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逍遥大宋>第541章 榜单整理完毕

“正榜三百人,副榜一百五十六人。”

会试公布的录取榜,即会试榜,因放榜日期一般在农历三四月间,正值杏花开放,所以俗称“杏榜”,榜单张挂于礼部衙门外。

会试有副榜,称“会试副榜”,在清朝时规定“举人中副榜者,免其廷试,礼部咨送吏部授职。”雍正时期,又在副榜的基础上发展为“明通榜”。雍正五年(1727),雍正帝下令于会试落选的试卷中再挑选一些文理明通者,在正榜之外续出一榜,名为“明通榜”。

凡入“明通榜”者可以授以教职,有个别人也可由皇帝特批而参加殿试。明通榜的推行,是清政府对落第者的一种安抚与安置,登此榜者也很自豪,有人称之为“明通进士”。乾隆时大力发展明通榜,甚至出现明通榜大大错超过正榜的情况。

但是,在北宋时期,可没有这“明通榜”一说,不过,北宋时的副榜就类似于“明通榜”只是起到安慰作用,没有实际官职安排,但若是有特殊人才,才会准许进入殿试,或是安排官职。

今年又与以往不同,这次的会试副榜,是专门为特殊人才准备的,例如,诗句得分特别高的,明算能力特别强的,也就是一些偏科选手。

赵祯准备给这些人一个机会,将他们都纳入副榜,在明年,京师大学堂正式设立后,这一百五十六人会是京师大学堂第一批学生。

所以这副榜之中的人,也将会成为接下来刘轩重点培养的人,他们还可以参加会试,但他们参加的,将会是改革之后的科举。

也就是说,今年的科举,将会是传统科举的最后一年,从下一次科举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都会改变,使用最新的教育门类,进行考试。

这些都在今年科举开始前就已经公布天下。

“殿下,此三人,是今年的会试的会元,名叫梁有才,甲榜取一百名,乙榜丙榜皆是如此。”

正榜又分三小榜,分别以甲乙丙命名,这样是为了统计,登记,汇报能够更加方便。

比如,梁有才,在放榜和宣读时,便会被喊成,甲榜第一,梁有才。

而乙榜第一,其实已经算是第一百零一名了。

“梁有才?”

刘轩有有些惊讶,他知道,梁有才是个有才华,而且实力不俗的人,没想到自己在路上随便遇到的人,都会是会元?

这让得刘轩有些哭笑不得,难不成自己是有大气运加身不成?

他点了点头,表情收敛,古井无波,继续看向榜单细细查看起来。

原因无他,他是想看看赵允初那小子,能考进几名。

看了长长一溜之后,才在乙榜中看到那小子的名字。

乙榜第七!

不错啊!这小子居然能没落第,而且能进前一百五,可以可以。

看完之后,刘轩在榜单最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摁上官印。

这下,自己的任务才算是彻底完成了。

刘轩重重呼出一口气,对着张士逊和尚纯说道:“薛大人已经进宫,到现在没回来,这份榜单,就有劳二位送进宫中,让官家查看,后日便可在礼部大门前公布榜单了。”

“殿下,你不进宫了?”

张士逊有些苦恼,你在工作时,摸鱼也就算了,毕竟你对于一些事情不懂,自己和师兄完成,但这汇报工作,你居然也不好好完成,直接将事情丢给自己。

他心中想着,可又碍于面子便没有说出来。

刘轩看着张士逊那副像吃了屎一样的表情,怎会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哎呀,张大人,能者多劳,我一毛头小子,就算了。”

“可官家若是问起....”

不等张士逊说完,刘轩立马打断。

“放心啦,官家见只有你们两人,就会明白的,不会说你们什么,安啦。”

张尚二人还想拉着刘轩一起进宫,刘轩可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在他们做出动作前,就因为像风一般,逃出了礼部。

“殿下!殿下!”

刘轩听到身后的呼唤,他可不想多加理会。

昨夜小别胜新婚,尝到了甜头的刘轩可不再多想其他事情,现在的他,只想好好回家陪老婆。

会试、韩氏,两件事情已经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结果刚到家门口,就看到有一人正在魏国公府门口来来回回地踱步。

那人好像是在等人。

“咦,那不是梁有才吗?”

刘轩皱了皱眉头,第一反应就是想到,梁有才是不是来问成绩的事情,但很快他就转换了想法,按照这几次接触,梁有才应该不会是这样的人。

那应该就是为了吕夷简的事情来的。

走到近头,梁有才发现了刘轩,立马快步上前,拱手行礼。

“草民梁有才,见过齐王殿下。”

“行啦,你我也算相熟,以后见面可别这般多礼。”

“谢殿下。”

接下来,一阵沉默,梁有才瘪着嘴,好似想说什么,又不好意思开口一般。

难不成真是为了来问成绩的?

“梁兄有事尽管说,在我的能力范围内,皆可帮你完成。”

刘轩已经很明确了,就算梁有才是想问成绩,他也会如实告诉他,毕竟当初是他答应梁有才,凡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来寻他。

梁有才明显是听懂了刘轩的弦外之音,连连摆手。

“殿下你误会了,我并不是来问成绩的,再说,我梁某对自己的成绩,有着十分的信心,今年的科举,我必连中三元!”

好家伙,这话说着说着,腰杆越来越挺,再加上那自信的模样,简直差点亮瞎刘轩的双眼。

“佩服佩服,梁兄果然大才也!”

不过,刘轩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他可是知道连国才的成绩的。

“呵呵,殿下见笑了,不过今日来,确有一事相求。”

“你说。”

“殿下,与我一同来京的其他几位析津府同窗,失踪了。”

“什么?!”

刘轩惊呼出声,他以为到现在,已经不会有任何不好的事情会发生了,怎么会试就要结束,又发生了另外的事情。

这事,明显和会试,不,应该和吕夷简一案有关。

“进去说。”

“额,好吧,那我叨唠了。”

刘轩带着梁有才进入魏国公府,禁军并没有出现,倒是张江出门迎接。

“少爷,您回来了?”

“嗯,张叔,吩咐下去,有客人来访。”

张江明白,所谓的客人,一定是眼前这位年纪不大的书生。

“是,少爷。”

很快,还没等刘轩和梁有才来到大堂,侍女就已经摆好了果盘,还有茶叶热水。

此时,刘娥和赵敏就在大堂。

她们知道刘轩回来了,但不知道的是,并不只是刘轩一人回来。

“老公!”

赵敏看见刘轩先是一喜,但看到刘轩身边有人,立马收敛心神,乖巧的起身,等到刘轩两人进来,赵敏施施然行了一礼。

“臣妾恭迎王爷回家。”

“哈哈哈,行啦,搞这些,从来没见你这样过。孩儿见过母亲。”

刘轩挑眉看了赵敏一眼,接着对着刘娥行礼。

梁有才哪里敢抬头,眼前这两位女子都不是他能够直视的,连忙低头行礼。

“草民梁有才,见过太后,见过齐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