

这会给钱票,倒也不是说把易家看的那么物质,不过那句话“帮人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她把自己该做的礼数做到位,图心安罢了。

易家宝猜到她的想法,自然也没拒绝。

更何况…“不麻烦的,王姨,小念念挺可爱的,我和希希就当提前给我们孩子积累当爸爸妈妈的经验了,您放心,我们会好好带她的…”

小念念,全名李念兰,如今八个月大,白白净净的养的不错,眉宇间倒是隔代像她奶奶,也就是王姨居多。

而王梅王姨,之前说过,七八分像前世的院长妈妈,易家宝如今自然也觉小娃娃亲切。

爱屋及乌下,就算没其他关系也会尽心待她,何况小娃娃还是他媳妇的亲侄女。

他说着,从李红旗怀里接过睡着了的小女娃。眼神柔和,可见欢喜。王梅对这个和自己长的像的孙女,也就放心了。

随着火车呜鸣声近了又远,王梅一家踏上了西北征途,而再添一丁的易家,倒显得热闹极了。

小念念的到来,真让吴翠兰体验了一段时间养闺女的感觉,她快六十的年纪也不年轻了,好在这孩子真是个懂事疼人的,大多时候都比较好带,也要不了太多精力。

而这一带,竟是快六年!

71年初,怀胎九月的王晓希一举得男,给易家添了三代的第一个孙子,易传宗。

到了75年,易家宝小两口再添喜讯,于大年三十,喜得易家三代第二个孙子,易继业。

到此,一度以为后继无人的易中海,凭借两个孙子,彻底赶超曾经有三个儿子现在却只得一个孙子的刘、阎两家。

不过随着76年的到来,易家却也顾不得沉浸在喜得麒麟的欣喜中了。有两件事有点糟心…

第一件事是,已经七十多岁的干爷爷吴有田,年后身体就彻底抗不住,送去了医院住院,医院交代只怕是时日无多。

第二件事,则是关于小念念的。

虽然易家对养着小念念这事接受良好,但这不并代表李红旗夫妇对这事的态度不重要。

当初可是说好稳定下来,就把孩子接过去的,怎得后面就默认了小念念生活在他们易家呢?

不是易家不喜小念念这孩子,只是孩子到底是需要自己的父母的。

这两年,李红旗夫妇那边的书信间隔时间已经越来越长,敷衍的态度隐隐也能看出端倪。

易家宝便顾不得亲友间的含蓄,先去了一封信,直接问王梅王姨怎么回事!

毕竟小念念也快六岁了,李红旗那边要是还没个明确的态度,他们这就干脆把户口转过来,也好方便孩子以后读书。

“家宝,大姑那边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