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红楼:风流潇洒芹四爷>第174章 诗社突现绝佳诗词

既然礼章太子有新案让自己查,贾芹当仁不让地开始布置安排人去查这件人口失踪案。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天网摄像头,人一旦失踪,恐怕很难再找回来。

失踪的人,又是年轻女子,由不得贾芹不往最坏的方向想。

“先去查一查京城青楼、妓院、勾栏中的新人,是否有符合的。”

贾芹召来下属李大槐吩咐道。

李大槐则回道:

“是,大人,您是猜测,阎家少奶奶被人卖去了青楼?”

贾芹微微点头: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先去查吧,这样的案子,无异于大海捞针,只能碰一碰运气了。”

听贾芹这样说,李大槐再不多言,立马带着人去查了。

此前因为查明了兵甲失窃案,贾芹被礼章太子擢升为五品的寺正,如今直系下属中,又多了一个寺推。

名叫易亭,是个三十好几的中年男子,比起李大槐来说,又多了几分稳重,只是新来的下属,贾芹也不敢太过于信任。

他加入兰访寺不过数月时间,就已经是寺正了,暗中恐怕不知惹来多少人嫉妒。

最主要,就他不必去衙门中点卯坐堂,兰访寺其他的官员,怕是早就对他这个异类不满了。

这时候,突然分派来一个不熟悉的下属,贾芹自然不敢轻信。

待李大槐离开后,贾芹召来了易亭。

“易亭,你就带人去盯着阎尚书的孙子阎骆旺,看看他最近都做了什么,还有平日脾性如何,又和什么人接触,纷纷都要查清楚!”

易亭听了,恭敬应承:

“是,大人。”

又问是否还有别的吩咐,贾芹摆手后,他又朝着贾芹恭敬行礼,离开了。

看着易亭带着一群下属离开,贾芹一时间也看不透,这个易亭到底是谁的人,只能慢慢观察了。

吩咐完后,便回了拂清院里,织晴见他回来,忙迎上来,眼眸微微发亮。

贾芹顺势拉着她的手说道:

“织晴,我得出去一趟,恐怕晚间也不会回来,你不必担心我。”

织晴听了,轻轻‘嗯’了一声,又嘱咐贾芹自己在外头小心些,不必记挂着她。

贾芹也担心这里会有危险,留下了几个护卫在铁槛寺,想来只要不是像上次大队的山匪出现,不会有太大问题。

轻轻捏了捏织晴的手心后,便离开了。

……

……

荣国府,大观园。

这日已经到了起诗社的日子,众姐妹齐聚,其中包括李纨、王熙凤,还有平儿。

每人都作了诗词,显得颇为高雅有氛围。

作为陪衬,平儿是听不懂的,只能拿着折扇坐在一旁看着,时不时轻笑一声。

突然贾宝玉来到平儿身边,说着什么闲话,平儿只是淡淡地回应着,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平姐姐,你这扇子好奇怪啊,可否借我看看?”

贾宝玉见她手持一把折扇,便也要拿来看。

平儿知道他的脾性,不管别人在做什么,他都要掺和一下,人家手中拿什么,他都要看一看。

若是别的什么,平儿也会给他看,这折扇是贾芹前头送她的,又是贾芹自己做的,平儿一时有些为难。

心里也暗暗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拿出来的。

一旁的王熙凤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便说道:

“你就给他瞧瞧呗,难不成你手中的东西还是什么宝贝?”

平儿听得心下一惊,王熙凤心细,可不能让她察觉出这把折扇的来历,当即就交给贾宝玉看:

“不过就是一把普通的折扇而已,也值得你如此在意。”

贾宝玉却道:

“普通的折扇自然不值什么,可若被姐姐拿在手中,就值钱了。”

这话让平儿听得有些无奈摇头,王熙凤则揶揄:

“你听听,可是你这个人金贵呢!”

平儿忙回:“奶奶说笑,宝二爷的话,您也当真了。”

王熙凤笑了,不再接话。

这头贾宝玉拿着折扇看了看后,突见上头题了字,一时看了起来。

“咦,你们快来看,平姐姐的折扇上有一首好词啊!”

半响,贾宝玉招呼着众姐妹过来。

众人听了,纷纷看向了他,贾探春更是凑到他面前来。

“什么好词,竟值得你这么嚷嚷?”

只听林黛玉轻轻刺了一句。

平儿内心微惊,她早知折扇上有字,可她不认识,也不在意,这时听贾宝玉如此喊,不免心惊。

难道芹哥儿在折扇上写了诗词?

顿时也有些好奇,看着贾宝玉等人。

“还真是一首好词,我念给大家听听。”

贾探春看完后,从贾宝玉手中拿了折扇,念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待念完后,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即便是不懂诗词的王熙凤、平儿等人,也是如此。

“好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真是将初见时的最美好的愿望道尽了。”

半响,只听得薛宝钗轻轻点评,让众人都惊醒来过来。

在场的闺阁小姐中,都是有真正才学的,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更不必多说。

随着薛宝钗开头,其余几人也纷纷称赞,就连林黛玉都跟着附和了几句,直道这是一首绝佳之作。

又听贾探春问道:

“只是这其中有点不明之处,这句骊山语罢清宵半,像是在说什么典故,你们可看得出来,是什么典故由来?”

众皆摇头,不明白其中说了什么典故。

见众人都不明白,贾宝玉便看着平儿问道:

“这首词一看就是新作,我们都没听过,平姐姐,你可知这词是谁写的?”

平儿这时还满是震惊中,她原以为,这扇子上的字,并没什么,直到这时,她才知道,上面写得是诗词。

而且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她可知道,林黛玉和薛宝钗这样的大家闺秀,诗文才情最是好的,折扇上的诗词能入她们的眼,可见这首词写得多么好。

一时间内心怦然跳动,因为她知道,既然是贾芹自己做的折扇,那么这首词多半也是他作的。

就在这时,王熙凤不咸不淡地质问一句:

“平儿,有这样的好东西,为何不早些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