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484章 尚纯的心思

“吾听说,国子监的贡生也出了不少力?”

“正是。若不是有贡生,臣怕也是不会这么快就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刘轩拱手回道。

赵祯环视一周,昏暗的烛光下,他惊讶地发现,不远处的文官队列中,居然出现了尚纯的身影。

“尚祭酒。”

尚纯听到赵祯喊自己,立马走出队列恭敬地朝着赵祯行礼。

“臣在。”

“今日倒是稀奇啊,一个两个的,平时见不着,今日倒是主动。”

赵祯说这话的时候,撇头看了一眼刘轩。

言下之意就是在说刘轩太过不理朝事了,还是得多来参加早朝。

刘轩怎会不懂,但他全当没听见,在赵祯喊尚纯的时候,他便退到一旁,用右手小拇指扣起了鼻子。

高台之上的赵祯见刘轩假装没听见,苦笑一声,随即看向尚纯。

“尚祭酒,贡生出力,理当赏赐,没人赏金百两。”

“臣替学生谢过陛下。”

尚纯躬身,谢恩之后,仍然没有退走,依旧保持着谢恩的动作。

在场一些人明白,尚纯今日突然参加早朝,怕是有事要奏啊。

这个节骨眼上。

许多官员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更有甚者,目露狡黠,心中呐喊着:“乱起来好,这次会试就该乱。”

“尚祭酒,还有事要奏?”

尚纯低着头,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他不知道今日这事是否过于贪心了,几番犹豫,耽搁了不少时间。

赵祯连声询问,都没有回答。

“尚大人?”

边上一位官员轻声提醒,才将犹豫中的尚纯叫醒。

“ 啊?”

尚纯愣了一会,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

“陛下,臣有事启奏。”

赵祯早就不耐烦了,但还是准许了他。

“陛下,蒙受陛下天恩,臣为国子监祭酒,理应担负起会试一责,原本往年会试,并没有糊名一法,因贡生也会参加会试,臣理当避险,原本臣以为,臣专研学文,无用武之地,但陛下圣明,想出糊名誊录的办法,臣请愿,担任会试副总裁一职,望陛下恩准!”

此番话语一出,众官员纷纷皱眉。

尚纯此番目的,居然是为了请求担任副总裁。

会试一般都会有一个正总裁,还有两个副总裁。

而正总裁自然是刘轩,现在暂定的副总裁,是张士逊。

毕竟张士逊师从孔道辅,正儿八经的儒学大家。

尚纯,则是师从孔勖,和张士逊相当于是师兄弟的关系。

孔勖其实是孔道辅的父亲,所以,尚纯还真有这个资格担任副总裁一职。

只是因为曾经的科举会试,没有糊名誊录,便没有办法避险,贡生得参加会试,那身为祭酒,就得避险。

众人之以为尚纯是为了临老了,为自己的履历增添些光彩,真正成为万生之师。

此时赵祯心里也是这般想。

认为尚纯是为了名利。

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还真不是。

尚纯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名利。

近段时间,虽然尚纯不理朝事,但朝中的风向他一直有在关注,身为祭酒,他可明白得很,现在那些官场老人,都在盯着这场考试。

保不齐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他也不是为了帮助刘轩,单纯是想让会试正常地进行下去。

天下学子或多或少都会喊他一声老师,那他尚纯,就得对得起这声称呼。

不管是什么原因,想要破坏这会试考试,他尚纯第一个不答应。

他也知道,这个时候跳出来,主动揽这副总裁的职位,很有可能会被世人冠上贪名逐利的帽子,但为了天下学子,特别是那些寒门学子,他尚纯,不在乎。

高台上的赵祯并不怎么了解尚纯的为人,但一旁的吕夷简很了解。

两人虽说不上是知己好友,但年轻时也相处过一段时间。

在吕夷简的印象中,尚纯并不是一个贪名之人,反而心存大义。

他想不通,为什么尚纯会主动请求担任副总裁一职。

但能坐到这个位置的,能有几个不是聪明人。

略微思考一番,他便明白了。

于是,吕夷简立马走出队列,遥遥一拜。

“陛下,尚大人才学深厚,学生更是遍布天下,有他帮助齐王殿下,定然能够择取更多人才!为大宋效力!”

他已经五十多岁,官职已至顶峰,无所谓那些谣言。

即使陛下要撤了他的官位,吕夷简还真无所谓。

因此,能帮尚纯一把,就帮一把,说到底,这也是在帮刘轩。

对于刘轩,吕夷简虽算不上莫逆,但他很看好刘轩 。

只是,在场的其他人就不知道尚纯和吕夷简在干什么了,包括刘轩。

昨天接触下来,刘轩感觉得到,尚纯为人醇厚,对待学问,一丝不苟,难道真的是个贪名之人?

在没有弄明白原因之前,赵祯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子,驳回尚纯的面子,于是他便转了个弯。

“这事,吾已经全权交由齐王负责,尚大人,退朝后你找齐王,他若是答应,便如此吧。”

尚纯脸上有着些许的愤懑,方才身后的议论声很多。

其中不乏有许多人在嘲笑他。

临老了还要犯糊涂。

那些说尚纯糊涂的,都是想要在这次会试考试上做文章的人,他们以为,尚纯这个时候跳出来,只能成为炮灰,一个个咧着嘴在那嘲讽着。

尚纯虽然心中有气,但还是躬身谢恩,随后退回到了队列中,闷声不响。

心中只道:“只要能帮到天下学子,我便心安。”

在昨晚,刘轩离开后,他便找到了尚玲玲,和她说了这个事情。

起初尚玲玲不认为有人会在会试上做手脚,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可是听完尚纯的分析后,尚玲玲最终还是同意自己父亲这般作为。

不单单是为了天下学子,她也想能够帮到刘轩。

虽然那个可恶的刘轩,居然忘记了自己,但刘轩身为这次会试的正总裁,一旦出了什么事故,第一问责的人,便是他,她不希望刘轩出事,不只是因为她对刘轩怀有一丝少女心意,也是因为刘轩是个贤王。

之后便也没有什么事情。

无非还是关于会试的事情,因为这是赵祯主政以来第一次会试, 礼部的官员将整个会试的流程汇报了一遍。

也是礼部官员,包括薛文正在内的几人,对糊名还有誊录的程序上做了些细致的规定。

包括糊名到誊录,还增加了对读和初阅。

也就是,在誊录的基础上,再加上对读,一人阅读,一人抄录。

不仅节约了时间,更是再加上一道保障。

而初阅其实就是在对读誊录前的初审,由另外的人查阅试卷,和后面读卷的人,形成对照,成为监督关系,即使读卷的人有什么坏心思,也不敢胡来。

此次会试还增设了一道环节,每张试卷的整个流程,所对应的糊名誊录对读还有初阅的人,都会在试卷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也就是后世的责任到人,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错误,直接就能找到相对应的负责人。

因此,每份试卷上,至少有六个环节负责人的签印。

誊录手,对读人的姓名,标注在墨卷的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