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红楼:风流潇洒芹四爷>第110章 帮人帮到底

听到妇人再次询问,贾芹回过神来,说道:

“好,你快带我去。”

既然已经搭救了她们母子,那就好人做到底,而且他也想看看,这平安州里的山匪到底什么来头,如此的肆无忌惮?

妇人听他答应,大喜过望,抱着孩子给贾芹磕了三个头,这才急忙带着贾芹往前头而去。

走了约摸半里,便看到前方一片狼藉,一些货物散落一地,不少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地上。

很显然,他们来迟了,山匪已经劫掠完,离开了。

“当家的…当家的,你在哪,你还活着吗?”

妇人见此情况,立马哭喊着。

贾芹走近一些看,检查了一番,见地上躺倒的,全部都已经死了。

“这些人都死了,你看看,这里是否有你的丈夫?”

轻叹一声后,看着妇人说道。

这妇人抱着孩子,急忙寻找自己的丈夫,找了一圈,也没看到自己的丈夫,便来回禀贾芹:

“恩公,没看到我丈夫。”

贾芹听后,便安抚道:

“大嫂,你别担心,如果这些人里头没有你的丈夫,说明你丈夫还活着,他恐怕已经逃走了。”

这妇人听后,也面露几分喜色,哆哆嗦嗦地说道:

“若是如此,那就是菩萨保佑。”

又看着贾芹问道:

“恩公,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贾芹知道她毕竟是个妇人,又和丈夫失散了,一时自然难以有什么主意。

便替她想了想,说道:

“我听说这里离平安州道城云中城不远了,咱们先进城,再去官府报官。”

“这里既然死了这么多人,官府肯定理会,届时你丈夫若还活着,自然会回来找你们母子两个。”

妇人闻言,连连点头:

“正该如此,多谢恩公指点。”

当即便准备离开。

“等一等。”

突然间,贾芹发现了什么,妇人顿足,看向了他。

只见贾芹来到一板车上,拿到了一张纸,纸被货物压着,若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到。

只见纸上写着:若想张志成活命,拿纹银五千两,来枫叶寨赎他,不然,五天之后,他必死无疑!

贾芹不知这纸上所写的张志成是何人,便拿来给妇人看:

“大嫂,你可识字?”

妇人点头:“小妇人跟随丈夫行商多年,倒也认得几个字。”

贾芹又道:“那就好,你快看看这纸上所写。”

妇人急忙看去,霎时脸色大变,浑身颤抖,再次哭了起来:

“恩公,这纸上所写的张志成,正是我丈夫。”

贾芹听了,心下一惊,迟疑询问:

“你丈夫难道是附近闻名的富商?”

妇人哆嗦着回应:

“算不得,但是经常从京城往返云中城,道上确实有点小名气。”

贾芹便道:“看来这枫叶寨的山匪早就盯上了你丈夫了。”

“对了,你们家可还拿得出五千两来?”

妇人面露几分凄惨,指着散落一地的货物:

“我丈夫靠转卖这些货物为生,家中大部分银子都用来进货了,一时间根本凑不出五千两来。”

贾芹一边听,一边仔细看这些货物,见是一些香料什么的,微微皱眉。

沉默片刻,又问:

“张大嫂,还不知你们家住何处呢?”

妇人回:“夫家原是京畿道上古人士,后来做了这生意,便在京城租了个房子,一家子都住在京城里。”

听了这话,贾芹一时也无言了。

如果要凑钱,这里离京城数百里,来回恐怕都得一个月,可山匪只给了五天的时间。

“哇哇哇…”

就在这时,妇人抱着的孩子突然哭了起来,妇人急忙安抚,可孩子依旧在哭。

贾芹则劝道:“张大嫂,孩子可能是饿了。”

妇人这才明白过来,急忙告罪一声,抱着孩子去一旁喂食了。

贾芹见状,急忙移开目光,看着前方,心里开始思索。

他救了这对母子,已经是仁至义尽,没必要再去搭救她的丈夫。

而且,山匪开价五千两赎人,贾芹一时间也拿不出来。

眼下他即便就此走了,那妇人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可是,贾芹又觉得,自己就这么一走了之,实在是有些惭愧。

这妇人如今只剩一孩子在身边,肯定也没有盘缠,又和丈夫离散,还急需五千两救人。

如果他就这么走了,对这妇人母子来说,无异于失去了光明,眼前一片黑暗,打击未免也太大了些。

而且他知道,自己如果就这么离开了,事后肯定会惦记,说不得会成为一生都惦记的事情。

贾芹自认自己不是烂好人,但既然撞上了,那就好人做到底。

眼下他在这里,也无牵无挂,帮助这妇人救出丈夫,助她们一家团聚,再离开也不迟。

想到这里,贾芹便开始思索,该如何搭救这个张志成了。

若是拿银子赎回,肯定是拿不出的,看来只能靠别的办法来救了。

沉思了好一会,贾芹突想起,原着中,贾赦派了贾琏来过平安州几次,找的都是平安州的节度使。

这么说来,贾家和这位平安州的节度使肯定是有交情的。

若是如此,看来可以利用这其中的关系。

“恩公,孩子喂好了,我们现在该如何?”

就在他沉思之时,那妇人抱着孩子回到了他身边。

贾芹回身看了她一眼,见她满脸期望地看着自己,很显然这妇人把他当做了救命稻草。

心里暗暗庆幸一番后,说道:

“先去云中城报官再说。”

妇人将贾芹当做了主心骨,毫不犹豫地点头。

贾芹便朝着前面而去,妇人抱着孩子跟上。

路上,贾芹询问这妇人可有银子什么的在身。

妇人将自己的所有的银子以及身上戴的金银首饰都给了贾芹:

“恩公,小妇人就这么些东西,加起来应该也值上百两,全部给恩公,只求恩公能够助小妇人去官府报官,小妇人便感激不尽了。”

说着还给贾芹福礼。

贾芹急忙虚扶着说道:

“今日我既然碰到了你们这事,定不会袖手旁观,你放心,待进了城,我想办法替你将你丈夫救出来。”

妇人听得一愣,旋即哭着说道:

“若是如此,小妇人今日真是遇到救苦救难的菩萨了,多谢恩公,多谢恩公啊。”

贾芹老脸一红,连忙摆手:

“张大嫂言重了,我就是一个俗人,哪里算得上是菩萨,你快起来吧。”

妇人起来后,又小心翼翼询问贾芹的姓名和来历,想着此后她们一家好报答贾芹的大恩大德。

贾芹则说自己不求回报,只说了自己姓贾,并不说全名和来历。

这让妇人更为赞叹了,直夸贾芹高风亮节,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