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295章 进殿

“刘老弟在外征战许久,好不容易回来,想必也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不过今日应该会来参加此次夜宴。”

范仲淹还想继续说些什么,结果发现对面的郭允恭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的身后。

他明白身后必然有人,当即转身,发现正是刘轩,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哎呀,刘老弟,正说起你呢。哦不,应该喊上一声刘太傅了!”

范仲淹和郭允恭齐齐拱手作揖。

“郭老哥,老弟我怎么会忘记你们呢。”

刘轩同样回礼,朝着两人作揖。

郭允恭见到刘轩,那可谓是喜不自禁,拉起刘轩的手就是放在自己的手心,不断地说着一些感谢的话。

主要就是为了郭清悟,要是没有刘轩的谏言,赵祯真会将郭清悟打入冷宫的。

虽然是赵祯故意设计引诱郭清悟打他巴掌,但事关圣人脸面。

好在刘轩在信中最后请求,放过郭清悟。

“老弟啊,想死老哥我了,这次回来总不再出去了吧。”

郭允恭拉着刘轩,来到角落。

因为此时刘轩的声望过于高,所有在场的官员都在往这个方向作揖,所以,郭允恭干脆直接拉着刘轩去到了一个人少的地方。

范仲淹捋着胡子,见到刘轩同样激动万分。

“老王爷,该改口叫太傅了。”

“对对对,范相说得对。”

此时,另一个青年默默地跟在范仲淹身后,一双大眼睛充满了崇拜,望着刘轩。

刘轩也是注意到了这个青年,不禁问道:“范兄,不知这位是?”

范仲淹这才反应过来,忘记介绍身边这位。

“来,韩琦,还不见过太傅。”

激动的韩琦走到刘轩面前,躬身九十度。

“学生韩琦见过刘太傅!”

刘轩连忙扶起来。

眼前之人不过和自己差不多年纪,自称学生,倒是让刘轩有些不习惯。

但很快就反应过来,韩琦啊!

又是一名人!

后世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就连范仲淹都没有资格入选。

倒是吕夷简也同样位列之一。

韩琦起身后,双眼炯炯,仍旧透露着一股兴奋。

范仲淹有些好奇,见刘轩的样子好似听说过韩琦一般,但想了想,两人并没有过交集,因此介绍道:“刘老弟,这位是我的学生,名叫韩琦,天圣五年的进士,之前跟随我推行新税法,劳苦功高,现任开封府推官。”

刘轩确实有些吃惊,历史上并没有说过韩琦是范仲淹的学生,但后来确实位列宰相,和范仲淹、富弼等一起主持“庆历新政”的狠角色,此时居然只是在开封府负责审判案件的。

他点了点头,得好好栽培一番。

“见过韩大人。”

“太傅折煞我也,不敢不敢。”

范仲淹知道刘轩为人和善,但没想到居然对韩琦如此礼贤下士,不由地更加疑惑起来。

难道刘轩真的原先就认识韩琦,可看样子也不像认识啊。

“刘老弟,之前认识?”

韩琦一愣,看向刘轩,但眸子里也有些好奇,因为他也明显感觉到,在刘轩听到自己名字时,明显愣了一会。

“并不认识,只是觉得这名字起得挺好。”

刘轩立马否认。

几人听到刘轩的解释,也只是点了点头,没有深究。

正当刘轩还在和范仲淹三人聊天时,一道声音从刘轩身后传来。

“我道怎么找不着刘太傅呢,原来是与范兄,郭兄在这犄角旮旯聊天啊。”

刘轩转身望去,发现来人居然是吕夷简。

刚想上前,就听到一声巨大的号角声,响彻整个大庆殿。

“时候到了。”

范仲淹在一旁提醒道。

几人连忙往殿中心走去,按照位置站定。

此时殿内都是官员,家眷已经被安排到偏殿,赵敏和曹丹淑在一起,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刘轩跟着几人,如是想到。

韩琦并没有跟着,而是退出了大殿。

以他的身份,现在还没有资格出现在这个夜宴当中。

范仲淹带他来,不过是见见世面。

而且韩琦最想见到的人,已经见到了。

四人,一个王爷,一个太傅,两个同平章事,站在了百官的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赵祯和刘娥的到来。

刘轩站定后,明显感觉到四周有好几道目光往自己的方向看来。

但因为礼仪,并没有去瞧是谁。

号角之声停止,只见张茂则走到高台之上,扯着嗓子喊道:“圣人、太后到,拜!”

“恭迎陛下!恭迎太后!”

百官之声响彻整个大庆殿。

只见赵祯搀扶着刘娥,缓缓从殿后步入到殿内高座之上。

刘娥望向百官,似乎在寻找着谁。

见到刘轩之后,脸上路出一抹慈祥的微笑。

赵祯同样朝着刘轩点了点头。

“百官到齐,先行入座,与吾一同迎接四方来使。”

赵祯大声说道。

很快,按照品级,在内侍的带领下,官员纷纷落座。

张茂则亲自来到刘轩面前,带着刘轩走向那张最靠近王座的案桌。

“太傅,请坐。”

“谢谢了。”

张茂则笑着退回到赵祯身旁,站定。

而赵祯和刘娥都是对着刘轩笑了笑。

百官都是看在眼里,内心则是羡慕不已。

等到百官落座后,刘轩发现,官员几乎都是坐在左侧,只有几个人坐在右侧,而他自己也是在右侧。

那和刘轩一同落座在右侧的,包括郭允恭,和赵元俨,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

想来应该是王爷之辈。

张茂则看百官坐定,随即再次高呼。

“邀使者觐见!”

“邀使者觐见!”

“邀使者觐见!”

内侍的声音由近及远,被传到了殿外。

随着声音传出,大庆殿外的百级台阶之上,禁军也开始高呼起来。

“邀使者觐见!”

气势直冲云霄。

随着呼声停止,几名使者终于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官员纷纷望去,刘轩也不例外。

刘轩扭头朝着那些使臣看去,不由地眉头一皱。

“来着不善啊。”

邻桌的郭允恭轻声对着刘轩说道。

只见走在最前头的使臣,身着西夏服饰,头戴礼冠,按照上次停战协议上说的,西夏对大宋以臣见君之礼待之。

可是,那使臣快步走到大殿中心,并没有行外臣之礼,堂而皇之地四处观察起来,很是随意。

其他使臣倒是尊崇礼仪,老老实实地单膝跪地,朝着赵祯拜贺。

“外臣,见过天朝圣人皇帝,愿大宋陛下千秋万代!”

除了西夏使臣,其余各国使臣皆是行礼。

“哼!西夏使臣,倒真是无礼啊。”

吕夷简望向那人,不满地说道。

寂静的大殿虽然很是空旷,但吕夷简的声音足以充斥整个大殿。

那西夏使臣也不慌张,淡淡一笑,接着朝着赵祯一拜。

“外臣李顺超,见过大宋皇帝。”

虽说是拜,那李顺超也只是抱了抱拳而已。

这瞬间引起在场的所有官员不满起来。

“好一个西夏,就是这般无礼吗?”

“蛮荒外邦,皆是不懂礼仪之辈。”

这话停在那些使臣耳朵里,那就是妥妥的嘲讽,但他们不敢对大宋官员面露愤怒,只能将怨气撒在西夏这头。

所有外国使臣皆是对着李顺超怒目而视。

大理的使臣直接开始阴阳起来。

“我大理国虽不是大宋附属之国,但也以礼相待,你们西夏就是这般做臣之国的吗?”

李顺超瞪了一眼大理使臣,一副不服想干的样子。

就在李顺超习惯性摸向腰间,想要拔刀的时候,发现佩刀早已被卸在了殿外。

“好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