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342章 成功蒸馏

这酒精,说难弄也不难,主要还是器材的缘故。

赵敏挺着肚子,也不管刘娥和曹丹淑的眼神,转身快步走到书桌旁,提笔开始画了起来。

很快一张图纸便完成了。

图纸上,赵敏不仅画出了蒸馏器材的形状,还在边上注明了规格大小,只要是一个铁匠,都能看得明白。

不说铁匠,此时盯着图纸看的刘娥都已经大概看懂了蒸馏器材的用处。

要不是现在情况紧急,一般当然是用玻璃,或者是用铁来得好用。

但这种情况下,只能先用竹筒和木桶来代替了。

赵敏将图纸交给刘娥,说道:“母后,让人多做几个,并在此处。”

说着,她指了指图纸上画的一处竹筒上,继续说道:“若是有冰块,用冰块,若是没有,便用井水,温度越低越好。”

刘娥点了点头,立马叫来曹须,吩咐了下去。

很快,整个皇宫中,能用来烧水的锅全被征集了,用来烧酒。

其实方法很简单。

宋朝的酒,多是发酵酒,比如黄酒和果酒,酒精度数只有十二度左右,因此对比白酒蒸馏又提高了一定的难度。

从黄酒到白酒,不过也只是多了一步蒸馏而已。

蒸馏的工具日常很难见到,可以在家准备一个塑料瓶、可控温水壶、冰袋以及胶布等材质来制作和蒸馏。

将塑料瓶的下端剪一个口,这个开口大小要和壶嘴的大小相同。将塑料瓶的开口卡在壶嘴处,用胶带缠绕使之不漏气。将白酒倒入水壶内加热,并且温度要设置在79c~82c之间,可以设置一个超过80c就保温的选项。

此方法是将酒精加热之后,乙醇蒸汽随着壶嘴慢慢飘进塑料瓶里,可以在塑料瓶上方加一个冰袋,这样热腾腾的水蒸气遇到降温之后,就会迅速凝结成水的状态。用这种方法可以提炼出接近75%的酒精,但是只能外用消毒。

当然,此时,赵敏用竹筒和木桶代替了塑料瓶和水壶。

主要的难点就在于温度的控制了。

在刘娥的命令下,整个内侍府都忙碌了起来。

赵敏在大殿外,亲自演示了一遍后,只不过十来分钟,就蒸馏出了第一瓶酒精。

她用舌头轻轻蘸了点,抿着嘴感受了一下。

不久,她吐了吐舌头,欣喜地说道:“成了!”

然后吩咐众人按照她的方法开始蒸馏。

赵祯也被她们的动静吸引了过来。

“嫂嫂,你们在干嘛?”

赵敏放下碗,笑着说道:“这酒精,你们应该知晓吧。”

正巧,刘娥和曹丹淑也不清楚,刚好赵祯过来了,赵敏便和他们科普下酒精的用途,毕竟这东西在日常生活,还有行军打仗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物资。

“酒中之精?”

赵祯疑惑地问道。

赵敏听到赵祯的回答,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这说法倒是没错,但具体地说来,酒精,就是是你们喝完酒后昏昏沉沉的东西,在酒中。而这酒精有度数划分,低度数,咱们便是可以,饮用,但度数高了一般人吃不消,而一些微小的,引发人生病的因素也吃不消。”

“微小,让人生病的因素是什么?”

刘娥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第一次听刀这样的说法,不自觉地问了起来。

赵敏思索了一会,然后说道:“就比如,咱们摔了一跤,磕破了皮,但有些时候,伤口就会化脓,而这就是这些东西引起的。”

她停顿了一下,继而说道:“刘轩将其称之为,细菌。而这化脓便是细菌感染!”

讲完后,其余几人久久不能言语,但赵祯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惊呼一声。

“吾明白了,嫂嫂,您刚才说,人吃不消这高度数的酒精,这细菌也吃不消,所以,您是想将这酒精用在战斗中,若是有人细菌感染了,立马用这酒精是吗?”

赵敏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赵祯这么快就想明白了,随即,点了点头。

不愧是天子啊,脑子比之一般人转得快。

刘娥在赵祯的解释下,也明白了过来,她不是惊讶于此物的神奇,也不是惊讶于细菌的存在,惊讶的是赵敏和刘轩的博学。

这让她感到十分的欣慰和激动。

有此二人在,大宋何愁不强盛啊。

只有一个人还在那抓耳挠腮,根本听不懂赵敏和赵祯说的是什么意思。

“太后,陛下,小敏姐,我还是不太懂...”

曹丹淑捏着小手,红着脸羞愧地说道。

看着曹丹淑那羞怯的小模样,赵祯有点上头,立马走到她身边,轻声细语地安慰道:“无碍的,下次吾再给你解释明白,现在先尽早完成兄长的交代为好。”

二话不说,赵祯也亲自动手开始蒸馏酒精。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可是神物啊,赵祯想亲手将其制作出来,也算是一种美谈。

除了刘娥和赵祯,就连曹丹淑也和赵祯一起,开始加入到制作过程中。

过了一个小时,已经蒸馏出了许久。

“应该是够了,怕派人送去北城门。”

赵敏看了看眼前装满酒精的木桶,当即说道。

可在她的身后,刘娥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她将赵祯拉到一旁,轻声嘱咐道:“祯儿,待会你亲自带队送去,哀家觉得轩儿出事了。”

赵祯眼神一凝,扭头看着刘娥说道:“母后,应该不会吧,兄长他....”

“若不是他出事,那此次的伤亡的数量也必定很多,但哀家心里不踏实,如果不是轩儿出事,岳将军不会如此急切的刚交代玩,就又立马回去北城门。”

刘娥毕竟年长,很多事情想得透彻,所以此时,她已经觉察到了一些不对。

所以让赵祯亲自送去。

一来是鼓舞士气,二来是瞧瞧刘轩的情况。

赵祯听完,当即点头,风风火火地带着内侍和酒精朝着北城门而去。

“咦,官家怎么突然这么急....”

曹丹淑还没说出口,刘娥就拉了拉曹丹淑的衣袖。

她不想赵敏因此而担忧。

此时北城门上,刘轩已经昏迷不醒,宋慈一个劲地再帮刘轩擦拭着身子。

“老宋,到底怎么样了?”

岳飞焦急地询问着。

宋慈皱着眉头,疑惑不解,一直摇着头。

“少爷这是邪气入体,似瘴气又似伤寒,但少爷风邪袭表,见恶寒,发热,肢体麻木疼痛,并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啊。”

在古代,这细菌感染还有伤寒那可是绝症般的存在,很难医治。

主要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其中的原理,不能对症下药。

就在他们担忧的时候,一声尖锐的声音响起。

“陛下到!”

宋慈和岳飞彼此对视一眼,心中猜测,是不是夫人将那酒精弄好了?

昏迷前,刘轩让赵敏蒸馏酒精,一定是能够治疗他自己的东西。

想着,两人一喜,迎了上去。

“末将岳飞(草民宋慈),见过陛下。”

其他人,包括童潘,纷纷抱拳相迎。

“平身吧,吾是来看看将士们,和皇兄的,皇兄人呢?”

其实,刘轩就躺在地上,赵祯低下头,就能看见,可赵祯居然四处张望,完全没有注意脚下。

“陛下,小心。”

眼见这赵祯要踩到刘轩了,岳飞开口制止。

“这!兄长!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