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369章 水泥司

“母后,请喝茶。”

“嗯,乖。”

刘娥慈祥地笑着,她感觉这段时间以来,出现在自己脸上的笑容几乎从未间断过。

除了叛军攻打都城,刘轩在外抗敌的时候。

她双手接过曹丹淑奉上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还别说,这儿媳妇奉上的茶,格外的香甜。

接着,曹丹淑又端起一杯茶,面向一旁浑身不自在的刘轩,调皮地眨了眨眼。

“姐..哦不,兄长,请喝茶。”

刘轩自然是看出了曹丹淑那俏皮的小动作,但还是感觉不自在,他接过茶杯,学着刘娥的样子,说了一句。

“嗯,乖。”

“噗呲”,赵敏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

“好啦,好啦,别为难轩儿了,再这般拘谨,你皇兄怕是要跑了。”

刘娥看出了刘轩那股子不舒服,她也知道,刘轩生性便是恬静,不喜欢这些条条框框,于是瞪了一眼也在偷笑的赵祯。

把自己兄长供起来,现在又在刘轩闹笑话,好你个赵祯啊。

红着脸,半天没有憋出一句话的刘轩心中已经在思考怎么整赵祯了。

奉完茶,几人围坐在一起,谈起了早上刘轩在大殿上说的东西。

“兄长,您说的水泥,真有这么厉害吗?”

其他几人,都不知道赵祯说的水泥是什么,但赵敏知道呀,她狐疑地看向刘轩,继赵祯问完话后,也开口问道:“老公,你准备制作混凝土了?”

听到赵敏又说了一个令众人不解的词语,纷纷感到好奇。

只见刘轩冲着赵敏点了点头,回道:“想要解决黄河水患,大坝必不可少,这混凝土也是必要。”

原来如此,刚才刘轩来到宝慈宫后,没有谈起早朝时发生的事情,所以完全不知道刘轩准备搞制水泥。

见赵祯一脸狐疑,刘轩这才解释道:“弟弟,这混凝土就是水泥搅拌水和沙子之后形成的液态物体,浇筑大坝,就是这个东西,可以说,小敏说的混凝土是更为专业的叫法。”

“原来如此。”

赵祯捏着下巴,不住地点头,虽然他不清楚这个水泥是什么,但也听出来,这混凝土浇筑大坝时,可能会用到大量的沙子和水,但在黄河,这些根本不缺。

看来只要弄出水泥,其他的只要安排好人力,就行了。

这也让的赵祯松了一口气。

虽然大宋的经济一直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好的,比之唐朝都是可以说好上不少。

但这一年来,发展地税,修建学堂,还有出兵,这些用了不少财政。

所以,当刘轩说修筑大坝的时候,这钱也是赵祯考虑的事情之一,现在看来,应该花费不了多少。

可这人力怎么办?

看着赵祯一会展眉,一会皱眉的样子,刘轩仿佛看出了他的忧虑,随即说道:“祯儿,你这是在担心用度吗?”

赵祯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

“不单单是资金,还有劳动力呢,据了解,黄河水波涛汹涌,想要修筑大坝,定然要在上游开始,但是疆域有限,在咱们大宋境内的,只能是兰州。再到中下游开始,有一部分在西夏,所以,要想解决水患,下游的大坝数量不能太少。这么大一个工程,人力问题很难解决啊。”

听完赵祯的话,刘轩明白,下朝之后,赵祯并没有贪图享乐,回去找曹丹淑,而是真的好好做了一番研究。

一旁的刘娥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但也明白这兄弟俩准备干嘛,她没有发言,而是欣慰地看着兄弟俩。

真好啊,吾儿都有大帝之资,兄弟同心,定能排除万难。

“祯儿别担心,你忘记之前我提出的以工代酬了?”

“对!这事吾怎么能忘记了呢,对对对,以工代酬,黄河沿岸,每年都是受灾,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也给其他各州带来了负担,只要纠集起这些真心想要给家乡做事的受灾百姓,给与酬劳,定能汇集更多的劳动力。”

赵祯经刘轩提醒立马想起了之前提到过的以工代酬。

“好好好。”

刘娥连声称赞,以工代酬她第一次听说,一听到这个办法,她便难以遏制地兴奋。

此法能有效地控制流民,又能给修筑大坝带来劳动力,还可以保障民生,一举三得,是个好方法,固然吾儿有大帝之姿啊。

在场只有一个人,并没有感到奇怪,那就是赵敏,她看到刘娥和赵祯那兴奋的样子,不禁撇了撇嘴,轻声呢喃了一句。

“这算什么啊?”

“哦?小敏,你这是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赵敏原本是在心中吐槽,这些都是后人的经验,和刘轩有啥关系,但关乎到民生还有刘轩的面子,赵敏只是心中说说,没成想,嘴上没把牢,漏出了一句。

旁边的刘轩当然知道赵敏在想什么,也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也不是想着靠这些来换取功劳,只是看不得当下的百姓受苦,反正迟早会出现的办法和物品,提早提出来,造福百姓也不是不可以。

刘轩偷偷拉了下赵敏的手,赵敏也明白了过来,懊恼不已。

“没有没有,母后,我没有建议,只是在想着水泥该怎么弄出来。”

说着,赵敏还瞪了刘轩一眼。

说到水泥,赵祯和刘娥也看向了还在朝着赵敏挤眉弄眼的刘轩。

“额,这个,好说好说。”

于是,刘轩将一筒奖励的水泥制作步骤和方法讲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水泥生料(石灰石+黄土+铁矿石按一定比例磨成的细粉)经过工业窑炉1350-1450度的煅烧,形成“水泥熟料”。然后,再掺加一定比例的石膏、混合材料(矿渣、粉煤灰等)进行研磨。最后,得到的细粉就是水泥了!

其中,生料的比例,控制在80%,15%,还有2%的铁矿粉,另外还要添加3%的石膏。

简易的水泥便大概是这样制作。

而石灰石,在古代还是很常见的,在一些石矿中大量的存在着,这点刘轩不用太担心石灰石的数量。

可以说,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何为石灰石啊,皇兄?”

赵祯听得云里雾里,但听上去还是有点专业成分,所以他也不敢说些什么,只能问着石灰石是什么。

“石灰石,就是....”

刘轩一时间也说不上来,他还真不知道在宋朝,石灰石应该叫什么。

可旁边的赵敏发话了。

“就是垩灰也可以叫锻石,神农百草经中有记载的。”

赵敏可是帮刘轩一个大忙,这些东西,刘轩根本不知道,还得是自己的学姐啊。

他摸了摸鼻子,讪讪地说道:“对,小敏说得对。”

“好!等天气好转,吾便成立一个水泥司,开始动手制作黄河大坝。”

赵祯拍案而起,意气风发。

“当然,皇兄,你还是地制作出个样本来,这样吾也好向百官交差。”

“好的,没问题。”

等赵祯坐下后,众人都不约而同地望向殿外。

此时的大雨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为了挡住大风,殿门早已关上。

心疼那些还在站岗的将士们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