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162章 辽国反应

北方易初关隘处,一个少年正站在城墙上方,眺望着远方。

此时的平型关,被大雪所覆盖,映入眼帘的各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真是不甘心啊,独守这苦寒的北方。”

那少年双手负立,默默地说了一句。

现在的平型关还不能称之为关隘,但在原先长城的基础上,此地,也算得上是大宋进入燕云十六州的门户之一。

“禀报太子,有消息传来,宋国五路大军将会有所动作,都在向边境集合,此次宋国动兵七十万,不日将会在真定府会师。”

果然,赵祯小皇帝居然动用了七十万的大军,看来是想趁势拿回燕云十六州啊。

那名被称为太子的少年心中早有预料。

而这名少年便是当初“猫妖刺客”的背后之人。

耶律宗真。

这平型岭左靠太行山脉,面前却是一片坦途,由此地延伸到居庸关,将燕云地区分为了两部分。

雁北地区和华北平原。

宋国若是想拿下燕云十六州,必定会选择一点突破,而这雁北地区,四面有长城环绕,易守难攻,想要突破一点,以做依靠,那雁门关和平型关回是最好的选择。

看来此地不日将会成为地狱啊。

耶律宗真心里想着。

他那双猩红的眼睛,嘴角不易察觉的微笑,无不表明,耶律宗真很期待这场大战。

“宋国如此兴师动众地北犯我辽国,那本太子就让他有来无回,特别是那叫刘轩的小子。”

想起刘轩,他不自觉地舔了舔自己的嘴唇,面部表情,异常兴奋。

“修书一封,将所有情况告知父皇,我想他也饥渴难耐很久了。”

两天之后,临潢府,辽国南京都城皇宫内。

“该死的刘轩,上次大闹临潢府,又侥幸逃过张俭的陷害。居然还敢带着大军直犯燕云。谁给他的胆子?!”

耶律隆绪双手颤抖,看着纸上的信息,恨不得立马跑去宋国,撕了刘轩。

而在场的所有大臣,大气不敢喘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旁的张俭皱了皱眉头。

刘轩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可今日陛下为何如此暴跳如雷。

“韩德让!”

“臣在!”

一壮汉从官员中走了出来,单膝跪地。

“宋国此时已经在边境集结大军,欲犯我大辽,朕命你带领百万大军,前往燕云,此行目的只有一个,协助太子,攻下真定府!”

耶律隆绪的话犹如一枚炸弹,在人群之中爆开。

“什么?”

“宋国如此嚣张,居然敢主动挑衅我大辽!”

“碾碎他们!”

群臣激愤,更有甚者,直接脱衣明志,愿随军前往。

可此时,人群之中突然响起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陛下!万万不可!”

张俭颤颤巍巍地走到中央,跪倒在地,欲要阻止。

“陛下,还望三思啊,檀渊之盟后,两国结好,莫要因为一时冲动,让百姓受苦。”

辽国朝廷中,汉人不在少数,也有很多官员因为无奈,投靠辽国,此时张俭的话得到了很多汉人大臣的附和,纷纷跪倒在地,祈求陛下,莫要开战。

韩德让之祖父韩知古早年为契丹所掠,成为“宫分人”,后得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重用,官至中书令,父亲韩匡嗣亦被辽景宗封为秦王。韩知古、韩匡嗣与契丹后族萧氏联姻,韩德让就是韩匡嗣与萧氏(契丹名欧妮·拏思)所生的第四子。

因此,他虽然流的血是汉人之血,但心早就属于辽国。

他听到张俭还一味的想着两国交好的那套可笑的想法,嘲讽道:“左丞相,这宋国都欺负到家门口了,你还想着和平共处呢?要是有本事,你就自己去劝说宋国小皇帝,停止开战,反正我大辽子民不怕他们,要战便战,那么多话。”

而一旁的契丹人也是表示认同。

“就算开战,我大辽还会怕了宋国那帮书生?”

“哈哈哈哈哈。”

耶律狗儿一句书生,逗得满朝文武大笑起来。

上次刘轩大闹临潢府时,耶律隆绪就想起兵南下,但是被张俭劝住,想着处理了刘轩,便能消了耶律隆绪的气,这样双方就能和平相处。

可此时宋国大言不惭想要进犯大辽,已经让双方没有了缓和的余地。

跪在地上的张俭老泪纵横,他是真想不想这世界在起战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张俭抬起头,还想再说些什么,可被耶律隆绪打断。

“张俭,朕念你年事已高,莫要再胡言乱语,回家歇着吧,来人,请左丞相回家。”

说完,两个护卫走进开皇殿,一左一右抬起张俭,往殿外而去。

“陛下,为了辽国子民,还望三思啊!”

“陛下....”

耶律隆绪本就阴沉的脸,听见张俭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更是滴出水来。

哪个皇帝不想一统江山,既然宋国给了自己机会,那就不要怪朕无情了。

“宋国毁约在先,我大辽国不再忍让,韩德让!”

“臣在!”

“加封镇国大将军,明日,携我大辽百万大军,前往平型岭,抵抗宋军。”

“臣领旨!谢恩!”

“耶律狗儿!”

“臣在!”

耶律狗儿,是耶律斜轸庶子。

“封小将军,随军出发。”

“张力,封左将军!”

.....

最后,一切事宜安排妥当之后,刚想退朝,心中闪过一丝精光。

“小马儿,你修书一封去往霸县......”

时间回到三天前。

此时的大宋都城开封府,上下一片欢腾。

之前官家就有言在先,为了死在猫妖刺客手中的国人,为了大宋的颜面,出兵伐辽,而今日正是出征的日子。

在左武卫大营内,赵祯站在高台之上。

而刘轩、王德用、阮天、张耆和晏殊,五人站在赵祯的身后,准备着出征前的仪式。

“诶。简单粗暴点不好吗?直接杀过去,搞这些。”

几人已经站着半天了,就连素质强人王德用都有些抱怨起来。

听见他的话,周围几人纷纷与其拉开了距离。

“讨辽檄文!”

正在这时,曹须的声音响了起来。

而赵祯转身将一份卷轴递给了刘轩。

“兄长,得由大元帅亲自宣读檄文。”

刘轩哪经历过这些,看着校场内外黑压压的人群,当然,大多数都是士兵,也有不少百姓前来观摩。

“宣!”

“辽人残暴,害我国人,先有檀渊之盟,后有猫妖刺客,故,辽人背信弃义,撕毁盟约,下陵下替,海内寒心!于是我大宋兴兵讨伐,上顺天意,下顺民心,诛夷逆暴,举武威扬,振兴宋势,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者,此次出征,我刘轩,北伐大元帅,一贯以讲求公平,有意效仿秦律,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若有下属欺上瞒下,暗夺军功,犹如此案!”

说着,刘轩拔出赵祯先前赏赐的天子剑,一剑砍在了祭祀台上!

校场内外顿时响起呼声!

“陛下英明!将军威武!”

祭祀台可是铜制的,自家将军能一剑砍断一角,实力深不可测,可谓足以振奋民心。

接下来是拜将礼。

左将军王德用,右将军阮天,分居左右,中间是皮皮虾。

左拜左将军,右拜右将军,中拜战马,意味着出征顺利,凯旋而归。

看着刘轩参拜自己,王德用兴奋地朝着刘轩挤眉弄眼。

一直都是被刘轩压一头,有这样的机会,王德用怎么可能放过。

不过官家还在一旁看着,他也不敢太放肆。

“浩浩苍天,有我宋军!”

赵祯拿起酒碗,用手蘸了点酒水,朝着东西南北撒了一遍。

“冥冥地灵,助我神威!”

说着,赵祯将手中剩余的酒水倒在了地上。

“天子誓军,执法如山!从命者赏,为命者斩!”

说完这几句话,作为帝王的赵祯,全身的气势全力攀升着,有些心智软弱者居然完全不敢看他。

接着,赵祯牵过皮皮虾,走到刘轩跟前。

“皇兄,吾为你牵马拽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