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开疆>第96章 制酸和无烟火药

安德鲁兴奋了好一会儿,赶忙道:“辽王殿下,你赠送的武器,正是我国所需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我能作主的,今天就给你答复!”

“安德鲁是个爽快人,本王就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了。是这样的,本王一是希望你们西班牙不要再迫害南洋明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二是你们在小硫球的鸡笼湾和淡水这两块殖民地能归还我们明国,由本王接收;三是本王希望在南洋获得一块土地建造补给站!”陈志远道。

安德鲁皱起了眉头,一副为难地道:“辽王殿下,你的要求和礼物不成正比啊。优待南洋明人我可以即时答应。鸡笼港、淡水湾我不可能随意给你,你又想要在南洋获得一块土地,确实要价太高了!”

“安德鲁,这个是我们进一步合作的前提,你们西班牙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更长远。你答应了本王条件,咱们有了合作诚意,本王会将武器出售问题提上日呈,扩大贸易份额,也会优先考虑你们西班牙。当然了,如果安德鲁先生认为得不偿失,就当本王没说过。而且,本王这些要求,荷兰人也会考虑接受的。”

“哦……不……不,尊贵的殿下,你不能支持我们西班牙王国的敌人。我们西班牙王国需要你这个朋友,要不这样,除了南洋赠送土地建补给站这一条。其余的我都现在答应你。”安德鲁急忙地道。

“这个,本王尚能接受,既然安德鲁你放出了诚意,咱们就签协约,明天你们就可以接收武器,我志远军随后便和你们的船队一道出发,接受鸡笼和淡水。下一步的深入合作,则要看你们西班牙王国的诚意了。”陈志远乐呵呵地道。

双方签了协议,陈志远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台湾北部。更重要的是,赠送新式武器给西班牙,很快就会打破欧洲的军备平衡。届时,欧洲的战事打得更加激烈,他们更加没时间和能力保住亚洲的殖民地。荷兰、英国、法国等列强们会一窝蜂过来抢购武器。陈志远一开始也担心出售武器会刺激欧洲的技术发展,但陈志远现在不太担心了。因为,陈志远认为,今年之内,硝化棉应该可以生产出来。

十一月十二日,陈志远去研究所进行技术攻关。

如今的研究所,在宋应星的主持之下,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陈志远将后世的一些物理和化学知识写出来交给宋应星学习。对于基础物理化学知识已掌握了不少。

研究所里,毕懋康带领火器团队攻关撞针式击发机关和左轮手枪旋转击发。另一个团队由宋应星带领,研究硝化棉和雷汞。陈志远先考察毕懋康团队,毕老头子毕竟是写过《军器图说》和制作过自生火铳、后装火铳的牛人。在他的带领下,又有资金和好钢材的支持之下,撞针式击发原理机已试制成功。陈志远到来之后,又用后世的蒙.拉德拉贡拴动步枪向他讲解了击发机集成退壳通过拉拴转拴完成退壳和压弹仓的原理,同时附上了栓动半自动步枪和左轮手枪的原理图供参考。

告别毕懋康,便前去宋应星的化学研实验室。实验室里,宋应星团队早已实现从绿矾石中提取浓硫酸的研究。但硝酸的制作仍然通过加热硝石的方法提取,产量不仅小,浓度尚不达到要求。

进入实验室,三千多平方的空间里摆放着各种玻璃皿器和陶瓷瓶缸。三十多个研究人员正在认真地做着各自的实验,宋应星则在一个角落加热硝石提炼硝酸,全然不知陈志远已走到了他身旁。

“宋院长,好久不见了,这硝酸制备做得怎样了?”陈志远在一旁轻声问道。

宋应星抬头一望,发现是陈志远到来,他赶忙放下手头工作,准备行礼。陈志远赶忙阻拦道:“宋院长,行礼就不必了,本王过来,是和你一赶探讨化学研究的。”

宋应星点头应谢道:“谢过辽王!辽王,硝酸已经能够正常制造出来。而且是浓度足够的发烟硝酸。只是从硝石中干磂出硝酸,产量非常之低,每天的硝酸产量只有三十来斤,而且每斤硝酸的成本需要三钱银子。”

“能干磂出硝酸本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不过,本王近来想出了一个提高产量的办法,所以特来和你一起验证。”

“什么办法,辽王快快请教。”宋应星火急火燎地问道。

“是这样的,咱们现在用的硝石是硝酸钾。干馏时,只能提取极少的硝酸。但是,西班牙人和我们交易的硝石成份一不样,他们从美洲开采的硝石所含的成份是硝酸钠,这种硝石制火药时威力大,但吸水性非常之高,不易保存。不过,硝酸钠有一个用途,就是利用浓硫酸和硝酸钠混合会产生置换反应生成浓硝酸和硫酸钠。”陈志远说道。

宋应星思考一会儿,才问道:“既然如此,那么硝酸钾和浓硫酸也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浓硝酸吧?!”

陈志远轻咳一声回道:“当然可以,但是硝酸钠的优势大,硝酸钾首先成本高,再一个就是硝酸钾稳定性不好,制备中可能产生爆炸,所以选用硝酸钠制备。”

“如此啊,但辽王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化学反应的?”宋应星神秘地问道。

陈志远微笑一下,神秘地回道:“这就是真正的神学,是让人类一步步登上天神位置的学问!我怎么知道,你不必详问。而是不断地在我授你的学识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进。”

宋应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陈志远随后向宋应星讲解了制造硫酸的铅室法。当然,效率最高的是接触法,但接触法需要铂、五氧化二钒等做触媒,现在的技术水平做不到。铅室法倒是容易实现。因为铅室法是把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混入过量的空气、水蒸汽后,通入耐腐蚀的铅室,变成硫酸,不需要特殊材料。

经过十天的重复试验,第一代硫酸“生产设备”制造出来,为了减轻重量,铅突是用陶瓷缸,加上陶管组成的。水缸上用锤子和楔子凿出所需孔洞,将一对水缸对扣起来,用铅水在对接处铸封,制成“反应室”。整个反应装置由五个反应室构成,用铅管互相串联。

第一个塔和最后一个塔装有焦炭,起到阻尼作用的填充物。最前面还有两个设备:一个是用铁皮铆成的盒子,在其中点燃硫黄,用风箱鼓风,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和多余的空气一道导入前塔;另一个是铸铁壶,装入火硝和硫酸,加热后产生氮氧化物气体,通过管道导入前塔。

第一次初生产,得到的是灰色糊状物。并不像用绿矾石干馏出来的浓硫酸一样。陈志远分析了两天,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硫酸里混杂了焦炭粉末和铁盐的硫酸,原因是用作填充物的焦炭和铁制的箱体和二氧化硫发生了反应。随后,燃烧室经过改进,改成用陶土和粘泥制成的燃烧室,并在管道处加装简易的布袋收尘装置和沉淀塔,让二氧化硫经过收尘、沉淀、收尘后再进入反应塔。

经过改进之后,反应塔终于制出稀硫酸,再经过蒸浓,得到高纯度硫酸。硫酸技术改进的同时,用硝酸钠和硫酸制造硝酸的设备也正常出产浓硝酸。生产硝酸造出的副产品硫酸钠是制造玻璃、水泥的必须品,陈志远决定,待无烟火药制造成功,玻璃、水泥制造就要着手生产。

十二月初,陈志远生产出第一批脱脂棉,乙醚和乙醇,生产无烟发射药的重要原料都有了。

实验室里,陈志远和宋应星在安全区域指挥实验人员将硫酸和硝酸按比例配成混合酸液,然后把脱脂棉浸饱在这种混酸中,经过三个小时的等待,制成了硝化棉。再将硝化棉洗净、晾干,再用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溶剂溶解,制成胶状的无烟火药。在低湿阴凉处,这些胶状火药被人工做成细面条再切成颗粒,随后又装这些小颗粒发射药还得和石墨粉一起装入木制滚桶中反复摇滚,无烟火药才算生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