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工业革命从流亡开始>第19章 标准化农户!

从钢铁厂回来之后,李智云便再次派出刘庄和李天方去集市上大肆购买树苗和鱼苗还有种子。

随后刘庄还牵回来两头黄牛,此时李智云的国公府彻底成为了农家乐。

楚国公李智云呢,则一身麻衣带着草帽活活脱脱农户扮相。

他将前院改造成了一耕田大约有五亩地,接着在耕田旁边挖了一个鱼池,上面种满了桑树,树上还养了不少蚕!

接着他开始指挥下人给牛套上自己新打出来的铁犁,准备亲自试试这曲辕犁如何!

不过这看似胡闹的场面终究被人阻止了,阻止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姐夫柴绍,本来李二派柴绍来是辅助李智云的,别让他惹出祸来,结果李智云一声不吭把政务直接交给了柴绍,接着开始在城里到处闹腾。

先是在城郊圈地,这倒也没啥事就是为何招人做工还给工钱,要知道他可是郡守啊!只要一句话的事那些庄户谁敢不从,于是城内就开始流传楚国公人傻钱多是个好忽悠的主。

其实这也不算啥,无非就是风评受损呗,但是令柴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自己这个五弟居然在府中开了一片地,要种地打渔,最可气的居然还买了一台纺织机,并放出风说是要在府中过上一段男耕女织的日子,邀请百姓去观摩!

当柴绍得知这一切后脑中蹦出了四个大字:“观摩他姥姥!”

于是含怒而来的柴绍准备行长辈之礼,反正老丈人还没登基呢。李智云还是他的晚辈。

不过就在柴绍一双大手薅着李智云的脖领子准备揍他时,却忽然停下了。

因为他被一队玄甲军用马槊包围了,只要再敢动一下,他不怀疑那马槊会捅进他的脑袋。

“咳咳!那个姐夫你先放我下来吧!”

柴绍有些尴尬,猩红的眼珠子无时无刻都散发着警告的意味。

“姐夫你先别生气,你听我解释!”

被安全放下的李智云将柴绍带进了自己的房间,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巨大的纺车。

柴绍是个粗人,可是对于纺车他还是见过的,毕竟自己的妻子经常用此物为自己纺织衣物,一想到这柴绍不由想念起远在长安的妻子。

“姐夫!这是我改进的纺车,其效率是之前纺车的十倍还要多!”

说着就要演示,不过被柴绍拦住!

“五弟!你身份尊贵怎么能做这种事,府中的下人呢!叫他们来!”

望着态度坚决的柴绍李智云忽然想明白了柴绍今日为何而来了。

要是在以前作为贵族孩子的李智云绝不会想要耕田和织布,毕竟那是下人的活,可是深受后世记忆影响的他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更忘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是,这里不是空白的田字格可以随便涂鸦,这里是大唐,一个皇权社会。

李智云沉默着点点头,先前兴奋的神情被压了下去。

很快两名婢女便走进房中,李智云有气无力的指挥着她们开始使用新式纺织机。

这纺织机是李智云结合后世和现代发明的,他利用了传动轴和脚踏牵引的原理,进行加工改良,同时配备了抛梭大纬和挽花配色的功能!

当两名婢女坐上造型怪异的纺织机后,瞬间就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随着李智云的指挥,很快一道色彩鲜艳的布料被纺织出来。

柴绍望着如此华美的布料,心里大为震撼,要知道想要织出这等布料他的妻子平阳公主最少要纺织一天,可是现在却要一炷香!这简直不可思议。

而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头,随着婢女之间的配合不断熟练,随着纺织机脚踏声不断响起,一道道丝线聚合在一起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居然纺织出了三种颜色混合的布料,这简直震撼了所有人!包括在外面偷看的刘庄和李天方。

“嘶!”

李智云仿佛听到了众人倒吸凉气的声音。

此时的柴绍俨然看到了此物巨大的价值,他严肃的看向五弟。

“智云,你可知此物一旦面世将创造无数价值,无数家庭可以从此摆脱贫困!甚至可以以织布为生!”

李智云望着柴绍严肃脸轻笑道:“我当然知道,这不是好事吗!有了织布机可以养活很多人,不少妇人不用下地也可样养活子女!姐夫怎么样,这就是工业的力量!”

柴绍微微蹙眉他将众人赶出房间,接着关好房门满脸严肃的看着他。

“五弟,你与我说实话你那位老师究竟是何人,这天地间居然有如此精妙之物,非大能不可,拥有如此学问者怎能怠慢!”

李智云就知道柴绍会问及自己老师,毕竟制造纺车这种事实在是有点超前了,他摸了摸纺车的梭:“姐夫我这老师早已逍遥人间去了,找不到的!”

柴绍有些不死心追问道:“那可留下什么讯息?”

李智云摇摇头:“没有。”

柴绍叹了口气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夸赞道:“五弟能有如此魄力拿出此物足以说明五弟之才能,不如以郡守的名义开始推广纺织机,同时先用郡中补贴免费租用织机,每月缴纳租金即可。等百姓有钱了就可以购买织机如何?”

柴绍不愧是长史,别看是个军中杀才,可是处理起政务来也是头头是道。

李智云自然也不会与民争利,他大手一挥将此事全权委托给了柴绍。

接下来的日子李智云则继续自己的农户大业,他将国公府大门敞开,叫百姓都能看到他在里面耕作的样子。

不过这次再也没有百姓骂李智云是疯子了,因为织布机的问世楚国公的名声忽然达到了顶点,尤其是一大批妇女纷纷爱上了此物,毕竟能高效织布不仅可以为丈夫做衣服还可以织布挣钱,简直是福音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便来到了盛夏六月。人们对于大名鼎鼎的楚国公躬耕这件事也变的习以为常,不少人还特意从远方来到太原就为了看一眼楚国公当农户的样子。

而此事也传到了京都长安不过李渊和李建成压根没工夫搭理李智云,因为做了大丞相加了九锡的李渊接受了隋朝皇帝的禅让,在长安皇宫太极殿内正式成为了皇帝,国号大唐建元武德!

于是大肆的封爵再次开始了,作为皇子的李建成一跃成为了皇太子,李二成为了中书令同时加秦王,四哥李元吉为齐王而李智云也楚从国公成为了楚王。

当封号的旨意从长安到太原时,李智云正在鱼塘旁边收拾桑叶,他在桑树林中养了不少鸡鸭,家里的下人都来帮忙。

听着内侍有些尖锐的嗓音,李智云谢过皇恩接下圣旨,接着随手打赏了一块绿色琉璃。

那内侍望着琉璃嘴角都快翘上天了,接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是李二叫他带来的。

“王爷,这是秦王叫小的捎来的书信,上面有秦王的火漆!”

李智云接过书信点点头:“公公辛苦了!”

说着又掏出一枚蓝色琉璃递给着内侍。

不过这次他却没收。

“王爷客气了,这都是小的分内的事,刚刚的琉璃足矣!”

李智云有些诧异,没想到这内侍还挺识相的!

于是收回琉璃寒暄着将内侍送出了府门,接着回到屋内将圣旨丢在一旁掏出书信翻看。

信上内容许多,不过一看前半部分就是他嫂子长孙写的,其中不乏一些关心和对李智云风评的担忧,毕竟种地王爷的名号已经传到了长安。

在后半部分才是李二的话,上面写了二哥对于李智云将织布机改良和推广表示高度赞扬,其中甚至用了五弟大材这种话。

在结尾时李二着重要李智云小心一个人,他叫刘武周也是个叛军,当初在太原造反差点连累他老爹被砍头,现在在北面和突厥“卿卿我我”不怀好意!

通读完书信的李智云得知了三件事,其一二哥对于老爹登基这件事表示非常开心。

其二他二哥在攻打西秦薛举父子,虽然前方攻击还算顺利但是他好像好像身体欠佳需要回长安休养。

其三便是要他提防北面的邻居,如今大唐新立他并没有太多精力照看河东,所以叫李智云小心!

李智云放下书信心里自然清楚北面的刘武周和突厥狼狈为奸,只是如今突厥势大,他盘踞在太原手里兵卒也不多,百姓这才刚过了几天好日子他实在是不忍心打破这一切。

于是李智云找上了柴绍,此时的柴绍也封了官,成为了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

李智云将书信交给柴绍后,柴绍面色明显有些凝重:“秦王此言绝非空穴来风,刘武周此人狼子野心,既然朝廷正在大举西进,那他自然不甘就此成为瓮中之鳖必然南下,恐怕要从河东下手!”

此言一出,李智云的心里彻底沉下来,他知道太原郡中本就没太多兵卒,要想提防北面唯一的方式就是再次募兵!

旁边的柴绍明显看出了李智云的心思,他拍了拍李智云的肩膀:“五弟放心,,朝中绝不会放任晋阳有事,而且你能想到的朝中自然有人想到,若是刘武周真有什么动作朝中自然会迅速行动!”

柴绍的安慰并没有打消李智云心中的焦虑,他自然知道晋阳乃是他家的根基不会放任丢掉,可是悬在头顶的剑不落下才是最有威力的武器。

从柴绍那离开后,思前想后的李智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他去了城郊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