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开疆>第141章 穷追猛打

布拉茨克南面一百五十公里,瓦西里浩荡荡的军民队伍日夜不断地赶路。华夏帝国两个骑兵团紧咬住瓦西里的尾巴,双方相距已不足五公里。

“伊万诺夫,我们被华夏帝国骑兵尾随,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你组织哥萨克骑兵和蒙古人断后,阻断敌人的追击。”瓦西里向手下将领下命令。

“遵命!”

伊万诺夫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是他不敢违背上级的命令。否则,一旦抗命,就会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自己和家人都要下狱,就算不坐牢,家人们也会沦为农奴,生不如死。所以,伊万诺夫毅然接受命令。

“伟大的俄罗斯帝国勇士们,为了帝国荣耀,为了消灭侵略者,战斗!”伊万诺夫集合两千哥萨克骑兵,两千蒙古骑兵,往后冲击华夏帝国骑兵团。

“乌拉!”

双方骑兵再次短兵相接,人数不分伯仲。

“砰砰砰……”

华夏帝国骑兵步枪占据优势,在两百米距离外,华夏帝国骑兵率先开枪。

哥萨克人和蒙古人骑兵不断有人马中枪摔倒在地上。后方的骑兵冲上来,将受伤的战友踩成肉泥。

“尽量不和沙俄人进行白刃战,这里是平原,咱们绕弯慢慢消耗敌军!”

华夏帝国骑兵向左绕弯,避开沙俄骑兵的冲击,一时间,战场上你追我赶,双方相距一百多米,相互射击。

沙俄骑兵使用的步枪开一枪装一次弹。而华夏帝国骑兵的步枪有弹仓,一次装填八发子弹。开完一枪,拉一次拴就可以再次射击。火力输出数倍于沙俄骑兵。

经过三小时的追逐战斗,沙俄骑兵损失一千二百余人,而华夏帝国骑兵,伤亡才三百七十余人。

伊万诺夫见势不妙,赶紧命令骑兵脱离战斗。华夏帝国的两个骑兵团,战斗了三个小时后也人困马乏,也不继续追击沙俄骑兵,而是选择在一片高地上扎营休整。

伊万诺夫在一片树林里停下扎营,刚刚的战斗华夏帝国的骑兵占尽了优势,高傲的哥萨克骑兵吃尽苦头,士气低落。西伯利亚汗国的蒙古人同样士气不振,部落小头目们私底下讨论着还要不要效忠沙皇的问题。

“阿哲,我们西伯利亚汗国的勇士们不能再如此为沙俄皇帝卖命了。俄国人在和华夏帝国的战争中失败多次,但每次他们都是拿我们汗国的勇士和哥萨克人作为战争的消耗品,我们应该脱离沙俄人的统治。”蒙古人营地里,数个部落首领围在火堆旁商议。

“额济巴尔,你说的倒是容易。但是,我们西伯利亚汗国的主要部落萨贾勒、库兰、托克依厄尔、乞丹、马加尔、克烈、乃曼、吾涅厄提塔尔都被沙俄牢牢地控制住,一旦我们叛逃,远在秋明的亲人们怎么办?”

蒙古人有叛逃之意,但是他们各个部落都被沙俄控制。无奈之下,只能认命为沙俄服务了。

“砰砰砰……”

远方再次传来枪声,哨骑快马加鞭逃回营地大吼:“敌袭,华夏帝国骑兵过来了!”

森林里顿时热闹起来,骑兵们各自骑上战马,集合。

“额济巴尔、阿哲,伊万诺夫将军有令,你们两个部落上前阻挡敌人。”

“什么,为什么是我们两个部落上?哥萨克骑兵呢?他们有步枪,我们蒙古人只有弓箭、弯刀,你让我们如何对抗华夏帝国骑兵?”

“你们蒙古人想违抗命令是不,赶快执行,否则就地处决!”

额济巴尔、阿哲带着怨恨,率领一千三百蒙古骑兵冲向华夏帝国袭击部队。

“蒙古勇士们,为了秋明的亲人们,战斗!”

森林里,蒙古骑兵不要命地往前冲。而对冷兵器的蒙古人,华夏帝国骑兵毫无压力感,如果他们协同拥有步枪的哥萨克人作战,倒还是具有威胁性。但是,纯冷兵器冲锋,简直就是找死。

随着密集的枪声响起,森林里倒下了一片又一片的人马尸体。

一名十四岁的蒙古骑兵,在迷茫的冲锋路上,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随即跌落下马,嘴里不断地冒着血沫。

“额娘……”

这个年轻的蒙古小子,生命的最后一刻想起了自己的娘亲。

“呜……”

“不打了,我要投降……”

“额娘,救我……”

表失意志的蒙古人崩溃了,任凭阿哲、额济巴尔等部落首领如何驱赶,他们都不再敢往前一步。

“阿哲,勇士们已变成草原的兔子,投降吧,没得选择了!”额济巴尔沮丧地说道。

“罢了,罢了……当今的天下,我们蒙古人只能做草原上的绵羊了!”阿哲意味深长地回了一句。

黄昏,西伯利亚蒙古人举着白旗,向华夏帝国投降。伊万诺夫收到一些溃逃的蒙古人带回的消息。

赶忙带领残余的一千五百骑兵逃跑,能为瓦西里拖住一天的时间,他认为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而且,蒙古人的投降也给了他一个撤退的最好理由。战无不胜的沙俄军队之所以撤退,不是因为主将无能怕死,而是因为愚蠢的西伯利亚蒙古人拖累三军。所以,英明神武的伊万诺夫为了保存实力,来日再战,而不得不撤退。

瓦西里摆脱了尾随的华夏帝国骑兵,急行军两天后,距离布拉茨格只有二十公里路程。

驻守布拉茨格的骑兵部队,已经与瓦西里汇合,华夏帝国骑兵部队,迫于敌我双方的兵力差距,也不敢贸然追击,而是在布拉茨格南面五十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等待后方部队赶来再作打算。

漠北战事进展缓慢,远在北京的陈志远也倍感压力。国会议事,以东林党为首的小政党,频频向陈志远发难,一些小报纸大肆报道。华夏帝国总统穷兵黩武、四处挑起战争,无数华夏子民因为战争而死在异国他乡。不仅如此,总统出兵占领的殖民地还是一块块蛮荒之地,化外之地,毫无用处。而总统不顾百姓怨气冲天,强令百姓移民,无数百姓背井离乡,客死在食人族和未开化的土着野人手里。

陈志远当然不会任由东林党这些小党派的恶意攻击和宣传。为了解决这些小苍蝇的恶行,陈志远采取强硬措施,制造各种惨案。一时间,无数小报刊被采缔,负责人被下狱。而各小政党团体,也不好过,陈志远命令特务机构搜集和织罗小党派领导人的罪名,将他们一一下狱。在治理上,华夏帝国大量宣传工业化和移民新地方的好处,无论城市农村,到处都贴着或在墙上用石灰粉喷上各种各样的移民标语。

“一亩三分地致不了富,移民开拓能致富!”

“山沟沟里世代穷,移民平原奔小康!”

“移民开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移民政策好,政府送媳妇解烦恼!”

……。

一条条的标语,一个个实惠的政策,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穷苦百姓或不适合居住地方的百姓加入移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