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239章 府兵制

临潢府,辽国皇宫。

耶律宗真带着刘轩等人,已经来到了太和殿。

与大庆殿相比,太和殿显得更为宽敞,足以容纳千人,当然,辽国原本的官员也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所以,早朝时,在辽国都会有几个专门负责传话的内官,防止站在最后方得到官员听不到耶律隆绪的话。

因为太和殿建在了整个临潢府的最高点,刘轩站在大殿中央,向着殿门望出去,一直能够眺望到汉城的了望台。

这般景象令得刘轩都不禁感叹,辽国皇室的大气。

当然,感叹的不止有刘轩,就连平日里波澜不惊的岳飞都是张大着嘴巴,环顾着四周。

“元帅,这辽国国库想必会很是充盈吧,这上京皇城建的居然如此雄伟。”

晏殊忍不住对着刘轩说道。

刘轩心里明白,这个家伙怕是惦记上人家的国库了。

他只是挑了挑眉,没有接话,而是扭头对着一旁的耶律宗真说道:“宗真,国库可有派人看着?”

耶律宗真心中无奈,回道:“时下皇城乱作一团,跑的跑。”

说到这,他有些迟疑起来,但停顿了片刻还是继续说道:“死的死,所以我早上已经专门派人过去守着,就怕有人会趁机偷窃。”

耶律宗真心里明白,现在那些金银珠宝,已经不算是辽国皇室的私有了。

但这时刘轩拍了拍耶律宗真的肩膀。

“宗真啊,国库内的所有产物放心留着,等到遣散契丹人时,你好生分配,自己也留一些。我就不带走了。”

身旁的晏殊和王德用听到刘轩的话,当即表示反对。

这辽国国库定然堆金积玉,现在算是攻下了辽国,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刘轩刚提出的建立新式学堂的概念。

哪都要钱。

“元帅!不可,这私自处理战利品,怕是会被官家惩戒。”

晏殊偷偷在刘轩的耳旁提醒道。

刘轩只是淡然一笑,说道:“无妨,官家他会同意的。”

耶律宗真有些难以置信,按照惯例,这战利品虽然会被收为天子所有,但底下之人多会占着大头,留为私用,这完全算得上是潜规则。

如今,刘轩居然想着将国库内的金银尽数留给契丹人,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时间有些发愣。

“当真?”

耶律宗真仿佛不确信一般,又问了一遍。

“当真。契丹族人人数众多,不好统一管理,到时会将所有人打散,迁去全国各地去,分散开来,希望你不要怪我。”

耶律宗真听到刘轩肯定的回答,双眼瞬间通红。

原先,他并不知道刘轩打算将所有契丹人遣散到全国各地去,都已经做好了契丹族人无奈迁出辽国和宋国地界的打算。

现在听到刘轩的话,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刘轩的安排。

“噗通”一声,耶律宗真红着眼睛朝着刘轩跪下。

“我替百万契丹人,谢过元帅不杀之恩。”

“好啦,起来吧,我可受不了这一套。”

说着,刘轩用尽力气将耶律宗真扶了起来。

之所以用上了力气,倒不是因为耶律宗真不肯起来,而是这一天受到的打击太多,这一跪,险些让耶律宗真晕过去。

“没事吧?”

“没事,就是有些乏力。”

耶律宗真抹了抹眼眶,苦笑道。

“现在先准备国丧吧,好好安葬你的父母,给他们最后的体面,我会让人帮忙的。”

“谢谢。”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公孙无垢贴到阮天的身边,轻声问道:“阮将军,你家元帅一直这么帅吗?”

这倒是问住了阮天。

这刘轩是帅,但什么叫一直这么帅?

刘轩的这一行为,让得公孙无垢都有些折服。

自从漠北进犯中原以来,汉人和契丹人的战争就没有停息过,刘轩这分散契丹人的行为熙然看似是无奈之举,但也算是救了百万契丹人的性命。

但在场的众人都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只有阮天在思考着什么。

那就是分散而治,契丹人真的能够融入到汉人之中去吗?

刘轩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阮天本身是有些仇视契丹人的,许多汉人也是如此,迁去各地的契丹人,真的能够被汉人接受吗?

因此,阮天也是第一个觉察到这个问题的人。

公孙无垢觉察到阮天的情绪,收起了调笑,问道:“怎么了?”

阮天对于这个与自己心心相惜的老头,倒是没有太多的防备,继而将自己心中的考量说了出来。

在场的人,听力都很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就连刘轩也苦恼起来。

他心中一惊,对啊,这是个很棘手的事情。

就像后世的美国一样,自从南北战争结束后,黑人得到了解放,但还是会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何况是互相征伐这么多年的契丹人和汉人了。

看着众人面色凝重起来,耶律宗真叹了口气。

张俭心中明白,真想天下大同,任重道远啊。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岳飞,开口说道:“元帅,你可知道西魏宇文泰建立的府兵制?”

在场众人听完皆是一愣,刘轩并不是特别清楚这府兵制,当岳飞说道府兵制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日本战国时期前的幕府,当即问道:“什么是府兵制?”

岳飞随即解释起来。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简单来说就是在地方培训军队。”

刘轩听道折冲府,立马明白了过来,原来是这个府兵制啊。

当初这一改革措施不但使农业户口大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更适应了民族融合和时代趋势,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这都是史书上了明确谈及到的。

但到了唐天宝八年就被废止了,废止的原因有些奇葩,每个制度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投机取巧的人。

而这府兵制不适合经常作战的地方,若是长期有战争,还不如直接屯兵来得实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就会出现许多为了避税,加入府兵,但做不了贡献的人。

但现在的大宋,已经到了后战期,并不是常年征战,还是可以使用府兵制,不过有些地方需要改变。

那就是让契丹人和汉人都可以加入,一同训练,一同农耕,培养袍泽情,从而一致对外,再加上通婚,久而久之,这民族同化就不成问题。

不过这也是个长期演化的过程。

刘轩听明白了岳飞的意思,觉得可以一试,便立马让岳飞书信一封,送回都城,让赵祯决断。

而且这战报也需要传回去了。

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刘轩也没有再待下去的兴致,遣退了众人,自己独步往城外军营走去。

赵敏还在军营,自己也该去将她接过来,好生安置了。

原先刘轩是怕城中会有危险,所以让宋慈和狄青陪着赵敏,留在城外,现在应该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