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65章 强兵之策

晏殊对眼前的少年甚是满意,不论是才智,还是志向,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对着刘轩说:“刘轩,你真不考虑入朝做宰辅吗,若是你想,我和范兄一定为你引荐。做个不常设的左散骑常侍,太屈才了。”

刘轩听到晏殊如此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心不在此,只想和妻子安稳的度过余生。

晏殊也不逼刘轩,毕竟有何问题,都能来请教他,晏殊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一顿饭下来,三个大男人都有些飘忽,此时刘轩还好,想着是时候拜托晏殊帮忙寻找棉花了,便开口说道:“晏老哥,小弟有一件事情想你能帮忙。”

“你说,自家兄弟,还有啥不能帮的。”晏殊晃着脑袋,想让自己清醒一点,但听到刘轩要事相求,瞬间就清醒了。

刘轩让人拿来纸笔,在纸上画了一支棉花的样子,递给晏殊,让他帮忙寻找,越多越好,所花银子,皆由刘轩来出。

刚好是秋季,这棉花的花期到了,在中原一带,应该挺好找的。

在晏殊临走的时候,回头说了一句,让刘轩明日去上朝,听说是高丽的使者带着朝贡来了。

刘轩无奈也是答应,谁让他求人办事了。

赵敏听到晏殊说的高丽,也是好奇地问刘轩:“这高丽也是奇怪,他们与辽国接壤,偏偏还要坚持向北宋纳贡,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刘轩点点头,历史上确实是这样的,说道:“估计是认为大宋才是华夏正统吧。这时的高丽还算可以。不过后续的灭辽吞日的计划,可离不开高句丽,明天确实要去见一见这高丽使者。”

两人回到家,刘轩是一晚上没睡,喊着要去补觉,况且明日又要上朝,让刘轩疲惫不已,说好的不理政事的,貌似刘轩自己都没发现,自己慢慢走向政治中心了。

刘轩躺下后,赵敏坐在床边温柔地看着刘轩,摸了摸手上的手镯,轻轻地在刘轩的脸上亲了一口,便退了出去。

径直来到庭院,叫来了岳飞,让岳飞陪自己对练。

她想多磨练下自己,日后也能更好的帮助刘轩,再不济也可以让刘轩没有后顾之忧。

时间很快到了要上朝的时候,刘轩也是一觉睡到了凌晨2点。

得知昨日下午,赵敏一直和岳飞对练,此时看着睡在床上的赵敏,刘轩有些心疼。

他轻轻为赵敏盖好被子,轻声说了句,傻丫头,便穿好朝服,慢慢退出了房间。

而房间内的赵敏此时睁开了双眼,看向门口的方向,嘴角泛起微笑,甜甜的笑容让得赵敏本就好看的面容,熠熠生辉,翻了个身,就继续睡觉了。

早上4点,朝会准时开始,这高丽的使者来访对于大宋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赵祯看向底下,惊奇得发现刘轩也来了。

“刘爱卿这两日真是不同往日啊,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勤奋啊。”赵祯笑眯眯地笑着。

一旁的刘娥也是有些惊讶,按照刘轩的脾气,不叫他,基本是不会来上朝的。

“陛下,太后,今日臣来是为了献策,这第一策,就让枢密使晏大人说吧。”刘轩作揖道。

晏殊也是点点头,将昨日与刘轩讨论的事再说了一遍,赵祯听完直点头,确实是个很好的建议。

但还是对着刘轩问道:“刘爱卿可知咱这大宋为何重文轻武?”

刘轩当然明白,开口说道:“陛下,前朝国家局势混乱,史称五代十国,政权割据,便是因为重武轻文,因此太祖皇帝里下规矩。但此一时彼一时,太祖皇帝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要吸取前朝教训,但现在的大宋,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最大的隐患便是北边的辽国和西夏,想要做到抵御外患,大宋就得强兵。”

听到刘轩的话,底下的一众大臣开始议论纷纷,就连兵部尚书曹承辉都是对刘轩恶语相向,“陛下,这刘轩危言耸听,强兵之后,若是再来一次陈桥兵变又当如何啊,请陛下三思。”

赵祯也是皱着眉,看着刘轩,想听刘轩还要说什么。

“陛下,太祖皇帝黄袍加身,乃是顺应天意,此时大宋国泰民安,哪有什么宵小之辈妄图颠覆政权,枢密院统领兵权,陛下手持虎符,便可号令天下,怎会出现这兵变一事,若之后又外敌入侵,国家没有强大的军队,如何抵御,百姓又怎会安身立名。”刘轩继续说着。

晏殊手持笏板,说:“陛下,臣以为刘常侍所说有理,这军队是国家稳固的根本,同时军队的存在能够其他的威慑不法分子,只要有自己的强军在,迟早是可以恢复到平衡的状态。况且军队的强大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信任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不会有像今天高丽的朝贡行为。”

刘娥听见晏殊支持自己的儿子,也是开心,心想在朝堂上,刘轩也算是有了自己人了。对于军队的问题,她不感兴趣,只是想着将局面稳定好后,还政于赵祯,到时候利用这个,赵祯也不会为难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刘娥对着赵祯说:“陛下,先帝有言,国安则强兵,强兵既可攘外,又可安内啊。”

赵祯不可思议地看着刘娥,问道:“父皇真这么说过?”

当然没说过,只是刘娥觉得刘轩说的有理,又是自己儿子,多参与政治活动,对他有利,有自己的话语权。

刘娥点点头。

下边大臣听到刘娥的话,瞬间安静了下来,毕竟连先帝都这么说,曹承辉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赵祯看向刘轩,说道:“那刘爱卿对于强兵有何建议吗?”

刘轩听到刘娥的说辞,心里也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他知道,宋朝历代皇帝都是主张重文轻武的,此时刘娥的话,只是在帮自己而已。

“陛下,让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有些不妥,不管是被贬的曹利用还是现在的晏大人,都是有武艺傍身,且军事素养极高的,不会在战时做出不利的判断,毕竟文臣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那赵括就是因此被白起大败,这是有前车之鉴的,陛下。”刘轩继续说。

“虽然武将持兵,但也可用文臣做参谋,一军设正副连个参谋,拥有自己的管辖下属,武将决策,而文臣无权左右,但可直达天听,参谋觉得不合理之处,有权上报给陛下,最后由陛下作主。但军中事务,文臣无权干涉,只负责监督。”

赵祯听完,若是有文臣监督,直通自己,变相得就是自己监督军务,而且,参谋不干涉武将决策,又避免了军务被无知之人干扰,确实是个明智的办法,调和了各方。

赵祯点点头,确实不错。

刘轩想了想继续道:“陛下,臣还觉得,这军资一事收归户部来管,枢密院掌军事,军资之事还是得让专业的人来管比较好。”

赵祯连连称赞,“不错,王曾,吕夷简你们二位觉得如何?”

王曾和吕夷简同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是宰相。

两人对视一眼,皆觉得此事无害处,刘轩也未谋求私利,便说道:“臣觉可行。”

“好,就按这个办,散朝后,晏殊、王曾、吕夷简、刘轩,来紫宸殿议事。”赵祯最终定论。

曹须在一旁说:“陛下,那高丽使者王钦等候多时了。”

“传他进来吧。”赵祯说。

很快,一个穿着交领,右衿,系带的年轻男子走进了大庆殿,衣着也是类似于宋服的。

那人恭敬地拱手说道:“外臣王钦拜见大宋皇帝。”

赵祯看着恭敬的王钦,也是微微一笑,“起来吧,王钦你父皇近来可好啊。”

“多谢皇帝挂念,我父皇他身体健康,只是近来被契丹人搅得头疼不已。”王钦很自然地说出了这次来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