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2章 都城之争

陈玉:好了,同学们,上课!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泛水(后世山东曹县北)的北边举行登基大典,沿用之前的封号,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史称汉高帝或汉高祖皇帝。 相应的,王后吕雉改称皇后,王太子刘盈称皇太子。

之后,汉高祖刘邦暂时居住在洛阳,他最初打算定都洛阳。

汉高祖:洛阳是个好地方,要不就定都在这了!

樊哙:离咱老家沛县近!硬是要得!

周勃:关键是比老家大多了!

……

陈玉:确实汉高祖的文臣武将以沛县的为主,洛阳相对比较近,人都有故土难离的心理。要不是沛县不够大,估计很多人都会提议定都在那里。

不久,一个戍卒途经洛阳。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都城的位置。

他叫娄敬,齐地卢(后世山东济南长清)人,生卒不详。进入洛阳城后就摘下拉车子用的横木,穿着羊皮袄,去见同乡的虞将军。

娄敬:拜见将军!

虞将军:咱俩是老乡,不用客气!

娄敬:好的,将军!

虞将军:真是拿你没办法。说吧,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娄敬:我希望见到皇帝,谈一下我对国家大事的独特见解?

虞将军:你确定不是搞笑?

娄敬:我深思熟虑已久,只差一个机会,恳请将军就帮我这一回!

虞将军:好吧,穿上这件新衣服效果可能更好点!

娄敬:谢谢将军好意,不用了。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就这样去了,我始终如一,没必要更换!

虞将军:好样的!等我消息!

陈玉:虞将军进宫求见刘邦,说明了情况。刘邦派人传娄敬进宫,并赐给他饭吃。

张飞:高祖与民同乐!再看看“坐车王”,小气成什么样!

许褚:就是,喊小伙伴回家,他要吃饭了!

陈胜:两个王八蛋,胡说八道!老子留他吃饭了的!

张飞:只是没吃几顿你就给了他一张人生的快车票是吧!

陈胜:只能怪他嘴漏风,啥都往外说!

张飞:卧槽!好无情!

许褚:卧槽!好残忍!

典韦:卧槽!显而易见!老子偏不接着你俩的说!

张飞:狗还是你狗!你这样不按套路出牌,还能愉快的玩耍吗?

……

陈玉:刘邦耐心的等娄敬吃完,才问他要谈什么事?

娄敬:陛下,听闻您想要定都洛阳,是想要和大周王朝比试一下兴隆吗?

刘邦:是啊!还是你懂我!

娄敬:陛下的天下和大周王朝是不一样的 。大周历经十几代人的积累才建立,大汉呢?

刘邦:才几年。

娄敬:周武王伐纣,得到了自发到孟津会盟的诸侯极力拥护,于是灭掉了商。

周成王即位,周公等人尽心辅佐,在洛邑营造成王城,作为天下的中心,四方诸侯来贡。凡是建都于此的,都想要像周朝用德政来感召人民,而非依靠险要的自然形势让后代君主骄奢淫逸。

周朝鼎盛时,各方诸侯心向洛邑,仰慕天子的道义,感念他的恩德,不动一兵一卒,天下百姓皆臣服。

刘邦:没错,我也希望四方的臣民仰慕大汉,不起兵戈!

娄敬:那是周王朝鼎盛的时候,等周王朝一衰败,就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天下没谁再朝拜。这是为什么呢?

刘邦:因为分裂了?

娄敬:确实如此。周王室已经不能控制天下。不是它的恩德太少,而是形势太弱了。

刘邦:但是我大汉现在很强啊!

娄敬:如今陛下从丰、沛起事,带着士卒获得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交战上百次,血流成河。这种情况比得了大周兴盛时期吗?

刘邦:比不了。那你认为哪里合适呢?

娄敬:关中最佳!秦地有高山拱卫、黄河环绕,四面边塞非常坚固。突发危急情况,可以动员百万雄兵。

刘邦:可是咸阳已经被项羽那个草包毁了!

娄敬: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借着秦国在关中打下的底子,还有肥沃的土地为依托,这就是传说中的的形势险要、物产丰饶的天府啊。

刘邦:好是好,就是离家远了。

娄敬:陛下定都关中,关东地区即使有祸乱,关中可以保全。与人搏斗,不抓住关键锁喉击背,难以获胜。如果陛下进入关中建都,就是控制住了天下的关键!

陈玉:娄敬的分析合情合理,汉高祖刘邦心动了。结果最终会怎样呢?谜底下节揭晓!

好了,休息一刻!