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红楼:风流潇洒芹四爷>第177章 积善积德立有报

“大爷,您没事吧?”

众多地痞泼皮离开后,薛家豪奴忍着疼痛搀扶起了薛蟠,又忙问。

薛蟠捧着痛处,将身边豪奴踢翻,怒道:

“废物东西!本大爷要你们何用…嘶…”

说话间,扯到了痛处,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众多豪奴打手也不敢多说,皆是忍着疼痛,低头不语。

“傻站着做什么?快去将我的马找回来,再去雇一辆马车来!”

片刻后,薛蟠接着怒声吩咐。

众人皆知道薛蟠的脾性,听了这话,不敢迟疑,当即便去办了。

“小子,你等着,敢打我,我若不将你大卸八块,就不姓薛!”

等待期间,薛蟠咬着牙说道。

又问身边人:

“你们刚刚可记住了那小子的容貌?”

半响,见没人回应,薛蟠再次怒骂废物等话,又问是否有人知道这些地痞泼皮什么来头。

“大爷,小人觉得,您还是别想着找到这些地痞泼皮了,这些人连官府都拿了没办法,他们一不怕死,二不怕关押,都是一些滚刀肉。”

“小人刚估算了一下,最少来来有上百个,想来肯定是京城的地头蛇帮派的人,就算让官府去捉拿,也捉拿不住的。”

听了这话,薛蟠伸手打了这豪奴几下,骂骂咧咧:

“混账王八!难道本大爷今日就白白被打了?”

豪奴被打了,也不敢吱声,只能默默忍受,心里则想着,这京城可不是金陵城,不仅豪门权贵扎堆,就是一些地头蛇,也不是随意可以招惹的。

薛蟠虽说有权贵亲戚,可那终究是亲戚,薛家本身却没什么权势,想要报仇,怕是很难。

心里憋屈不已的薛蟠,仔细回想了一下,记住了贾芹的样子,准备回去后,立马找画师画出来,他就不信,报不了这个仇。

一边想,一边环顾四周,突然,薛蟠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变,忙呵斥:

“快走!快扶我离开!”

众人豪奴打手虽不解,还是立马搀扶他离开。

而就在他们看不到屋顶上,贾芹蹲在上面,目送着薛蟠等人离开。

刚刚在开打的时候,他就已经飞身上了屋顶,居高临下地观察着下面的状况。

眼看着薛蟠等人被打得哭爹喊娘,贾芹内心颇为畅快。

薛蟠这样的纨绔子弟,就该重重教训教训。

看到薛蟠,贾芹就想起一个凄惨的女子来,她就是香菱,这个从开局就被人拐卖的女子,命途多舛,最终被薛蟠这个呆霸王给抢走了。

也是为了抢夺香菱,薛蟠还将人活活打死,正因打死了人,薛家这才上京投奔贾家。

想着香菱进了大观园里,才算过上了一阵子安生的日子,之后随着大观园众人散场,她也随之香消玉殒。

微微轻叹一声后,贾芹不再多想。

就在这时,他也听到了薛蟠发誓要找自己报仇的话,听得他在冷笑一声。

心想着,你若还敢来报仇,下次就不是打你一顿这么简单了。

又见薛蟠环顾四周后,竟然匆匆离开了,贾芹内心微动。

也看了看四周,发现不过一个普通的巷子而已,为何薛蟠会突然匆匆离开,他想到了什么?

回想薛蟠的神色,似乎有些畏惧和忌惮,像是忌讳什么一般。

微微皱眉后,贾芹从屋顶上下来,朝四周喊了一声。

便看到程十带着几个人出现,恭敬行礼:

“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贾芹吩咐:

“告知大槐,让他派人盯死薛蟠,除了吃饭睡觉,本官要知道,薛蟠都和什么人接触,又去了什么地方!”

程十恭敬应承,见贾芹再无别的吩咐,带着人又消失在了贾芹身边。

贾芹则站在原地思索着什么。

“恩公?您没事吧?”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

贾芹惊醒,忙看去,发现是刚刚那对母子,见他们去而复返,便问:

“我没事,你们怎么又回来了?”

妇人领着孩子先给贾芹行礼:

“阿弥陀佛,恩公没事就好,刚刚小妇人离开后,心里实在愧疚,既然恩公没事,小妇人就放心了。”

“我们回来,是想看看恩公如何,二来,也是想着来这里看看,是否有人寻找失物。”

贾芹回道:

“我没事,和你们无关的,不必担心我。”

“大娘你捡到了什么失物?”

这妇人对贾芹颇为信任,毕竟贾芹前头可是救了她的孩子,听贾芹询问,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捡到的一样东西拿了出来:

“就是这跟金簪子,小妇人前几日路过这里时,恰巧发现了。”

“这东西一看就非常值钱,小妇人捡回家去后,担心失主会来找,于是每天都来这里看看。”

贾芹听了,内心一阵轻跳,忙问:

“大娘,可否给我看看?”

妇人二话不说就将金簪子递给了贾芹。

贾芹仔细看了看,见做工极为讲究,上面不仅有精致的雕刻图案,还镶嵌了一颗小小的珠宝,尾部还有金穗子,拿在手中,颇有重量,应该是纯金打造。

这东西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女眷所戴,贾芹猛然联想到了什么,接着问妇人:

“大娘,可否问问您,您捡到这根金簪子是什么时候?又是在哪里捡到的?”

见贾芹如此问,妇人更加不敢隐瞒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贾芹自己捡到这金簪子的全部情况。

贾芹听到她说就在这巷子中捡到的,而捡到的时间,就是阎赵氏失踪的当天傍晚!

这两个情况,已经足够让贾芹确定,这个金簪子,就是阎赵氏遗留下来的了。

很有可能是歹徒在掳走她时,一不小心,掉落下来的。

而这巷子外头的街道,正是阎赵氏当天回家时,经过的地方。

也就是说,歹徒将阎赵氏掳走时,正巧经过这个巷子,无意间掉落了一根金簪子,被眼前这个妇人捡到了。

“恩公,莫非您认识这根金簪子的主人?”

妇人见贾芹似乎在想着什么,便问道。

贾芹回过神来,看着她说道:

“大娘,真是得多谢你了,这根金簪子的主人,被人掳走了,我正追查呢。”

“若非大娘你拾金不昧,坚持每日来此碰一碰运气,恐怕没人知道,那位娘子曾经在这里经过的。”

妇人听后,忙回道:

“恩公千万别这么说,小妇人也知道,这是人家的东西,自然不能据为己有。”

“更别说,丢失金簪子的娘子还被人掳走了,只望能够找回这位娘子就好了,也不枉我捡到,那就是大功德一件。”

贾芹笑着夸赞:

“大娘,您真是积善积德的好人,难怪我能碰到您母子二人,也算是我的幸运了。”

“大娘不妨留下性命住址,我定告诉这娘子的家人,想必他们一家必将感念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