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工业革命从流亡开始>第23章 战争!

太原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李智云的那一首郁金香终究传遍了大街小巷,不少人纷纷想要去一瞻江采薇的容颜。

而作为整件事的始作俑者的李智云却在制盐厂里忙碌着,此时俨然到了初冬十月虽然鲁中的速度很快但是厂房的建设依旧足足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城内的盐价也越发高涨,终于在昨日柴绍沉着脸找到了李智云。

于是就有了今日的一幕,整个制盐厂内除了李智云和手下刘庄他们在忙碌之外,还有柴绍带来的一一队人马纷纷效仿李智云的制盐法制盐。

其实李智云用的制盐法很简单,无非就是将盐矿溶解过滤蒸馏最后结晶等得干净的青盐。

随着程序的固定化,整个制盐车间内近五十多人纷纷忙碌起来,之前鲁中收购了大量的盐矿,其中开采加运输用了相当大的精力,不够效果斐然,整个仓房内堆满了原材料急需提炼。

而另一边柴绍在看到李智云的神奇制盐法后立刻上奏天子准备嘉奖,毕竟制盐这种功劳可不是小事。

不过就在柴绍上奏的第二天他便得了圣旨,只是不是表彰的圣旨,而是严厉告诫和兵员调动。

因为河西被平定了,李二不愧是被封为天策上将的人物,他带着李智云的新式武器和出色的战法一举攻破了西秦将薛举的儿子薛仁杲生擒了,另一边被吓到的刘武周仓促之间已经发动了南袭。

正值秋收之后,刘武周手里有人有粮,俨然剑指并州。

当接到消息的柴绍被吓了一跳,他一直都在盯着北面,没想到刘武周这么大的动作他居然不知道。

面色阴沉下来的柴绍立即下令全城戒备,同时开始调动府兵,先拉动一批队伍,虽说朝廷派了右卫将军宇文歆来协助守城,但是柴绍作为一名将军自然不会等着别人帮忙。

同时李智云这边也接到了消息,他匆忙来到府衙望着脸色难看的柴绍心里一沉。

“看来秦王的担忧应验了!王爷请您下令!”

柴绍拱手。

李智云深呼出一口走到府衙主座上坐下,接着望向柴绍:“召集府中官员议事!”

“喏!”

李智云开始翻看旨意还有兵马调动。

片刻后整个并州大大小小的官员都集中府衙内,他轻轻将圣旨合上对柴绍问道:“柴将军如今并州有多少兵马!”

“回王爷共有六千有余!”

李智云微微颔首:“擢升鲁中为军作监监管,保证军中武器装备供应。擢升李天方、刘庄为太原府左右果敢校尉!”

一众官员有些不解,不过看着主座上的李智云再看一旁的柴绍便知道出事了。

李智云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说道:“如今北面刘武周狼子野心频繁调动兵马意图攻打我并州,所以从今日起城中戒严,府中兵马调动全权有柴将军负责,其中任何有阻拦懈怠者杀无赦!”

李智云抽出佩刀一刀砍翻了桌台。

接着柴绍站出来开始调度军中事务,而李智云则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直到整个会议结束。

城郊,接到命令的鲁中打开了仓库,里面堆满了兵器和铠甲,其中大部分都是李智云重新设计的铁凯,不仅耐用而且轻便。

同时鲁中还在另外一个仓库中推出了近五十架八角弩,粗大的弩箭和近西瓜大的银色箭头无不散发出瘆人的威力。

而李天方和刘庄他们就有些发懵了,毕竟他们是贴身保镖忽然升官了令他们有些不适应。

不过当他们得知李智云成为中军大都督时便也就释然了,合着王爷给自己按了一份美差!

柴绍将整个并州兵马分为了四路,李智云打着亲王仪仗稳坐中军,柴绍指挥剩下三路兵马。

府衙内,众官散去,只留下柴绍和李智云。

此时的李智云面色凝重他抬起头:“将军此战如何能胜!”

柴绍望着地图面色如常反问道:“王爷要如何胜?若是保全并州柴某认为光凭王爷前期准备的兵器和粮草足矣!若是想要建功立业柴某不才原为先锋!”

李智云在柴绍的话中听出了浓浓战意,作为一名将军打仗是他的本能,而打防御战则是一名骁勇将军最不愿的打法。

“柴将军说笑了军中还需要将军指挥,不过吾不愿就此罢休,吾想先登!”

柴绍望着李智云忽然放声大笑,一股豪气猛然从胸中荡开!

“五弟不愧是龙子!本以为五弟是夺天工之巧匠,如今看来亦是山中之猛虎!”

柴绍的脸愈发狰狞,他指向地图开始分析局势:“刘武周此人野心勃勃,其手下至少兵马两万在加辅兵至少五万大军,而我方最多一万,其中虽有老卒但是依旧不可力敌!”

“那该如何?”

柴绍指了指榆次:“此地乃是交通要道,若想下晋阳必然攻下此城,城外有一黄驼岭,岭中山林密布,若是设一伏兵方可建功亦可挫其锐气!”

李智云点点头:“如此尚可知是该派何人设伏!”

柴绍一身戎装,他摸了摸随身佩刀:“我!”

李智云并未答应,反倒摇摇头:“将军乃是军中元帅不可涉险,倒是吾可以!”

说着李智云猛地站起身来:“州中诸事多为姐夫所为,我本就是一闲散王爷,如今贼人寇边我自当之,还请姐夫成全!”

说罢李智云居然行了后辈礼,虽然作为亲王但是他非常尊重自己的姐夫。

而柴绍却为难起来,毕竟李智云还是太小了,十五岁也就是束发的年纪,当初李二派他来就是希望他看着李智云如今。李智云要以身犯险属实令他无法答应。

“五弟不可!”

柴绍态度坚决如何都不允许李智云以身犯险,不过李智云态度更坚决,他作为并州总管完全可以自己下命令,半晌后终究柴绍没再坚持,不过却把城中所有精锐派给了李智云。

翌日傍晚,李智云带着近千人的队伍出发了,他们大部分步卒肩上扛着各种军械零件,其中作为亲兵的玄甲小队则带着更神秘的武器。

此时的李智云浑身披挂宛然一副将军模样,身旁跟着刘庄和李天方。

“王爷!咱们这是要去哪啊?”

刘庄问道。

“黄驼岭!”

此言一出刘庄和李天方都沉默了,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这次的任务,但是没想到带队将军居然是李智云本人。

随着队伍不断前进,派出去的斥候也在不断反馈消息,很快夜晚行军的李智云便带着队伍走了一夜,终于抵达了黄驼岭。

接着李智云便开始按照计划分配任务,而柴绍这边也得到了右卫的支援,当右卫将军宇文歆得知楚王作为伏兵将军出击时,他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望着柴绍哆嗦了半天蹦出三个字:“我要参你!”

而柴绍却冷静道:“不用你,我已经上奏陛下了,这件事不用你来操心!”

接着柴绍开始介绍并州的情况并且安排右卫军队驻守,同时他开始披挂准备接应李智云,毕竟一个亲王做先锋若是真出事了别说柴绍的脑袋了,就是来帮忙的宇文歆也点搭里面。

欲哭无泪的宇文歆全权听从了柴绍的建议,等柴绍出城后便全权负责城中防守。

......

长安城两仪殿内,皇帝李渊在接到柴绍奏折后直接要暴走了,他不是怕李智云死在战场上,而是觉得李智云不会带兵,一个炼铁的工匠掺和什么军事呢?

其实是李智云在长安的名声还是很响亮的,尤其是其手下钢铁厂出产的各种农具还有生活用品,不少人都觉得李智云是个能工巧匠,却不知道他其实还是个亲王。

不过李渊并没有做出任何指示,因为他知道就算下令等到了太原,那场伏击战 也打完了。

于是李渊给右卫宇文歆下了死命令,若是李智云回不来,宇文歆也不用回来了!

八百里加急的旨意从长安出发,而秦王李二也接到了柴绍的信,当得知李智云的所作所为之后,李二不但不生气反倒开心的连干三杯酒,作为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他最喜欢的就是敢于战斗的将军。

很明显李智云不是,但是也快了。

黄驼岭内,李智云将伏兵安排妥当后便开始伪装带出来的十架八角弩,他叫人用各种树叶和绿草进行伪装,接着等待敌人的到来。

就在李智云这边埋伏时,柴绍带兵直奔榆次布下重兵把所有回回炮和八角弩全带上了,他知道一旦李智云这边得手了那榆次要面临的就是刘武周的疯狂反扑,甚至是不计代价的那种。

于是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射计中,刘武周的兵马终于现身了。

作为突厥的附庸刘武周完全不缺马,他带着五千轻骑居然直奔黄驼岭而来,看起来像是一个试探。

而早早埋伏在谷中的李智云则完全不知道自己埋伏的人居然是对方的正主,自称皇帝的刘武周。

随着大地不断震动,黄驼岭内无数人屏住呼吸等待着猎杀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