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456章 归家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后续还得刘轩和赵祯再做商议。

此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刘轩处理。

赵祯喝了一口酒。

当然,是刘轩之前酿的。

“嘶,好酒。”

他停顿了一下,有些为难,毕竟刘轩才刚刚回来,又要指派任务给刘轩,心里感觉有些过意不去,但是科举会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主考人一职还没有明确的人员安排。

赵祯就是想着若是刘轩能够及时归来,那就让刘轩做这个钦差大臣,负责此次的科举会试主考人的位置。

主考人可不单单是安排会试考试那么简单,此间事了,那些高中的贡生将会是由刘轩点名,从而进入官场,换句话说,这些贡生将会以刘轩为师,见面都会称刘轩为一句老师。

这已经不是倚重那么简单了,对于赵祯来说,这是相当信任刘轩的表现。

可是一想到刘轩刚刚才回京,一家团聚,应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这让得赵祯不知该怎么开口。

望着赵祯那满脸的纠结样,刘轩心里便明白了过来,自己这个小弟,肯定又有事让自己去做了。

他也不想老是这么忙,但是毕竟又是自己的弟弟,若真的有事情得自己做的,那自己也不好推脱。

“小弟,别藏着掖着,有事就说事,别吞吞吐吐的。”

赵祯愣了一下。

自己表现得这么明显吗?

犹豫了一会,还是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给了刘轩。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只要不再出差,都没事。”

“出差?”

赵敏一听,噗呲一下笑了出来。

赵祯明白估计又是什么只有皇兄和皇嫂之间才懂的词语了。

“额,没什么,不就是负责会试吗?简单,我去当个正总裁,再让礼部出个人做副总裁,我全局把握,小事他做,就行了。”

“哈哈哈。”

此时,赵敏再也没忍住,彻底笑了出来。

什么叫全局把握,小事别人做啊。

讲得好听,按照刘轩这个说法,那不就是去挂名的吗。

可是刘轩对这些事情他也不懂啊,不就是挂名吗?

其实,赵祯安排刘轩去当钦差大臣也有着他自己的考量。

他想改革科举。

宋朝科举有进士、明经科目,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等科目。

经过刘轩的熏陶,他觉得,就这些,远远不够。

单单是神枪,大炮,这一小点来说,工匠一行也十分重要。

当初刘轩就说过,发明创造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在说复式记账法的时候,刘轩也言明了数算很重要。

因此,在此次科举,让刘轩担任正总裁,是为了将刘轩摆上贡生老师的位置上。

然后科举改革,让刘轩推行新科目,这样天下读书人也都能接受。

当然,这推行的新科目,赵祯目前也不知道有哪些。

这还得让刘轩多想想。

此时的刘轩可没想这么多,只以为是去监督和点名的。

不过天下人才千千万,刘轩自觉水平不够,还是让礼部推一个文坛有名气的人来当副总裁好些。

见到刘轩答应下来,赵祯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对于科举改革来说可是一大步,只能委屈皇兄再辛苦一段时间了。

席间,刘轩也将耶律静的事情说了一遍,赵祯很是大气。

根本不用耶律静去寻找什么府邸。

直接赏赐了一所宅院给耶律静。

开封府和其他各府府衙不一样,他没有配套的后宅,也就是说,开封府尹得另寻住处,而不是像现在耶律屋质那样,直接住在知州府中。

这也是耶律静提早来到都城的原因之一。

那就是找一个以后落脚的地方。

众人聊了许久。

现在刘轩也回来了,赵敏就打算回家,毕竟住在皇宫中肯定没有在外头那么自由。

不过这让刘娥很不开心。

这可是让她和自己的小孙孙分离啊。

在刘轩和赵敏离开之际,刘娥抱着纯善又亲又哭,就是不舍得纯善离开。

好说歹说,赵祯允许刘娥住出宫去,刘娥才心满意足地答应了。

以前郭清悟当皇后,还是刘娥掌权,现在刘娥已经将后宫的事务交给了曹丹淑,所以,刘娥也不用坐镇后宫,倒是清闲了许多,到刘轩家里居住倒也无所谓。

不过,倒是给赵敏带去不少便利,也能让刘轩和赵敏有了自己的空间。

毕竟小孩子有刘娥带着,还有不少嬷嬷带出去,现在赵敏和刘轩仍旧和热恋期一样,带着小孩,有些事情总归是不方便的。

刘娥这一出宫,大张旗鼓至极,东西一箱箱地往外搬。

还好岳飞在宫中任职,直接让禁军负责搬运回魏国公府。

若是天策府修建好,但没有多余的担心,刘轩现在担心的是,魏国公府,能不能住下,这么多人。

不过很快,这个担忧就成真了。

刘娥带出来的嬷嬷实在太多了,足足三十多个。

还有内侍,专门的掌药,还有二十多人。

魏国公府根本住不下。

只能舍弃几人。

这下魏国公府彻底热闹了起来。

等到刘轩回到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张江了。

直呼魏国公府复兴了。

作为管家,这几天他也是最忙的。

安排着住处,记录着入库物品。

但是脸上已经笑得满脸褶皱。

事情仿佛恢复到了以往。

狄青回到了工作岗位,和岳飞一起,负责皇城治安。

宋慈则是继续负责铺子和白攀楼的生意。

而最闲的刘轩也闲不下来了,照顾孩子,还有每日前往礼部,每天都是开大会,当然,是关于会试的。

赵敏则是有刘娥陪着,一天到晚围着纯善转。

好似一切都没变,但事实上,一切都变了。

在刘轩回都城的第二天晚上。

纯善已经被刘娥带着去睡觉了。

在卧房中,赵敏为刘轩脱去官服,柔声说道:“今天累吗?”

刘轩转了转自己的脖子,有气无力地回道:“累倒是不累,就是无聊得很,开大会,安排弥封誊录的人员,原以为只是小事,却是个大工程。没想到宋代就已经开始封试卷了。可是想想,总感觉还是有些不可取的地方。”

赵敏静静地为刘轩按摩着肩膀,她已经得知刘轩的肩膀受过伤。

所以特别在意刘轩刚才转脖子的动作。

“什么不可取的地方?”

刘轩正色,转过身子,拉起赵敏的双手,说道:“封试卷,是为了公平,但是,很多人会专门去识笔迹,所以才有了誊录,就是安排人再抄一遍试卷,这样笔迹就不会被认出,可是,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偷梁换柱的情况,你说,我出点钱给誊录的官员,将事先准备好的试卷内容换进去,你说怎么办?”

赵敏眼珠子一转,点了点头。

“确实,但也没办法呀,不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科举舞弊案呢。”

见刘轩还想要说些什么。

赵敏立马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抵在了刘轩的嘴唇上。

“嘘,咱下班了,不说这些。”

随后,她扭捏着,俯身在刘轩耳边又说了一句。

“今晚,我里面穿了女仆装。”

“啊?哪来的?”

刘轩眼神慢慢变得火热,紧紧地盯着赵敏。

“我去铺子里,自己做的。啊~不要,放我下来。”

“嘿嘿,自己送上门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