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422章 新的发财之道

易州易县,街道建筑的风格更偏向于辽国的样子,但人来人往皆是汉人。

这不是这里的百姓更喜欢辽式的风格建筑,长期被辽国占领的土地,百姓们也无法习惯,但又只能被迫接受。

就拿饮食习惯来说。

大宋汉人,更喜欢细腻,甜味的食物,相较于辽人的重咸味,汉人的饮食更显得精致。

狄青和方世玉肚子里早已空空如也,于是,刘轩带着两人准备找一间酒家随便应付几口。

刘轩心里肯定,那支追杀他们的小队,定然不可能这么快就会追上他们。

一餐午饭的时间还是有。

于是,三人牵着马行进在易县的街道上,不断打量着两旁的店铺,想要选择一家加餐。

可是他们发现,这边的饮食店铺大多是烧饼,面条等面食一类,根本没有他们想要的炒菜。

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一家面馆。

刘轩和狄青还行,一个,后世是北方人,另一个从小过着苦日子,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方世玉却满肚子怨言,不敢说出来。

走进面馆,里面全是人,刚好是饭点的时候。

但是,这里面有许多色目人,也就是中东乃至欧洲血统的人,统称为突厥人。

“轩哥,这易州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色目人?”

虽然这色目人的叫法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将人分为四个等级,这色目人还在汉人之上,排在第二。

狄青与生俱来就仿佛看不惯外邦人一般,因此,此时正眯着双眼,打量着这帮外邦人。

刘轩原本并没有在意这个,宋代经商之道十分发达,有外国人与之贸易也属正常,但是就连原本就在辽国境内讨生活的狄青这般问。

可想而知,依旧属于不正常的情况。

他皱起眉,顺着狄青的目光看向那些外国人。

只见他们个个穿着宽大的袖袍,类似于后世波斯人的穿着,有着浓浓的穆斯林风格。

“是伊朗人。”

在宋朝时期,波斯人的国家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名称。这个时期的,波斯地区被伊斯兰教统治,被称为伊朗(Iran),而波斯人则被称为伊朗人(Iranians)。

关于宋朝时期波斯人的政局,当时伊朗被伊斯兰教统治,由哈里发或伊斯兰教皇帝统治。然而,在10世纪和11世纪之交,萨曼王朝(Samanids)统治了伊朗,这是一个伊斯兰教王朝,他们试图恢复波斯的文化,并重新启用琐罗亚斯德教。

刘轩淡淡地收回目光,开始大口吸溜着自己碗中的面条。

刚才仔细观察之下,他有所发现,这些波斯人就是来贸易的,但是,一般他们都会选择去往更加繁华的都城,或者是物华天宝的江南一带。

怎么突然出现在百废待兴的燕云一带。

这不由得让刘轩联想到一个人。

柳老爷。

刘轩肯定此人一定是穿越而来的人,但是,就算是一个穿越者,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收敛起庞大的资财,不是单单靠抢劫富商就能够实现的。

看来,他也有着自己的发财之道啊。

若是能够连上他这条与外国的贸易路线,大宋的财政收入会再一次大幅度的提升,而不是只能靠刘轩想到的保险,税收来提升收入。

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必须着手开始。

海上贸易的先河,也必须准备实施。

方世玉显然没有多大兴趣,他扒拉着碗中的面条,不甚有胃口,但是肚子确实饿得慌,只能随意扒拉了几口。

突然,刘轩用只有三人能够听见的声音说道:“方兄,立马写一封信去往都城,告知张士逊并州的情况,让其禀明官家,出兵剿匪,当然,这个匪就是风韵楼的势力,交给信差之后,咱们动身前往涿州。”

方世玉颓丧着脸。

“啊?今日不在易县休息一晚吗?”

刘轩知道方世玉这一路有些受苦了,虽然他有大志向,但是从未受过苦的他,在一日之内经历了刺杀,奔袭,逃跑,定然疲惫不堪。

因此刘轩语重心长地说道:“方兄,若是你坚持不住,便先回都城,我这边只要和百名白虎军汇合,就无碍了。”

方世玉一愣,立马讪讪一笑道:“嘿嘿,刘兄我只是抱怨几句,并没有想着回家,经历此番,对我来说,提升挺大的。”

说完,立马埋头吃面,不再长吁短叹。

刘轩笑了笑,不再言语。

过了几分钟,三人吃完面,补充好干粮,便找到了一处算命摊位。

付了几两银子,借用了算命先生的纸和笔,写好了一封信。

交给易县的邮司便准备动身前往涿州。

半日时间,在刘轩三人奔袭之下,很快便过去。

距离涿州越来越近。

但是随着夜晚的到来,涿州即将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此时涿州的范阳县城郊,黑黢黢的树林中不时闪过火光。

很快,一点点的火光汇聚在一起,让整个林子都亮堂了起来。

远远望去,能够看到,这片林子中,足足聚集了近千人。

人手一把火炬,难怪这么亮堂。

“白先生,人手已经到齐,共有一千两百三十四人。”

一名身着夜行衣的人单膝跪地,向着白云生汇报道。

白云生负手而立,双眼盯着不远处的范阳县。

“脱去夜行衣,一次混入城中,等待命令。”

“是!”

白云生此时也是一身黑,但是早有准备,换好了衣服,他带着几十人缓缓走出了林子。

现在是晚上六点,城门还没有关闭,白云生就是故意选择这个时间点,带着手下进入城中。

一般来说,晚上八点,县城的城门就会关上。

而关上城门后,值守的守城士兵就会换上一批,对于白日值守的士兵来说,这快要下班了,心思定然有所松懈。

白云生佯装成商人,带着足足十车的货物,当然,这十辆板车上可不是什么商品。

若是有人翻开皮包就能发现,那可是一把把闪着寒光的大刀。

“站住!”

一名守城将士拦住了白云生的商队,一脸不善都看了一眼后边的车队。

“这大晚上的才进县城,车上是什么?!”

士兵拦下商队后,朝着后边的同袍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过来检查。

白云生倒不会傻得全部板车都装备武器。

最前头的几辆板车上外边仍旧会摆上一些珍奇古玩,比如琉璃,铜镜之类流通性大的货品。

看着就要着手检查的士兵,白云生笑眯眯地迎了上去。

“嘿嘿嘿,这位官爷,看来您是这个啊?”

说话的同时,白云生还比了一个大拇指。

那士兵顿时挺起胸,神气地回道:“那当然!这,可都是我说了算!”

但是在怎么恭维,士兵还是谨守本分,挥了挥手,开始检查货物。

可是,就在他们检查到第四辆板车的时候,白云生悄悄地来到那名士兵身边,轻轻推了推他。

“干嘛?”

士兵刚想继续发难,低眼望去,居然是一块金条!

难怪刚才推自己时,感觉硌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